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乱臣贼子 > 第33章 腿伤

乱臣贼子 第33章 腿伤

作者:西沉月亮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1 18:53:29 来源:文学城

重明的手下将断了气儿的魏长青拖走,肖凛掀开帏幔扫了一眼,道:“这人怎么处置?”

贺渡起身,道:“让蛇咬上几口,夜里丢去内监庑房。宫里既然闹蛇,总不能只闹在慎刑司。”

肖凛点头:“贺兄做事果然周全,我见识了。”

“应当是我对殿下刮目相看。”贺渡伸手覆上他的后颈,不轻不重地揉着,“我一向喜欢和聪明人打交道。”

肖凛摸到那只不老实的手,当场就要把他膀子撅下来。贺渡抽身却极快,没给他发火的机会。走出帷幔时,还带着若有若无的笑意,冲他舔了舔唇角。

“……”

肖凛揉了揉颈侧,眉宇微蹙,望着那背影消失处。

重明司做事从不拖沓,宫中很快传来消息:内监庑房也闹了蛇,毒死了司礼监秉笔魏长青。蔡无忧闻讯大怒,急匆匆赶去,见了尸体却没了下文。只是在归途中,一个踉跄,不慎踏空台阶崴了脚。

姜敏听了,道:“我还以为蔡无忧有多大本事,定要替徒弟出头报仇呢,现在连个屁都没放。”

肖凛道:“他要真敢查,就得追究蛇从何来。那不是自己打自己嘴巴么。刺杀我的罪名他担不起,这个哑巴亏,他吃也得吃,不吃也得吃。”

重明最招人恨的一个原因正在于此。贺渡表面温文尔雅,实则够阴狠,又极尽周密,惯于借刀杀人,把自己的手洗得干干净净。

肖凛开始觉得,重明司指挥使这个位置,和血骑营统帅本质上没有区别,不是什么人都能坐得住的。

午后,乾元殿。

寝殿内传出一阵粗重的喘息声,内监端着托盘快步上阶。蔡无忧接过,躬身入内,柔声道:“陛下,该服药了。”

殿中无人应答。

蔡无忧推开殿门,元昭帝倚在软榻上,明黄里衣松松挂着,臃肿的身躯摊成一团。他正翻阅奏折,眼下两片浓重的青黑,喘气都变成了件劳累的事。

“陛下,该喝药了。”蔡无忧再度提醒。

“朕不喝,出去。”元昭帝烦躁地道。

蔡无忧劝慰道:“太后娘娘叮嘱过,要奴才亲眼看您喝下去才行。”

“出去!”元昭帝忽然暴怒,把奏折摔了出去,“朕说不喝,你聋了吗!”

蔡无忧不再劝,原样退了出去。

殿外,陈芸姑姑正撑伞扶着太后走来。太后见他原封不动端着汤药出来,问道:“怎么,皇帝不喝药?”

蔡无忧道:“陛下动了气,不肯喝。”

“生了病,不喝药如何得了。”太后接过药碗,径直进殿。

元昭帝见她进来,喘着气俯身行礼,道:“母后来了。”

太后将药碗放在御案上,细细端详着他面色,道:“瞧你这模样,脸色发青,是不是昨夜又未曾安寝?”

“让母后忧心了,儿子无碍。”元昭帝又剧烈咳嗽一阵,就着榻边痰盂吐出一口青痰。

太后将散落的奏折一一叠起,递给蔡无忧,道:“病了就好生将养,这些杂务,让司礼监去批。”

太后的关怀和往昔没有不同,元昭帝的心境不如从前,开始感觉这些话道貌岸然。他喘得脸色青白,道:“要是国事都让宦官处理了,还要朕这个皇帝做什么。”

太后道:“案牍劳形,哀家担心你的身子。”

元昭帝道:“谢母后关怀。”

太后仿佛没注意到他疏离的态度,搅了搅药汤,柔声道:“趁热喝了罢。”

元昭帝摇头:“喝了也没什么起色,反而喝得倒胃口,不如不喝。”

“你是天子,怎可讳疾忌医?”太后道,“你若有个三长两短,叫群臣如何,叫我这老婆子如何,叫你那些嫔妃稚子又如何?”

元昭帝把药拿过来,却不喝,道:“孩子有皇后照顾,朕放心。”

太后看着他,没有留下岁月痕迹的脸庞上,同样看不出喜怒起伏。

蔡无忧悄声迈入,道:“启禀太后,重明司贺大人来了。”

“是么,不言来了。”太后起身,“那服侍皇帝好生歇着,哀家先走。”

元昭帝咳了几声,将药碗丢在一旁,道:“是为了前些日子闹蛇的事吧,朕正想问问世子怎么样了。让他进来回话吧,反正也不是外人。”

太后拍了拍他的手背,道:“哀家问过了,世子无事。你要静养,少听烦心事。”

元昭帝道:“外头下着雨,母后何必来回奔波?”

“哀家记挂你的身子,谈何奔波。”太后道,“陈芸,走了。”

她走出殿门,贺渡跪地行礼:“臣参见太后。”

“快起来。”太后和声道。

贺渡与门口侍立的蔡无忧擦肩而过,互相把对方当了空气。他替下陈芸姑姑,亲自扶着太后下阶,道:“臣方才似听见,陛下因病心灰,不愿服药?”

太后叹息一声:“他病得难受,又因为嫡子降生的事不痛快,脾气坏了些。”

出得殿外,上林苑中凉雨点点,残红零落。贺渡扶着太后沿鹅卵石小径而行,道:“臣问过齐院判,陛下这病怕是不好。”

太后道:“忧思太过,怎么好得了。”

“恕臣多嘴。”贺渡道,“先前太后不提立储,是怕伤及母子情分,但现在陛下病重,太后也该为国本考虑了。”

太后道:“安国公也如此说,哀家本想缓一缓,皇帝这样子,实在辜负哀家慈母之心。”

贺渡点到即止,不再多说。立储是雷池,他可以提醒,但不能逾越。

太后瞧着他眉目低顺,问道:“静室那日闹蛇,你可曾受伤?”

“不曾。”贺渡答。

“听说世子伤了手臂。”太后道,“哀家召他入宫,本想安抚,他却推称身子不好不来。”

“太后若亲眼见那时情状,便知任谁都会心有余悸。”贺渡道,“臣至今夜半梦回,仍觉惊惧。”

太后缓步进亭,贺渡在石凳上铺了羽垫。她坐下,道:“也难怪他不愿入宫。肖凛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幼时在长安废了腿,还能不计前嫌,和肖昕拼了命去打仗。好容易得了功劳,现连家都回不去。他心中有天下,哀家看在眼里,只可惜他生错了时候。”

太后对于局势一向心如明镜,什么都明白。贺渡想证实心里一桩猜测,道:“殿下的腿……不知他还能不能站起来。”

“不成了。”太后摇了摇头,凤钗轻响。

“是太医诊断的吗?”

“不是。”太后平静地道,“告诉你也无妨,是哀家做的。”

“......”

贺渡绷紧了唇线。

太后道:“都说三岁看老,他幼时哀家就瞧着他脾气倔胆子大,和肖昕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哀家绝不能再让这种人袭爵掌兵,免得重蹈昔日/逼宫旧事,所以命人在他饮食里,下了点药。”

贺渡脑子里“嗡”地一声。

从前不是没有过如此揣测,但真从太后口里得到了肯定,却无法平静接受。

他突然想起秋白露的话,要是肖昕没有撤军,肖凛的腿就不会断。肖昕守住了为人臣的忠义,但却没有担起为人父的职责。

这话简直太有先见之明。

太后未察觉他的异状,自顾续道:“哀家念在肖家戍边多年,不想要他的命,谁知他拖着一双废腿也能坐到今日这个位置。抛开别的,单说这份心性,哀家也不得不佩服。”

贺渡盯着亭外,雨打残梅,枝条乱颤。

不想要他的命?

心底骤然涌上一股要撕裂理智的怒意。既然不欲他死,又何必将他推上那九死一生的战场?那年,他才十五岁!

“怎么了?”太后转过头看他。

贺渡掩唇道:“风冷,臣失仪。”

太后叹息,看向檐外雨丝,道:“不知今年犯了什么冲,天气怪得很。你素日在外奔波,记得多添衣。”

“……是。”

贺渡没有任何立场为肖凛说话,他也不该在乎肖凛的腿废不废。

但情绪这种事不好说,内心再千锤百炼的人也不能完全将它掌控,它总会在人试图平静的时候钻出来狠狠咬上一口。

他替肖凛觉得不值。

他多了一句嘴,道:“太后不知,世子那日同臣说过一句话: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太后眉梢一挑:“是么,他竟有这般觉悟?”

贺渡道:“殿下说,他为国捐躯,那是归宿,心甘情愿。但要叫人投蛇毒死,太有失体面。”

“好话谁不会说,他哪里真会与你交心。”太后笑道,没放在心上,“这事,的确是有人太过心急,连你也牵连了进去。”

不过须臾,贺渡已经平静下来,表情举止再找不出破绽,仿佛那一瞬失态从未有过。

他道:“若非臣粗通些武艺,恐怕今日就不能在太后跟前侍奉了。”

太后示意他落座,道:“难为你了,魏长青死得不冤,那些操之过急的人,哀家自会敲打。”

贺渡垂眸沉默片刻,道:“臣并非执意要杀他,只是重明司为太后所立,若任人欺辱,岂不失了威信。”

太后道:“哀家明白,你要在朝堂立得住,就不能一味忍让。不过是个奴才,死了也罢。此事已有驯兽所的人出来顶罪,往后便不要再提。至于世子那边,还需你费些心,好生安抚。”

“是。”贺渡应下,他看了看太后,欲言又止。

太后道:“有话就说。”

贺渡道:“狼旗虽退未灭,臣以为,眼下不是除去世子的好时机。”

“这是自然。”太后道,“血骑营在西洲已成势力,不是杀一人就能断了的。”

贺渡拱手:“不知太后可有成算?”

太后缓缓颔首。

“哀家,要给肖凛赐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