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民国文坛遍布我马甲 > 第18章 黄包车夫

民国文坛遍布我马甲 第18章 黄包车夫

作者:金非鸽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19:46:26 来源:文学城

王司机也回了许家,此时许霆也才刚刚起床,正坐在餐桌前吃面包和牛奶,还有香肠,就很新潮。

不过许霆倒也不迷信西方餐桌礼仪,根本不碰在印花餐盘上放着的刀叉,一边用勺子喝牛奶,一边用筷子夹香肠,吃得吭哧吭哧的。

“王叔,我考了多少?”

“第四名。我路上还碰到了杨金穗杨小姐,她比你高一名。”

许霆哼哼,没想到,杨金穗也挺厉害的。

杨金穗的确还挺厉害的,杨地主此时也很难不生出这种心思,或许他们杨家的青烟,还真应了这个女儿的身上。!

杨地主也是心气儿比较高的人,当年他家不缺钱,他也读过书,可惜也没读出个什么结果。到了杨大金这里,他更是寄予厚望,早早送他去夫子最严厉最会打手板的私塾读书,可惜杨大金一身反骨,把夫子气得恨不得把他逐出师门,最后杨大金干脆十几岁就跑出去找活路了。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杨大金在老家名声不太好,一度被认为是忤逆不孝的代表,这么说吧,跟杨大金这种把夫子气得公然放话的人物比起来,杨金穗那点小叛逆都算是懂事的。

也就是说,杨家在老家的名声呀,近十几年来都是很复杂的,好在杨地主本人是个很正统的老顽固,这才守住了乡亲们心中杨家的名誉。

而此时,这个杨金穗心中的正统老顽固却在想,还好清廷被推翻了啊,不然他家这个学习苗子,不就被耽误了么,此时的杨地主,浑然忘记儿子拉着他去剪辫子时,他的痛哭流涕。

成绩下来的第三天,杨金穗就去参加了面试考试,她也是没想到,如今读个小学还严格成这样,面试官里竟然还有个穿着修女衣服的外国中年女性,神情严肃。

杨金穗弯腰对面试官问好,还机灵地翻译成了英语,证明自己也是会外语的,虽然是哑巴外语。等到有人示意她坐下,她这才规规矩矩地坐下了。

然后各个面试官开始提问。

相比于笔试的课本内知识,面试就有点自由发挥的感觉了,对某个事件的看法,对某个文学作品的认识、学习某个学科的方法、是否了解某个国家并详细谈谈......

虽然在回答的过程中,杨金穗一直在参考矛盾分析法、联系的普遍性和系统性、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等将降维打击般的科学理论,力图让自己的回答足够丰富和全面,但是内心也很难不生出一点震惊,不愧是小学高级阶段啊,她一直以为只是年级变高而已,却没想到,对学生的要求竟然这么高!

前面的内容还好说,是否了解某个国家真的让她麻爪了,两世为人,她很抱歉,一直是普通小镇出身,贫穷且见识少,没出过国,当然也看新闻,看一些对其它国家的剖析,但一百年后的时政剖析,真的能用上吗?

她开始紧急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突然想起了一些不知真假的理论,是不同国家的国民性和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之间的联系,不知道此时有没有这方面的理论?

有没有也不重要,社科这种科学,很多时候就是这样的,在一位科学家提出之前,未尝没有类似的看法,只是不成系统性的理论而已,而且对错也不绝对,发展着发展着可能就被驳斥了。

因此,杨金穗组织了一下语言,尽量以普通十几岁孩子能达到的思考深度来简单口述这个思路,考虑到作为“杨金穗”而言,她其实很难认识多少外国人,所以主要说的是华国的情况,再加了一个岛国作为对照,就是东瀛。

这应该是国人最熟悉的外国了,无论是传说中忽悠了秦始皇的徐福带着一船童男童女落户东瀛,还是唐朝时的遣唐使,再到明时的倭寇,再到明治维新后抛弃老宗主国一个国走上了发展之路......

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东瀛的每一步,华国都是看在眼里的。

当然,杨金穗也不想表露内心真正的看法,用词也比较中性,没有说它不好的意思。甚至为了话题更符合小孩的取向,她还着重说了下两国的饮食文化联系。

杨金穗一边说一边关注面试老师们的表情,好像还行,唯一的外国修女老师其实能听懂中文,但鉴于杨金穗说的话题并不是那么日常,所以她还在听着旁边老师的翻译,因为那名老师到底是没有同声传译的本事,翻译的速度逐渐跟不上了,于是,杨金穗就看到修女老师的脸上出现了困惑的神情,但鉴于对方没有提出来问题,杨金穗也没停下来。

大概说了一会儿,杨金穗看还没有人打断她,但她其实已经不想说了,再说就太显眼了,于是克制地结束了回答。

出了学校,杨金穗后知后觉地感到一丝后悔,她都说了些啥啊,这是她一个刚从小县城出来的、家里也没有留洋人士的小孩能说出来的内容吗?

此时后悔也晚了,杨金穗垂头丧气走到大哥面前,往他身上一靠,“好累哦,大哥我们回家吧。”

杨大金试图推开她,“说了多少次了,你是个大姑娘了,不能和男子有肢体接触。”

“不要,我好累,你推我走吧,我们民国新式少年不讲究这个。”

贝佛小学开了两个面试教室,因此,许霆在另一个教室,而且算是和杨金穗差不多时间进去的,此时也差不多时间出来,正好听到了这句话,虽然内心是认可的,但早到的人嫌狗憎中二期还是让他发出嗤笑。

“杨金穗,这么大岁数了,还耍赖皮,太幼稚了吧。”

这么讨打的孩子,杨金穗活这么大也就认识这一个了,她气冲冲回怼:“我这么幼稚都考了第三,你个第四名怕不是还在学走路呢。”

许霏在远一点的地方打着小洋伞等待弟弟,看见人影就往过赶,正好听到两个小孩在吵架。

哈,这属于常见场景了,也不知道为什么,许霆这几年越来越欠揍了,导致身边和他同龄的小孩总要和他吵架。

但这孩子脑子转得快,嘴也毒,因此难免有小孩吵不过他,不想和他玩了,能留下做朋友的如沈娜拉等人,都是能和她吵得有来有往的,如今又多了个杨金穗,许霏乐得看热闹,都没走过去拉架。

她没拉架,杨大金要拉架的,因为他们预定的黄包车已经到了,不能让人一直等着啊,耽误人家做买卖。

在杨大金的强力阻止下,杨金穗还是被乖乖拉上了车。黄包车夫是个年轻人,精壮,皮肤被晒得红黑,但可能是刚开始拉车,挣了钱,又还没感受到体力上的消耗,眼神里都透露出一些精神气。

作为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现代人,杨金穗是看过《骆驼祥子》的,因此对于黄包车夫和妓女这两个群体,总有种不忍。

但不忍归不忍,不坐黄包车也不行,一个是对自己方便,另一个是,这些从外地或者城郊来的人,也没有其他的谋生手段,此时毕竟不是大搞基础建设的新华国。

而刚刚开始跑车的黄包车夫就没想那么多了,还有精力边跑边问:

“老爷这是送家里孩子来上学?”

杨大金回答:“是,我妹妹,考上了贝佛小学。”

“真厉害,听说这学校可不好考呢。”

“可不是,而且这孩子之前在县里上学,学得东西没皇城多,还是考上了。”

这是最近杨大金的口头禅了,对着铺子里的伙计和老顾客也炫耀了不止一次了,说起来很顺口。

可能是因为看到杨大金也愿意和他聊聊,黄包车夫也接话:

“老爷真有见识,我们在老家,都不晓得送孩子念书,也是没钱,来了大城市才知道,原来如今女娃也要念书的。不过我家里没钱,等再挣一挣,也只能送儿子上学,等他以后有本事了,再送他闺女上学吧。”

嗯......这话说的,虽然还挺重男轻女的,但以此时的观念,已经算是有觉悟有眼光的家长了。而且客观来说,此时提供给女性的工作岗位还是很少很少的,尤其是有知识的女性,可能女工的岗位还多一点,因此人家这个考虑,不能说是不明智,反而是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因此杨金穗还鼓励:“有你这样想得通的爹,孩子肯定错不了。要是想学费便宜些,可以去学个技术,那些学校学费低,出来后还能推荐工作。”

也就是此时的职业教育,培训一些高级工人。因为此时的常规高中、大学,是真正的偏理论学习,真的要研究理论的,就业反而比较局限,主要是进入政府部门,或者做研究?

但对于职业黄金期不超过十五年的黄包车夫——还是碰不到什么天灾**的前提下,供养一个孩子读到大学真的太难了,还不如走技工路线,也是很吃香的。

对这些东西,杨大金懂得更多一点,因为杨金穗还是站在比较学生气的角度去考虑,而杨大金是真的接触过三教九流的,在杨金穗的基础上,还完善了一些。

三个人聊了一路,到了杨家门口,黄包车夫很是感谢,都想少要点钱,不要是不可能的,他这钱挣得也不容易,不要一次车费还真舍不得。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黄包车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