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明珠璀璨 > 第36章 第三十六章 团队管理的初挑战

明珠璀璨 第36章 第三十六章 团队管理的初挑战

作者:昭明辞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3 23:06:19 来源:文学城

小组长的身份,像一件新熨烫的衬衫,挺括却尚带几分陌生感,需要时间与身体磨合。林薇的工位依旧是那个靠窗的位置,但视角已悄然变化。她不再只需对自己的任务负责,还需将目光投向另外三张办公桌——她的组员。

第一次小组会议定在周三下午。林薇提前半小时到达预定的小会议室,调试好投影设备,将准备好的项目资料和初步分工思路的文档放在每个座位前。阳光透过百叶窗,在长桌上切割出明亮的光带,空气中漂浮着细小的尘埃。

两点整,组员准时到达。张伟第一个进来,抱着笔记本电脑和厚厚的笔记本,沉默地找了个靠近投影的位置坐下,对林薇点头示意。李晓第二个蹦进来,脸上洋溢着跃跃欲试的兴奋,声音清脆:“林姐下午好!哇,资料都准备好啦!”她选了林薇左手边的位置。最后进来的是王坤,他步子慢些,手里只拿了个手机和一支笔,脸上没什么表情,扫了一眼会议室,在离林薇最远、靠近门口的位置坐下,仿佛随时准备离开。

“大家都到了,那我们开始吧。”林薇没有过多寒暄,语气平和而专业,“首先非常感谢秦总和项目组的信任,让我们小组来负责商业模式可行性研究这部分。时间紧,任务重,需要我们通力合作。”

她简要介绍了项目的背景、核心目标以及秦副总提出的两周期限,然后展示了她的初步分工构想:“我初步设想,我们可以从三个模块并行推进:市场与客群深度分析、盈利模型与财务测算、合作伙伴与渠道策略。当然,这只是初步想法,需要听听大家的意见。”

她看向三位组员,目光坦诚。

张伟推了推眼镜,率先开口,语气务实:“我没问题。财务测算和模型搭建这部分我可以负责。需要市场那边提供尽可能准确的假设参数。”他直接认领了最硬核、最需要技术背景的一块。

“太好了,谢谢张哥。”林薇点头,然后看向李晓,“晓晓,市场与客群分析这部分,可能需要做大量的桌面研究、数据挖掘,甚至一些简单的用户访谈,比较繁琐但很能锻炼人,你愿意尝试吗?”

李晓眼睛一亮,立刻挺直腰板:“我愿意!林姐放心,我肯定尽全力,不懂就问!”她充满了新人接受挑战的热情。

最后,林薇的目光落在王坤身上。他依旧靠着椅背,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

“王老师,”林薇用了敬称,语气尊重,“您在行业里经验丰富,人脉也广。合作伙伴评估和渠道策略这部分,非常需要您的经验和判断力。比如哪些技术供应商值得重点考察,哪些渠道可能存在潜在合作机会,想请您来牵头主导,您看可以吗?”

她将这个既能发挥其经验优势、又需承担一定责任和对外沟通任务的模块交给了他,既表达了信任,也隐含了期望。

王坤似乎有些意外林薇会给他分配这样一个重要且需要主动性的任务,而不是打发他去干些边角活。他抬起眼皮,看了林薇一眼,沉默了几秒,才慢悠悠地说:“牵头谈不上,配合工作吧。这块水挺深,我试试看。”

没有明确拒绝,但态度依旧保留,透着点“看你能搞出什么名堂”的观望意味。

“好,那就先暂定这样分工。我们保持高频沟通,每天下班前简短同步一下进展和问题。”林薇拍板,没有强迫王立刻表态效忠,“现在,我们各自先熟悉一下项目基础资料,半小时后,讨论具体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节点。”

会议简短高效。散会后,大家各自投入工作。

林薇并没有立刻开始自己的部分(她需要负责整体框架搭建、核心逻辑梳理以及最终报告的整合),而是先花时间分别与三位组员进行了简短的一对一沟通。

她走到张伟工位旁,低声问:“张哥,财务模型方面,如果需要调用历史财务数据或者某些预测工具权限,有没有遇到问题?需要我协调吗?”她记得他之前提过数据申请有时会很麻烦。

张伟有些惊讶地抬头,随即摇摇头:“暂时不用,常用的数据库权限我都有。如果有需要我再找你。”语气比之前缓和了些。

“好,随时找我。”林薇笑笑。

她又找到正在埋头狂啃资料、眉头紧锁的李晓。“怎么样?资料量有点大吧?有没有哪里特别卡壳?”她拉过一把椅子坐下。

李晓立刻像找到救星一样,指着一堆专业术语:“林姐,这个‘客户终身价值预测模型’和这个‘柔性供应链的成本拐点分析’,我看得有点晕……”

林薇耐心地给她讲解了基本概念,并推荐了几本入门书籍和几篇易于理解的行业文章:“先建立框架,再抠细节,不用一开始就追求完美。有不懂的,随时问我和张哥。”

“嗯嗯!明白了!谢谢林姐!”李晓重燃斗志。

最后,她走向王坤的工位。他正在浏览行业新闻网站,看似悠闲。

“王老师,”林薇语气依旧客气,“关于潜在合作伙伴名单,您看我们是先内部brainstorming(头脑风暴)一轮,还是我先整理一个初版基于公开信息的名单,您来把关和补充?”

她给出了选择,而不是直接命令,显示了对他经验的尊重。

王坤滑动鼠标的手停了一下,似乎权衡了片刻,才说:“你先拉个单子吧,基于现有资料和那什么……‘星辉资本’投过的公司也可以看看风向。我再来补充。”他居然主动提到了林薇报告里的内容,虽然语气随意,但表明他至少仔细看了。

“好的,没问题。那我明天上午发您初版。”林薇从善如流。

一下午在高效的初步探索中过去。下班前,林薇召集了十分钟的站会。大家简单汇报了进展:张伟已开始搭建模型框架;李晓罗列了一堆问题点,准备明天逐个攻克;王坤则提供了几家之前合作过、但可能被忽略的小型技术公司的名字。

进展比预想的顺利。林薇做了简要总结和鼓励,结束了第一天的团队工作。

然而,管理团队远非分配任务那么简单。接下来的几天,挑战开始显现。

李晓热情有余,但经验不足,容易陷入细节钻牛角尖,有时会花大量时间研究一个无关紧要的点,需要林薇及时提醒和纠偏。张伟则过于埋头技术,有时忽略了商业逻辑的闭环,需要林薇不断将他拉回“可行性”和“商业模式”的核心上来。

最棘手的还是王坤。他答应的工作确实在做,但总是慢半拍,需要林薇反复催促。提交的东西质量尚可,但明显保留了实力,透着一种“按要求交差即可”的敷衍。在小组讨论时,他很少主动发言,除非被点名,偶尔提出的意见还带着点唱反调的意味,似乎是在试探林薇的深浅。

林薇看在眼里,并不点破。她依旧给予王坤充分的尊重和空间,但对他的工作输出要求却毫不放松,每次都会提出具体细致的修改或补充意见,逼得他无法完全糊弄。同时,她更加倚重张伟的踏实和李晓的热情,及时肯定他们的贡献,营造积极的团队氛围。

她像是在弹奏一架钢琴,需要同时照顾到高音区的清脆(李晓)、中音区的稳健(张伟)和低音区的沉闷(王坤),用力轻重缓急各有不同,才能奏出和谐的乐章。

几天后的一个傍晚,李晓和张伟都已下班,王坤也正准备离开。林薇拿着几份文件走过去。

“王老师,稍等一下。这是您昨天提交的渠道分析补充部分,里面关于线下高端体验店的成本预估,我觉得可能有点乐观了。”林薇指着一段数据,语气平和,“我查了集团旗下几个类似定位品牌的财报附注,他们的场地租金和人力成本占比通常要高得多。您看是不是需要再核实调整一下?”

王坤皱了下眉,接过文件看了看,似乎想反驳,但林薇提供的依据很扎实。他沉默了一下,才说:“行,我明天再核对一下数据。”

“谢谢您。”林薇微笑,随即又拿出一份打印出来的行业新闻,“另外,刚看到这篇报道,您之前提到过的那家‘匠心科技’,好像刚拿到了新一轮融资,计划拓展智能定制生产线。我觉得这家公司或许比我们之前评估的更有潜力,要不要把他们也加入重点考察名单,麻烦您下次周会时分享一下您的看法?”

她不仅指出了问题,还提供了新的、有价值的信息,并将展现专业性的机会递给了他。

王坤愣了一下,接过那份报道扫了一眼,眼神里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他看了看林薇真诚而认真的表情,最终点了点头,语气似乎缓和了一丝:“嗯,我看看。明天回复你。”

“好的,不打扰您下班了。明天见。”林薇适可而止,转身离开。

王坤看着她的背影,又在原地站了几秒,才收起东西离开。这一次,他的脚步似乎没有那么匆忙了。

林薇回到座位,轻轻呼出一口气。管理团队,如同春风化雨,既需要温暖的滋养,也需要偶尔精准的修剪。她还在摸索这其中的分寸。

窗外,夜色渐浓。团队管理的初挑战,才刚刚开始。但她相信,只要秉持公心,以专业服人,总能慢慢赢得真正的认可。

她收拾好东西,准备下班。明天的挑战,明天再继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