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皇城有好事 > 第90章 第 90 章

皇城有好事 第90章 第 90 章

作者:清闲丫头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23 00:43:01 来源:文学城

第九十章

满街明明昧昧的灯火透过糊在车窗上的明纸映进来,随着马车前行,光影如浪涛起伏,有些沉积的记忆不可遏止地翻涌上来。

清晰如昨。

“后来,我见着有京兆府的官爷拖走别的叫花子的尸身,我就偷偷在后面跟着,想看看他们会把人埋到哪儿去,就看见……”

千钟垂头紧紧牙关,小声道:“就看见,他们是放火把人烧了。”

庄和初并不意外。

如此处置,倒也不是那些官差自己的意思。

常年沿街乞讨之人,往往身带疾疫,死因难明,倘由官府好好查明断清再一一安葬,积年下来,于人力物力都是不少的消耗。

太平年景里也未尝不可,然先帝朝征战不休,国库捉襟见肘,确实很难再拨出这样一笔消耗。

是以先帝朝时,朝廷经反复争论,多方考量之后,颁出此令。

凡有乞者命绝于街头,只要无涉凶案,便会由京兆府官差带走,以麻风、天花一类死者等同处置,于指定处先焚烧,再将余灰残骨深埋。

这也是谢恂能有把握将这层皮蜕个干净的关键之一。

“虽然没有我爹的尸首,但我还有我爹留给我的碗。”千钟话音一扬,抬起头来,那股天无绝人之路的韧劲儿立时又回到她灵秀的眉目间。

“兄长给我讲您那《千秋英雄谱》的时候讲到过,有英雄为了保护百姓战死了,寻不得尸首,百姓就拿一些他生前用过的物件下葬,也能立个坟头,受后世香火。”

千钟说得模糊,但那书稿里写过些什么,庄和初都还记得。

“衣冠冢?”

“是!”千钟连连点头。

马车正经过一群小孩子在街边燃放的烟火,绚烂的火树银花映进来,也不及她眸中光亮万一。

千钟就这样亮闪闪地望着他问:“用那半个碗,能给我爹立个衣冠冢吗?”

若说是谢恂,庄和初觉得,连谢家祖坟都没有存在的必要。

但在千钟的这段经历中,并没有什么一心盼着她早点死的谢司公,只有一个救活她、养大她,与她相依为命度过一段困苦的时光,还教了她许多道理的爹。

她想安葬的,是那一个没什么本事,但有些善心,且已死在那个遥远冬日的落魄读书人。

何况,祭奠一事,原也不尽是为了已故之人,更是为全生者一个念想。

唯有好好葬下那半只碗,她才能卸下那份本就不应由她承负的自责,更轻快地往前走。

“能。”庄和初轻一点头,“婚仪之后,他就是我的岳丈了,为岳丈安坟,原也是我分内之事。待忙完婚仪,我立刻着手去办。”

“谢谢大人!”

庄和初送千钟回到梅宅,才知姜浓遣人来递过话,说是有些明日婚仪上的事,需得请他回庄府做定夺。

“大人,裕王那边的人,来找过我了。”

姜浓带人一一交代罢几项婚仪上的事,待相关的人各自领了吩咐退下,才将这不得不请庄和初专程回来一趟的原因道出来。

“是裕王府的一位侍女,借着来替裕王查看庄府布置的由头,让我引着她在府中转了一圈,向我问了您与县主如此急着成亲的原因。我已照您预先交代下的回了她。她说日后裕王府那边的差事,都由她来与我联络。”

姜浓说着,取出一页画像。

在庄府门房当差的其中一人,也是皇城探事司第九监的,有过目便可描摹人像的本事,这画像便是那门房记下的。

一张足够称得上美貌,却也有些陌生的面孔。

“今日之前,你可曾见过此人?”庄和初浅浅蹙眉问。

姜浓也摇头,“裕王府里几位掌事的侍女,我多少都有些印象,这人并不在其中。也有可能是裕王手下训练的细作,只是乔扮成侍女。大人叮嘱过,不要去各监调消息,我便没有细查。”

庄和初点头,“她可与你说了自己的名字?”

“听音,是叫婉儿,不知是哪个字。”

庄和初将这个在皇城里几乎随处可见的名字无声地念了一念,未置可否,只敛起画像,淡声道:“不急,且静观其变吧。”

“是。”

夜已浓沉,反将这厅堂中热闹喜庆的布置衬得分外夺目。

在动身去谢府之前,他已用向品云观中报知婚事的名义,将三青与三绿一并派往蜀州,以便一路上有个照应。

只是少了两个人,再一回来,明明满目热闹,却觉得冷清了不少。

庄和初不由得摸起方才随手搁在身边案上的那包糖炒栗子。

那袋子一动,便有甜香浮荡。

姜浓奇道:“大人换了口味,喜欢吃栗子了?”

在庄府当差这些年,姜浓都没见庄和初吃过一颗栗子。

平心而论,庄和初远比宫里那些主子好伺候得多,吃用上有些讲究,但不大挑剔,爱吃的就多吃几口,有不爱吃的端上桌来,就少吃或不吃,向来也不会不多说什么,更不会摆脸色让人不安。

如此也只需那么两三次,下面的人就能记清了。

栗子这种食物,就是这样被撤下庄和初的食单的。

“这不是食物,是礼物。”庄和初轻一笑,忽在这礼物上想起些什么,“给两国外使的回礼,都置办妥当了?”

“大人放心。”

“让他们忙完都早些安置吧。”庄和初将那一包栗子拢在手上,起身来,朝外面无边夜色望了一眼。

明日这个时辰,婚仪上好的与不好的一切,该都已尘埃落定了。

庄和初轻道,“明日,定会万事顺遂。”

*

裕王府里灯火明灿,人影幢幢。

二进厅的小炉上暖着一壶酒,酒是以蛇胆泡就的,有股厚重的药气,偏就是这药气与酒气相合,最能行气和血,祛风活络。

早年在南疆行军,日日离不得这一口。

这些年一直待在皇城里,气候与南疆大不相同,便是想念这个味,饮下去也不是那种舒坦的感觉,多饮反而伤身,饮的自然也就少了。

万物没有好坏之别,只看是否用对了地处。

萧明宣端坐厅里,执着小小一盏蛇胆酒,搁在鼻底细细嗅着,就见一个仪态端庄的女子远远走过来。

女子驻足在门廊下,解了她披在侍女衣衫外的那领防风斗篷,交给立侍门口的人,才规规矩矩走上前来,福身行礼,颔首禀道。

“禀王爷,一切照您吩咐,一一问过庄府的姜管家了。”

嗓音亦温雅娴静,大方得体。

萧明宣也不问庄府里的事,只打量着眼前人。

虽垂着头回话,面容半掩,但只从装扮举止上看,也看得出通身尽是规矩体面,那夜在如意巷里金百成私宅中扑面而来的俗媚脂粉气,已寻不见分毫了。

“你是一点儿也不念着金百成了?”

眼前人微一怔,款款抬头,露全了一张清丽如荷的娇靥。

“在谁人门户里讨生活,自然要投其所好,才能活得舒坦些。”苏绾绾薄施粉黛的面庞上浅浅泛出一重逢迎的笑意,“绾儿现在心里所念,唯有王爷。”

萧明宣哂笑一声,一口闷下了盏中药酒,“这种话,往后都拿去金百成坟头上说吧。”

苏绾绾乖觉地应了声是,上前取壶满酒,正等着座上人下一句训示,先听门外院中一阵嘈嘈脚步声。

谢宗玉带着一串人噼里啪啦进来,偌大的厅堂一下子塞得满满当当。

苏绾绾这会儿才明白,裕王大晚上坐在这里,不是在等她的回禀,而是在等谢宗云这些人。

谢宗云待一众人都跟进来顺次站好,才禀道:“王爷,西凉与南绥两国外使明天要在庄府婚仪上献的礼物,和两国负责去庄府献礼的人,都带来了。”

萧明宣目光在那两件礼箱上一掠,又朝那两个分明外使装扮的人略略打量一番,最后落定在末尾一个身着雍朝低阶官吏公服的人身上,眉头一剔。

“这是个什么?”

“是怀远驿的,死皮赖脸要跟着来。”谢宗云回道,“卑职想着,让他们跟来个人也妥当,免得外使不通我朝礼俗,有些什么误会,没人见证,回头闹出些什么不愉快,又让王爷无端受委屈。”

那小吏本就战战兢兢,被座上人一眼直盯过来,吓得簌簌直抖。

哪里是什么他死皮赖脸要跟来!

他算得哪根葱,驿馆里这样的大事,都该上禀鸿胪寺,由鸿胪寺少卿来跟裕王回话。裕王府的这伙子人本来应得好好的,可夜里当值的主官前脚才一往鸿胪寺去,他们就不由分说,带了人便走。

他在门头上听差,只问了句可有带人出去的凭条,就被揪住一并来了。

小吏还没从这突如其来的祸事中缓过神来,一时僵着没出声。

萧明宣一双眼睛也没在他身上多停,只淡淡地哦了一声,起身走下来,缓声道:“两国外使别紧张。本王奉旨主持操办庄府的婚事,忙到这会儿了,才想起来还有这么一桩事。只是循例做个检查,不麻烦。”

萧明宣说着,朝那一大一小两只礼箱一扬手。

礼箱是由裕王府侍卫抬来的,大的这一只,由两名人高马大的侍卫合力抬到这儿来,还惹得二人满头大汗。

小的一只,只捧在一名侍卫手上,轻若无物。

谢宗云上前,先开了大的那只,“这是西凉的贺礼。”

大箱子里赫然装着一块大石头。

许是自知这礼物极难一眼会意,不待萧明宣出声,西凉使者已道:“这是一块璞玉,尚未琢去皮壳,但已着多位匠人看过,里面定能开出上好的玉料。”

西凉的确盛产玉石,这么块石头乍看粗陋,但借着灯火细看,也能看得出那些隐约透出的玉色。

不过,去除皮壳,里面究竟有多少好货色,还是全凭运气。

“这贺礼,算是什么讲头?”萧明宣凝眉问。

西凉使者认真道:“挺贵,还又大又沉,送礼很拿得出手啊。”

“……”

眼见着萧明宣的脸色在灯火下微妙地一沉,谢宗云忙将人往那只轻飘飘的小礼箱处一请。

“王爷,南绥为庄府准备的贺礼,不在这箱里,在这儿。”谢宗云说着,朝那随行而来的南绥使者一伸手,“这是位琴师,南绥的贺礼,是由这位琴师在庄府婚仪上献曲一首。”

萧明宣朝人一打量,还是把目光投向了那只小礼箱,“这又是什么?”

谢宗云忙将那小箱子打开,从中掏出几页皱巴巴的纸,“卑职请琴师把明日要奏的曲谱一起拿来了,请王爷过目。”

纸不是什么好纸,谱字也写得不甚工整,一看就不是拿来送人的东西。

萧明宣走马观花地一扫,“这是首什么曲子?”

“是小人新谱的一首贺曲。”想着方才问过西凉使者的那些话,南绥琴师又小心翼翼补道,“南绥贺庄大人与梅县主喜结连理,祈望二人日后琴瑟和谐,同心永好。”

“绾儿。”萧明宣对这套说辞亦不置可否,只扬声一唤,转手将那叠琴谱递过去,“誊录一份。”

苏绾绾应声接了,便到一旁置了笔墨的小案上照办。

看过琴谱,萧明宣又看回这谱曲的人,“可容本王看看你的手?”

“王爷请便。”琴师才一将手抬起,右手便被萧明宣一把抓住了。

后悔已来不及了。

“嗯……”萧明宣捉着这只手正反看了看,“是双弹琴的手。不过,南绥可曾想过,如此迢迢路远,万一你半路伤了手,可怎么办?还有什么准备吗?”

琴师一怔,“没有——”

话音未落,忽觉一个刚硬如石的力道钳住他的手,狠一用力。

咔一声响。

“啊——”琴师惨绝哀叫着软跪于地。

明晃晃灯火映照下,一清二楚看着,那右手四根修长白净的手指,已被齐齐掰断,以一种骇人的姿态反折向手背。

怀远驿的小吏惊得差点儿叫出声,好歹及时闭住了嘴。

萧明宣微微俯身,目透寒芒,口中却关切道:“没有别的准备,那可太不周全了。你看,你这一不慎跌倒,摔断了手,可如何是好啊?去庄府献礼的事,就在几个时辰后,不会有所耽搁吧?”

十指连心,何况四指齐断,琴师痛得浑身打颤,冷汗层出,眼前直泛昏黑,还是勉力连连摇头,颤颤然挤出一声。

“不、不会……”

“那就好。看来伤得也不重,你就在这儿略等一等吧,待琴谱誊好,着人将你与琴谱一并送回去。”

萧明宣与地上的人说罢,直起腰,转看向那已惊得满面煞白的西凉使者。

“明日,是你代西凉使团去庄府送这大石头吧?”

“是……”话一出口,西凉使者一个激灵,忙又改道,“不,不是!”

“不是你?”萧明宣一扬眉,微微眯眼,“那为何是你到这儿来向本王回话啊?怕不是你心怀不轨,想借此机会前来谋害本王?”

“不、不,不是——”

如此一来二去,怀远驿的小吏总算是回过味儿来。

这可不是什么看看贺礼的事儿了。

难怪谢宗云刚一进门时说什么,带着他来,就能在闹出什么不愉快时,使裕王免受委屈。

从怀远驿被带出来的,除了这俩倒霉外使,就是一个他。

这二人无论有什么差池,朝廷与两国追究下来,裕王和鸿胪寺都只管往他一个人身上一推就了事了。

他这一条小命,哪承得住这么大一口黑锅?

“王爷!”小吏惊得寒毛悚立,心下一横,勉强稳住声道,“王爷息怒,事关、关乎外使……还是请王爷三思啊!”

“本王哪里查什么外使的事了?”萧明宣看也不看他一眼,“本王是奉旨主持操办庄府的婚事,婚仪上任何一环,本王都有责任查清,也都有权过问。”

不待那小吏再壮胆开口,谢宗云已一眼横瞪过去。

“你这脑袋过年叫炮崩了啊?也不算算都什么时辰了,鸿胪寺那头早该接到通禀了,你看看他们有个响吗?你想替他们在王爷这儿顶罪还是怎么的?”

小吏被骂得一愣,又听谢宗云骂了一句。

“你一个管门房的,懂个屁!王爷没问你话就闭嘴待着。”

“行了。”萧明宣看着已面无人色的西凉使臣,息事宁人道,“谢宗云,把人带出去,好好问清楚吧。”

“是!”

谢宗云招手唤过两名侍卫,把人一左一右揪起来直拖出去。

西凉外使的惊呼声渐渐淹没于夜色里,余声分外骇然。

如此一比,断四根手指,已是幸事了。

“王爷饶命……”琴师托着残手,勉强跪直身,颤声苦求,“小人只是个靠奏琴谱曲混饭吃的,小人一家人还都在南绥……若在贵朝获罪,小人一家老小都要没命了……王爷开恩——”

萧明宣缓步走到小案前,看看苏绾绾誊抄下来的那些娟秀小字,又抬眸望了一眼那怀远驿的小吏。

最后才心满意足地看回这跪地乞饶的人。

“庄大人可是守了十年活寡,才盼回了梅县主。明日,任谁也别想坏了庄府的好事。”

裕王:婚庆主持有点自己的想法没问题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0章 第 90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