小组的工作在林薇的细致调配下,逐渐步入正轨。张伟的财务模型日渐清晰,李晓的市场分析也初具雏形,甚至连王坤,在林薇持续不断的、既尊重又不容敷衍的推动下,提交的内容也一次比一次扎实。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个关键瓶颈浮现出来——他们对前沿技术在实际商业场景中的应用细节和真实成本效益,缺乏足够的一手认知。
报告不能只停留在理论推演和宏观数据上,必须触及落地的核心。林薇需要更鲜活、更接地气的信息输入。
她想到了“远航资本”。陆远帆的投资版图精准覆盖了大量科技与商业结合的前沿领域,他本人对技术的商业化和成本控制有着近乎苛刻的深刻理解。如果能与他进行一次非正式的交流,无疑能极大地拓宽思路,甚至可能发现潜在的盲点。
但这个念头让她犹豫了许久。陆远帆是竞争对手,性格冷峻难测,上次那条关键的警告短信虽帮了她大忙,但动机不明。主动联系他,是否显得冒昧?他会如何回应?
思考再三,对项目负责的专业态度最终占据了上风。她需要一切可能提升报告质量的资源。她拿出手机,斟酌着用词,给那个没有署名的号码发了一条信息,语气尽可能专业且界限分明:
「陆先生,冒昧打扰。林薇。我司目前正在进行一项关于科技驱动商业模式的前沿研究,需了解智能传感与柔性材料等领域的最新应用实践。久闻远航在该领域布局深远,见解独到。不知您是否方便拨冗,进行一次非正式的行业交流?盼复。」
发送后,她将手机放在一旁,强迫自己继续工作,但眼角余光总忍不住瞥向静默的手机屏幕。他会回复吗?是会冷淡拒绝,还是……
出乎她的意料,回复来得很快,几乎可称得上爽快。
「时间?地点?」
简洁、直接,一如他本人,没有任何客套寒暄,甚至没有一句对她之前致谢的回应,仿佛那件事从未发生过。
林薇略微一怔,迅速回复:「看您方便。本周四或周五下午均可。地点您定。」
这次间隔稍长了几分钟,然后一条新信息弹出,是一个餐厅的名字和地址,以及一个时间:「周四晚七点,菁萃苑。」
菁萃苑?林薇知道那里。一家以食材和私密性著称的高级餐厅,环境雅致,价格不菲。选在那里,是出于他对交谈环境的挑剔,还是……别的什么意味?她甩开脑中一闪而过的杂乱念头,快速回复:「好的。届时见。谢谢。」
周四晚上,林薇稍作准备,选择了一套剪裁优良的米白色西装裤装,既显专业又不失得体。她略施淡妆,将长发挽起,比平时多了几分精致。
菁萃苑果然名不虚传。隐在一条安静的梧桐小路上,门脸低调,内里却别有洞天。灯光柔和,空间疏朗,每张餐桌都巧妙地安置在绿植或屏风之后,保证了绝对的私密性。空气中流淌着舒缓的爵士乐和淡淡的食物香气。
侍者引她到一个靠窗的安静位置。陆远帆已经到了。
他坐在那里,穿着一身深灰色的定制西装,没有打领带,衬衫第一颗纽扣随意解开,少了几分会议室里的锐利逼人,多了些许闲适,但那股精英气质依旧浑然天成。他正看着手中的平板电脑,屏幕的光映在他轮廓分明的脸上,神情专注。
听到脚步声,他抬起头。目光如实质般落在林薇身上,快速打量了一眼,随即微微颔首,算是打了招呼,没有起身。
“陆先生。”林薇在他对面坐下,保持着一贯的从容。
“林小姐很准时。”他放下平板,语气平淡无波。侍者适时上前,为他斟上红酒,为林薇倒上柠檬水。
“应该的。感谢您抽出时间。”林薇微笑。
他没有接话,直接将菜单递给她:“先点餐。这里的和牛和鳕鱼不错。”他似乎已经来过多次,对菜品很熟悉。
点餐过程高效而安静。陆远帆显然没有在吃上浪费时间的习惯。
餐点很快送上。陆远帆切着盘中的牛排,动作优雅而精准,直接切入主题:“你想了解智能传感和柔性材料在商业场景的应用痛点?”
“是的。”林薇也放下刀叉,认真回应,“尤其是大规模应用时的成本控制、技术稳定性,以及与现有商业模式的融合路径。远航投资过不少相关公司,想必有非常深入的洞察。”
陆远帆端起酒杯,轻轻晃了晃,目光透过杯壁看向她:“洞察源于代价昂贵的失败。远航交过的学费,未必适合林氏。”
这话带着点疏离,但也隐含信息——他们确实经历过试错。
“成功的经验固然宝贵,但有时失败的教训更能避免重蹈覆辙。”林薇迎着他的目光,语气诚恳,“我们正在评估高端个性化定制的商业模式,技术是实现规模化的关键,但也可能是最大的成本黑洞和风险点。希望能听听您从投资角度的判断。”
她坦诚了部分研究目的,显示了交流的诚意。
陆远帆沉吟片刻,终于开始分享。他没有泛泛而谈,而是列举了几个具体的被投案例:一家做智能试衣镜的公司如何平衡硬件成本与用户付费意愿;一家柔性材料供应商如何突破量产良品率瓶颈;甚至还有一个失败案例——某家过于追求技术前沿而忽略市场接受度的公司如何迅速烧光投资。
他的分析极度理性,数据精准,视角刁钻,总能一针见血地指出技术光环下的商业脆弱性。林薇听得极其专注,大脑飞速运转,不断与自己报告中的内容相互印证、修正、补充。许多她模糊担忧却无法量化的问题,在他这里得到了清晰的阐释甚至解决方案的提示。
这确实是一场价值千金的“行业交流”。
过程中,他们也会就某个观点进行简短交锋。林薇发现,当她抛开对他这个人的复杂观感,纯粹从专业角度与之对话时,竟能产生一种奇妙的、思维碰撞的快感。他犀利,但她准备充分,逻辑清晰,偶尔还能提出让他略微停顿思考的反问。
餐桌上没有剑拔弩张的竞争,只有两个顶尖大脑对商业本质的探索和剖析。气氛甚至称得上……融洽。
晚餐接近尾声。陆远帆用餐巾擦了擦嘴角,看着对面眼神发亮、显然获益匪浅的林薇,忽然开口,语气依旧平淡,却带上了一丝几不可察的微妙意味:“林组长进步很快。看来带团队也没影响你钻研业务。”
他竟然知道她带了小组!林薇心中微动,面上却不显:“只是尽力而已。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
他微微倾身,那双深邃的眼眸在餐厅柔和的光线下,竟似乎掠过一丝极淡的笑意,快得让人以为是错觉:“下次见面,或许就是在谈判桌上了。”
这句话,像是提醒,像是挑战,又隐隐含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期待?
林薇的心跳莫名漏了一拍。她稳住心神,端起水杯抿了一口,迎上他的目光,语气平和却也不失锋芒:“我相信,无论在哪里,充分的准备总是没错的。谢谢陆先生今晚的分享,受益匪浅。”
他靠回椅背,不再多言,抬手示意侍者结账。
“我来吧。”林薇开口。这次是她主动邀约。
陆远帆看了她一眼,没有坚持,只淡淡说了句:“随你。”
离开餐厅,晚风带着凉意。两人并肩走在安静的梧桐小路上,一时无话。路灯将他们的影子拉长,偶尔交叠,又分开。
“需要送你吗?”走到路口,陆远帆问,语气是纯粹的礼节性。
“不用了,谢谢。我打车很方便。”林薇婉拒。
他点点头,没有多余的话,转身走向另一个方向,挺拔的背影很快融入夜色。
林薇站在路边,看着他的身影消失,才轻轻呼出一口气。今晚的交流,信息量巨大,远超预期。那个冰冷的陆远帆,在剥离了竞争对手的外衣后,展现出的专业深度和思维魅力,令人印象深刻,甚至……有一丝难以抗拒的吸引力。
她摇了摇头,甩开这不合时宜的念头,拿出手机准备叫车。
一条新信息提示音响起。
来自周子谦。
「林薇同学,本周六工作室有个小型的开放日活动,来了几位有趣的朋友,聊科技和艺术的跨界。有没有兴趣来凑个热闹?或许能给你的新项目加点燃料。」
艺术的视角,科技的碰撞?林薇想了想,回复:「谢谢邀请。有时间会过去看看。」
车来了。她坐进车里,看着窗外流淌的霓虹。
职场之路,仿佛一场奇妙的旅程,总有意想不到的风景和人在前方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