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4)班的储物柜,最底层永远塞着个旧铁皮盒。
盒子是苏念的,里面没有好看的发卡,也没有新款的笔,只有半块裂了纹的白色橡皮,橡皮上用铅笔写着个歪歪扭扭的“禾”字。
没人知道这橡皮的来历,除了陈禾。
她们第一次说话,是在初一开学的第一天。陈禾转学来的那天,抱着旧书包站在讲台前,紧张得攥皱了衣角。班主任把她安排在苏念旁边,苏念没抬头,只是从抽屉里摸出块橡皮,轻轻推到她手边:“我叫苏念,这个给你,写错字能用。”
那是块崭新的白色橡皮,闻着有淡淡的香味。陈禾捏着橡皮,突然觉得陌生的教室没那么可怕了。
从那天起,她们成了形影不离的搭档。
苏念的数学不好,考试总在及格线徘徊。陈禾就把错题抄在草稿本上,用红笔标清步骤,课间趴在桌上给她讲题。苏念的手很巧,会用彩纸折小栀子,每次陈禾帮她讲完一道题,她就往陈禾铅笔盒里塞一朵,渐渐的,陈禾的铅笔盒里攒了满满一盒纸栀子。
陈禾发现,苏念总在放学后绕路去巷口的栀子花摊。摊主是个老奶奶,苏念会帮她整理花枝,有时还会把早餐省下来的钱,买一朵栀子花别在陈禾的校服纽扣上:“这个花很香的,能盖住教室里的粉笔灰味。”
变故是在初二下学期。
那天苏念没来上学,陈禾的铅笔盒里没有新的纸栀子,课桌上也没有熟悉的身影。她放学后疯了似的往苏念家跑,却看见苏念家的门贴着封条,邻居说,苏念的妈妈生了重病,她们要搬去外地治病。
陈禾站在空荡荡的楼道里,手里攥着苏念昨天刚给她的栀子花,花瓣已经蔫了,香味却还在,像针一样扎着她的眼睛。
她回到教室,在苏念的储物柜里找到了那个旧铁皮盒。打开盒子,里面除了那半块裂了纹的橡皮,还有一张纸条,上面是苏念的字迹:“陈禾,我走啦,橡皮你留着,等我回来给你带新的。巷口的栀子花,夏天还会开的。”
陈禾把橡皮揣进书包,每天都带着。她还是会帮同学讲数学题,只是没人再往她铅笔盒里塞纸栀子;她也会去巷口的栀子花摊,帮老奶奶整理花枝,却再也没买过一朵——她想等苏念回来,一起买。
夏天过去,秋天又来,陈禾升上了初三。
那天放学,她路过巷口的栀子花摊,老奶奶突然叫住她:“丫头,有人给你留了东西。”老奶奶递给她一个小布包,里面是一朵压干的栀子花,还有一块崭新的白色橡皮,橡皮上写着“念”和“禾”两个字,靠得紧紧的。
布包最底下,是一张苏念的字条:“陈禾,我妈妈的病好点了,我明年就能回来。你看,栀子花我帮你留着,橡皮也是新的。”
陈禾捏着那块新橡皮,眼泪掉在布包上。她抬头看向巷口,夕阳把栀子花的影子拉得很长,就像初一那天,苏念把旧橡皮推到她手边时,一样温暖。
卑微初中生在被同学气死前bs创作的。。[爆哭][托腮]真的很喜欢栀子花,所以就以栀子花为题材啦[可怜]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初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