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黎明与挚友 > 第8章 深谷回音

黎明与挚友 第8章 深谷回音

作者:沐枝念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2 08:24:34 来源:文学城

李教授和几位主治医师刚刚结束了对沈听雨病情的讨论。诱导化疗结束了,但结果并不理想——骨髓穿刺显示,沈听雨的身体对一线化疗方案反应欠佳,并未达到医学上的“完全缓解”,体内依然检测到微小残留病变(MRD)。

这意味着,癌细胞的幽灵并未被彻底驱散,它们潜伏在骨髓的深处,随时可能卷土重来。下一步,必须更换更强效、但也必然更凶险的二线化疗方案,为后续的造血干细胞移植争取机会。

“书瑶,”李教授走到她身边,语气带着长辈式的温和与凝重,“二线方案的骨髓抑制会更重,感染、出血风险更高,其他脏器毒性的可能性也更大。而且,即便勉强达到缓解,移植前的身体状况也会是关键。你和听雨,还有她家里人,都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宋书瑶盯着病历上那些冰冷的数据,指尖冰凉。她当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从医学生的教科书到血液科的临床,她见过太多倒在二线化疗关口,或者因为身体状况太差而失去移植机会的病人。

“我知道,李主任。”她抬起头,声音有些沙哑,但眼神努力维持着镇定,“方案我看过了,我会和她还有叔叔阿姨解释清楚。”

如何向沈听雨传达这个消息,成了横亘在宋书瑶面前的一道难题。过去的几周,沈听雨刚刚从感染的鬼门关爬回来,身体和精神都处在极度脆弱的状态。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那点微弱的求生意志,能否承受得住这新一轮的打击?

她回到病房时,沈听雨正醒着,戴着那顶嫩黄色的向日葵帽子,靠在床头。她母亲一小勺一小勺地喂她吃着蒸蛋,她吃得很少,也很慢,但至少是在进食。

看到宋书瑶,沈听雨的眼睛里亮起一点微弱的光。“书瑶。”

宋书瑶走过去,接过沈母手里的碗,示意她去休息一下。病房里只剩下她们两人。

“今天感觉怎么样?”宋书瑶坐在床边,习惯性地去握她的手。

“还好。”沈听雨轻声说,反手握住她,力道很轻,却带着依赖。她沉默了一下,忽然问,“化疗……结束了吧?结果……好吗?”

宋书瑶的心猛地一沉。她看着沈听雨那双过于清澈、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眼睛,知道隐瞒和迂回都是徒劳。她深吸一口气,决定坦诚,但要用最温和、最带有希望的方式。

“第一阶段结束了,听雨。”宋书瑶握紧她的手,组织着语言,“效果是有的,大部分坏细胞都被杀死了。但是……还有一些非常顽固的,躲了起来。”她尽量用简单的比喻,“所以,我们需要换一种更强效的‘武器’,进行第二阶段的清理,把它们彻底消灭干净,这样才能为后面可能做的‘种子移植’(造血干细胞移植)准备好最干净的‘土壤’(身体)。”

她小心翼翼地避开了“失败”、“耐药”、“预后不佳”这些尖锐的词语,但“更强效的武器”和“更干净的土壤”背后意味着什么,两个人都心知肚明。

沈听雨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只是握着宋书瑶的手,微微收紧了些。过了好一会儿,她才低声问:“会更……难受吗?”

宋书瑶的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她无法撒谎。

“会。”她老实承认,声音艰涩,“可能会比之前更辛苦。但是,听雨,我们有了第一次的经验,预防和处理各种副作用会更及时,更到位。我会一直在这里,陪着你,我们一起扛过去。”

沈听雨垂下眼帘,长长的睫毛在苍白的脸颊上投下淡淡的阴影。她没有哭,也没有抱怨,只是久久地沉默着。病房里安静得能听到窗外遥远的车流声。

就在宋书瑶以为她不会再开口时,她忽然抬起头,看向窗外漆黑的夜空,声音轻得像一阵风:

“书瑶,如果……我是说如果……最后……我还是……”

“没有如果!”

宋书瑶猛地打断她,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发颤。她双手捧住沈听雨的脸,迫使她转过头来看着自己,眼神里是近乎偏执的坚定。

“沈听雨,你看着我!我们不讨论‘如果’,我们只讨论‘怎么做到’!”她的眼眶瞬间红了,但语气却异常凶狠,“我们已经闯过了那么多关,感染那么凶险我们都挺过来了,没理由倒在这里!二线方案不行,我们就想办法三线!国内不行,我们就去看国外的方案!移植有风险,我们就做好万全的准备去降低风险!”

她的眼泪终于滚落下来,砸在沈听雨的手背上,灼热一片。

“我不准你放弃……你答应过要一起去看演唱会的……你还没听到我夸你新长的头发更黑更亮……你不能说话不算数……”她哽咽着,语无伦次,所有的专业和冷静在这一刻土崩瓦解,只剩下最原始的情感祈求。

沈听雨看着她汹涌的泪水,看着她因为激动而泛红的脸颊,那双原本灰暗的眸子里,一点点漾开复杂的水光。她伸出虚弱的手臂,环住宋书瑶的脖子,将额头抵在她的额头上。

“对不起……”沈听雨的声音带着哭腔,却又奇异地带着一丝安抚,“我不说了……我不放弃……我们一起……做到……”

两个女孩在冰冷的病房里,在消毒水的气味中,紧紧相拥,像两只在暴风雪中互相依偎、汲取温暖的小兽。泪水交织在一起,分不清是谁的。绝望与希望,恐惧与勇气,在这寂静的深谷里碰撞出沉重的回音。

二线化疗如期开始。

正如预料的那样,副作用来得更加猛烈。呕吐几乎成了常态,沈听雨常常吐到浑身痉挛,胃里空空如也,只剩下条件反射性的干呕。口腔黏膜大面积溃烂,喝水都像在吞玻璃碴,食物更是无法下咽,只能依靠营养液维持。

骨髓抑制期,她的血象跌至谷底。输血和输血小板成了家常便饭。宋书瑶和她父母轮班,二十四小时眼睛都不敢眨一下,监测着她的体温,检查她身上是否有新的出血点,口腔、□□这些薄弱部位更是重点观察区域。

宋书瑶几乎住在了医院。她利用自己医生的身份,密切关注着沈听雨的每一项指标,及时与管床医生沟通调整支持治疗的方案。她学会了更专业的口腔护理,用不同的药液交替为沈听雨漱口,减轻她的痛苦;她按摩沈听雨因长期卧床而酸痛的肌肉;她在她因药物反应而烦躁不安时,握着她的手,一遍遍哼唱那些熟悉的旋律。

沈听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瘦下去,躺在床上,薄薄得像一张纸。她大部分时间都在昏睡,清醒的时候,也常常因为各种不适而眉头紧锁。但她再也没有说过一句丧气的话。偶尔精神好一点,她会让宋书瑶把镜子拿来,不是看自己,而是指着光秃秃的头皮,对宋书瑶虚弱地笑:“好像……长出一点……毛茬了……有点扎手……”

宋书瑶就会凑过去,仔细地看,然后用力点头:“嗯!是长了!黑色的!看来以后发质会很好!”

这成了她们之间苦涩却充满希望的小游戏。

一天深夜,沈听雨突然从睡梦中惊醒,呼吸急促,心率加快。她抓住宋书瑶的手,眼神里充满了惊恐:“书瑶……我喘不上气……”

宋书瑶心里咯噔一下,立刻检查监护仪,血氧饱和度在缓慢下降。她一边按下呼叫铃,一边迅速让沈听雨半卧位,加大吸氧流量。

值班医生赶来,听诊肺部有轻微的湿罗音。紧急床旁胸片显示——间质性肺炎早期改变。这是化疗又一严重并发症,可能由药物毒性或病毒感染引起。

又是一轮紧张的抢救。激素、更高级的抗生素、利尿剂……药物的液体通过PICC管源源不断地输入沈听雨体内。她戴着氧气面罩,胸口剧烈起伏,每一次呼吸都显得无比艰难。

宋书瑶握着她的手,看着她痛苦的样子,感觉自己也在窒息。她不停地在她耳边说话:“听雨,深呼吸,慢一点……跟着我的节奏……对,就是这样……我们在用药了,很快就能好起来……”

她的声音沉稳而镇定,仿佛带着某种魔力。沈听雨涣散的目光渐渐聚焦在她脸上,努力地、按照她提示的节奏调整着呼吸。

后半夜,沈听雨的呼吸终于逐渐平稳下来,血氧饱和度回升到安全范围。她累极了,沉沉睡去。

宋书瑶瘫坐在床边的椅子上,浑身都被冷汗浸透。她看着窗外泛起鱼肚白的天空,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度日如年”的滋味。每一次并发症,都是一场生死考验,都在疯狂地消耗着沈听雨本就所剩无几的生命力,也在挑战着她自己精神的极限。

她拿出手机,打开一个加密的相册。里面存着很多沈听雨以前的照片——在花海里大笑的,抱着吉他专注弹奏的,对着镜头做鬼脸的……那个鲜活、明亮、充满生命力的沈听雨。

再看看病床上这个被疾病折磨得形销骨立、奄奄一息的人。

巨大的反差让她心痛得无法呼吸。但她知道,她必须把这些照片,把那个鲜活的沈听雨,牢牢刻在心里。那是她们战斗的意义,是她们要共同回去的彼岸。

第二天,沈听雨的精神好了一些。肺炎得到了控制。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落在她脸上。她看着宋书瑶布满血丝的眼睛和憔悴的面容,轻轻动了动手指。

宋书瑶立刻握住她的手。

“书瑶……”沈听雨的声音透过氧气面罩,微弱但清晰,“等……春天……来了……我们……再去……看郁金香……”

宋书瑶的眼泪一下子涌了上来。她用力点头,哽咽得说不出话,只能更紧地握住她的手。

深谷之中,回音虽然微弱,却执着地响着。那是生命不甘沉沦的呐喊,是友谊在绝境中淬炼出的、最动听的乐章。她们还在谷底,前路依旧黑暗未卜,但至少,她们还握着彼此的手,还能看到从缝隙透进来的、那一丝关于春天的微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