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皇城有好事 > 第189章 第 189 章

皇城有好事 第189章 第 189 章

作者:清闲丫头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2 03:24:17 来源:文学城

第一百八十九章

十七楼的灯火又亮了一整夜。

千钟一早随银柳练过武,刚更衣齐整,宫里来了人,说是后日正月二十天穿节,御旨赐一众宗亲勋贵于宫外琼林苑燕射,请她这位裕王府郡主早做准备。

传说正月二十正是女娲娘娘补天的日子,也是日头渐暖、雨水渐丰的时候,这一日里由家中主母做了煎饼,使红绳系住置于屋顶,算是效法补天,祈求一年里风调雨顺,也保佑家中房舍不漏雨水。

至于那些不靠天时吃饭也不愁屋顶子漏雨的高门大户,还有所求更多的天家,就不能仰赖小小一张煎饼了。

这日里,帝后往往同一群宗亲重臣、命妇贵女到宫外御园去射箭,以效法女娲补天一役里断鳌足、杀黑龙,诛灭兴风作浪之妖邪,拯民于灾厄,求个社稷安泰的好意头。

一听便知道,这与寻常入宫的那套颇有些不同,可宫里来人只说要她准备,也没说要她准备什么。

许是忌惮这裕王府郡主的名号,宫里来人显见着比从前谨慎了一大截子,只克丁克卯地照着差事把话说下,就再不多说一句额外的话了。

银柳为千钟宽心,说这种事上处处求吉利顺遂,只要言行在起码的礼数之内,帝后定不会苛责。

姜浓却担心。

“旁的不足为虑,只是您头一次以裕王府郡主身份列席,晋国公免不得要为大皇子压一压裕王气焰,裕王也必不会任人左右,两方争执起来,怕要为难到您身上。”

千钟忖度片刻,拿了个主意,“姜姑姑看,这样好不好,趁着今日还在上元节庆里,我备上一份礼,姜姑姑陪我去晋国公府一趟。我瞧着,晋国公还算和善,也明事里,我把礼数行到前头,再说些好话,他该能可怜我几分吧?”

姜浓赞同地点点头,也还是担忧,“如此可要委屈郡主了。”

“姜姑姑疼我,但怎么算着,在晋国公府里说点好话,都比在一堆贵人面前叫人扯碎了要划算得多。不过……还要银柳姑姑帮帮我,守着庄先生些,别叫他知道我去晋国公府,免得他忧心劳神。”

一早千钟起身习武时,庄和初就还在睡着,这会儿也没见十七楼那边唤人。

待那人醒了,能不能瞒得过,银柳心里也没底,但如今这府宅上下,除了姜浓,也就是她能勉强担一担这差事了。

要说随千钟去晋国公府,那些面上平和、内里汹涌的周旋之道,她也的确不及姜浓。

何况,她这一趟自梅宅回到这里,应的差事原就是在庄和初身上。

银柳略一迟疑,到底应道:“郡主放心,庄先生那里我定好生照应,郡主一路当心,早些回来。”

不知是不是运气使然,还是心里叫别的什么事占着,直到日近正午,庄和初才唤人起身,慢吞吞收拾毕,准备吃饭了,仍不见千钟,似才发觉蹊跷,问了一声。

银柳一字不虚地道:“早些宫里来人传话,后日天穿节,郡主要参加琼林苑燕射,姜姑姑陪她去准备了。”

字字是真,就连这一息风吹草动都能立时醒觉的人也没再追问什么。

千钟与姜浓回来已是晌午,庄和初还在十七楼。

银柳唯恐盯得太紧反惹人疑心,便一直不远不近地守在十七楼院里,见千钟回来,小声与她报了平安,又关切问:“晋国公可有为难郡主吗?”

“一切都好。”

千钟说罢,不待银柳再多言,姜浓便不着痕迹地接过话去,与银柳问起留在梅宅的一套首饰,说是正合千钟后日去琼林苑用,差银柳带人回梅宅取一趟。

姜浓与银柳一走,千钟独自进去,支走守在楼中听差的人,上到二层,一扒头就瞧见庄和初正坐在书案前。

窗子开着,院里一切细小动静都尽收耳中,何况她上楼时忍不住雀跃的脚步声。

庄和初早早就停了手里的笔,看着那道为着去晋国公府而着意装扮得甚是隆重的身影在门口冒头,又看着她眯起笑眼凑到书案前来。

“一步都不差,全都叫你算着了。”那清可见底的眸子好像将天光一并挟进来,明晃晃地闪着,映得满室一亮。

“晋国公和李少卿都不在,一个给大皇子讲学去了,一个到大理寺办差去了,晋国公夫人年前受的伤还没好全,不便见客,他们府里旁的人都跟我不沾关系,果真就是令宜娘子出来迎的我。”

这一趟晋国公府之行,她奔的就是这位晋国公嫡女、李惟昭的夫人,秦令宜。

昨日听罢她那番足以令朝堂天翻地覆的推断,庄和初一言不发,在院中那石桌前默然坐了好一阵,而后一派平静地与她说,宫里很快就会来人与她说天穿节的事,要她悄悄与姜浓知会好,届时寻个由头,去趟晋国公府,见见秦令宜,他会留在这里看住银柳。

他一提晋国公府,千钟便霍然开朗。

若裕王和大皇子真有些不为人知的往来,那眼下晋国公府又算是与谁站在一处?先弄清这一点,才好思量下一步怎么落脚。

晋国公年纪大道行深,不宜贸然与他对上,李惟昭已同他们打了不少交道,对她那些路数已不陌生,免不得要多花些心力周旋。

最合适着手处,也就是这位令宜娘子了。

之后,庄和初就回到这十七楼里,连夜备出了她今日带去晋国公府的那份礼。

“你备的那份礼,令宜娘子刚见着那匣子的时候,张口就是推拒的话,又一听是你亲手写的《四海苍生志》最新三回的书稿,话一拐弯儿,就收下了。”

庄和初笑笑,只看她掩不住的喜色,也知这一趟结果如何,还是问道:“你的请托,她也应下了?”

这趟去晋国公府,比她料想中还要顺遂许多,唯一有些出乎意料的,是那自小养在高门深闺的晋国公爱女,远不似皇城街面上传言的那么柔顺温驯、不谙世事。

秦令宜接了那份礼,当即就打开来,很是珍重地翻了几页,而后莞尔笑笑。

“钓鱼送猫,投骨于犬,晋国公府里最受用这份大礼的便是我,郡主贵步登门,是专程来寻我的?有何吩咐,郡主不妨直言,我对裕王行径深恶痛疾,定不让郡主如愿就是。”

千钟一瞬怔愣后,立时心领神会。

要说应下,秦令宜也算是应下了。

“我一下子就明白,她这意思是说,晋国公府跟裕王府有化不开的怨结,她不便出手帮我成事,但她能出手坏事。我就把原想请托她的话,反着说与她了。”

千钟把这些一口气说罢,才留意到铺展在庄和初面前的纸上那些墨迹未干的字。

适才一搭眼看上去,她一个也没认清,只当是自己识字还少,多扫过几眼才发现,那好像根本就不是字。

庄和初既能这样坦荡地摆在她面前,那定是不介意她看的东西。

“这上头写的是什么呀?”千钟好奇问。

她一问,那张写满不知是些什么的纸果真毫无犹疑地调转了方向,朝她递来。

千钟拿在手上,还是看不明白。

像字,一个个整齐排着,笔划都不算多,却又不像她学过的那些一样方方正正的,说是画,也瞧不出是画的什么。

“从前在蜀州山里随道长整理药材,曾于一些龟甲兽骨的残片上看到些人为凿刻的古怪标记,似字非字,道长说,许是先人占卜祭祀所用。我受此启发,又结合一些道符,编了这套用作快速记事的符号。”

千钟好奇,“快速记事?”

“这样的一个符号,比一个字的含义更多些,可以代表一类事,或某种情况,如此方便把庞杂繁复的消息尽可能简洁地罗列在眼前,全盘梳理。”

千钟没见过什么骨头上的标记,道符也见得不多,但恍然想起个差不多的东西。

“是不是就像琴谱上的那种字?虽然不是字,但一个就说了一大串字的意思。”

庄和初为她这个比方笑了笑。与她讲解谱字,是他们成亲那晚的事,一晃已如隔世,她还记得这样清楚。

“一码事,大同小异而已。”庄和初轻点头道。

再看这页写得密密麻麻的纸,千钟忽觉得手上分量沉了许多。

她原只当是庄和初为着将银柳绊在这儿,左右无事,便继续写那书稿,可这些字符要是照他所说,是罗列消息用的,那显然就是在干另一桩事了。

哪怕识不得这些字符,她也大致猜得出来。

千钟正迟疑着要不要再往深里探究,庄和初清润徐缓的话音已挥散了这份迟疑。

“这上面罗列的,是近两年来我记忆中有关大皇子和裕王的所有消息。”庄和初淡淡苦笑道,“我正推敲,其中有哪些是经谢司公之手雕饰过的。”

大皇子和裕王要真有不同寻常的来往,头一个醒觉的,就该是皇城探事司,庄和初竟一丝风吹草动也没收着,足见这把真金里混进了多少障眼的沙子。

要把这些沙子筛出去,才好弄清究竟发生了什么,这一桩不难明白,可千钟还有一样想不通。

“为什么是近两年的消息?”

不是一年半载,不是三年五载,偏偏是两年。

为什么偏就截在这里?

庄和初一时没应声,起身缓步行到窗前。

千钟只当是这里头的缘由关乎重大,需得合好了窗子再说,念着庄和初手腕的伤处,千钟忙也起身。

还没等抢上前去,就见那人在临窗的茶案旁停了脚。

“无妨,这宅子里已没有能悄无声息近我十丈之内的人了,过来坐吧。”庄和初就在这茶案旁坐下来,伸手取过一只茶盏。

茶案上坐着个红泥小茶炉,只用薄薄的炭火温着已煮好的汤水,过午温和的风从上轻轻掠过,挟来阵阵清香。

春雨未至,燥气已生,她去晋国公府这一趟提着十二分小心,必是不敢轻易去动晋国公府奉的茶,急匆匆回来又说这一阵子话,那清脆的嗓音听来已隐隐有些发紧了。

茶炉上煮的是为他镇咳润肺的汤水,恰也合用。

“这是玉竹、百合与去岁晾晒的梨干、枇杷叶,喝一点润润喉。”

庄和初斟出一盏递给她,转眸扫过她接盏前小心搁放到一旁在那页纸,目光在那两年虚虚实实的光景间顿了顿,才答她方才那一问。

“无论这里有多少假,唯一不会有假的,是裕王在大皇子入朝一事上屡屡作梗,使得大皇子入朝之事,整整拖延了两年。”

汤水闻着清香,喝到口中却是别有一道清苦。

千钟不由得眉头一纠。

这道一闪而过的涟漪被庄和初尽收眼中,微一怔,恍然想起些什么,略一思量,转手又拎起茶壶。

千钟低头抿过这道意外的苦意,余光自手中杯盏沿漏下,扫见自己这身为着去晋国公府特意穿上的富贵行头,忽冒出一道闪念。

“会不会……是因为晋国公?裕王就为着演这一出狠狠欺负大皇子的戏码,让皇上看不过眼,亲自出手,把本来谁也不沾的晋国公硬拽到大皇子这一伙来,裕王又是跟大皇子一伙的,这样,晋国公也就不得不成了跟他一伙。”

将将绕出个条理,千钟忽又想起件事来,忙摇摇头,“不对,要是这样,当初皇后娘娘想让大皇子跟晋国公府结亲,裕王就不该拦着,该想法子让这事成了才是呀。”

庄和初拎了茶壶却不斟茶,只将茶壶挪到一旁,自茶盘里取过一只瓷盘,置于茶炉柔和的炭火上,又挪过窗前那插着梅枝的花觚,挑了开得正好的花朵,掐下放在瓷盘上。

听千钟说到这儿,庄和初垂眸撷花,点头道:“这就是蹊跷所在。”

千钟一怔,立时转过弯来,“裕王就是在这两年间里对大皇子改了主意?”

“这两年,大皇子几乎日日与我相见,以他的城府,便是没有额外的消息,我也当有觉察。更有可能,是皇后和裕王早已暗暗结盟,一直瞒着他,直到近日才与他摊明。”

说话间,庄和初已在这园中最后盛放的梅枝上精挑细选出几朵最好的,一一搁在瓷盘上,又新取了一只茶盏,将这些梅花尽数倒扣其下。

忙罢这些,将花觚重挪回不碍视线的角落,庄和初才弯着一道淡淡的苦笑抬头朝她看来,“此事一揣进他怀里,就煎得他惴惴难安,乱了阵脚。幸有你细心留意,觉察端倪,否则……还不知要酿成何等大祸。”

这件事在千钟怀中也揣了几日了。

要说觉察端倪,她也没往多么幽微处想,自发觉这叔侄俩隐秘的往来,想来想去,都是为着那么一个困惑。

大皇子有皇帝做爹,有皇后做娘,已是金贵到天上有地下无的人了,天下人所有的欲求无不仰仗他的爹娘,他却舍近求远,偏和那个天底下最不盼着他好的人站到一处去,这是为的什么?

千钟想了这几天,都没想出个眉目。

乍听庄和初说到皇后上,她才顿然想起来,这样的结伙,除了为着好处,还有另一种可能——他们要是不和裕王站到一处去,就会有天大的祸事。

顺着这茬,自然而然就想起一个人来。

令宜娘子:看到庄先生存稿箱章节 3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9章 第 189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