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乱臣贼子 > 第41章 囚笼

乱臣贼子 第41章 囚笼

作者:西沉月亮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1 18:53:29 来源:文学城

鹤长生抽噎了好一阵,终于止住,抹了把脸,又从碗里扒拉出几块藕送进嘴里。吃完,他执意不让贺渡动手,将脏盘脏碗一并包揽,默默进厨房收拾去了。

贺渡又回到了躺椅上,原想着闭目歇一歇,竟不知不觉睡了过去。

不过半个时辰,他却做了梦。

梦境诡谲,像是从脑海深处发酵许久的霉气,或许是受了和肖凛一番关于“牢笼”谈话的影响,它有了形状。

他梦见一座笼子。

漆黑、逼仄,腥臭难闻。黑水漫过膝头,凉得像刀子割进骨缝里。一个孩子泡在那水里,抱膝蜷缩着。

笼子四面是发霉的木板,缝隙间爬满了潮虫,水下有恐怖的动物窸窣而过,冰凉怂恿着他的小腿。头顶的木板严丝合缝地压着,透不进一丝光来。

他与面前躺着的一具女尸对视着。

她衣裳焦烂,全身上下溢出一股混合着脂油与血腥的恶臭。她卷曲地躺着,融化了的五官正对着他,扭曲可怖。

他想吐,胃里强烈的恶心翻涌不止,但他不敢吐,因为上方的木板还在传来沉重的脚步声,一道一道来回踱着,似是在搜寻什么。

一炷香之前,侍女抱着他躲进了这座笼子,外面就是这样嘈杂的来回搜寻的脚步声。

侍女将他抱在怀里,死死捂住他的嘴。

漫长的静谧过后,沉寂的水面忽然掉进去个什么东西,紧接着,“哧”一声,一缕细白的烟气在水面蜿蜒腾起。

又一滴,又一滴,滚烫的液体接连滴入,水雾四起。

侍女大而圆的杏眼死死睁着,溢满了绝望与恐惧。

滚烫的热油顺着木板缝隙,淋到了她的脊背上,和落在水面一样,冒起焦味的白烟。

侍女的惨叫被生生压进喉咙,喉骨在剧痛中颤抖。她却没有放开他,反而将他抱得更紧。

她用尽全力,将自己蜷缩成一道弯曲的屏障,把他牢牢护在胸前,将那滚烫的油雨尽数挡下。

焦味迅速蔓延,弥散在这狭窄的死笼中,她的身体在不受控制地痉挛。

一炷香后,外面的人走了,她也倒下了,脸沉进了冰冷的黑水里。

他颤抖着伸出手,将她的脸拨正。

他终于再也撑不住,掐着自己的喉咙,发出一声撕裂天地的惨叫。

他疯了一般猛推头顶木板,然而冷却凝固的油脂早已将缝隙封死,动弹不得。他仰身跌入黑水,双腿蹬起,拼命踹击,也依旧无济于事。

直到力竭,仍掀不开那道封死生路的板。

黑水溅了他一身,灌入鼻喉,咸腥中带着腐朽的味道。他不再挣扎,蜷作一团,缩入角落,一动不动。

呼吸全无,仿若死去。

他不知自己坐了多久。时间像阴影一样漫长地压在他身上,饥饿如洪水猛兽袭来,在腹中横冲直撞,最终逼得他睁开眼,再度与这片潮湿逼仄的黑暗对视。

他重新看向那具已泡得胀烂、散发出浓重腐气的女尸。

她闭着眼,仿佛只是在沉睡。

他看了她很久,久到不知是否又过去了几个日夜。

某一刻,他把手伸向了她。

贺渡倏然睁开了眼。

戛然而止的梦境融进了现实,他看到了门口垂着一枝枯藤,风中还荡漾着炖排骨的肉香。

贺渡从躺椅中弹起来,猛地拉过脚边痰盂,弓着腰一阵剧烈地呕吐。

鹤长生听着动静,从厨房跑出来,道:“怎么了!”

刚刚吃的东西全吐了出来,贺渡掏出手绢擦嘴,拿过桌上的大碗茶漱了漱口,吐到痰盂里,才道:“这家糟鹅太油了,以后不买了。”

***

肖凛到温泉庄子时,周琦正在厨房做饭。

宇文珺没穿甲衣,坐在小板凳上帮他择菜,两人有说有笑。

肖凛转进门,道:“伤还没好,就别跟着瞎忙活了,叫他自己干。”

宇文珺抬头,眼睛一亮,丢下手里的菜迎过来,喜道:“哥,你怎么来了?”

她行动利落,看来伤已无碍。厨房里飘着香气,热油炝锅的声响断断续续传来。肖凛道:“饿了,来蹭个饭。”

周琦不防他来,只煮了一锅臊子面,连忙拿起锅铲道:“殿下稍等,我这就再炒两个菜。”

“等你炒完我都饿死了。”肖凛自己动手,从地上支起的锅里舀了碗面,“珺儿,跟我一块吃。”

他没去餐厅,而是拐进了书房,将面碗放在案几上,又铺开一张宣纸,提笔蘸墨,左手夹面,右手唰唰地在纸上写着。

宇文珺凑近一看,那字是奔放凌厉的草书,不过看得出压了几分劲,字还算保持着形。

肖凛写下一长串名字,递给她,道:“这些人,你认识多少?”

纸上列着的是五寺九监、禁军之中较有头脸的一些人物。

宇文珺细细看了一遍,道:“除了白相和杨晖,其他有些听过名,但不认识。”

肖凛便将贺渡这几日试探与逼迫他的事情,一一说了。

他指着纸上的人名敲了两下,道:“如今朝中势力分为两派。一是安国公与太后为首的勋贵旧族,司礼监跟他们是一伙的,中书门下及六部全在他们掌控之中。另外一边,就是重明暗中培植的新贵反党。”

宇文珺嘴里的卤蛋“啪嗒”一声掉进碗里。

她吸了吸口水,道:“重明司为太后所建,他们为何要反?”

肖凛揉着额角,道:“这就是最麻烦的地方。贺渡弃了陈党,赖上了我。他想做什么,死也不肯明说。长宁侯府倒了以后,我在京中没了根基。他如今已将朝中新贵全数收拢成网,织得密不透风。我在朝中没人脉,想从他那边挖点消息,难如登天。”

宇文珺歪头想了想,道:“西洲王府早与太后势不两立,他找上你也算合情合理。只是,哥,你真想这么做吗?”

“贺渡三番两次提点我,暗示侯爷的案子与太后有关。”肖凛道,“可这案子被太多只手压着,想翻出来太难了。除非彻底掀翻棋盘,让陛下真正掌权,他母家的旧案才有可能重查。”

宇文珺神色复杂地看着他,道:“不说为了宇文家。就只为了你自己,你愿不愿意?”

她这话问得极巧,肖凛被问住,好一会儿才道:“如今已不是我愿不愿意的问题。陈家想让江山易主,陛下是一定要死的。贺渡能护他一时,护不了一世。眼下狼旗大伤,无力再犯,正是血骑营最有机会调动的时候。一旦等他们缓过劲来,我们的人被牵制在西洲,那时太后布好局,再乱点个鸳鸯谱,封了我亲事,我就彻底被他们绑住了。”

宇文珺听着,低头看了一眼碗里的面,忽觉难以下咽,干脆将碗推到一边,道:“枪炮才是硬道理,他找你,无非就是看上了血骑营。重明再有手段,声势再大,手里没兵还谈什么。区区两万禁军……呵,我都不想说他们。”

两人自幼长在京城,对禁军什么德行再清楚不过。平日里穿得人模狗样,对官员点头哈腰,对百姓吆五喝六。朱雀大街旁的勾栏瓦肆、秦楼楚馆,坐着的一半都是墨绿武袍,全是闲出屁来的禁军在吃酒采花。

韩瑛在禁军干得不痛快,便是因为看不惯这些。他管得严一些,下面的人反而怨声载道。他有心建功立业,却被迫与一群游手好闲之辈混在一处,心气自然难平。

那时禁军中靠武举提拔的人寥寥可数,大多是世袭军户子弟抽调,入伍时连拳脚功夫都不懂。他们连兵都算不上,如何能与经正规训练出身的京军匹敌?更何况人数上还被压制,根本就是蚍蜉撼树,自取其辱。

所以贺渡才会说,这天下能反的,唯有肖凛一人。

肖凛嗦了两口面,又在纸上写了几个字。

“贺渡入仕之时,我还小,什么都不懂。”肖凛道,“你对他知道多少,宇文叔叔平时可提过他?”

宇文珺道:“我只知道他是武举入仕。”

“武举?”肖凛颇感意外,“是直进了大内,还是别处调去的?”

宇文珺答道:“他是元昭九年的武举探花,先做鹰扬卫的上将军。后来不知道怎么搭上太后,入了重明司。”

“居然是禁军。”肖凛道,“元昭九年,我是十年走的,他那时候已经到了太后身边。也就是说,他只在鹰扬卫待了不到一年就飞升了。”

“是。”宇文珺道,“我听爹爹说过,重明司剥离了都察院和大理寺的一部分职权,为的就是替太后在朝中多安一双眼睛。这么多年,所有人都以为他是太后鹰犬,可他居然……”

她没把话说完,显然也意识到了此人的可怕之处。

半晌,她慢慢地道:“他藏了这么久,却在你面前摊了牌,这既是他的诚意,也是拿定了你只有跟他结盟这一条路可走。”

肖凛的面也吃不下去了,轻啧一声道:“真是让人很不爽啊,这个人……”

他有些懊恼未曾早些查清这人的根底。只当贺渡是个趋炎附势的小人,这恐怕是他这辈子犯下的最大错判。

肖凛把新写出来的那几个字给宇文珺看:“你跟着宇文叔叔去过多次岭南,听说过这个人吗?”

是“鹤长生”三个字。

宇文珺拧眉想了半天,道:“好耳熟的名字。”

“流水刀法现有记的唯一传人。”肖凛提醒她,“前些日子我偶然发现,贺渡练的很像流水刀法,可他又不像岭南人。”

宇文珺忽然想到了什么,跑出书房。过了一会,拿着一堆皱巴巴脏兮兮的纸回来了。

“哥,你快看看这个。”

肖凛接过纸,一张张摊开。纸页上染着黑灰,字迹已模糊,但图文并茂,依稀能辨出是某种武学招式的讲解。

起手式——断岸流泉:反式刀势如急湍破堤,一击斩断敌锋,横扫疾冲,似断流飞泉。

“一刀断水岸,一式碎中流”。

防守式——回澜照影:刀光回旋如水中回澜,身影与刀影交融,虚实莫辨。

“水照人影乱,影中藏杀机。”

…….

每页角落都印有篆体“流水”二字,显然出自同一卷秘籍。纸张破碎残缺,像是从整本书中撕下来的散页。

配合上图解与残文,肖凛立时想起,贺渡打败姜敏时用的那一招,十有**是这“断岸流泉”。

原是从起手就输了。

肖凛道:“这是哪来的?”

宇文珺道:“之前周大哥做饭总说烟囱堵,爬上去清理,从里面捅出来一堆纸团。小寻说是他藏的,瞧着是兵书之类,以为无用,就没跟你说。”

肖凛继续往下翻,后几页全是兵法注解与军中枪法的图谱,无一成册,多半是小寻仓促间撕下的碎页。

他将那些纸捋平,道:“这些书,都是宇文叔叔从前常翻的。”

宇文珺皱眉道:“有点怪。”

“哪儿怪?”

“要是那鹤长生真是流水刀法唯一传人,那武学秘籍理应只传弟子。可为何我爹爹手里会有?”她翻着那堆纸,“他也不是屑于收藏盗版秘笈的人啊。”

“也许他久驻岭南,与当地高人打过交道也未可知。”肖凛道。

但十分可惜,宇文家已经无人去证实这一点了。

山庄大门响动,有人匆匆走了进来。

姜敏低着头,踏进书房,懊恼之色都快从脸上掉下来了。

肖凛瞥他一眼,道:“跟丢了?”

姜敏愧然点头:“我明明跟得紧,谁知一眨眼的功夫,贺大人就没影了。”

肖凛倒也意料之中,没生气,只道:“还得多练,先去厨房吃点面吧。”

姜敏应了,垂头丧气地走了出去。

待他走远,宇文珺问道:“他怎么了?”

“我让他盯着贺渡,看他要跟谁接头。”肖凛道,“贺渡那人深藏不露,八成是察觉了,有意甩开他。”

宇文珺想了想,道:“要不,我去试试?”

肖凛一怔:“你?”

他不是质疑她的本事。在他亲兵四人中,周琦擅长调兵遣将,王骁骑术最佳,岳怀民枪法第一。而宇文珺虽入营稍晚,却以身法灵巧著称,她那双刀旋风斩,连周琦都接不下来。

早年她随宇文策游历岭南,在岭南军中历练。岭南军有大楚最大规模的陆地步兵,岭南多山,他们擅长途跋涉,宇文珺跟着练,也练得夜行五十里不带声息,隐匿、追踪也颇为拿手。

真要盯梢,的确比重甲骑兵出身的姜敏合适得多。

但——

肖凛顾虑的仍是她的身份,不宜在京中抛头露面。

宇文珺看出他的迟疑,抬手摸了摸脸上的疤,笑道:“我戴面具遮住就是,不会吓着人。”

肖凛皱眉道:“你什么模样都好,别被人认出来就行。”

这时周琦从厨房回来,嘴里叼着筷子,看到案上的两碗面几乎没动,奇道:“怎么剩这么多,是不是太咸了?”

肖凛道:“盐不要钱,再多撒点。”

周琦默默将坨成一团的面收走。肖凛忽而问:“岳兄呢?怎么没见他人?”

周琦放下碗筷,道:“还在南码头呢。”

岳怀民奉命盯梢布庄的船,只是这些日子音讯寥寥。景和布庄再没派出过朱雀舳那样的大船,偶有几艘小船出港,行向四方,全都检查开箱,未见异常。

“有什么进展?”

“倒是有个事。”周琦道,“重明司那个姓郑的来过一趟,说务必在三月十五之前盯死南下货船。”

“他说的?什么时候?”

“就今早。”周琦老实回答,“只说了这一句,别的什么都没提。”

肖凛道:“三月十五是个什么日子?”

宇文珺看着他,接口道:“陛下生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