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天的短暂假期,学习生活还要继续。学生们在不情不愿中回到了学校。而这次我们也迎来了国庆假期前要进行考试的消息。
“哎,你们听说了吗,我们国庆前要考试,说是月考。”
“啊~,不要啊!”
“什么,什么?在哪里听说的啊!?一开始不是说国庆回来之后再考试吗。”
教室里瞬间传来此起彼伏的讨论声,就在这时教室铃声响起,英语老师伴随着铃声走了进来。
“刚才发生了什么,这么热闹,跟我也说一下。”晨玉老师笑着问。
赵晨玉,我们的英语老师。她不是网上很刻板印象的英语老师,不是很时髦,但是很清新,30来岁,和我们班主任差不多大,但是是两个风格。她也是我们学校毕业的,上了省师范大学,又回来任教。借我们班主任的话来说,“来这边上学时,总觉得这边的姑娘总有一种坚定感,虽然不是那么活泼,却都十分能干。”虽然说有着一些这样那样的小缺点,但我总是觉得这样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回到正题。
“老师,我们真的在国庆之前要考试吗?不要啊!~!”我们问到,教室里面又开始变得喧闹。
“安静!”老师严肃地说。
“对,早上刚开的会,国庆前防止你们浮躁,要把月考考了。”,她接着说,“都知道了,还不好好学习,还在这里说话。”
“啊~~啊”大家也都安静了,知道答案后,原来的那点儿幻想已经消失了,大家虽还有些不情愿,但没有办法,胳膊也拗不过大腿,也就安静了下去。
大多数人少年时代的心事总是来得快,去得也快。所以大家的情绪在经过一节英语课后便很快消散了。课间的话题也换成了更新的内容。
但即将迎来的高中的第一次考试,也还是让大家紧张了起来。
而当时我在哪里呢,我在干什么呢?
其他人是怎样的,我不确定。我只知道我在课间听到消息今后,就开始“难受”,就是那种心悸的感觉,肚子分明不饿,却是恶心感与饥饿感一同从身体里面传来。
甚至说,时到今日,我打这段文字时,在电脑上的手指都在发抖,呼吸加重,手指扣着键盘,看着手机上刚发来的信息,又重新鼓起了勇气。我真的害怕去回忆,好怕好怕,但我应该改变了,为了自己,更为了她。就像是我现在耳机里放的歌词一样“潺潺流水终于穿过了群山一座座,好像多年以后你依然执着。”我对于过去的事情太过于执着,导致我现在仍不能放下,表达出来,才能真正放下,才能迎来真正的新生。
我其实从初中开始就不太对劲,可能有病,但在其他人面前我一直是很正常的,没有人知道我真实的心理状态,我曾经尝试着去旁敲侧击了一下我的父母,我父母好像根本不相信这么小的孩子会得抑郁症。我到现在仍记得我妈的一句话,“现在的孩子就是惯的,哪这么多病啊,还跳楼,对得起父母吗?”,我也就一笑就过去了,我应该也是正常的吧,应该是吧?
我努力克制自己在桌子下面发抖的手,在大家问英语老师真假时,我也抬起了头,我当时既紧张,又带着一些希冀,望着前方,却又不敢直视,那一分钟仿佛十分漫长,我甚至不知道自己期待的结果是哪一个,我好害怕,又好想证明自己。
在听到肯定回答的那一刻,我甚至松了一口气,我害怕的好像从不是一个确定的结果,不论是好的,还是坏的。我怕得更多的是不确定性,等待的过程是最煎熬的。
那节英语课仿佛过得很慢,我只记得老师让我们读课文时,从我身后传来的文熙洱,应该是“耳朵”的声音十分清脆悦耳,我听她的同桌是这样叫她的,我从这时开始,心里面都是这样叫她的,她好像成为了我单向的朋友。所以至此之后每次听到宿舍里她们讨论她的时候,说着毫无依据的话,去诬陷她们根本不熟悉的人是,岁还是“不敢”去回应,甚至躲到水房,躲到厕所,但生理性厌恶还是会多一分。
在一时的平静之后,更深的焦虑随之而来。
“这次考试如果考不好怎么办,该怎么和我妈说,我是真的这么笨吗”“这次如果考得好,下次再考得不好,会不会很丢人?”一些各式各样的想法就在我的头脑中打架,挥散不去。
打破这一切的还是上课的铃声,我将思绪强压心底,继续上课。
傍晚五点五十的铃声按时响起,同学们迅速跑出教室,跑向食堂。当晚我却没有去食堂吃饭,我做在教室的座位上,拿出开学带来的面包,吃了起来,想着考试的事情。
一个事情,如果想不明白,就会像一根刺一样插在我的心里。我真的很想取得一个好成绩,边想边翻动桌上的物理卷子,最后还是只能压下了一切的想法。我知道喜利得东西越积越多,总会有爆发的那一天,但这对当时的我来说,是最好的处理方式。
我翻动着物理题,努力理解每一道错题,不知不觉,大家便都回来了。我同桌回来的比较早,看见我坐在教室里,问我是不是没去吃饭。我说我上了个厕所,再去就来不及了。他也没太在意,说以后有这种情况可以帮我带饭,我笑着答应了。但我不是会轻易麻烦别人的人,我总是害怕还不起人情。
这里补一句,我们学校真的是,上厕所和吃饭以及洗头发只能选一个,时间十分紧张,后来还出来更加变态的规定。
当天晚上,第一节晚自习是物理,后面是连着不到两个小时的语文晚自习,苏澜老师给我们放了中国诗词大会,这是我们那一天语文晚自习的固定安排,说是给我们放松一下。
“今天晚上,刚开学,大家肯定都挺困的,就放松一下,不过下周我们就不看了,快考试了,学校查的比较严,我们就安心准备考试,好不好?”苏老师轻声说道,声音很好听,像是播音员。
“好~~,老师最好了!!!”几个平时班里最活跃的男生故意拿着扭捏的话语说着。
教室随机关了灯,多媒体上放起了某一期的中国诗词大会。我静静地听着,这是我很喜欢的一个节目。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句词,是我的人生追求,是我触及不到的精神境界。
当晚过得很快,很快,生活又回到了三点一线的固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