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乱臣贼子 > 第25章 靠近

乱臣贼子 第25章 靠近

作者:西沉月亮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1 18:53:29 来源:文学城

贺渡去马厩把马牵出来,道:“我出去一趟,你好好看着他。”

他去了玄武街未央坊,五寺九监署衙设置在此。过路官员纷纷行礼打招呼,贺渡视若无睹,径直踏入都水监大门。

都水使顾缘生外出办事,回到都水监时,衙里寂静得不同寻常,所有人都在低头干着自己的事,没有人交头接耳,甚至无人起身走动,满厅只闻敲拨算盘和翻动纸张的声音。

他预感不对,在门口踟蹰了片刻,果不其然在接待大堂看见一抹朱衣身影。贺渡正长腿架在矮几上,仰头闭目,像是在养神。

“哟,不言兄,稀客啊。”顾缘生笑着迎上去。

贺渡侧头看了看他。都水监是五寺九监之一,顾缘生更是其中少见的美男子,宽大的官袍穿在他身上反添几分闲逸风致。他在贺渡身边坐下,没过多久就被他阴恻恻的目光盯得脊背生凉。

他不动声色地挪了挪屁股:“来找我有事?”

贺渡揽过他的脖子,道:“来看看你。”

那我真是太荣幸了。”顾缘生往他大腿上拍了拍,“刚从哪来?”

“家。”贺渡揉了揉眉心,似乎有点疲倦。

顾缘生看着他的脸色,试探道:“心情不好?”

“你猜猜。”

顾缘生道:“六部的事儿,吃瘪了吧?”

贺渡曲起腿,搭着手道:“赈灾的事儿,太后不痛不痒罚了户部几个月的俸禄,拟的赈灾章程我也看了一眼,不多不少,刚够修个城门搭个难民营的。”

这回查六部的阵仗,雷声大雨点小。难民能有口吃的,不四处乱窜就算过得去了,太后终究还是不肯为了朔北王搞坏和六部的关系。以后辽西郡要怎么重建,还得靠朔北王府自己想办法。

顾缘生却眉毛一扬,兴奋道:“户部的老贼也有受罚的一日,真是痛快。”

贺渡道:“你激动个什么?人家随便克扣一项款,别说六个月,就是六年的俸禄也是说到手就到手。”

“可这风声没过去,他们也不敢轻易再压着咱们的钱不放了。”顾缘生笑道,“有事也不用劳烦你们重明去讨钱了。”

“户部哪有那个胆。”贺渡道,“这回赈灾一事要不被西洲王世子抖出来,都不知有多少折子被门下省给拦了,压根就到不了陛下手里。不给你批钱的人是谁,你心里还没数吗?”

顾缘生哼道:“把六部搅成一滩浑水的老阉贼呗,咱们拿人家有法子吗?”

贺渡一脚把矮几蹬开,“砰”地一声翻到在地。

“消消气,消消气。”顾缘生抚着他的胸口,笑着道,“我有法儿让你开心开心。”

“说。”

顾缘生神秘道:“前两日我新得一个美人儿,生得那叫一个如花似玉。借你玩两天,怎么样?”

“从哪弄来的?”贺渡道。

“商户孝敬的。”顾缘生道,“京里的大布庄新通了南方商路,要加派几条船,他们股东来找我,让我通融通融,别卡着他们。”

都水监掌管漕运,下设巡检处专门检查京城出港船只,亦在各州水路关要设有巡查。贺渡今天来不是为了跟他发牢骚,就是在这事上有一处想不通。

走私之人要想把青冈石运出京,走旱路受夜禁限制,押运慢,且巡检点极多,一个打点不周就会被盘查。水路却不同,昼夜行船,速度快,盘查松。

大楚中原正好就有这么一条南北贯通的大运河,连接长安、荆襄到岭南。以往若有青冈石被运去烈罗,多半是走的水路南下。

然而工部出港的青冈石没有兵部令箭为凭,却没让都水监拿下来。以往的各类行船,也均未被巡检发觉货不对版,这多少不符合常理。

顾缘生见他沉默,以为是不好意思,忙道:“你放心,是个雏儿,干净得很。”

“别拿不三不四的人恶心我。”贺渡道,“我问你个事。”

“什么事?”

“你收过六部的贿赂?”

顾缘生被这没来由的罪名吓得一哆嗦:“你说什么呢!六部连我们的钱都敢扣着,他们钱多得没处花,还用贿赂我?”

这话在理。若六部真求都水监放松水路巡检,好歹得摆出求人办事的姿态,不可能还对九监吃拿卡要。

贺渡又问:“你们往常查不查六部的船?”

“查啊。”顾缘生松了口气,想了想又道,“也不是都查,挂了免检的船,我们动不了。”

“不是宫里直出的才得免检么,他们怎么也行?”

“重要物资,或者加急出港的时候就行。”顾缘生道,“就比如兵部,战事时军需辎重急运,为了节省时间就会申报免检章贴在货上。见了这个章,我们就不能开箱,还得优先放行。”

贺渡摸着下巴,道:“你这有么,拿出来我瞧瞧。”

“有图样。”顾缘生叫人拿了来,递给他看。

免检章是白色的,上头写着“大内免检”四字,巴掌大,用时贴在货箱上,巡检看到就不会查。

这东西他看着眼熟,问道:“这东西怎么申请?”

“这都是要上折请陛下朱批的。”顾缘生道,“不过你刚也说了,六部现在的事都被阉人垄断了,陛下根本看不见。想要这章,估计掏点钱就行了。”

贺渡掂了掂那章,站起来,道:“成,知道了,我回去了。”

“哎,一块去吃个饭?”顾缘生追问。

“没空。”他扔下图样,出了都水监衙门。

肖凛在贺渡走后没多久就从床上爬了起来,去了书房。拿出一叠宣纸,提笔写起了字。

贺渡回府时,从窗户看见肖凛半散着头发,在书桌后面写字。

这还是他入府以来,贺渡第一次见他提笔。他平时不是看戏本,就是捣鼓机关,正经书从未在他手里出现过。

贺渡站在窗外,没有打扰。

肖凛捂着嘴咳嗽了一声,道:“听什么墙角,进来。”

贺渡才推门进来,解下披风盖到他肩上,往垂目看向桌上的字。

纸上龙飞凤舞,恣肆无章。贺渡想这怕是师承米芾,好一手放浪不羁的狂草。

可惜他一个字没看懂,问:“在写什么?”

“心里烦,写几个字静静心。”肖凛握着笔,却迟迟落不下去。

刚大吵一架,现在就装没事人平和说话,肖凛觉得别扭。

贺渡那番咄咄逼人的话,的确让他怒不可遏,但他却清楚地知道,这情绪不是来自于无礼冒犯,而是因为被看得太透。

被一个本该形同陌路的人戳穿,肖凛本能地逃避,甚至愤怒。但等到情绪平复下来,不再有激烈的言辞,他发现,他并没有多么排斥贺渡。

肖凛不是扭捏做作的人,他其实想和贺渡好好谈一谈。可真共处一室了,他却突然说不出来了。

他们认识压根没多久,却已算得上推心置腹。两人陷入了一种交浅言深的境况,彼此有心靠近,但却无法毫无保留地坦诚相待。

风扑打着窗户,相顾无言,气氛是说不清的压抑与尴尬。

贺渡取出半根墨条,沾水化开,在砚上一圈圈转着,打破沉默:“之前话说重了,抱歉。”

肖凛还是没能下得了笔,将笔搁回砚台上:“不必了,其实,你说的对,我的确不该对长安抱有幻想。”

贺渡道:“殿下明白就好。”

肖凛把镇纸拿开,团起宣纸扔进了纸篓里。

“那四个字是什么意思?”贺渡问。

他指的是肖凛在纸上一笔连下,狷狂无比的四个字。

“执戈止戈。”肖凛道,“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贺渡道:“还请殿下赐教。”

肖凛道:“赐教谈不上,你都有胆子吼我一通,现在装什么礼貌。别殿下长殿下短的了,听着累得慌。”

贺渡弯起眼睛:“那好吧,靖昀。”

“咳——!”肖凛正喝水,差点喷地上去。没料到他居然知道自己的字,又唤得太过自然,透着说不清的意味,叫得他浑身不自在,“算了,你还是叫我殿下吧,听着瘆人。”

“......”

肖凛咳了一声,正色道:“那四个字,是小时候宇文侯跟我说的。武人执戈征战四方,不是为了争输赢高下,而是为苍生争活路,为天下争太平。”

贺渡盯着那几笔凌厉飞扬的字迹,道:“殿下此前出兵,就是为此吧。”

“现在后悔了。”肖凛半开玩笑道。

贺渡笑了笑,道:“乱从长安起,殿下若想争太平,比起与外邦打得你死我活,其实有更好的选择。”

肖凛转头看向他。

贺渡也不避开,和他直勾勾地对视,任彼此的目光在无声中相持。

半晌,肖凛移开视线,道:“平时看你字写得不赖,想来临过赵孟頫。”

贺渡微笑,道:“殿下好眼力。”

肖凛道:“我写字不好看,下回教教我。”

“我这里有不少字帖,你随便拿。”贺渡转身从书架上抽出一摞,“其实你的字,很有个性。”

“是吗,我的兵都说看不懂。”肖凛随便捡起一本,重新铺开宣纸,提笔临摹。

贺渡站在他身后,看着他临帖。余光一瞥,镇纸下露出一角文书,赫然写着“借券”二字。

他好奇抽出一看,上头面额为三万两,放贷人是肖凛,借贷人一栏却空着。

肖凛放下笔,从抽屉里取出信封,将借券抽回,塞进其中。信封正面,写着“朔北王林凤年收”六个大字。

贺渡挑眉:“朝廷已经拨款,你还要添?”

“不白给,我又不是散财童子。”肖凛取了封蜡,在灯芯上慢慢烤着,“戍边五府唇亡齿寒。同是落难之人,能帮一把,何乐而不为。”

封蜡融化,他将信封封好,唤姜敏进来,吩咐送到驿馆寄出去。

贺渡将双手搭上肖凛的肩,俯下身来在他耳畔轻声道:“殿下不必这么试我。”

肖凛抽了口气:“疼!”

贺渡在他肩头轻轻揉捏:“你晕倒磕床边上了,肩膀破了点皮,没伤到骨头。”

温热鼻息吹得肖凛心痒,笔尖一顿,洇出个大墨团。他用胳膊肘将人支开:“离我远点,我试你什么了。”

贺渡半靠在书桌上,道:“当着我的面签借券,不就是想看,我容不容得下藩王之间的交情么。殿下放心,你做得对。藩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本就该共进退。这时候给林凤年雪中送炭,他会记住你的恩情。”

肖凛淡淡道:“你想多了。”

“是吗?”

肖凛叹了口气,道:“有没有人说过你很讨厌?”

“没有。”贺渡笑道,“殿下是第一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