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良陈美锦番外——陈玄青篇 > 第24章 第24章 出嫁

晨光还未漫过顾家的朱红窗棂,顾锦朝的卧房里已亮起了暖黄的灯。

镜台前摆着簇新的大红嫁衣,金线绣的并蒂莲在灯光下泛着柔光,旁边叠着的霞帔垂着珍珠流苏,轻轻一碰便发出细碎的响。

顾锦朝坐在镜前的绣凳上,指尖无意识地捻着衣角,想起今日要嫁的人,脸颊不由自主地泛红,连耳尖都透着粉。

“姑娘,净面嬷嬷来了。”

采芙掀开帘子,引着一位穿着青布衣裳、手挎漆盒的嬷嬷走进来。

嬷嬷是陈玄青特意请来的,擅长梳新娘妆,手里的漆盒里装着胭脂、水粉和梳发的桃木梳,件件都透着精致。

顾锦朝刚要起身,就见纪氏端着一碗红枣桂圆汤走进来,脸上满是笑意,眼眶却微微泛红。

她把汤碗递到女儿手里,声音带着几分哽咽:“锦朝,先喝碗汤暖暖身子,今日要忙一整天呢。”

顾锦朝接过汤碗,指尖触到温热的瓷壁,心里也暖融融的。

她小口喝着汤,看着母亲坐在身旁,伸手轻轻抚过她的发顶,动作里满是不舍与欣慰:“锦朝,娘亲真是太高兴了……你能觅得玄青这样的良人,往后有人疼你、护你,娘亲也就放心了。”

说着,纪氏的眼泪就落了下来,滴在顾锦朝的手背上,带着温热的温度。

她拉住女儿的手,指尖轻轻摩挲着她的手背。

这双手从小娇养着,如今要去陈家做少夫人,要学着打理家事,不知道会不会受委屈。

顾锦朝放下汤碗,反手握住母亲的手,声音轻轻的:“母亲,您别哭呀。玄青待我好,女儿不会受委屈的。”

她顿了顿,想起还在读书的顾锦荣,又补充道,“如今女儿嫁了人,您也别总为我操心,往后好好教导锦荣才是。他年纪还小,性子又跳脱,您多看着点他,别让他再跟那些纨绔子弟厮混,更要让他远离宋姨娘母女。”

她还想说,此次江南之行,恐怕就是宋姨娘母女的圈套。只是怕纪氏担心,一直没说出口。

纪氏听女儿这么说,忍不住笑了,用帕子擦了擦眼泪:“你呀,都要嫁人了,还惦记着你弟弟。放心吧,娘亲知道该怎么做。锦荣那孩子,就是被我惯坏了,往后我会好好管教他,绝不会让他给你丢脸。”

净面嬷嬷在一旁笑着打圆场:“夫人您就放心吧,姑娘这般懂事,陈七公子又疼她,往后的日子定是和和美美。咱们先给姑娘上妆,时辰快到了。”

顾锦朝点点头,重新坐回镜前。

嬷嬷拿起桃木梳,轻轻梳理着她的长发,乌黑的发丝在梳齿间流淌,渐渐绾成一个精致的发髻。

纪氏坐在一旁,看着女儿的脸庞渐渐被胭脂染得泛红,眼泪又忍不住落了下来。

窗外的喜鹊叫得愈发欢实,晨光将卧房里的大红嫁衣染得愈发鲜亮。

顾锦朝刚由嬷嬷梳好凤冠,就听见门外传来一阵轻快的脚步声,伴着女子的说笑声。

杜姨娘和郭姨娘带着几个庶出的妹妹,提着精致的锦盒,笑着走了进来。

“哟,这才多大一会儿,咱们的新娘子就美得认不出来了!”杜姨娘率先走上前,目光落在顾锦朝头上的凤冠上,眼底满是赞叹。

她手里提着一个描金锦盒,打开后露出一支赤金点翠步摇,上面缀着的珍珠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这是我和你郭姨娘特意给你挑的添妆礼,你瞧着喜欢不?”

郭姨娘也笑着上前,将手里的锦盒递过来,里面是一对羊脂玉镯,莹白通透,递给顾锦朝。

杜姨娘拉着顾锦朝的手,轻轻拍了拍,语气里满是真诚,“锦朝,如今能嫁得这么好,我们做姨娘的,心里也替你高兴。”

两个庶出的妹妹也围了上来,最小的顾汐捧着一个小小的锦囊,踮着脚递给顾锦朝,声音软乎乎的:“大姐,这是我绣的平安符,你带在身上,保佑你一路平安,在陈家也平平安安的。”

顾锦朝接过锦囊,指尖触到里面鼓鼓的棉絮,还有绣着的“平安”二字,心里瞬间暖融融的。

“多谢姨娘,也多谢妹妹。”

顾锦朝将平安符小心地放进嫁衣的衣襟里,“有你们的心意,我心里踏实多了。”

纪氏坐在一旁,看着杜姨娘和郭姨娘真心实意地给女儿添妆,看着几个庶女围着女儿叽叽喳喳,脸上的笑意也深了几分。

“你们能来给锦朝添妆,她心里定是高兴的。往后锦朝嫁去了陈家,你们姐妹之间也要常来常往,别断了联系。”

“夫人放心,我们知道的。”杜姨娘笑着应道,又转头对顾锦朝说,“往后在陈家要是受了委屈,或是想回娘家了,就派人捎个信,我们都在呢。”

郭姨娘也跟着点头:“是啊,陈家虽是高门,但咱们顾家也不是好欺负的。你只管安心过日子,有我们和夫人给你撑腰。”

卧房里的欢声笑语还没散,门口忽然传来一阵带着尖刻的话音,像块冰碴子,瞬间冻住了满室暖意。

宋姨娘扶着顾澜的手,踩着慢悠悠的步子走进来,身上穿的藕荷色褙子绣着繁复的缠枝纹,却掩不住眼底的冷意。

她扫了眼杜姨娘手里的点翠步摇,又瞥了瞥郭姨娘递出的玉镯,嘴角勾起一抹讥讽的笑:“哟,杜姨娘这是把压箱底的宝贝都拿出来了?也敢说给锦朝撑腰?”

她往前站了两步,语气里的轻蔑毫不掩饰,“若是锦朝真有一日和陈阁老家闹翻,莫说你一个小小的姨娘,就是咱们整个顾家,也未必能扛得住陈家的势头。打肿脸充胖子,也不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真是不自量力。”

杜姨娘的脸色瞬间白了,却没敢反驳——宋姨娘虽也是姨娘,却靠着顾澜和顾德昭的宠爱,在府里向来比她们更有底气,平日里也常爱挑三拣四。

郭姨娘看不过去,“宋姨娘,今日是锦朝大喜的日子,大家都是来添妆贺喜的,何必说这些不吉利的话?”

“妾身不过是实话实说罢了。”宋姨娘哼了一声,目光落在顾锦朝身上,看着她头上的凤冠、身上的嫁衣,眼底的怨毒几乎要溢出来,“锦朝能嫁进陈家,是天大的福气,可福气也得守得住才行。陈家是什么人家?内阁重臣,规矩大得很,可别到时候做错了什么,连累了顾家,也丢了自己的脸面。”

顾澜站在宋姨娘身后,眼神死死盯着顾锦朝的嫁衣,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她穿着一身水绿襦裙,那颜色原是她最爱的,此刻却觉得刺眼。

她咬着牙,附和道:“姨娘说得对,大姐姐嫁去陈家,可得处处小心,别坏了陈家的规矩,也别让旁人笑话咱们顾家没教好女儿。”

纪氏坐在一旁,脸色早已沉了下来。她没想到宋姨娘母女竟会在女儿大婚之日故意搅局,说这些丧气话,当即冷声道:“宋姨娘,今日是锦朝的好日子,你若是来添妆的,就拿出添妆的诚意;若是来挑拨是非的,就请你出去,顾家容不下你这样不知礼数的人!”

顾锦朝指尖轻轻捻着嫁衣的金线流苏,方才宋姨娘那番夹枪带棒的话,像根细刺扎在心头,却被她压得稳稳的。

她抬眼看向宋姨娘,眼底没了往日的温和,反倒透着几分清亮的锐利,语气依旧平静,话里的锋芒却藏不住:“多谢宋姨娘‘提醒’,不过玄青待我极好,陈老夫人也常说我性子妥帖,合该进陈家的门。往后在陈家的日子,我定守好本分,不让母亲和顾家失望,也断不会劳烦姨娘和二妹这般‘挂心’。”

她说着,目光转向一旁脸色铁青的顾澜,嘴角勾起一抹浅淡却带着讥讽的笑:“如今我已嫁入陈家,也算得偿所愿。姨娘与其在我这里费心思,不如好好谋算谋算二妹妹的婚事——毕竟,我都嫁了探花郎、进了阁老府,二妹妹自小样样拔尖,又怎好屈尊嫁入普通人家?若是嫁得寻常,旁人难免会说,顾家二姑娘竟不如嫡姐有福气,岂不是丢了二妹妹的脸面?”

这话像一记耳光,狠狠扇在顾澜脸上。

她本就因顾锦朝嫁得好而满心嫉妒,此刻被戳中痛处,气得浑身发颤,指着顾锦朝,连声音都变了调:“你!顾锦朝你别太过分!谁要你假好心操心我的婚事!”

宋姨娘也没想到顾锦朝竟会这般伶牙俐齿,往日里瞧着乖觉,今日却像换了个人似的,专挑她们母女的痛处戳。

她连忙拉住顾澜,眼神阴鸷地看向顾锦朝:“锦朝,你刚要出嫁就这般牙尖嘴利,往后到了陈家,怕是也容不下人!别以为嫁了玄青就万事大吉,陈家规矩大,可不是你能随意撒野的地方!”

“姨娘说笑了。”

顾锦朝微微挑眉,语气里的嘲讽更甚,“我在顾家待了这么多年,学的就是‘知礼’二字,断不会在陈家失了分寸。倒是姨娘,今日是我大婚之日,您带着二妹妹来这里说些不吉利的话,传出去,旁人只会说顾家姨娘不懂规矩,连累二妹妹也落个‘善妒’的名声,反倒耽误了她的婚事——姨娘这般‘为二妹妹着想’,可别好心办了坏事才好。”

纪氏坐在一旁,看着女儿从容应对,心里又惊又喜。

往日里总担心锦朝性子骄纵,到了陈家会受委屈,如今看来,她早已不是那个任人拿捏的小姑娘了。

她适时开口,语气带着几分威严:“好了,今日是锦朝的好日子,别再逞口舌之快。宋姨娘若是不愿留下贺喜,便请回吧,免得在这里碍眼。”

宋姨娘被噎得说不出话,看着顾锦朝眼底的从容,又看着纪氏的冷脸,知道再待下去只会更难堪。

她狠狠瞪了顾锦朝一眼,拉着还在气颤的顾澜,几乎是摔着帘子走了。

卧房里终于恢复了清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