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乱臣贼子 > 第6章 质子

乱臣贼子 第6章 质子

作者:西沉月亮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1 18:53:29 来源:文学城

韩瑛道:“我刚在街上巡逻,就瞧见你从朱雀大街那边出来,就跟着过来了。你日前回京,我一直想探望,谁成想你被送到贺渡府上,我也不敢去。你如今还好吧?”

“可别提。”肖凛摆摆手,“防我跟防贼似的。”

“怎么样,你可有被他为难?”

“眼睛恨不得长我身上,处处盯着,换作你,难不难受?”肖凛摇了摇头,“与他相处了几日,只觉得此人滴水不漏,笑里藏刀,城府深不可测。”

“你这还是刚与他打交道。”韩瑛道,“咱们这些在朝里混久了的,明里暗里不知吃过他多少亏。”

肖凛抬起眼:“怎么说?”

“我就不说了,在这个禁军上将军位置上焊死了。”韩瑛无奈道:“我姐夫秦王殿下,你知道吧。”

“知道,陛下的长兄。”

“前些日子朔北雪灾,朝廷要派人去赈灾。这种事随便派个御史中丞便了,结果贺渡一句话,陛下就让殿下和我小侄儿亲自去了。好歹是亲王,皇亲国戚,就这么被一脚蹬到那苦寒之地去了。”

肖凛失笑道:“这么多年过去,秦王殿下那倔脾气还是没改么?”

“他哪里会改。”韩瑛叹了口气,“先帝议储时,姐夫在朝中声望最高。没想到,最后登上皇位的是当今陛下,他岂会甘心。这些年来,他不满陛下和太后,多有不敬,重明对他打压起来也是毫不手软。”

肖凛笑了笑:“谁让陛下有个垂帘听政的养母,当年他才三岁,就被扶上皇位,这份运道,是旁人求都求不来的。”

说起此事,韩瑛亦是唏嘘:“若不是先帝病重昏聩,朝局落入太后之手,咱们这些人哪儿用过的这么难,藩王不必如屡薄冰,就连你,当年也不用被拘在京里。”

肖凛闻言,唇边笑意渐压了下去。

藩王处境日渐艰难,一切源自于先帝朝的夺嫡之争。

西洲王,朔北王,胶东王,巴蜀王,岭南王,为楚朝五位异姓藩王。

镇守边陲百余年,诸王府根基深厚,权利盘根错节,已成尾大不掉之势。地方百姓多只知藩王,不识天子。

然而边境多战事,尚需诸王戍守,朝廷有意亦不敢轻举妄动。直到先帝朝立储一事上,藩王与陈贵妃,也就是如今的太后意见相左,才彻底激化了矛盾。

陛下生母怡贵妃因难产撒手人寰,陈贵妃收养其子,一力推举幼子为储,先帝唯一在世的兄弟,三王爷逍遥王临时归朝摄政,试图打压安国公和陈贵妃一党,却遭遇重重阻碍。

此事惹怒了边境诸王,诸王联名上疏,进言朝中不是没有成年皇子,岂能使婴儿承袭国祚。更有西洲、岭南、胶东与朔北四王联袂入京,携太祖画像戎装跪殿,请求换储。

陈贵妃早有准备,当庭呈上一纸“御笔诏书”,字迹酷似先帝手笔,真假难辨。藩王哑口无言,逼宫闹剧便无声无息地收了场。

而肖凛,正是那场风波之后,第一个降生的藩王世子。

更倒霉的是,他是自京师降生的。西洲王妃怀孕时归宁冀州娘家,吊唁去世的父亲,却不慎踩了湿泥滑倒早产,太后以冀州医疗欠缺为由,下旨令冀州知州将王妃和小世子送往长安修养。

肖凛出生后,被扣留长安为质,成为太后制衡诸藩的一枚棋子。

可以说,他生不逢时。

肖凛被勾得回想起这些不愉快的往事,不满道:“你今日来见我,就是为了说这些让我难受的吗?”

“不说了,不说了。”韩瑛立刻止了话头,目光随意一扫,却忽在这破败寂寥的屋院中一顿,“等等,这地方……我好像来过。这庄子,好像是宇文家的吧。”

肖凛点了点头:“是长宁侯的私产。”

韩瑛脸色一变,不由自主地想起去年惊动朝野的一桩叛国大案。

长宁侯宇文策,骠骑将军,与岭南王室共同镇守南疆多年,数度击退异族烈罗侵扰,屡立战功。可就在一年多前,忽然有人检举长宁侯及其子私通外邦,泄露机密,通敌叛国。

太后震怒,令大理寺彻查,最终搜出与烈罗往来的书信为证。铁证之下,宇文府满门抄斩,女眷流放岭南,百年勋贵,一朝倾覆。

而长宁侯,正是肖凛在京中的养父。

他在宇文家,有一兄一妹,长兄宇文珩遭斩首,小妹宇文珺发配蛮荒。

韩瑛一下子就知道了他买这庄子的用意,犹豫片刻,道:“靖昀,这案子太后发了大火,到现在没一个人敢提。你这次进京已是凶险,你何必呢再予人口实呢。”

肖凛不紧不慢地道:“户部挂出去的牌子上,又没写着‘肖家人不得买’。况且,我已经惹了陛下与太后不快,多一笔又如何?”

韩瑛对他破罐子破摔的态度有些无语,便转过头没再说话。

沉默半晌,肖凛忽问:“既然说到这,我便再多问一句。长宁侯谋反,究竟是怎么回事?你若有忌讳,权当我没问。”

“没什么忌讳。”韩瑛摊摊手,“因为我也不清楚。”

“你不知道?”肖凛眉头轻皱。

“这案子是大理寺督查,重明司从旁协助。案情卷宗全被收进了大理寺和重明,外头人根本不知内情。我估计连秦王殿下,也只是一知半解。”

肖凛指尖轻敲了下茶盏:“都压在重明手里,贺渡手里?”

韩瑛点点头:“案子下得极快,陛下一句话,大理寺与重明一道封卷,只许抄录给御前,不许外传。旁人想探也探不出。”

肖凛垂眼,望着庭前残雪,若有所思。

远处城门传来一声钟响,韩瑛起身:“要换我轮值了,我得先走一步,改日请你喝酒。”

“嗯,慢走。”肖凛应了一声。

韩瑛到了门口,一只脚踏出去又缩回来,道:“对了,秦王殿下去朔北之前曾说,想见你一面。”

“见我?”肖凛一愣,自己跟这位皇帝长兄似乎不熟。

“等个把月他就回来了,到时候,也许会找你。”韩瑛说完,便匆匆离开。

待离了温泉山庄,再回贺府时,已经入夜。

大门处灯火未灭,贺府家仆已候在门边,见到马车停下,立刻上前行礼:“世子殿下安好。”

肖凛颔首。被推下马车时,他抬眼看见廊下正立着一道修长的身影。

那人褪了武袍,穿着暗纹云鹤织金常服,站在阴影里,唇角含笑,如魅影一般。

是贺渡。

肖凛对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阴森。不论他再如何彬彬有礼,再如何无微不至,他身上总有一股阴寒之气,似连绵的雨夜,笼罩的潮湿雾霭。

“殿下回来了。”贺渡提着一盏灯笼,走上前来。

看到他,肖凛的太阳穴开始突突地跳,冷淡地道:“贺大人竟在门前等我,可是有话要说?”

贺渡却只是关切道:“夜里寒凉,殿下出门也不带个暖炉,着实让人担心。”

肖凛嘴角抽了抽:“你管得真宽。”

贺渡不以为意,将灯笼递予一旁侍从,伸手轻轻扶住肖凛手腕:“殿下手这样凉,先回去热水沐浴,暖暖身子罢。”

无名指上的银戒磕在他腕骨,一瞬冰冷。肖凛低头一瞥,那手修长骨劲,动作却克制着放轻。

他差点就要一掌拍过去,终究还是忍了,抽回手道:“不劳挂心,我身子如何,向来只与自己有关。”

贺渡笑容不改:“殿下言重了,您身子关乎西洲与大楚,也为太后所关切,自然不只是您自己的事。”

说罢,又似无意般补了一句:“听闻殿下今儿拜访了京郊故居。”

肖凛瞥了他一眼:“贺大人消息倒灵通。”

两人在夜风中对视片刻,夜色深沉,远处偶有犬吠传来。贺渡笑而不语,只抬手作请,引着他进府。

贺渡未再追问他去温泉山庄的细节,转而问道:“殿下用过饭了么,若没有我让人传膳。”

肖凛摆摆手:“不麻烦,外面吃过了。”

“那......”

肖凛实在受不了他无微不至的问询,忍不住打断他:“我要去沐浴,难不成你也要跟着看?”

贺渡笑道:“那倒不必,我只是想说,今夜或许有雨,殿下务必添衣避寒。”

肖凛不再搭理他,由着姜敏推去更衣沐浴。

夜深了,小雨果然淅淅沥沥地下了起来。院中积雪未尽,雨落在雪上发出轻轻的簌簌声。

姜敏捧着一碗药走进内室,只见肖凛半倚在榻上,正百无聊赖地翻着一本话本,那是贺渡前日送来的“解闷之物”。

“殿下,药熬好了。”姜敏提醒。

肖凛没有接碗:“天天喝这些苦得倒胃的玩意儿,什么时候是个头。”

“不想喝就先放放。”姜敏把药放下。

却有人此时推门而入,秋白露呵道:“必须得喝!”

这大夫在的日子,肖凛体会了一把什么叫身不由己。秋白露夺过汤药,瞪着眼道:“老夫熬了两个时辰的药,你敢扔一个试试!”

他要不是个救死扶伤的大夫,肖凛早把他挂房梁上去了。架不住,秋白露的药实在是好。他让姜敏去外面问过,确保无虞后擦了几次,再到阴天下雨,膝盖真就不怎么疼了。

“秋大夫,喂他不是这么喂的。”贺渡不知什么时候靠在了门框上。

他走到近前,接过药碗,柔声劝道:“雨夜湿冷,殿下还是先将药服了,免得寒气入骨。”

秋白露道:“还得喂着喝,惯的毛病。”

“这是主子,得伺候着。”贺渡道。

“你俩都滚。”肖凛道。

秋白露滚了,但贺渡依旧不动,道:“你先喝药。”

肖凛目光落在他微湿的发梢上,道:“这般晚还不歇息,是在防着我夜里逃走么?”

贺渡已习惯了他时不时的讥讽试探,道:“殿下要走,我哪敢拦。不过今夜雨风凉,若殿下有事吩咐,我也好在近处应下。”

“你还想怎么近?”肖凛问道。

自他入贺府,贺渡便将原先的卧房让出,自己则宿在与之仅隔一帘的书房。两人之间,咫尺之遥。

贺渡搅了搅碗中汤汁,道:“在下唯恐照顾不周,耽误殿下病情。”

两人对视片刻,肖凛忽而低笑了一声,将手抬起:“行,拿来吧。”

贺渡将碗递到他唇边,轻声道:“小心烫。”

肖凛抿了一口。吞下苦药,他嘲弄道:“贺大人若要在太后跟前邀功,不妨去说,我连药都是你亲手喂的。”

贺渡道:“殿下忘了,我说过照顾你,并非全因太后之故。”

说罢,将空碗放到一旁矮几上,取出帕子递过去。

肖凛接过来擦了擦唇角,这个时候,他突然不想让贺渡滚了。

他想起来一件重要的事:“贺大人,我听说去年的长宁侯案是由重明协助侦办,案宗若有留档,可否借我一观?”

这话问得突兀,室内的气氛骤然古怪起来。雨声更显得清晰,窗纸被风吹得微微鼓动。

“殿下突然问这个,可是今日在温泉庄子里触景生情了?”贺渡平稳地道,像是随口问起一件无关紧要的事。

肖凛不紧不慢道:“我为长宁侯养子,想知其所犯何事,理所应当。你说是不是?”

贺渡笑了笑,道:“殿下想看,明日我送来便是。”

他起身,将空药碗端起,转身准备离去。

走到门口时,他忽而停下,背对着说了一句:“不过我想提醒殿下一句,有些事,不是卷宗上可写的。”

他声音极轻,与淅淅沥沥的雨声混在一起,让肖凛险些以为听错了话。

贺渡走后,姜敏擦汗道:“殿下,刚才属下都快吓死了!您怎么就当着他面提这茬,万一他去告状可怎么好!”

肖凛继续翻起话本子,道:“我要是私下打探,被人抓到是我的罪。而我坦坦荡荡向他索看卷宗,不过是关心家人,有什么错。”

话虽如此,他翻看书页的手指却不自觉停了下来。

真正让他在意的,不是贺渡告密与否,而是他末了那句轻描淡写的提醒。

那话,他本不必说的。

贺渡离去不久,府门忽传开阖声。片刻后,一名年轻内监提着宫灯步入内室,朝肖凛行礼,笑道:“打扰殿下歇息。陛下挂怀世子病情,特遣奴才前来送些药材。”

肖凛支起身,道:“谢公公跑一趟。宣龄,收下。”

姜敏上前接过所奉之物。那内监却并未离去,反而细细打量着肖凛的脸色,状似关切道:“殿下这面色,怎还是灰扑扑的,莫非贺大人照料不周?”

“病去如抽丝,总要慢慢养才能好。”肖凛道。

内监眼珠一转:“那么贺大人,照料得可还尽心啊?”

肖凛打量了他一眼,道:“的确尽心。公公看着眼生,是在何处当差?”

“奴才魏长青,在御前当差。”他扫视四下,“贺大人呢,不在?”

“不知道。”肖凛道,“许是忙去了,是不是陛下有什么吩咐,要不我叫人请他过来?”

魏长青忙摆手笑道:“不必不必,奴才只是随口一问。”

又说了几句例行寒暄,便躬身告辞。肖凛目送其离去,心下却起疑虑。

此人眼神滑溜,屡次提起贺渡,来得蹊跷。与其说是送药,不如说是来探底。只可惜他确实没见过此人。

宝宝们求养肥,全文存稿不会弃坑!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质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