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江湖骨·锦绣皮 > 第50章 石榴风波

江湖骨·锦绣皮 第50章 石榴风波

作者:路边柳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7 10:58:46 来源:文学城

像是有一只无形的手操控,校考的事到底是广泛传播了,而且三人成虎,愈演愈烈。

林劭个人言论演化、上升为东宫党羽所为,与太子关联,影射梁帝失德,营造太子逼位的形势。

这些事吹到言官耳中,于是,梁帝也不能继续装聋作哑,他召见了太子赵仁章。

不过,从林见德的怪力乱神到林邵的妄议朝政,此两件事还不足以瓦解梁帝对太子的信任。

太子赵仁章回到东宫便吩咐人彻查!但除了捡到一颗品质较好的石榴,再无他获。

召开东宫幕僚殿议。

“殿下,林瑶来堵你那三日,您没见她,是不是她心生怨恨,以死散播谣言?”柳随风分析道。

柳随风觉林家人就林瑶智商略高些,可她有拖后腿的家人,自己又急功近利,心灰意冷下有可能用此法将计就计。

“我觉得不是。”执利刃拂尘的静恒道姑反驳,“看伤口是他杀。林瑶分明是想求生机,怎么可能借外人手,透露是殿下派人取林家性命。”

民间还有种传言,太子杀人灭口。

太子赵仁章坐在上首,他手中把玩唯一所获——石榴。

仔细端详。

当初他就是带着目的去的松山,若不能将萧瑾纳入麾下,那就不必留后患,需杀了他。

作为交换,林家帮了他,现如今却又影响了他。

满城风雨,谁是幕后推手?

“殿下。”这时,无心僧人和一众幕僚打探消息回来。他们拱手:“根据殿下要求,单从石榴这条线索,秦……秦王府有一棵石榴树,且已结果。还有五殿下,十三殿下。”

太子闻言又详看手中石榴。

这颗石榴落下很随意,不像是为了杀人特意购买,而且,去林家墓地那一段路都不是生意路,没有商贩。

倒像是杀手出门随手摘下,揣着。

于是,从能影响太子之位的所有人展开调查,查出三人。

其中一位姓吴的幕僚颇为不平,他对查出的三位皇子展开分析——

五殿下晋王喉部有旧疾,他正常说话没什么问题,可若要治国,难免会丢掉一国脸面。且五殿下一向避政,不会是他。

十三殿下才九岁,他虽有八斗之才,得陛下赏识,可赏识的缘由也是母族势弱,绝无外戚干政的可能,才会博得宠爱。十三年纪小难起心思。

但成年的秦王就不一样了,他自身桀骜不羁,手下将才又数不胜数,虽五年前被削了势,陛下将人遣往天南海北、犄角旮旯之地。可时间一天天过去,没有新的理由压制,那些忠心耿耿的人终归会返京。

现如今成年的皇子众多,每个人背后都有自己的势力,有些硬骨头是撬不动的。这也是太子为何从江湖上纳贤才与武将的原因之一。

嫡长子继承制虽深入人心,但纵观史书,这一制度似乎更适用世家大族,至于太子是否能顺利登基,稳固帝业,是少数。

“太子殿下。”那姓吴的幕僚喊他,愤恨不平道:“一颗石榴,是挑衅。”

莫说燕京,就论皇家,每天发生多少不可言说的事,秦王杀人就杀人,谁手中没几条人命,吴幕僚气恼的是他偏偏留下讥讽的证据。

——一颗石榴。

不是挑衅是什么!

殿议继续,接着又一群人发表意见。

既然梁帝不追究,东宫找不到凶手,怀疑对象又证据不足,统一意见是平息谣言,到此为止。

太子赵仁章也只能揉揉眉心,就此作罢。

“对付秦王,没有一锤定音的死证,谁也不能轻举妄动。”他道。

秦王确实是威胁最大的人,但拿一颗石榴去秦王府拿人,简直儿戏。

可总有意气用事的人。待人群散去后,那吴幕僚心中不爽,他笃定,此事只能是秦王所为!

石榴是一证;二证是校考,秦王目睹了一切,他最可疑;三证是当日踪迹。他们都查得彻底,十三殿下年纪小无爵位,还住宫中,身边人没出过宫,宫外有关系的没去过墓地,也没雇人去过。五殿下晋王虽有府邸,但其余同理,故排除。

只有铜墙铁壁的秦王府没打探出踪迹消息。

他想,一锤定音不一定要是铁板上的死证,也可以是当面的一个动作,一个反应,有时候无需多言便是最好的证据。

若秦王府给不出这些疑点的合理解释,怎么不算证据呢。

于是吴幕僚腰侧佩刀,带十几名护卫气势浩荡地去到秦王府。

但没见到人,被拦了。

“还请秦王出来说话。”一行人喝道。

两边刀剑出鞘。这时,夏伯明从后头走来,让人收刀。一边收刀,另一边也不情愿地跟着收了,否则显得他们故意来闹事。

“吴大人。”夏伯明道,“你我二人前几日还在酒肆洽谈,推杯换盏,你今日来,”他看一眼对方佩戴的冷兵器,满脸煞气啊。他继续道:“这是做什么?”

“赌注中,我是赢了你几两银子,你有必要闹掉我的饭碗?”

谁是谁的人,大家心知肚明,可私下遇见,总如多日不见的好友般,相安无事。有人谈笑风生、滔滔不绝,你来我往。不善谈者,再不济也会胡扯几句。诸官员一派和谐。

不过,吴幕僚想到这就来气,他输银完全是夏伯明偷奸耍滑。但夏伯明还偏要说是从一位姑娘偷学的技术,这不等于告诉他——他连女子都不如?

“我今日不是为银子而来,还请秦王出来。”他道。

“何事?”夏伯明问。

太子幕僚吴氏:“我只对秦王说。还请秦王出来相见,我有疑惑,需秦王给出解释。”

“你我都是替人办事。”夏伯明道,“好言相劝,秦王今日脾气不大好。”

吴幕僚反讥他:“在你嘴里,秦王哪一天脾气好过?”

夏伯明噎住。

吴幕僚没耐烦道:“我今日专治去火气!”他手一挥,吩咐人闯府。

“你,大胆!”夏伯明手中的扇子立合,也失脾气,他道:“众人皆知我闯读书人赛道,走温润君子路线,君子动口不动手,你偏要激怒我,休怪我无情了。”

他虽气得跳脚,但退到侍卫身后安全区域才道:“将人拿下。”

两边利刃出鞘,兵器碰撞,不一会秦王府这边就把对方十几人降伏,对方鼻青脸肿。

侍卫拎小鸡似地嗤笑:“带这么几个人就敢闯秦王府,我看你是活腻了。”

十几人被押到夏伯明面前。侍卫问:“明大人,怎么处理?杀了?”

“我看谁敢!”被按押的吴幕僚抬头,他目露凶光,“我可是太子的人,方才刚从东宫出来,我若身首异处,秦王府就是凶场。”

闻言,怎么处置人?夏伯明居高临下,却是思考起来。

吴幕僚等一行人见状有了底气,开口道:“外边流言四起,还请秦王莫做缩头乌龟,出来做出合理解释。否则就是罗织构陷,讽刺兄长。”

他作势道:“我等已经掌握证据。”

只要能见到秦王,秦王给不出解释,或者解释纰漏,他就能把疑点变成死证。

抓不住把柄也不亏,他是太子的人,夏伯明方才的思考已说明他会没事。

至于是哪一件事,外边的事不由多说,内里人自能听出并对应。

吴幕僚想再提高声音加一把火,下一刻,一行人突然噤声。他们抬眼望去,却是秦王赵西裴和周胜从远处走了过来。

两人像是刚谈完事的样子。

“秦王罗织构陷,讽刺兄长,请做出合理解释。”吴幕僚趁此又道。

说完,他开始观察赵西裴脸色,就从变化入手,捉破绽。

然而,赵西裴平静得可怕,一路走过来,未露破绽。

倒是周胜“啪”的甩了他一拳。

吴幕僚脸部刺痛的同时也歪向一边,留下红石榴色的掌印。

由于还被人押着,他只能嘴角抽了抽,怒道:“你敢动手?”

“怎的?老子不能杀你,难不成给你几拳还不敢?”周胜粗着嗓子道。

“请秦王……”

他话还没说完,赵西裴已然走到他跟前,玄色袍角尽收眼底,他语气低沉又冷漠:“送上门来,请我杀你。”

“我可是太子的人,有人知晓我来寻你,王爷要将王府变成凶发现场?”吴幕僚突然后怕地道。

噗呲——

话不多说,他佩戴来的那把刀没入他的腹部,他身后一起来的护卫皆是胆寒。他嘴角含着血渍,余气未了地看向赵西裴:“怎么敢!怎么敢!”

赵西裴:“你怕是忘了,本王杀人从不用顾及表面功夫,更无需做出解释。”

送上门来还想回?

“吩咐下去。”赵西裴接着道,“有人私闯王府行刺杀之事,已被夏大人当场击杀。”

王府侍卫齐齐应声:“是。”

功臣夏伯明愣住了,自言自语道:“我手无缚鸡之力,翻个墙看戏还需找小七,……这说出去有人信吗?”

他震惊万分,看向气息奄奄的太子幕僚吴氏:“你……信吗?”

吴幕僚气得翻白眼,他为为难秦王而来,却落了一个刺杀名头。他白眼翻过去,人也没了。

夏伯明忽地转头,赵西裴抬脚走了,却听周胜恭恭敬敬地道:“明大人骁勇。”

府中侍卫皆跟着道:“明大人骁勇,尔等佩服。”

“谢谢,谢谢,谢谢。”夏伯明收了溢美之词,他抱扇拱手,转了一圈道谢。

然后,他吩咐人看着被俘虏的人,让他们清理干净现场才能去报信。

吩咐完,他快步追上去,大喊:“裴三,我既立了功……你好歹说个‘赏赐’啊。”

东宫那边很快就收到秦王府出现刺客的事。

智慧馕们皆失言。

入秋了,真是多事之秋啊。

早晨刚吩咐不要惹事,这会好了,人没了,还被倒打一耙,故去之人只能自认倒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