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椒花颂声 > 第2章 经年唯慕风月(下)

椒花颂声 第2章 经年唯慕风月(下)

作者:梨汁小荔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1-20 21:45:19 来源:文学城

这两年时局愈发动荡,今朝明昔,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上海滩往那苏州河畔一站,却是纸醉金迷,日夜歌舞升平不断处。官太贵妇最喜往那热闹处凑上一桌,一睁一闭,便靠那纸牌麻将又复蹉跎一天。亦有请帖递往沈家,考虑沈楙事业牵扯,曼辞不便拂意,最初去过两次,可真是叫苦不迭。

我瞧她苦着张脸,当下以为她输了牌,安慰道:“不要紧,这人情讲个往来,没过几日那些个太太便会借着夫家的名义给沈楙还礼。”

旁边的丫鬟倒是抢先打趣道:“费公子怎的轻看我家夫人?”

曼辞摸了摸腕间空下去的手镯,叹了口气道:“阴差阳错的连胡,怕惹得主人家不快,只能拿镯子去交好。”

那紫玉镯是沈楙数年前所赠,曼辞一直爱不释手,怎会轻易赠人?只怕是被那户太太看上,不便拒绝罢了。

我笑道:“无妨,待你夫婿归来,自有法子替你寻回。”

曼辞眉尖微微一颤,那双秀目竟是眼底微微泛红,我尚未娶妻,倒也是从书中阅览才略通这情爱之事,未曾想相思之苦这般难堪,曼辞素来坚韧,何曾这般伤神。

我下意识别过头去,怕她追问我沈楙归期,楙所行之事隐蔽,概因曼辞家世复杂,纠结万分后多多少少对其有所隐瞒,我亦不便透露,每每掩饰总经不住曼辞一而再的探究目光。

可出乎我意料的是,曼辞只是轻轻道:“愈之兄,前几日我收到了家书……父亲虽未消气,但家母病重,病榻前万望再见我一面,便悄悄托了下人传信。我……怕是要回一趟金陵。”

生死事大,我自是没有理由拦她,可念及沈楙临行前的嘱托,我心中隐隐不安,踌躇片刻道:“此事,你修书同楙讲过否?”

曼辞微微颔首。

既是这般,我也便放了心,事出从急,当晚我便帮她一起安顿好行囊,第二日清晨曼辞便乘火车归乡。

月台上。

曼辞一袭青蓝色银丝云纹对襟旗袍,整个人素雅清淡胜似往昔,不知为何,我瞧她眉眼里萦绕着淡淡的哀伤。

“吉人自有天相,你且宽心,伯母定会安然无恙。”我无可大用,只得说些这番不痛不痒的话试图安慰。

曼辞恍入无人之境,不声不响,连睫羽都未颤动一下,我心中觉着有些奇怪,轻轻拍了拍她的肩,她如梦中人惊醒般,眼中划过些许愧意,岔开话题没头没脑地问了一句:“愈之兄,楙……何时归矣。”

她的语气缥缈而清淡,不似探寻,而是充斥着疲惫和遗憾。

我心中暗自揣测,恐怕伯母那边的情况不容乐观,当年为了沈楙离家千里,再见面竟是生离死别,这番变故下曼辞自是心力交瘁,若是沈楙在身边,好歹可以相伴相依,支撑着她走下去,可却……

曼辞孤身登上了车,汽笛声响。

“曼辞,保重。”

我站在月台上朝她招了招手,那双素来清亮的眸子此刻暗淡无光,曼辞唇畔轻启,开开合合似是嘱托了句话,车站嘈杂,我却未听得清,尽力分辨着她的唇语——

“愈之兄,不必……”

不必送?

我挠了挠头,不大放在心上。

而后我忙于替沈楙处理公司事务,半月有余,接连未得曼辞音信,反倒是先见着沈楙的人影。

他瘦削了不少,眼底青黑一圈,不知多久未得好眠,整个人风尘仆仆地疾步而来:“愈之,曼辞呢?我找了她一圈都未看见。”

他深夜而归,连我都是听了家中下人通报才惊醒,披了件外衣迎了出去,睡意惺忪道:“曼辞归家了啊,她不是修书同你说了么?”

沈楙一愣,眉尖微微蹙紧。

我摆了摆手道:“估计你行迹隐蔽多变,怕是错过了信。”

陈纪斩钉截铁地道:“不可能。公子留了几处地址,每隔七日我便会差人去取信,此先夫人寄了十数封家书无一遗漏,不可能这般巧合错过了这封。”

沈楙凝声道:“她何时离开?”

听罢陈纪那番话,我脚底莫名发凉,又见沈楙这般严色,顿时睡意全无:“半月前。”

沈楙瞳孔一缩,转身疾言厉色道:“陈纪开车!去金陵!越快越好!”

陈纪立在原地,神色亦是紧张:“公子,明日午时我们还要出发去——”

“顾不得那么多了。”沈楙眉宇间又压抑下去几分:“诸事我已处理完毕,若不成,只怕内有动摇。”

深黑的夜幕下,我第一次见他意气收敛,往日帷幄千里的神采盖上一层迷茫与无措,他哑声道:“革命漫漫求索,楙倾其而无有微光,我只愿……曼辞安然。”

我心有忧虑,便跟着沈楙一同乘车前往金陵。可暑日燥热,又多蚊虫,路上颠簸,我再难入睡。反观沈楙,他阖上双眼,呼吸均匀,紧绷的神色唯在梦中才松弛了些。

念及他突然归家,多番表现,我思忖片刻轻声问陈纪道:“可是上海出了什么事?”

陈纪抿唇道:“那些个怂货打着‘反清’旗号闹革命,公子筹谋不易替他们安顿好了军火,可临门一脚这些人又闹腾着不肯干!”

我一震:“此非玩笑,怎生反悔?!”

陈纪咬牙怒骂道:“公子无错,他们只揪着夫人的出生不放!说公子是两江总督的女婿,是奸细信不得!那批军火便晾在上海,谁不知道他们是贪生怕死,寻个由头树倒猢狲散罢了。”

果然……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一群乌合之众难以成器,公子冷着他们几天,趁着这个空歇,匆忙归家……本想给夫人一个惊喜,可惜了……夫人若在,不知有多高兴。”

陈纪这最后一句话,莫名说得我心慌,我摇摇头,试图摈弃脑海里的杂念,却是剪不断理还乱,整颗心像是被揪起般难受。

金陵天气不佳,午间片刻的功夫便晴转阴,须臾之间下起了瓢泼大雨。

两江总督府自是好找的,可沈楙毕竟身份特殊,陈纪找了个挨得近的街角停车,撑伞替沈楙开门。

沈楙吩咐道:“你们在此处等我便是。”

陈纪不放心想要跟着。

沈楙却推开他的伞:“这毕竟是我的家事。”

豆大的雨珠直打得人眼睁不开,在巨大的雨声中,似乎能听见唢呐高亢的奏乐声,如是大喜?或乃大悲?

我目送沈楙的身影消失在雨幕中,街头有个报社,人不多,我和陈纪索性撑伞快步去此躲雨。

摊主身着长衫,躺在藤椅上微眯着眼,打量着来来往往避雨的行人,我搭话道:“可怜了这喜事,挑着这个日头办,这雨下得也太不是时候了。”

摊主微微偏头:“何来喜事?”

我朝左扬头道:“这不是听闻唢呐乐声么。”

摊主拖长了调子“哦”了一声,旋即摇了摇头,笑着叹道:“非也非也。”

“这附近条街啊,便只有两江总督府请得起这个排仗。听闻是府内新丧?诶呀呀,时运不济,已是本月第二桩丧了,丧妻丧女,可怜总督大人一夜白头呐……”

“年轻人,呀!——怎么脸色变得这么难看呐!”

任摊主直起身来怎么摇晃,我只是呆站着,半响难以吭声,脚步如灌铅一般沉重而沉痛。陈纪拿起摊铺上最新的新华日报匆匆扫了两眼,递过来时手臂的肌肉却在微微抽搐。

我已全然不知当时自己是何等心境接下,绷着脸缓缓垂下眼,头版下黑白印刷地标题映入眼帘,我一目十行匆匆阅尽文中字句,终是在看到文末落款署名“南雪”二字时,潸然泪下。

陈纪扭过头去忿忿道:“报社编辑都是酒囊饭袋么?!竟连往生之人都难逃戏谑之言!我要去告知公子,好让这些个人吃吃苦头!”

“陈纪。”我颤声呵止他,“你不懂……”

南雪,是曼辞的笔名。

“这篇文,是她自己写的。”

我和陈纪赶到苏宅时,满院挂白,里头黑压压跪了一院子的人。灵堂里,沈楙昏晕在一侧的顶柱旁,左边蹲了个大夫打扮的中年人,往他虎口上施针。苏父身着深色常服,外面披着白麻,往日如鹰隼般精明的目光浑浊无力,华发苍苍佝偻着腰,板脸冷声道:“赶紧把他带走吧。”

我同曼辞终归是相识一场,想为她上炷香,苏父未拒算是默许。香灰落了半截,正在这时,沈楙猝然惊醒,须臾之间眼眶通红,他想支起身子,奈何蒙此重创,心神俱焚,使不上一点力气。往日上海滩呼风唤雨的沈少,便是那样失魂落魄地屈膝跪在苏父面前,沈楙潸然泪下,是无尽的悔,又是难言的伤:“苏大人,楙自知无颜,可曼辞是我此生此世认定的妻子,人间生死别,唯盼碧落逢!请您允我将曼辞灵柩运回我沈氏晋城老家,百年后合于一坟。”

沈楙昏晕之时,苏父待我二人还算是微薄礼数,此刻闻沈楙言,竟是骤然间青筋暴起,勃然大怒:“你竟还讲的出这样的话!当年——若非曼辞狠心嫁你,老夫何须忍痛舍女?我既将她交给了你,你为何没有保护好她?而今曼辞……”

苏父忍着哽咽,强撑着说完:“曼辞总算是回家了,老夫再也不会将她交给你。”

狂风骤雨间雷电闷声轰鸣,夹杂着家丁棍棒手脚驱赶推搡声,乱成了一团。沈楙如是执拗,任拳脚落下依然死死攀着那方灵柩,他嘴唇发青抖动,最后只是虚弱地重复道:“让我再看看她,就一面,最后一眼……”

沈楙高热不退,整个人当即便昏死了过去,苏父心烦,冷眼将我们一并赶出府去。金陵已是伤心地,我和陈纪考量再三,怕沈楙猝醒后再做傻事,当晚便开车将其送回上海。沈楙缠绵病榻良久,西医施了猛药,三日后才退了烧,整个人却糊涂不醒。偶然间微微眯开眼,又笑又哭,唤着“曼辞”,又从怀里不知在摸索些什么东西。

陈纪了解,从换下的衣物里给他找来那帕方巾,巾角绣字“南雪”娟秀一如往昔,此刻落在我眼中却如针刺般痛。沈楙死死攥着,半响费力挪动身子,轻轻用脸颊摩挲了那丝绢片刻,向内背过身。当晚,陈纪在替他整理床榻时,换下了湿透半边的枕套。

我知晓沈楙彻底醒了,可他依然每日睡在榻上,也不说话,不吃东西。陈纪担心这迹象怕是要寻了短见殉情,盼我能同沈楙聊上两句以做劝慰。我见沈楙形容枯槁,往日那凌厉飞扬的五官都瘦脱了相,一日,我并未如往常般端来饭食,而是给他呈上一份报纸。

沈楙不为所动。

我在那白底黑字上指了指“南雪”二字,果真,他深陷的黑眸滚动了一下,颤颤巍巍挣扎着坐了起来,艰难地哑着嗓子,逐字逐句缓慢而迟钝地读着那篇文。

我看着他不可置信的讶异和排山倒海的遗恨,长叹一口气平静道:“楙,我早同你说过,相守万难,死局难解。而今曼辞已做了决断,后面的路就算是为了她你也必须走下去!”

“怎么会、怎么会……?”沈楙喃喃着,脸上却是似笑非笑地红了眼圈:“她竟是自戕?!——是为了我,为了她父亲。这世上哪有人这么傻,连自己的性命都可以利用,愈之,你说她是以怎样的心情写下这篇讣告?她要让天下人都知道,她死了,让世人怀疑是清廷之人手脚,好让我万众归心,让她父亲有理由辞官归隐……她那样好,那样好——”

“为何偏偏是她?我宁可死的是我!我宁可她永远只是金陵苏家的大小姐!……而非沈楙之妻。”

沈楙的声音渐渐弱了下去,他紧紧握着我的手,恳声道:“旁人阅尽此文,只以为曼辞是不孝不慈的女儿,逃婚嫁与我,未曾想日久情薄,幸灾乐祸见她孤身归宁,最后不得好死……我不怕自己遭人非议,可曼辞她不是那样的人!她何须为我考虑诸多?名节与性命皆不可得?……楙今生相负,何日得偿?”

悔恨的又何止沈楙一人呢?倘若那时我察觉不对,拦住她归金陵,她便寻不到这般的契机自戕!霎时,我终于忆起月台一别时,曼辞那模糊的唇语,她说:“不必自责。”

可她既是那般早就做好了打算,为何无只言片语为沈楙留下?哪怕只留一封信稍作宽慰,沈楙从中寻一精神寄托,也比像现在这样浑浑噩噩好。我自去寻了曼辞的贴身丫鬟,起先丫鬟死咬不知,我多番软硬兼施下,她总算红了眼哽咽道:“小姐何尝不想陪公子白头到老,小姐说造化弄人,既是无法相守,又何必处处留痕让公子常挂于怀、难以割舍这份情?”

暖风弄轻纱,曼辞便是静静坐在窗沿桌案旁,轻轻抿了一口茶,释然道:“楙是经纬之才,生死别离虽惹人神伤,但稍加时日,自会通透。他会明白,我将永远在革命之路上同他并肩战斗。”

曼辞死后不久,家中忽然来了信,说是给我说了桩亲,让我尽快归家完婚。这些年父母身体不大好,总是记挂着让我早日成家才好安心。我担心沈楙,本想拖延等他精神好些再启程,可那日读完报,他便如换了个人般,不悲不伤,按时吃饭,处理公务……一切似乎都回到最初我来上海找他的样子。

临别前,沈楙给我捎上一笔丰厚的路费,我欲推辞,他却坚持道:“算是给你新婚的份子钱。”

我连忙摆手:“那也太多了。”

沈楙沉默片刻,又道:“多出来的部分,替我在晋城打座坟吧。”

“待事了,”他笑了笑,深沉的眸子里透出些淡淡的希冀:“我带曼辞回去。”

曼辞早已下葬在金陵的苏家祖坟内,不知沈楙又再说些什么胡话,我怕多提勾起伤心事,只是抿抿唇拍了拍他的肩:“走了。”

再见到沈楙,已是五年后了,在老家晋城。听父亲说,他在城南一条旧街里买了间平房安置下来,我当即便去找他。

五年间,清廷已被推翻,虽遭袁世凯篡位风波,但风雨漂泊中,华夏大地的革命者总算建立了一个初步的民主国度。

沈楙棉布粗衫,与我记忆中一袭风衣叱咤上海滩的沈公子有所出入,可他一身气质愈发沉敛,见到我,他唇角微微一扬,赶忙上前迎接,替我斟了盏茶后,又急急拉着我坐下:“愈之,你快帮我看看。”

他从袖口中掏出一叠文稿,我辨得他的字,可这文风致雅,遣词温润间透着坚韧,分外熟悉的感觉,是曼辞的文章!

我抬头惊讶地看向沈楙,皆是心领神会,沈楙笑道:“这些年我闲暇时将曼辞手书都整理了一遍,欲以‘南雪’之名替其出版,我不擅编纂,已尽心血,你看可有改进之处?”

听闻沈楙这么说,我更是慎重不少,初步翻阅一遍还未得感,便道:“你莫急,这文稿我方便带回否?我这几日好好看看。”

沈楙颔首,侧目间,我瞧见他衣襟内透出那熟悉的方帕一角,经年依旧,只是颜色有些暗淡了。

样书出版那日,沈楙特地提了几瓶好酒来谢我。那日雪大,他还要回家,不便久留,便推辞了午饭。

我接过酒,故意埋怨道:“怎的这般小气,曼辞的书也不知赠我一本?”

他一愣,低声笑骂了句:“还好你提醒,我差点忘了。”随后从怀里万分珍贵地掏出那本书,大雪纷飞,外衫浸润,可那书页却干燥温暖。

我目送他踏雪远去,雪地里留下一串深深浅浅地脚印。

不知哪来的风,恰巧便吹开那书扉页,劲笔所书——

“此间浑浑不堪,她为一川风月。”

第一个故事到这里就结束啦~

这篇短文是以“我”即愈之的视角,来讲述沈楙和苏曼辞的感情。曼辞逝后,让沈楙所痛心的不仅仅是他们二人生死相别、不得相守,还有他们的爱情不为人知。而故事的结尾,沈楙将曼辞所写出版成书,不仅仅是完成了曼辞的夙愿,也让世人都知晓这份纯澈的爱情!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经年唯慕风月(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