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李二凤,刀下留人 > 第3章 为父分忧的女诸葛

李二凤,刀下留人 第3章 为父分忧的女诸葛

作者:金非鸽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30 13:10:08 来源:文学城

连续两日,李妙真都没有见到李建成——此时已经是九月,秋收陆陆续续进行,虽然长安的粮税还没有完全登记入库,但今年关中依旧存在饥荒,却是板上钉钉的了。

作为被李渊“自非军国大事,悉委决之”的太子,李建成的忙碌可想而知。

李妙真也不忍心这个时候给李建成放大雷,便想用系统帮李建成问问缓解饥荒的办法。

正好今天刷到的问题是:你见过最悲惨的事是什么。

〔谢邀,人在中古大唐,古代贫民一枚,春种万粒粟,秋收犹饿死。今年关中大饥,家里已经没米下锅了,而二叔仍在虎视眈眈,觉得祖父分家时多分了我家一袋糟糠,准备打死我爹、将剩下的粮食抢过来。

孩子已经三天没吃饭了,也不知道还能活几天。所以,各位网友,对于唐初的饥荒问题,你有什么解决办法吗?请尽情施展键上论政的才华吧!〕

李妙真把问题投放给未来网友,很快就收到一些回复——不得不说,网友们可能对陌生人的悲惨经历兴趣缺缺,但对李妙真图穷匕现的白嫖救灾方案的行为,却很感兴趣。

在讨论重点走偏无数次后,李妙真终于总结出一些可用的办法。

长期如改进农具、选育品种、兴修水利、变革田策等暂且不提,一些短期应急手段倒很值得尝试。

比如,将粗粮磨成细粉,提高吸收率,更抗饿;比如推广一些如今还没有被挖掘食用的野生植物及昆虫;一些水产品、野生动物,平民由于技术和工具的不足,往往也难以获得,完全可以官府组织打猎、捕捞。

简而言之,就是搞个唐朝版本的全谷物行动和养殖业节粮行动。

看到最后一条,李妙真不由想到李世民,若说打猎、捕捞这种需要体力和武力的活谁能干,那当然是李世民手下的那些兵卒了。

尤其是,士兵日常需要训练,本身也颇耗费粮食,完全可以和打猎、捕捞结合起来,说不定能训练出一些特殊兵种,比如更擅长山林作战、水上作战。

而原本属于李建成管辖的事务,拉上李世民,兄弟俩多多合作,说不定李世民还能看出李建成身上一些杀了可惜、不如玩命使唤的才华。

或是让李世民借此事接触不熟悉的政务、收拢一些民心,能更顺利反逼李渊换太子——亲爹动手,总会给亲亲好大儿安排好退路吧,到时候李世民顺利继位,也不会太忌惮李建成。

李妙真奋笔疾书,准备去建言献策。希望便宜爹不要不识好歹,乖乖用了自己提供的方法。

奈何,李妙真等了两天,李建成都住在公署不回来,她倒是可以派人去送,但是不当面盯着对方看完,她总怕李建成把这当作小孩子的玩闹,不重视——毕竟,和历史记载的善于纳谏的弟弟比起来,李妙真印象里的李建成,多少有点封建大爹,自己认准了的事,就不太听别人劝。

此时的李妙真还不知道,历史上的李建成也是如此,“魏征亦劝建成早为之谋”,李建成华丽丽地忽视了,玄武门事变后魏征还感慨“太子蚤从征言,不死今日之祸”。

当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这其实是对的,李建成和李渊身边都被李世民蛀成筛子了,真动手可能死的更惨。

而且,若李世民真被杀了,李世民的死忠必然会被清理,等外敌南下的时候,唐朝可真就坐蜡了。

而也正是考虑到这些,李妙真才选择对李渊、李建成搞“和平演变”,不做历史的罪人。

山不来就我,我便去就山,李妙真打听到李建成住在司农寺,便打着为耶耶送饭的幌子要出门。

郑观音实在不理解,近几日女儿怎么那么喜欢往外跑,是,这孩子之前也活泼,但一般来说,太极宫已经够她玩的了,没长辈带着,她并不会想着要出宫。

不过,李妙真找的借口都不错,郑观音想着做女儿的,日后生活好坏多仰仗父亲,尤其是婚事,那多表明一下对父亲的亲近总没什么坏处,还是答应了。

不过,她给李妙真安排了个同行者——李承宗。

李承宗今年15岁,以唐初的早婚习俗,婚事已经定下了,但他自幼体弱,长辈怕过早知晓人事有损身体,所以近期还没有安排他成婚的意思。

不得不说,古人在优生优育方面并不是完全不懂,最起码上层是懂一些的。

那为什么还要要求民间尽早成婚?

当然是为了人口了。在人口面前,个人的健康和幸福与否,是会被忽视的。

不过,即使还未成婚,在长辈们眼中,李承宗已经被当作大人看待了,陪伴妹妹出宫一趟没什么问题。

兄妹二人都身着低调的圆领男袍配小皮靴去了司农寺。

李建成在司农寺有一间休息的小室,兄妹二人被领着安顿到这里。

此时的李建成还在处理公务,听属官说一双儿女前来送饭食,还特意给其他官员准备了几道加餐。

被公务搞得焦头烂额的心情好转了一些,长子体弱,长女活泼,他最是心爱,两个孩子又如此孝顺懂事,做父母的很难不骄傲。

李建成噙着笑意把手头的事务吩咐下去,又不着痕迹地对同僚抱怨了一下孩子们心思太浅,他不过几日未回家,孩子们就怕他吃不好,巴巴地送了饭来。

不过,李建成很快就笑不出来了。

坐了一段车,又走了一段路,李承宗还是有些累到了,脸色发白,语气间隐隐有些抱怨:

“大娘,以后少乱跑罢,你看你一说要出来玩,阿娘和我都得跟着团团转,耶耶也得抽出时间来陪你。”

李妙真没把他的抱怨当回事。

这个哥哥身体不好,医者说是少接触陌生事物,少动怒,所以他常年独自待着,虽然长辈们宠爱有加,性格也有点奇怪。

比如像现在这样,明明陪她来的时候也没反对,事后却总要找补几句,嘴上过过瘾。

“知道了,辛苦大兄陪我出门,但我这不是想念耶耶了么,难道你不担心耶耶在这里休息不好又吃不好吗?”

古代重视孝道,李妙真反手一个道德绑架,李承宗很难招架。

但沉默一会儿,他还是低声回道:

“但是阿娘会担心,她怕我看你能出去玩而难过,可我出去了,阿娘又怕我身体受不住,”

说到这里,他有些轻嘲地笑了声:

“归根到底,是我的错,偏偏生了这样一副身子。若是像二郎那样……”

李建成走到门外,刚巧听到这句话,脸色微沉,心中一声叹息。

不知是为自己,还是为儿子。

李妙真觉得愧疚,并不是为了出门的事,而是,她之前和二哥更为要好——两个人都更健康,活力满满,磕了碰了也没事。

而李承宗身体不好,像个瓷娃娃一样,即使是同胞兄弟姊妹,很多时候也会下意识忽略他想一起玩的渴望。

屋内气氛沉闷,李建成在这时走了进来。

两个孩子连忙起身行礼,被李建成一手一个扶住手臂,他看向女儿,脸色红润,忍不住笑:

“你阿娘派人传话,说你要来送饭食,耶耶就猜你想出来玩,怎么,昨日去了弘义宫,没有逛够吗?”

“冤枉啊大人,儿是真的想来看望你的。”

“哦?耶耶本打算安排人带你们去东西市逛逛,那你一会儿要去吗?”

“要去!来都来了。”

李建成又看长子,开口:

“身体不好又如何?我们这样的人家,本也不需要你们小辈再去冲锋陷阵了。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人,才是你需要去做的事。”

李妙真觉得这话像是在说他自己。

想必身为第一继承人,面对战功卓著的弟弟,心里也颇为忌惮吧,只能自我安慰“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吃过饭,李妙真才拿出写好的一沓纸,向李建成说明来意。

李建成近日正为这些事发愁,即使不那么信任一个小孩子的能力,还是很给面子地接过去仔细看,还把李承宗叫到身边一起看。

李妙真写的没有很详细,不管怎么说,养在深闺的女孩一上来就提供一套很有可行性且详细的工作计划,也有点夸张——这可不是天赋能说通的,必然需要一些工作经历的锤炼。

更何况,网友们所处的时代,提出的具体措施,不完全适应这个时代。

比如网友会说,让小吏深入基层去宣讲推广可食动植物,在唐初很难实现。

反而是让当地世家及宗族组织开展更有效。虽然这样做会进一步让世家和宗族势力加固。

具体怎么衡量利弊,就是朝中大臣们要考虑的了。

李建成一条一条看,看到最后一点,心头闪过一丝犹豫。

很明显,要做到这点,是要动用军中的力量,那可是他二弟的大本营。

这让他心绪复杂,世民在军中声望极高,若是再通过解决饥荒的事在民间积累声望,那前朝的换太子,怕是要在本朝重现了。

不过,女儿对朝政知之甚少,并不了解他们这对曾经并肩在乱世辅佐父亲的兄弟,如今已经很难亲密无间地合作了。抛开最后一点不提,其他内容还是有可行性的。

孩子做得好,做父母的自然要夸夸夸,李建成按下复杂的情绪,赞道:

“这些建议可用,待耶耶和同僚商量后,就向下推行。没想到,我儿竟是个为父分忧的女诸葛啊。”

李妙真眼神得意,笑纳了这句夸赞。虽说她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但那也是她天命所归,才能获得系统青睐啊。

“耶耶,是都可行喽?那是不是也要和叔父商量一下。”

不待李建成说话,李承宗就皱眉:

“阿妹,军政之事,岂可随意插手,耶耶身为太子,更要谨慎。”

李承宗虽然没有进入朝堂,但也是被李建成重点培养的孩子,自然知道自家亲爹和二叔的竞争,内心的想法和李建成趋于一致。

更何况,大唐已立,耶耶已经是太子了,手上有些亲兵还没事,真要去接触军队,难免引发祖父猜忌。

为了些贫民,不值得这么做。

李妙真看李建成的神情,竟是隐隐赞同好大儿的话,虽然也能理解,但不免有些失望。

若李建成能从未来天下共主的角度去考虑如何让事情对国家最为有利,那即使他的军事素养远不如李世民,未必不能在唐初的复杂形势、内忧外患下做一代明君。

毕竟,明君不必事事擅长,心怀百姓、心胸开阔、善于用人即可。

但如今看来,李建成的心态还没有从唐国公嫡长子的身份转变过来,这并不是说有多大的错,毕竟历史上多的是皇帝不如李建成呢。

只不过他的竞争对手可是李世民啊。

李妙真一直摇摆不定的心,逐渐定了——李建成若继位,秦王府的学士们,那些贞观年间的千古名臣,怕是很难得到重用,尤其是李世民军中的势力。

而武德九年的秋天,大唐还会面临外敌入侵,彼时的李建成,能像李世民那样守住长安吗?能允许李世民交好的将领带兵吗?

大概是不能的吧。

公主虽香,那也得是和平强盛国家的公主,否则来个“遣妾一身安社稷”,即使她想方设法替李建成抢皇位,又是为谁辛苦为谁忙啊。

说她自私也好,冷漠也罢,虽然她打算尽最大努力挽救李建成和几个兄弟们的命运,但首要的,当然还是保证自己的安全,以及让历史不因她的存在而走向糟糕的前路。

刚开文,也不知道写得怎么样,希望大家多多评论。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为父分忧的女诸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