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敛骨吹 > 第4章 议和

敛骨吹 第4章 议和

作者:赴山听皎月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2 21:52:05 来源:文学城

夏安两国近岁以来,边尘屡起,兵戈相见,战火不息。

北安元景三十年六月,南夏出议和诏书。

「自去年冬始,夏粮草渐竭,甲胄朽敝,虽有死战之心,但念及国中老幼病残,田间荒芜无人耕种,实不忍以万民之命,续无休之战。闻安国仁德布于四海,威德震于八方。今夏愿罢兵休战,永熄争端。与冬月除夕出使北上,详谈议和,我朝备布帛、粟米等物以示我朝无负约之心。若蒙应允,签书议和,夏愿焚香告天,立誓永不北侵。」

诏书一出,传阅四海,天下百姓皆诵读,更有富庶之地,富人开仓放粮接济穷人。

可薄屹寒依然收到了一封催战书。

这密信是由五一送来的,薄屹寒已经回了北安军营。五一伸着头,“王爷,是不是长安来的,是不是让我们停战回京?”

薄屹寒面无表情,食指中指夹着纸条随手一举,“自己看吧。”

五一笑嘻嘻放下佩刀,上前拿过纸条,看过内容后却募然骤变,指尖发抖,“这,这不可能啊,两国百姓民心皆为议和,南夏已经出了诏书,此时我们再攻,岂不是成了天下的罪人?”

薄屹寒说:“长安一直想吞并南夏,一统天下,可这么些年都未能成,即便他们不想议和,那也不会在此时发一封这样的密信,这不是等着被天下人骂吗?近来各地已有匪头汇集民众,隐隐有造反之像,此刻起战,长安的那几位怎么可能还稳坐高台。这密信是假的。”

五一急了,道:“密信是八百里加急从长安发出,中间未曾过他人之手,属下拿过信后直接来了营帐,这,怎会有假?造假之人不怕被发现吗?这可是灭九族的大罪!”

薄屹寒叹了口气,靠在椅背上,手指敲着桌面,“长安宛如笼中鸟,消息闭塞。那些个世袭言官只会让皇帝听到想听的,不好听的他们哪敢传呢。”

五一气得用拳头砸桌子,“他妈的,这帮人只顾着自己享乐,根本不管我们北安军的死活!”

他又想说什么,见薄屹寒脸色不好,又住了嘴,把话吞了回去。

思索间,薄屹寒已经有了主意,“你去把送信的役卒绑了,找个没人的营帐丢进去,只要人不死就行。先不要惊动任何人,若是长安怪罪,就说没收到信。”

“是,属下听命!”

“对了,本王带回来的那个刘远山在哪儿?”

“刘大人在西营内,有兄弟看着。”

薄屹寒已经几夜没怎么睡,一双眼睛熬的通红,身姿却依然挺拔,到了西营他下命令,“都走远些,不许近身,若有违令者军规处置!”

几个兵卒应声,都退了下去。

刘远山一双眼睛无神衰老,青丝隐约盖着白发,看见薄屹寒便已经明白过来,“王爷这般着急,是不是长安不肯休战?”

“你说的不错,”薄屹寒坐下,“我收到密信,要我在七月前急攻南夏。这个时候长安不可能发出这样的信,必定有蹊跷。”

刘远山抬手擦了擦额角的汗,“王爷准备如何呢?”

“不知大人可知晓,如今长安内外,是谁把手?”

“皇帝亲信,禁卫司。”

“对,禁卫司行事鲁莽跋扈,我的人若是想把真正的情报送入长安,那必然难上加难。现在只要北安的一封诏书,只要一封诏书就能暂时停战,议和当困难重重,可若是不做,天下又将陷入战火之中。”

刘远山望着他,眼中已有泪水蓄满,“有王爷此言,我刘远山没跟错人。臣明白王爷的意思,臣是太子安插在南夏的探子,臣若要进长安必定无人敢拦,这情报,臣必定万死不辞,送入圣上手中,不假于人!”

薄屹寒心中翻涌,半跪在地上,“我替北安军多些大人!事不宜迟,我刚才已写好密信,还请先生立即动身!之前是我许诺你事成之后放你回乡,可现在却不得不食言了。”

“王爷快起!臣万万担不起!臣还是那句话,为北安,虽死不悔!”

快马长鞭,金织软甲,刘远山将信看过数遍记下,放入口袋,拜别薄屹寒,疾驰而去。

刘远山进长安需要十日,若是顺利,半月内长安便会出诏书议和,最多一个月,消息就会传到边关。

薄屹寒深知不能坐以待毙,便将众将召来。

北安与南夏两国相接城池有三处:崇州、朔方、云洲。

军中副统领共有十人,薄屹寒挑选六人,两人一组各带五万北安军镇守三城,剩下的五万北安军留在营地。

李渊第一个不同意:“虽然说南夏要议和,可长安并未有诏书传来,是否停战还未知晓,此刻分散兵力,若南夏反悔打进来,咱们就是凑也来不及了!”

周浩也从崇州赶来,疑惑道:“按照时间,长安这几天应当有密报送过来,怎么还没有消息。这几天军士们都觉得议和在即,连练习都松懈不少,还有人直接问我什么时候撤兵,这要是南夏的计谋,毁咱们军心,再分散兵力,真打起来不敢想是什么样,王爷,咱们不能分开!”

五一站着未说话。

薄屹寒道:“你们认为,长安会下怎样的命令?是战还是休,是攻还是守?咱们打了这么多年,边关固若金汤,南夏就算是想攻,那也得掂量掂量北安军的实力,战士们还没泄气呢,你们身为将领却先退缩起来。即便十五万北安军分散,南夏从某处攻进来,那其他两城可趁虚而入拿下城池。而军营的这五万北安军看情况支援。咱们未必是败!再说,如今南夏议和全天下皆知,他们不会拿自己声誉冒险,让天下百姓唾骂。咱们分散兵力,也是向南夏告知咱们有心不攻只守,不过日常训练绝不能松懈,你们手底下的兵都要动员起来,日后打也好,休也好,咱们北安军的气势不能输。”

这话说完,这几个人即便心中不快,也不敢多言了。薄屹寒看着周浩,又说:“你镇守崇州这些天,军气不振,你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反而怪起南夏议和来?你这将领怎么当的?”

周浩知道自己说错了话,低了低头,“属下知错。”

“本王最后说一遍,议和在即,不论成败,尔等需得谨遵将令,守好自己手下的兵。”

“可......”一个高大,脸色黝黑的将领犹豫开口。

五一好像知道他要说什么,抢先转了话题:“那属下和周浩呢?”

薄屹寒瞧了眼先前开口的将领,又看了看强行掩饰的五一,心下一沉,严肃道:“说。”

高大的将领看了眼李渊,咬牙道:“王爷,咱们的军响已经有半年没发了,粮食也见了底,将士们心有不悦也是情理之中。不打还好,这要是长安不出议和书要咱们攻,那咱们的兵恐怕撑不了多久。”

“粮食没了?”薄屹寒一瞬惊讶,随即怒道:“这么大的事,为何不报?”

李渊叹气,“是我不让他们说的。军心涣散不是一日两日,若你这个做将的整日忧心,那下面的人更是不好干活。”

薄屹寒的气撒不出来,粗喘几口气,“师傅,粮食没了是大事,二十万人等着吃饭呢,若是出了事谁担得起?”

“是,是,这个我肯定知道。一开始就是湖州负责转运的粮草没来,派人去问,说是晚两天。你这一段时间不是病着吗?他们也一直没转运过来,又派人问,那群孽障居然说批不下来,没粮食了,与咱们临近的几座城池粮仓所剩都不多,实在不够咱们要的数。现在吃的还有,就是不知坚持到几时了。”

薄屹寒眉目怒火中烧,双手伏在桌案上,盯着某处一会儿,最终道:“周浩清点所剩所有粮草、兵器、被服、药物,现在是夏天还好,若是到了冬天将士们熬不住的。粮食的事本王来想办法,你们稳住军心,按照我说的分散兵力,各守城池,绝不可再生事端。”

“是!末将听令!”

众人散去,只留李渊一人,他踌躇后问:“你有办法解决粮食?”

“……没有。”

“那你他娘的瞎答应什么!”李渊回身看看确定没人,却依然压低声音说:“长安没有消息,就是不答应议和!你看不出来吗?现在应该做的是要抓紧跟南夏打,要是继续拖着,没粮食的是我们!他南夏耗得起,咱们耗不起!”

“打更耗不起!师傅你也听见了,六个月没发军饷,粮食也不够吃,此刻若不想办法促成议和之事,外面这些人怎会真正服我,服北安!南夏已经出了诏书,只要长安应下,就可以暂时休战,我就可以回长安,运转粮草一事理应由长安施压解决,已经七年了,咱们都耗不起了。”

李渊说不过他,气的怒叹一声,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屹寒,咱国库没钱了,要是不趁着现在能撑一撑打一仗,日后再打,那就难了。”

“南夏也没钱,都一样,都在死撑,师傅,议和是最好的结果,只要长安发诏书,只要两国签下议和书,那就不会轻易开战,我们打仗求的和平就要来了。”

“你怎么这么天真!”李渊拍着桌子怒喝,“你真以为你潜入南夏使了点诡计,就能平息两国的战火吗?七年了!即便长安发出诏书,那不想议和的人多了去了,你都能防吗?议和书是那么好签的吗?”

“那北安军也不能就这么随便送命!”薄屹寒鲜少这么跟李渊说话,昔日师傅的死状和崇州山坳的惨象在脑海闪过,薄屹寒语气更加坚定:“议和是百姓所望,北安军绝对不能先手攻,不然你我就成了千古罪人!”

他说完,闭了闭眼睛,声音缓和了许多,说:“湖州为什么断粮食,师傅还不明白吗?就是因为我们蛰伏几个月,他们想逼我们开战。”

李渊因为生气瞪大的眼睛缓缓放松,整个人泄了气,瘫回椅子,目光悠长,不知想什么,眼眶竟慢慢湿润了。

“三年前,我带着你回京受封,那是何等风光!我李家一跃扶摇直上,连我唯一的女儿都得了四品官职,成了南北两朝唯一的女官,谁不巴结我李渊,那上赶着送礼的文官都得排着队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到今日,我李渊居然连口官粮都混不上,呵呵。”

薄屹寒叹了口气,也坐了下来,“师傅,现在咱们是穷途末路,唯有一赌。”

“赌什么?”

“逼长安发诏书,议和,这样才能重启粮仓,二十万人才有饭吃,我要赌圣上不敢担兴兵戈、启战事、天下动荡的千古骂名!”

第二日薄屹寒起了个大早检阅完军队,十五万大军便兵分三路各自前往城池。

五一和周浩一夜没睡清点军中兵马:“粮仓六百万石粮食约莫省着吃够一个月,已经分给守城的各队,战马五万匹,马吃的草倒是够,他们每队带了一万战马,总营留下两万战马。被褥帐篷若是不过冬顶到秋后没问题,箭矢1000万支,三个队伍各带三百万支,总营剩下一百万支。其余的刀剑长枪匀一匀把旧的用上勉强够人手一把。不过药材不多了,几月前咱们悬崖边一战伤亡惨重,负责转运的药物迟迟不来,若是现在打,天气炎热伤口容易溃烂,怕是军医也束手无策。”

上一世,北安军还未到此境,崇州之战便已打响,剩下寥寥几万人吃的倒是够,可没有药,那些受伤的军士还没有死就看着自己伤口溃烂恶臭阵阵,本能救回来的人死了一批又一批,李渊也在其中。

薄屹寒深知,若此时一战,上一世崇州惨状必会再现。刘远山已去长安,可路途漫漫,长安内各方势力错综复杂,他不能把唯一的希望放在刘远山一人身上。

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议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