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君卧高台,我栖春山 > 第14章 青云梯

君卧高台,我栖春山 第14章 青云梯

作者:晏清棠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3 18:05:21 来源:文学城

学习生涯在永无止境的公式、定理、文言文和单词表中无声流淌。陆青的成绩单愈发耀眼,几乎垄断了所有科目的榜首,获得的奖学金数额也一次次刷新记录。

陆青将这些承载着汗水与希望的纸币,仔细包好,附上一封长信寄回春晖福利院。

信中,他详细汇报每一科的学习心得,字里行间不见丝毫骄矜,只有对未来的清晰勾勒和那份沉甸甸的、亟待实现的报答之心。

他只留下勉强糊口的基本生活费,其余尽数汇出,仿佛那不是钱,而是他与那个称之为“家”的地方之间,最坚实的纽带。

初三的春天,空气里混杂着栀子花清甜的香气和一种若有若无的、属于离别季的怅惘。对于青阳中学大多数初三学子而言,人生的第一个重要岔路口——中考,已近在咫尺,气氛日渐凝重。

然而,对陆青来说,一个远比中考更清晰、更陡峭,却也承载着无限可能与希望的“天梯”,竟意外地横空出世,矗立在他面前。

一次寻常的年级大会上,教导主任用他那带着浓重地方口音的普通话,情绪激动地介绍着一个名为“青云梯计划”的国家项目。

这是由国家教育部牵头,联合几个经济发达省份的地方政府,共同实施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其宗旨,在于打破根深蒂固的地域教育资源壁垒,为教育薄弱地区的优秀寒门学子,开辟一条直达国内顶尖教育资源的特殊通道。

通过全国性的海选考试(笔试 面试),选拔出的学生将直接进入广深市等一线城市的顶级示范高中就读,享受学费、住宿费、教材费全免,并提供足以覆盖基本生活支出的补贴。

名额极其稀少,堪称万里挑一,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青云梯”三个字,如同一道裹挟着万钧之力的惊雷,骤然劈开了陆青沉寂已久的心湖!他握着笔的手指因极度用力而指节泛白,微微颤抖。

陆青胸腔里,有什么东西在疯狂地冲撞、奔涌,几乎要破膛而出。广深市!顶级高中!全免费!生活补贴!这些词汇组合在一起,在他眼前构筑出一幅过去连在梦境最深处都未曾勾勒过的、流光溢彩的未来图景。

他比这个世界上任何人都清楚,这或许是他此生唯一能彻底摆脱出身桎梏、真正凭借自身努力与才智跃向那片更广阔天地的机遇!是真正的、触手可及的青云之梯!

目标,在瞬间锁定。心无旁骛,亦无退路。

陆青彻底进入了外人难以理解的“疯魔”状态。

他像一块永远不知餍足、疯狂吸附水分的海绵,贪婪地汲取着一切可能与“青云梯”考试相关的知识。

学校统一发放的复习资料早已被他反复摩挲得边缘起毛、纸张软烂,他的笔记本上,红蓝黑三色笔迹交织,条分缕析,工整清晰得堪比印刷体。

他主动叩响各科老师办公室的门,虚心请教那些超出考纲的难点、怪题,眼神里燃烧着老师们前所未见的、近乎灼热的渴望光芒。

陆青的孤儿身份,以及他一直以来展现出的踏实、坚韧与无可指摘的优秀,早已赢得了全体任课老师发自内心的尊重与深切怜惜。

得知他将目标锁定在“青云梯”,老师们几乎是无一例外地倾囊相授。

他们开始系统地向他渗透高中阶段的核心知识点,或是精心筛选初中学科竞赛中的经典压轴题型,其目的明确而一致:武装他,让他有能力去冲击那座独木桥另一端最高处的分数。

教授语文的裴清老师,一位温婉而知性的女教师,将自己压箱底的、关于深度阅读理解和高分作文素材积累的私人笔记,郑重地交到陆青手中;

教授数学的程立峰老师,逻辑严密,不苟言笑,却利用连续几个周末的休息时间,在空旷的教室里,单独为陆青梳理竞赛级别压轴题的解题思路与技巧。

英语戴晓老师,想方设法搜罗来她能找到的所有外刊精读文章和原声听力材料;甚至连物理、化学老师也都主动帮他整理归纳实验探究题的精要考点和答题规范。

那段时间,教师办公室里时常出现这样的景象:陆青被几位老师围在中间,如同众星拱月,聆听着密集而精炼的讲解。

这份毫无保留的、来自师长的温暖助力,成为了陆青在这条孤独而艰难的冲刺路上,最坚实、最温暖的后盾。

然而,长期处于极限的高压备考状态,身心积累的疲惫已达临界点,加之对改变命运那近乎孤注一掷的渴望,几种情绪交织叠加,终于在模拟考场上彻底爆发。

坐在熟悉的座位上,陆青突然感到一阵天旋地转,手心沁出冰冷的汗液,黏腻得几乎抓不住那支熟悉的笔。心脏在胸腔里失控地疯狂擂动,巨响震得耳膜嗡嗡作响。

胃部剧烈抽搐,带来强烈的恶心感,视野里的试卷字迹开始模糊、晃动……

他晕倒了。

再次恢复意识,眼前是校医务室洁白的天花板,空气里弥漫着消毒水的气味。校医的诊断简洁明了:精神压力过大,加之天气闷热有些中暑,需要静养一段时间。

班主任李雯菁老师一直守在旁边,见他醒来,才长长舒了一口气,抚着胸口连声道:“人没事就好!没事就好!陆青啊,你这根弦绷得太紧了,要懂得放松,弦绷得太紧是会断的!”

陆青却像个犯了弥天大错的孩子,眼眶瞬间就红了,泪水不受控制地涌出,哽咽着挣扎欲起:“李老师……我、我还要学……我不能停……我好不容易才……” 他语无伦次,那份深植于骨髓的恐惧与执着,暴露无遗。

李雯菁对他的拼命程度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打心眼里怜惜这个无父无母、全凭一己之力挣扎向上的孩子。

但她更明白物极必反的道理。

陆青性格敏感多思,沉默内敛,所有情绪和压力都习惯深埋心底,自我消化,这类孩子最容易陷入精神内耗的泥潭,长此以往,势必会产生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

她没有强行制止或空洞说教,只是在一个黄昏,抽出了自己宝贵的休息时间,语气温和却不容拒绝地对陆青说:“陪老师去操场走走吧,散散心。”

夕阳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李雯菁没有谈学习,更没有提考试,她像一位闲话家常的长辈,分享起自己这些年的人生感悟。

“老师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初中成绩也很好,总觉得前途一片光明。”

“可上了高中才发现,天外有天,比我聪明还比我努力的人比比皆是。理科跟不上,挣扎了很久,最后只能从理科班转到文科班。”

“后来考上了师范院校,见识了更广阔的天地,也遇到了更多才华横溢的同学。”她的语气平静,带着一丝回忆的怅然。

她顿了顿,声音里多了些复杂的情绪,“我出身在那段物质匮乏的灾荒年代,父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他们砸锅卖铁,几乎是倾尽所有才供我读出书来,在我那个年代,这简直是件奢侈到不敢想象的事情。”

“后来师范毕业,看着病弱年迈的父母,实在放心不下,就选择回到了老家教书,顺便奉养他们。未来,大概就像个最普通的人一样,成家立业,一辈子留在这座小城,平平淡淡地过完这一生。”

她转过头,看着陆青,嘴角带着一丝幽默而坦然的笑意,“是不是觉得老师这样的人生,挺无趣的?或者说,在你们这些志向远大的孩子眼里,这样的人生就算是……完蛋了?”

陆青迷茫地摇了摇头,诚实地回答:“没有,老师。”他的人生阅历太浅薄,尚无法评判何种人生才算成功,他只知道,自己必须竭尽全力做到能力范围内的最好。

李雯菁收敛了笑意,语气变得语重心长:“老师跟你说这些,不是为了打压你的自信心,恰恰相反,是希望你能更全面地‘正视’自己,正视这个世界。”

“人活一世,能力终究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完美,更不可能掌控所有。不要过分苛责自己,那会成为一种枷锁。”她引用了那句古训,“有句古话说得好,‘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陆青,你心中有‘兼济天下’的理想信念,老师发自内心地为你感到高兴。因为曾经的老师,也是这样满腔热血,想着报效国家,建设祖国!”

“可后来我发现,我能力有限,又有家庭羁绊,所能做的,就是站在三尺讲台上,尽力托举更多像你一样的孩子,让他们能看到更远的风景。你说,这难道不算是另一种形式的回馈国家吗?”

李雯菁的目光深邃而温暖,“在能力有限的情况下,首先学会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努力不成为社会的负担,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壮举!”

她知道陆青的身世,话语直指核心:“老师知道,你的人生‘容错率’很低,你总觉得一步都错不得。但陆青,它也没有低到因为一次考试失败、一次错误的选择,你的人生就要‘完蛋’的程度!记住,你只是可能做错了题目,绝不是做错了人!”

她深深地看着陆青清澈却藏着惊惶的眼睛:“老师希望你,有时候能‘自私’一点,先做到‘独善其身’,稳固好自己,才有能力和资格去想着‘兼济天下’!”

“无论未来遇到什么困难,请你一定、一定不要放弃自己!请你一而再,再而三,千次万次,毫不犹豫地拯救自己于世间的水火之中!”

“陆青,老师希望你永远不要轻易否定自己的人生,更永远、永远不要否定自己生命的存在价值!”

她看出了陆青内心深处那不为人知的脆弱与孤独,深知自己无法永远陪伴在他身边,所能做的,就是在他心里埋下一颗坚韧的种子,让他自己强大起来,拥有无论身处何种绝境都不会放弃生命、放弃希望的底层力量。

“不要过度苛责自己!因为你已经做得足够好、足够努力了!在老师眼里,你永远都是最棒、最优秀的孩子!”

陆青早已泪流满面。这些朴素却充满力量的人生道理,从来没有人如此系统、如此真诚地告诉过他。

身为孤儿,他比谁都更早品尝到无人托底的恐慌与艰辛,所以他才会如此拼命,甚至时常钻入“不成功便成仁”的牛角尖里!

但此刻,李老师的话像一道温暖的光,照进了他封闭而逼仄的内心世界。

他用力抹去眼泪,郑重地、如同立誓般向李老师承诺:“李老师,我记住了!我一定会好好爱惜自己这条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去尽可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我答应您,先学会……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李雯菁看着他那双重新焕发出坚定光芒的眼睛,终于如释重负地笑了。

————

其他科任老师知晓陆青的情况后,也总会寻着机会,在课间、在放学后,看似随意地与他聊上几句,无不是劝他放宽心态,莫要给自己施加过大压力。

“一次考试决定不了未来漫长的人生。”

“有没有通过‘青云梯’的选拔,都无法否定你为此付出的全部心血和努力。”

“尽力而为,问心无愧就好。”

陆青将这些饱含关怀与智慧的话语,一字一句,牢牢镌刻在心底,它们逐渐内化为他的人生信条,在潜移默化中引导着他树立更健康的成败观和人生价值观。

他心中充满难以言喻的感动,不再像过去那样一味苦熬。他认真调整节奏,回归课本,巩固基础,同时有意识地放松身心,保证睡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