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皇城有好事 > 第91章 第 91 章

皇城有好事 第91章 第 91 章

作者:清闲丫头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23 00:43:01 来源:文学城

第九十一章

这门亲事张罗得再有模有样,终究为的什么,千钟心里还是明镜一样。

是以夜里回来,听着银柳细细禀报宅中里里外外对明日的准备,千钟只当是个差事,一一仔细记好,也没多想什么,一觉睡得踏实。

直到一早被唤醒,叫那忙忙碌碌的气氛撵着,昨日说起来还“到时”如何如何的安排,一下子都成了“一会儿”如何如何,千钟才实实在在有点发慌了。

瞿姑姑领皇后之命来为千钟送嫁,也从宫里带了两位女使来为她梳妆。

不同前朝以扇遮面,雍朝新嫁娘出门,是一面盖头从头遮到肩。因有盖头遮挡,千钟虽没少在街上见过人娶亲,却从没见过那些盖头下是个什么装扮,总以为再精细也不过就是那日进宫拜见皇后时描画的样子了。

谁承想,那些脂粉一道跟着一道,繁琐得就好像是要在她的脸上另造出一张脸来似的。

千钟坐在妆台前,任那两位女使绕着她忙活,也不敢随意动弹,时辰一长,坐得屁股都发麻了。

银柳从进庄府当差,到来梅宅管事,这还是头一回为办喜事忙活,既紧张也新鲜,瞧着千钟坐得辛苦,三不五时就来与她说一回各处的热闹。

“这一日还长得很,奴婢叫人敲了一把干果仁,县主将就着吃些。吃这不会污了妆面,还顶饿。”

银柳进出几趟之后,给千钟端来满满一碟混着松仁、杏仁、核桃仁之类的杂样干果,凑在千钟边上小声笑道。

“庄府接亲的轿子已经到咱们梅宅门外了,看热闹的人特别多,大人才名冠绝朝野,那些人都拦着他作诗呢。瞿姑姑也睁一眼闭一眼,由着他们闹。看这架势,大人一时半会儿进不了门,您且踏实吃吧。”

银柳这么一说,千钟才发觉,从一早就不绝于耳的喧闹里,不知何时已加入阵阵鼓乐声了。

这种鼓乐声,从前在街上常常听见。

却从未敢想过,有一日,这样的鼓乐声,也会专为她响起一次。

哪怕这场成亲并不是为了与她做夫妻、过日子,哪怕这段亲事不会长久,能这样听上一回,也还是忍不住欢喜。

十年前,庄和初奉旨迎娶梅知雪,是从宫里接亲,行的是另一套礼数,可即便是宫外人家接亲,在门口拦一下,吟上一两首催妆诗也就足够了。

偏这些人为缠着庄和初多作几首,几乎是一步一拦,名目百出。

庄和初也不计较,凡有人拦,他定和颜悦色地停下赋诗。

纵然如此,千钟一碟干果仁还没吃上几口,就听银柳又来说,庄和初那厢已过关斩将,近乎作了一卷诗集出来,叫那些人都没话可说了。

“奴婢着人一首首都为县主誊下来了。”银柳交给她一叠子尚散着墨香的诗笺,足有二三十页。

千钟还没来得及一一看过,瞿姑姑便来说,吉时已到,该上轿了。

上轿亦有上轿的讲究,不是新嫁娘自己走着去,得要家里的兄长一路背着过去。

昨日乍听这道规矩的时候,千钟还担心梅重九行动不便,早先被关在京兆府大牢里受刑留下的伤,也还没彻底好全,就想着怎样把这一道改换改换。

银柳却与她说,梅重九早在应了他们婚事那日就对银柳嘱咐过,宫里若安排了这道礼数,务必代他应下。

“梅先生说,您是有兄长的人,别人家妹妹有的,您也都有。”

昨日千钟听到这话时,一下子就红了眼眶。

是啊,也不知是哪位神仙一时兴起,撒下一把泼天的福运,好巧不巧落到了她这么个叫花子的头上,就这样一下子让她从什么也没有,到什么都能有了。

只是不知该做些什么,才能担得起这些。

千钟搭了盖头,伏在梅重九背上,同梅重九一样看不见前路,便由银柳在旁引着路,一路穿过喧闹,慢慢地,也稳稳地走出门去。

到了门口花轿前,该放下她时,梅重九又轻轻与她说:“若有不畅意,随时可以回家来。”

梅宅与庄府都在皇城里,离得再远也远不过几条街去。

可也不知怎么,忽听梅重九这样一句话,千钟心头蓦地漫上一股酸涩,眼前顿然蒙上一重水汽。

千钟本想与梅重九说句什么,奈何围在门口看热闹的一众人里不乏在广泰楼听过梅重九说书的,许久不见梅先生露面,纷纷将他围住说些问候道贺的话。

这头也有瞿姑姑催着吉时,千钟便只好匆匆忙忙进了轿子。

正月初三是个凶日,不访亲友,皇城里更没有第二户挑这日子办喜事的,是以接亲的队伍一路走,一路围的满都是看热闹的人。

千钟顶着盖头坐在轿里,外面鼎沸的人声和鼓乐的喧闹将心头那股酸涩渐渐化去,心绪一平复,想想今日一早到这会儿的重重礼数,便不由得纳闷。

要照这么个架势,当年那梅知雪究竟是怎么做到半路逃跑的呢?

还有,这么众目睽睽,裕王想在今天使什么坏,又能使什么坏?

花轿这么一路行到庄府门前时,天色已不早了,又是拦门讨钱物花红,又是道人撒豆谷、驱三煞,一通接一通热闹完,才听得要迎她下轿的话。

瞿姑姑和银柳左右伴着千钟踏过铺地的青毡花席,跨过马鞍,一路进门。

千钟蒙着盖头看不见路,但凭着记忆也大概摸索得出,这是一路将她送去了庄和初住的那院子,进了那间已重新布置过的卧房,坐到一片红火的床榻上。

瞿姑姑与银柳这一众从梅宅随着过来的送嫁,将她送到这处,便都照礼数饮过酒离开了。

再往后,一切也都和瞿姑姑昨日来与她交代的一样。

庄和初在外行完他那一大堆的礼数,便牵巾与她行拜礼,在外拜过一遭,又回房拜了一遭,晕头转向地拜完,再被扶到床上,与庄和初左右并肩坐下。

几位年长的妇人一边念着首什么东西南北的诗文,一边往他们身上撒金钱彩果,念一句撒一把,满是文绉绉的说辞,千钟只听懂了那最后一句。

“撒帐后,夫妻同心,鸾凤和鸣长相守。”

而后结发合髻,对饮合卺,一一都是与瞿姑姑所讲一模一样,礼官又道了几句贺喜的吉祥话,就带着满屋子的人鱼贯退出了。

乐声不绝,喧嚷渐远,夜幕已落,满室红烛摇曳。

一切顺遂。

顺遂得好像真就只是办了一场婚仪,处处在往好里促着他们,压根不会发生任何不好的事。

裕王能有这么好心?

千钟心里正惴惴着,忽见一双手自身旁探过来,牵住盖头边沿,轻轻把这顶遮了她一日的盖头揭了起来。

这一日里时时能听见这人的声音,却还是第一眼见着面。

那道熟悉的温然笑意映着红烛的辉光撞进眼里,方才还为着裕王的算计而七上八下的一颗心,瞬间就落定下来。

才一落定,忽又发觉这人目光有些出神地顿在她脸上,千钟一下子想起今日脸上的装扮,心一慌,忙低了头。

“大人您快别看了……”千钟不好意思地小声嘀咕道,“这也不知道是个什么讲究,一堆珠子贴在人脸上,跟河蚌成精了似的。”

庄和初忍俊不禁,轻笑出声。

她以县主之尊出嫁,又是御旨赐婚,宫中便照规制用了这种以珍珠为面靥的珠钿妆,雍容亦温雅,也非寻常街巷间能轻易得见。

昨夜庄和初就想过,这样的妆面在她脸上会是什么样子。

想来想去,已都是往最美好处想的了,可眼前之人还是远比他想象之中更胜过千倍万倍。

千钟羞恼间微微涨红着脸,白处愈白,粉处愈粉,珍珠颗颗莹润,俨然似朵承着颗颗晨露的芙蓉花。

怎么就河蚌成精了?

“哪有这样好看的河蚌?”

庄和初不自禁伸手,又唯恐逾越太过,到底只是指尖在那芙蓉花一侧腮边笑窝处的晨露上轻轻触了一下,便知足地收回手。

手易收回,目光却难。

庄和初脉脉看着,轻道:“定要说是河蚌,那也是和和美美的意头,是万水千江中最美的河蚌。”

千钟听得脸热,又耐不住好奇,也伸手小心翼翼地往那珍珠上摸了摸。

珠子黏得要多牢有多牢,用手戳着也不动,好像已长在了脸上似的,千钟不禁发愁道:“往后,我就得一直顶着这一脸珠子过了吗?”

“有何不好?”庄和初忍不住逗她。

“白日里倒也没什么不好,”千钟认真地愁道,“可要是夜里睡觉一侧脸,不得把脑袋硌出坑来吗?”

千钟说着还比量了个侧头睡觉的姿势,正将鬓处那一排抵在手背上。

庄和初笑得呛咳,见她当真发愁,也不再逗她,缓了缓气息,安抚道:“不必担心。只是用鱼胶黏着,使些清水沾湿就能取下了,不会硌了你。”

与她好好宽了心,庄和初便说让她先歇歇,晚些姜浓会来送些吃的,也会着人来为她更衣,取下这些行头。

千钟还将信将疑地戳着脸上的珠子,庄和初已起身去一旁桌案处,取了套早先就预备下的纸笔,坐下写起什么。

要照瞿姑姑所讲,他们在房中行过这些礼,庄和初该出去宴客才对。

千钟问了一声,庄和初没抬头,一边慢条斯理地写着,一边与她说,他已经以自己重伤未愈、体力难支为由,将宴客之事交托大皇子代劳了。

“今日来的有不少在朝手握实权之人,让大皇子借此与他们过些交情,也是皇上的意思。”

千钟边听着,边在撒到床上那一堆彩果里拣出几颗枣子,填进嘴里一颗,吃着又甜又厚,就凑到庄和初身旁,将手里那几颗给他搁下。

“您这又是在做什么?”千钟吐了枣核才道。

庄和初也不避着她,写罢停笔,就将那几行字往她面前挪了挪。

“看看,可认得吗?”

这段日子来,千钟已算识得不少字了,可庄和初写下的这些,每个乍看都好像是认得的,可细一看,又都不是。

千钟拧着眉头看了好一阵子,也没认出一个囫囵的,到底还是颇不服输地指着其中一个怪字。

“这个字,去掉外头这一圈,里头这块我能认得,这是个六。”

庄和初笑,“不错。这字读‘散挑六’。”

千钟奇道:“这一个字,怎么念出三个声?”

“这不是寻常写书的文字,这是谱字,专为记琴谱用的。”庄和初拽过一页空白纸笺,提笔一部分一部分将这字重写给她看。

“这个字上,艹为散音,乚为右手食指挑的动作,六便是指琴的第六弦。如此,这个字的意思,就是右手食指挑第六弦散音。”

“这还有个里面带两个数的,”千钟指着另一个谱字,类推着猜道,“就是挑两根弦的意思吗?”

“它读作‘名九勾四’,是用左手名指按在四弦的九徽上,同时右手中指用勾的指法弹一声。”庄和初说着,凭空做了个抚琴的样子,示范出这一指法,看千钟仍似懂非懂,又道,“一个谱字里可能用到多个数字,意义各有不同。”

别说琴谱,什么声响是琴,千钟常日里都分不大清楚。但她尤还记得,早些时候被迎进门时,听见礼官说过一声,请南绥使者献一首什么琴曲。

千钟忽然明白个最要紧的,“您记的是南绥使者弹的那一曲吗?”

庄和初点头,“是其中一段。”

“您喜欢这段曲子?”千钟那时遮着盖头,没看见弹琴的人是什么样,只觉得那曲子不大顺溜,听着远没一路送亲的鼓乐班子那么让人觉得舒坦。

“算不上喜欢,只是这曲子里大有蹊跷。”

“蹊跷?”千钟立时来了精神。

庄和初话音略略一低,轻道:“那南绥琴师伤了手,弹得勉强,但没有丝毫得过且过。尤其这一段,曲中重复了三遍。”

千钟不解,“这是为的什么?”

“为了向我传一段暗语。”

“暗语?”千钟更糊涂了。

“可还记得向两国外使交接囚犯那日,你在庄府里聚柴放烟,引谢宗云去大皇子府向我传话吗?”

见千钟点了头,庄和初才接着道,“像那般以某种方式将实际想说的话暗中表出来,变成一种只有你我才能领会的话,便可称为暗语。”

千钟明白了这一桩,又生出另一桩不明白,“可是,南绥人,为什么要这样跟您暗暗说话呀?”

“也是那一日,裕王当街发难,大皇子从两名犯人囚服中扯出两张道符,你该亲眼见着了,也还记得吗?”

千钟也点头,“大皇子说,那是个引雷劈恶鬼的道符来着。”

“不错。那道符是我画的,通过大皇子的手将它揭出来,便是在那时向两国外使暗示,我是在那一事上于背后帮助他们的人。”

大皇子亲信之人里,和道符扯得上关系的,也就是庄和初了。

“若他们在怀远驿有难解之困,想要越过裕王寻求帮助,必定不会错过这个婚仪献礼的机会。裕王该也是防着这一手,昨夜寻了由头,重伤原定来送礼的西凉使者,西凉不得不临时换人。南绥琴师的手,也是被裕王伤的,他的琴谱亦被裕王誊抄检查过。”

庄和初徐徐说着,又执起那段琴谱。

“西凉送来一块璞玉,作何解释,我暂还没寻着头绪。但南绥这曲子,明显就是行间者常用的传递暗语之法。”

千钟凑近一起看着,“您跟那南绥琴师,以前认识吗?”

“今日是第一次见。”

“那您是在南绥使团里有什么熟人吗?”千钟又问。

庄和初也摇头。

千钟皱眉思量着,眉头皱紧了,被黏在眉心那一撮珍珠硌得隐隐作痛,脑子越发转不动了,只得把困惑倒给那也在蹙眉思索的人。

“我能跟您暗暗说那些别人听不懂的话,是因为我跟您熟呀,您跟他们都不认识,以前也没通过气儿,他们怎么能跟您用这曲子传话呢?”

庄和初被那句“我跟您熟”逗笑出来。

他们相识至今也尚未盈月,却正如她所说,不知怎的,就已胜过许多相识多年之人,如此容易就能通晓彼此心意了。

“琴谱传暗语,有很多方式,未必要相熟之人。最简单一种,是将谱字里这些数字提出来。”

边说,庄和初边执笔将那每一谱字中的数字一一摘出录到一旁。

“这些数字或可指代一卷书第某章第某列第某字,亦或类似规则。如此,只要我与对方拥有同样的一卷书,找到这卷书,便可译出他想与我说的话了。”

“第某列第某字?”千钟惊异地看着那串数,不由得慨叹,“怎么还有这样识字的啊……得亏您没这样考过我。”

庄和初听得好笑,低低地笑出来。

他这一笑,千钟只当是自己不打自招了,忙又找补:“不过,您要是查问我第几回的第几个字,我八成能给您背出来。”

一时心虚作祟,不待庄和初说什么,千钟已对着那串数试着道。

“第六回第五个字,是‘若’,第四回第九十六个字……是‘解’,解答问题的解,这个是‘弦’,这是‘外’,这是‘音’……”

若解弦外音?

庄和初一愕,“后面呢?”

按这串数字两个为一组来解字,章回数目都是比较靠前的,没涉及她尚未学到的部分,千钟看了一阵,一口气道出后面的半截。

“宫,宴,邀,相,见。”

恰好,一个数不多,一个数不少。

——若解弦外音,宫宴邀相见。

庄和初将这十个字录到纸上时,执笔的手不由得微微有些发颤。

如此语意通顺的一句话。

不会再有第二种解释了。

千钟时至如今唯一按章回读过的书,就是那卷《千秋英雄谱》。

庄和初一时间五味杂陈,不知是惊叹多些,还是惊喜多些,无声地沉了一口气,略作平复,才道。

“没错,就是你这个解法。南绥留给我的话,正是这句。”

“我解了——”千钟激动间不自主扬高了声,忽觉不妥,忙捂嘴收声,压着嗓音小声地道,“真的吗?”

庄和初点头。

方才他一味只往两国皆代代传习的那些圣贤书上想,被千钟这么一点破,顿觉豁然开朗。

南绥未必知道梅重九的书稿出自他手,但以他与梅重九人尽皆知的关系,南绥认为他知晓书稿内容,也不为怪。更重要的是,这些话本在民间广为流传,却是裕王这等清贵出身之人不屑一观的,最宜保密。

今年新开的《四海苍生志》还没讲完,该也尚未流传到南绥,再远的,南绥应也担心流传版本多变,难以一致。

是以在此前不久讲完的《千秋英雄谱》,正是南绥与他之间正恰到好处的暗语母本。

“这句的意思是,若我能在琴谱中解出这句话,那便于同席参加宫宴时,以同样方式传暗语,与他约个方便之处见面。”

参加宫宴?

千钟一惊,“那不就是明天了吗?”

大皇子:是谁在洞房里给老婆上音乐课啊?哦,是我先生。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1章 第 91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