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了些日子,她的情绪慢慢地平静下来,每天默默地读书,默默地发呆。
一个周末的下午,小棠跑去接一个传她的电话。猜不到是谁,喂喂了两声,听对方问:“听不出我是谁吗?”“你是……是谢雨亭吗?”“呵,是我。看来还没把我忘了。”对方笑着说。
她想不到他会给她来电话,她记不得她什么时候给他留过电话号码,或许是他从璇子那里讨来的,也说不准。
近一两个月来,时不时的她能收到他的来信,她也会礼节性地回复于他。记得半个月前,她曾收到过他的一封信,信上还拜托过她一件事,说如有可能,请帮他收集《明报》理论版的“哲学论坛”。
她忘了给他复信了,她当时正腻在和一鹏的热恋之中,但他拜托她的那件事,她却做了,她让一鹏帮她收集,他那里有的是各类报刊——信手拈来的事情。
只是她没有告诉他是给另一个男人用的,她怕他会误会——她没有跟他提起过有一个叫谢雨亭的男人——突兀兀的,怎么说呢?说出来要表达什么意思?
也怪一鹏,那天两个人划船的时候,他问她近日在家做些什么?她说没做什么,玩儿呗。他笑道玩儿好。
他知道她其实有的时候很烦闷,建议她选两本哲学的书来读,说哲学能使人平静、使人智慧,诸如黑格尔的大逻辑、马克思的哲学与批判什么的,不要怕艰涩,硬着头皮往下读,读来读去,必能悟出好处来。
她说好,抽时间读读。她知道眼下是没有时间的,比哲学更重要的数学还在困扰着她,但他的话刚巧让她记起谢雨亭的拜托来,忙插了一句嘴,说,一鹏,你帮我收集《明报》的哲学版吧,每周大概有两期呢。
他笑道,你也太立竿见影了,怎么说风就是雨。好,我帮你收集。她笑笑,说谢你。
此刻,她举着话筒,问谢雨亭是不是有什么事,猜想他不会是为了索要‘哲学版’吧。他说没什么事,刚刚考完试,不忙了,想找朋友们聊聊,放松一下而已。
她听出他的意思来了,无非是想约她出去坐一坐。
她在他腼腆得没有把话透彻地说出来之前,就轻轻地挡了回去,但这一回推挡,是真真的事出有因,因为她的考试马上就要来临了。
她笑着对话筒说:“嗳,能放松一下真好!找机会吧,找机会我们聊一聊——我目前正在忙一件事情。”她自然不方便告诉他自己在忙什么。
放下听筒的时候,她有些奇怪,为什么这一回没有彻底拒绝他呢?把一种渺茫的希望杵在那里,是留给谢雨亭?还是留给自己?她也有些说不清楚。
这些日子,一鹏与穆教授的接触一下子多起来。
一鹏借调到天津,手底下管着一个叫《学海》的专栏,跟穆教授商议,不如办成一个丛刊,影响或许会大一些。那天去的时候,赶上穆家客人太多,以至于插不上嘴说话。等待朋友们陆陆续续走了,才得以和穆教授聊起来。
他把想法说了,穆教授以为不错,建议一鹏筹建一个文史研究会是不是更对路子。
一鹏一听,便兴奋起来,拍着大腿赞道:“早有此意。”说光有研究会怎么可以,研究出来的成果怎么表述,在此基础上,办个‘文史研究’的刊物是万万少不得的,初拟名就叫《文史》吧,缀上‘研究’二字,受众面就会小许多——多少人配给文史做研究?
穆教授笑着对一鹏说:“一鹏啊,在中国还是下里巴人多,你我这样搞研究的人,能有多少?做报纸做刊物是要众人捧的,门槛高了,没人敢进来呀。我们不如搞一个面向下里巴人的文史协会,你以为如何?”一鹏道:“那就成立一个‘爱好者协会’吧,只要是有兴趣的,皆可加入——不过也太大众了。”一鹏的骨子里总还有些清高。
大众也没有什么不好,穆教授说。这样的组织,在这个文艺复苏的季节,倒真有些像雨后春笋冒了出来。
穆教授又说:“一鹏啊,我知道你喜欢搞研究,阳春白雪的组织我们也可以筹建一个嘛,找徐小光给我们做后台,也没有什么不可以。
他跟他提出一个学术界赫赫有名的大家来,一鹏一听,眼睛立马放出光来,有这样一位显贵的人物出来撑门面,学术组织的身价自然会跟着显贵起来,“不如我们现在就给徐老打电话,听听他的见解。”一鹏建议。
他相信他的能量,他是一个能量大到连宝岛大公子都跟他有书信往来的交际家,联系到这样一位学术泰斗自然不是什么难事。但他生怕他过后又会变了主意,不如趁热打铁。而以他田一鹏的能量,是无论如何也联系不到这一级别人物的。
好啊。在一鹏的敦促下,两个人果真出去打了电话。只不过意思委婉了一些,以邀请的名义,请徐老去石佛洞游玩放松一下,一鹏做特别向导,具体事宜他们还要再切磋一下,到时候饭桌上再跟徐老谈。
回来的时候,两个人的面容都舒展的很有些灿烂。在穆教授说来,倒不光是徐老应允了他们的邀请,而是让朋友一鹏亲眼目睹他与名人大家的侃谈,实在是一件风光脸面的事情。
这一天,要谈的事情实在太多,饭桌上两个人又喝了些酒,一鹏晚上便在穆家搭了个铺住下来。
聊天的时候,便问:“小棠最近没过来?”穆教授笑道:“没有啊。还是两三个礼拜前来过,那天正好碰见陆丽了。”顿了一下,又说:“璇子上周去找过她,也不知忙什么呢,也不露面。”
“上次你说老彭的那个研究会,能不能让小棠去。”一鹏又追问起小棠的工作来。“去自然是能去,只是没有编制,什么时候有,可是不保准,——小棠会乐意?”“去《日亚》周刊,是不是有希望?”一鹏追着问。“总归是一个问题,没有编制,转正的希望极小,她如果不介意,其实还是很有发展的。”穆教授感叹道。
怎么可能不介意,一鹏说,不介意,她就留在我编辑部里了。当然,这是一鹏跟穆教授公开的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他并没有说。
下班的时间早已过了,一鹏办公室的灯还亮着。
他在桌前呆呆地坐着,不想回家。紧张了一天的大脑,从繁忙而跳跃的工作状态中缓缓地歇下来,仿佛刚刚灵魂归窍。
几篇同时开了头的稿件厚厚地摞在桌子上,翻也不想去翻,因为他一个字也写不下去。
昨天从穆家回来,他高涨满满的情怀一下子蔫下来,一种情感危机突然间向他袭来,有一点被毒蛇咬了一口的感觉,浑身的不自在。原有的那种势在必得的自信,瞬间便有了些土崩瓦解的味道。
自从与小棠香湖山一别,一鹏心头便揣满了甜蜜。总觉得有一股飘着幽幽暗香的少女气息钻入他的鼻息里,深深地嗅一嗅,似乎能沁人心脾,迷醉在肠子里,常常有些躁动得不能自己。
他喜欢这个女孩子,是毋庸置疑的。他想彻彻底底得到她,大概也是他下一步情感追求的一个目标。爱情和婚姻或许本来就是两件无须并轨的事情,这在许多男人看来,尤其这样以为。况且,他目前又遇到来自家庭意想不到的阻难。
当然,这种阻难并没有影响到他对情感的追求,就像他想攫取的这份爱情并没有让他放弃家庭一样。
为什么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得了,又能怎样?确切些说,这份美妙的情感,已经像吗啡一样注入在他的体内,使他依赖,让他兴奋,成了他此阶段不可或缺的精神寄托。
眼看着这个目标正在一步步地向他靠近,内心禁不住地欣喜。像刚刚撒了网的猎人,等着一个最佳时机,枪栓马上就要扳响了,但是意外出现了。这种欣喜,延续到昨天,忽然让他有了一种颠覆,一种意想不到的情绪颠覆。
事情还要从一开始说起。
昨天,在穆家他无意间碰到一件喜事,那个演艺圈叫柳小的美女大明星,要来穆家做客。
敲开穆家门时候,穆教授笑着说:“一鹏,你来的真巧,一会儿柳小来,余罗也来。”余罗是个敢于大胆文字表现的美女作家,因写《人间童话》一书而名声鹊起。
他问穆教授有什么喜事吗?璇子跳过来说:“今天是我爸生日。”
一鹏听了笑道:“怪不得呢,只是抱歉没备贺礼。”穆教授道:“要你什么贺礼,两个大美女来还不是贺礼吗?”
他哈哈的笑,说:“对呀,等着一睹芳容。”他也笑,说:“别光是一睹芳容,你要是有本事,可以喝个交杯酒啊。”他笑道:“不是不可以,你怕是没有希望了。”说着便大笑起来。
他的太太许秀荷正在厨房里忙着操办——有太太作陪的酒席,穆教授恐怕是真没有喝交杯酒的艳福呢。
他便笑得有些酸,道:“我张罗半天,怎么倒成了‘替他人做嫁衣裳?’”一鹏听了又笑起来,说:“‘有福之人不在忙’嘛。”
及至美女接踵而至的时候,穆家家宴进行的还是很文明的。有女主人許秀荷坐镇的餐桌,交杯酒两个男人都没有喝上,那不过是男人们背后无聊的调侃;及至见了面,也无非是男人嘴里的殷勤赞美配着红酒把美人儿灌得媚眼迷离;但秀色却是饱饱地餐了一回,意念中地餐了一回——哪儿那么容易吃到?妩媚的芳姿到是没错着眼儿地饱览够了。
但不管怎么说,一鹏心里还是非常愉悦,三巡酒后,气氛喧闹起来。
他跟柳小碰杯的时候,还是禁不住地向她表白了一件历史渊源,告诉她,他曾经以她为角色,写了一个历史剧本,希望她能够来出演,只是剧本寄到电影厂好久了,不知她是否见到过这个本子?
美人儿自然说没有见到,笑着说:“想不到我们还有这样的渊源?真是有幸啊。”他还记得自己当时也醉呵呵地说:“有幸有幸,三生有幸。”
饭后,美人儿走了,像风一样地飘去了。一鹏漂浮的心久久沉不下来。
私下里偷偷想想,一鹏也觉得有些丢人,把自己的功名美梦,渺茫地拴在不搭嘎的美人身上——但万一万一自己的本子被她刚好看中,不就有了捷径——她红得发紫,作为编剧,晕染上一星儿红色,也不全是异想天开呀。
只是她为什么没有收到呢?那么好的本子,扔垃圾桶里啦?可惜呀可惜!还有那个大导演的女儿鲁菁菁,也是不靠谱啊——心血白费了。
云高雾低的想了一回,一鹏便在穆家的沙发上打起盹来。穆太太见了,忙跟丈夫说,扶他璇子的铺上睡一睡吧,喝得太多了。
也不知道怎么就上了床,一鹏真就睡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