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良陈美锦番外——陈玄青篇 > 第23章 第23章 提亲

马车刚驶进京城城门,陈玄青便掀开车帘,目光掠过熟悉的青石板路与朱红牌楼,指尖已下意识摸向袖袋里的玉扣。

那枚刻着“朝”字的莹白玉饰,被他摩挲得愈发温润,就像他此刻心头翻涌的暖意。

他没回陈府,反倒先让车夫往绸缎庄去,连仆从递来的茶水都顾不上喝,只急着敲定纳采要用的红绸与礼器。

“陈七公子,您看这匹‘霞姿月韵’如何?红底缀着缠枝莲纹,用在纳采的礼盒上最是体面,去年李尚书家纳采时,用的就是这料子。”

绸缎庄的掌柜捧着一匹鲜亮的红绸,笑得眉眼弯弯。

陈玄青伸手抚过绸面,指尖触到细腻的纹路,却摇了摇头:“再取些水绿色的料子来,要最浅的那种,像初春的荷叶色。”

掌柜愣了愣,还是依言取来。

陈玄青看着那抹清浅的绿,眼前忽然浮现出顾锦朝站在江南船头的模样。

水绿色的裙摆被江风掀起,衬得她眉眼愈发清亮。

他嘴角不自觉扬起:“红绸要十匹,水绿的也来五匹,都按最好的绣工,在边角绣上‘朝’字和并蒂莲,三日内要赶出来。”

从绸缎庄出来,他又直奔首饰楼。

挑定了一对羊脂玉镯、一支点翠步摇,还特意让匠人赶制了一块玉佩,上面要刻“玄青锦朝”四个字,缀在红绸礼盒里,才算合了心意。

回到府中,他直奔祖母的院落,把纳采的清单递过去:“祖母,您看看这些礼器够不够?绸缎、首饰、糕点都备齐了,明日我再去请郑国公家的常老夫人做媒人,定在下月初六去顾家纳采,您觉得如何?”

陈老夫人接过清单,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条目,又瞧着陈玄青眼底掩不住的笑意,无奈又好笑:“你这孩子,刚从江南回来就急着忙活,也不知歇一歇。不过你既已拿定主意,祖母便帮你张罗着,定让顾家姑娘风风光光地接了这纳采礼。”

陈玄青得了母亲的应承,又转身去书房写请帖。

笔墨铺展在案上,他提笔时,指尖竟有几分微颤——前世他从未有过这般郑重的时刻,如今每一笔都透着期待,仿佛要将两世的遗憾,都化作这纸上的墨痕。

写罢请帖,他又翻出一张宣纸,细细画起纳采礼盒的样式,红绸裹着礼盒,边角缀着水绿的流苏,还得在礼盒上系一朵大红花,才够喜庆。

窗外的夕阳渐渐落下,染红了半边天。

仆从进来点灯,见自家公子还在对着图纸琢磨,忍不住劝道:“公子,天色晚了,您歇会儿吧,纳采的事有管家帮衬,定不会出岔子。”

陈玄青却摇摇头,指尖轻轻拂过图纸上的“朝”字:“再等等,我还得看看所有行程。”

心里想着,他一定要让顾锦朝知道,他对这门婚事有多上心。

还要让祖母多备些纪氏爱吃的补品,连同纳采礼一起送去,让顾锦朝的母亲也放心,把女儿交给自己。

灯火摇曳中,他看着案上的清单与图纸,嘴角的笑意愈发深了。

*

秋日的晨光揉着温煦的暖意,透过顾家庭院的梧桐叶,在青石板上洒下斑驳的碎金。

顾德昭一大早就起了床,换上最体面的宝蓝色锦袍,连腰带都反复调整了三遍,时不时就往门口望一眼。

宋姨娘端着一盏温好的雨前龙井,踩着碎步往廊下走。

青石板上的梧桐叶被风卷得轻晃,映得她鬓边的珠花也跟着颤,可她脸上那点刻意堆起的笑意,却在看见顾德昭来回踱步的模样时,悄悄冷了几分。

“老爷,您别急,常老夫人说了辰时到,这还没到呢。”

她将茶盏递过去,声音放得柔婉,指尖却在帕子底下狠狠攥着,帕角的绣线被她掐得发皱。

话里劝着顾德昭沉住气,心里却早已翻江倒海。

怎么也没料到,顾锦朝去了趟江南,竟真把陈玄青的心攥住了!

连常老夫人都要亲自上门替陈家提亲。

这门婚事,看来是板上钉钉了。

她原本还盼着顾锦朝在江南出事,盼着纪氏病重后,自己能凭着顾澜和顾锦荣,一步步爬上正室的位置。

可如今倒好,顾锦朝成了陈家看中的儿媳,纪氏有了陈家这层靠山,往后在府里的地位只会更稳,她的正室梦,竟成了可望而不可及的泡影!

“你懂什么?”

顾德昭接过茶盏,却没心思喝,目光仍黏在门口,语气里满是抑制不住的激动,“这可是郑国公家的常老夫人!况且玄青那孩子是探花郎,前途无量,朝姐儿嫁入阁老家,是咱们顾家几世修来的福气!”

“现在想一想,我顾德昭竟然要和陈阁老做亲家了……这,这,高兴得我都语无伦次了……”

宋姨娘垂下眼,掩去眼底的怨怼,嘴里应和着“是是是”,心里却像被针扎似的疼。

她悄悄抬眼,瞥见站在廊柱后的顾澜,只见女儿穿着一身红粉襦裙。

那颜色原是顾澜最爱的,此刻却被她攥着裙摆,指腹几乎要将料子抠破,一双眼睛瞪得通红,死死盯着门口的方向,像是要喷出火来。

顾澜心里的恨意,比宋姨娘更甚。

她看着父亲为顾锦朝的婚事喜不自胜,想着陈玄青为了顾锦朝,竟不惜与江南望族俞家退亲,还请动常老夫人亲自来提亲,只觉得胸口堵得发慌。

凭什么?

顾锦朝不过是个运气好的嫡女,论才情,她不输;论样貌,她也不差,可陈玄青偏偏眼里只有顾锦朝!

“顾锦朝……你何德何能?”顾澜咬着牙,在心里一遍遍低吼。

指甲深深掐进掌心,渗出血丝也浑然不觉。

她不甘心。

真的不甘心!

廊下的画眉鸟还在唱着欢快的调子,晨光也愈发暖了,可宋姨娘和顾澜的心里,却像是裹着一层秋霜,又冷又硬。

话刚说完,就听见门外传来仆从的通报声:“常老夫人到——”

顾德昭眼睛一亮,连忙放下茶盏,快步迎了出去。

只见常老夫人穿着一身深紫色绣暗纹的褙子,由丫鬟扶着,缓缓走进院门,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手里还提着一个精致的锦盒。

“老夫人,您可算来了!快请进,快请进!”顾德昭一边拱手行礼,一边引着常老夫人往正堂走,语气里满是殷勤,“我这院子里刚煮了桂花粥,您要不要尝尝?是朝姐儿特意让厨房做的,说适合您的牙口。”

常老夫人笑着点头,被让到正堂的上座:“有劳顾大人费心了,也多谢锦朝姑娘记挂。我今日来,一是为了看看顾大人和夫人,二是为了玄青和锦朝的婚事——昨日两家交换的庚帖,我让先生算了,下月初六是个好日子,正好用来纳采,顾大人觉得如何?”

说着,她让丫鬟把锦盒递过去,里面装着陈家备好的庚帖副本,还有一支成色极好的翡翠簪子,是见面礼。

顾德昭接过锦盒,手指触到庚帖上工整的字迹,心里还是有些恍惚。

昨日陈家派人送来庚帖时,他反复看了好几遍,总觉得像在做梦。

如今常老夫人亲自上门,把纳采的日子都定了,他才终于有了一丝真实感,连声音都带着几分激动:“好!好!下月初六好!全听老夫人的安排!朝姐儿能嫁入陈家,能得老夫人看重,是她的福气,也是我们顾家的福气!”

正说着,纪氏扶着丫鬟走了进来。

她刚病愈不久,脸色还有些苍白,却特意换了身喜庆的红色的褙子,见了常老夫人,连忙行礼:“老夫人今日肯赏光,真是让寒舍蓬荜生辉。”

常老夫人连忙让她坐下,拉着她的手,语气格外亲切:“纪氏啊,你身子刚好,可别多礼。玄青那孩子我是看着长大的,虽有些执拗,却是个重情重义的,锦朝嫁过去,定会好好待她,绝不让她受半分委屈。”

纪氏听了,眼眶微微发热,连忙点头:“多谢老夫人,有您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

顾家偏院的桂树开得正盛,风一吹,便裹着清甜的香气漫过来。

陈玄青立在树下,月白长衫衬得他身姿愈发挺拔,目光落在不远处的顾锦朝身上,眼底的笑意像浸了蜜,连带着声音都软了几分:“锦朝,我没有食言。”

顾锦朝刚从正堂过来,耳尖还带着未褪的红晕。

她穿着一身浅碧色襦裙,裙摆扫过落在地上的桂花瓣,轻轻点头时,鬓边的银簪也跟着晃,漾出细碎的光:“我知道。”

方才在正堂,她隔着窗纱看见常老夫人与父亲相谈甚欢,听见母亲低声与丫鬟说 “纳采的日子定在下月初六”,心里的石头便彻底落了地。

陈玄青往前一步,从袖袋里取出一枚莹白的玉扣。

玉扣打磨得圆润光滑,正面刻着一个小小的 “朝” 字,反面是缠绕的并蒂莲纹,边缘还缀着细细的银链,在晨光下泛着温润的光。

他递到她面前,指尖轻轻碰了碰她的手背,语气里满是郑重:“锦朝,这下,你终于可以成为我的妻了——我明媒正娶的妻子。”

顾锦朝好奇地接过来,指尖触到玉扣的凉意。

她低头看着那枚 “朝” 字,轻轻摩挲着玉扣上的纹路,声音轻得像桂花香:“这是你在江南挑的?”

“嗯。”

陈玄青点头,目光落在她泛红的耳尖上,忍不住伸手替她拂去落在肩头的桂蕊,“刚到江南时就想着,要寻件东西给你做信物。看到这玉扣时,就觉得它该是你的——像你一样,干净又温润。”

顾锦朝抚摸着玉扣,抬头望他。

晨光落在他眼底,映出她的身影,那眼神里的珍视与欢喜,让她再也忍不住,嘴角扬起浅浅的笑。

她把玉扣攥在掌心,像是握住了往后的岁月,轻声说:“我很喜欢。”

陈玄青看着她的笑,心里的满足感漫得满溢。

他想起前世错过的遗憾,想起巷子里她在他怀里失声痛哭的模样,忽然觉得,所有的等待与奔波,都值了。

他往前走了半步,离她更近了些,声音里带着小心翼翼的期待:“等纳采之后,我便让人把聘礼清单送过来,你若是有喜欢的,或是想添的,都告诉我。”

顾锦朝垂着眼,指尖轻轻捻着玉扣的银链,小声应道:“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