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风雨如晦长安道 > 第2章 第二章

风雨如晦长安道 第2章 第二章

作者:婆娑树下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9-20 17:45:10 来源:文学城

“哪里奇怪?”杨善止不解地看向堂兄。

“那个少年说的话好奇怪,他既称对方阿姐,可又说家宴耽误了时辰,为何姐姐不出席家宴?”

“嗐,这有什么的!兴许人家姐姐已经嫁人了呢!”

“不对,不像!她不像个已婚妇人。”男子仍盯着那姐弟二人消失的方向摇头。

杨善止失笑,双手撩开帷帽,从头到脚扫视着堂兄,咂舌说道:“啧啧,你知道已婚妇人什么样?二哥,你也没成亲呢!”

男子不与她斗嘴,只是轻喊了一声“杜仲”。瞬间,一个劲装之人就从布庄旁边的小巷子闪出,一个眨眼就来到二人身前,冲着男子毕恭毕敬地喊了一声:“大王!”

原来,青衣男子乃是当今圣上第二子,晋王杨英,官拜扬州总管。

晋王下巴朝着南边轻轻一点:“跟上那姐弟二人,看看他们去了何处。”

“诶,诶,二哥,你怎么能这样呢!杜仲,你别去。”杨善止急得跳脚,但是杜仲是晋王的亲卫,根本不会听她的,转眼就消失在了二人的视线里。

“二哥,人家神算子三娘打卦打得多好,你查人家做什么?”回扬州总管府的路上,杨善止仍然止不住地埋怨。

却见晋王只是轻描淡写地说道:“不止是姐姐没出席家宴,这对姐弟二人的衣着也很耐人寻味。做弟弟的衣着华贵,做姐姐的却只是穿着极其普通的素帛……”

“那也许是姐姐所嫁之人家境贫寒呢?这也能解释为何她要出来打卦算命,对,没准就是这样,她给人算卦是为了补贴家用!”没等说话,杨善止就开始反驳。

“那就更不对了。若是补贴家用,为何只收十文一卦?”

一句话问得杨善止哑口无言。

“那也许,也许……”

“我只是好奇这对姐弟为何如此奇怪,又不是要对他们做什么。”

杨善止被说服,心想:也是,二堂兄素有美名,天下称贤,自他接管扬州,那些对朝廷多有怨言的江南文士儒生,日渐服帖,今年朝会时甚至开始歌功颂德了,二堂兄又不似大堂兄那般荒唐……

一想到太子,杨善止就忍不住撇嘴,她又看看眼前之人,已经信了堂兄是真的好奇,不会害那位神算子三娘。忽然,她又想起一事,嘿嘿笑道:“二哥,圣上要在梁地为你选妃,再过几个月,我就不能说你不知已婚妇人是何样了。”

“你何时回雍州?”

“我?等你完婚之后呀!我跟着你来江都,就是想看看何人是我二嫂!”

次日清晨,杜仲前脚才进书房,杨善止后脚就跟了进去。

“……见过六娘子。”

晋王扶额:“你来做什么?”

“一起听听啊,我也好奇神算子三娘究竟是何人。”杨善止惬意地落座,好整以暇地等着听杜仲开口。

杜仲看着晋王,直到对方轻轻颔首,他才说道:“昨日属下一路跟上去,他们先去看了花灯,而后去了城南的张宅,但只有那位神算子三娘和她的婢女进了张宅……”

“啊?!”杨善止先惊呼一声,随即又得意地冲着晋王挑眉,“二哥,我说得没错吧,三娘定是已经嫁人,嫁到这个张家,张家家贫。”

晋王懒得理她,只是看着杜仲:“你接着说,这个弟弟去了何处?”

二人齐齐看向杜仲,杜仲看了一眼晋王,才道:“那个少年回了城东的萧家。”

晋王心头微震,他从杜仲的眼神中已经猜出了是哪个萧家,只有杨善止一脸莫名地感叹:“哦,那想必姐弟二人是姓萧了,萧家必定比张家富贵,可怜这姐姐……诶,那三娘的娘家为何不接济一二?”

“……是梁王萧家。属下查过了,神算子三娘就是梁主萧岿之女萧三娘,她并未嫁人。那张家是张王妃的母家,萧三娘自幼被养在舅家。而那位少年郎就是萧七郎,萧家少主萧琮、萧七郎萧瑀和萧三娘皆为张氏所出,乃是一母同胞的手足。”

哐当一声响,是杨善止手中茶盏滑落在地。

“她……她……她为何养在舅家?”

“江南风俗,二月生子者不举。萧三娘生在二月,为梁主不喜,初时被梁主三弟萧岌所收养,但不到三个月,梁岌夫妇就突发恶疾、双双身亡。张王妃想把她送去寺庙寄养,但是王妃的兄长张轲夫妇二人多年无子,张轲不忍外甥女流落在外,就主动恳求,抱养了萧三娘。”

“那……张轲夫妇二人还活着吗?”杨善止小心翼翼地询问。

“六娘子放心,他们身子康健,无病无灾。只是张轲乃是一介文人,又与张王妃不睦,所以张家家境……”杜仲话中之意不言而喻。

杨善止皱眉:“我若没记错,萧七郎九岁那年就被圣上封为新安郡王,昨日见他口称阿姐,甚是亲密,即便梁主夫妇瞎心,那萧七郎就不知想法子接济自家胞姐一二吗?”

“属下查过,其实,梁主夫妇这些年只是不与萧三娘亲近,怕她命格克他二人,但是,梁主每年都会遣人送去大量的金银布帛。”

“可,我们昨日所见……”杨善止看向堂兄,佩服堂兄昨日观察细致。

“五年前,河南诸州水,三年前,山东诸州旱,圣人多次下诏,百姓就食江南,江都城北门外有一座大悲寺,每逢水旱,寺中常舍粥米,寺中还收养了不少难民孤儿,并设有义学。虽然张家与萧三娘行事低调,但是属下还是查到了,大悲寺主要的供养人就是萧三娘。”

“用的是萧家送去的那些财帛?”杨善止再次惊呼。

“正是。”

杜仲说完,书房内沉寂无声,良久,杨善止拍案而起:“我喜欢萧三娘!我要想法子与她结交!”

晋王扫她一眼,然后看向杜仲,问道:“萧家知道她的行事吗?江都城内可有人知晓神算子三娘真实身份?那个李记布庄的掌柜?”

杜仲忙道:“据属下所查,萧家应是不知的。萧家除了每年例行给张家送去财帛,巴不得离萧三娘远远的,就连送财帛都是遮遮掩掩的,生怕与她亲近会带来厄运。张家低调本分,从未对外说过萧三娘的身世,左邻右舍,包括那个布庄掌柜,都只当她是张三娘。那掌柜嘴巴倒是严实,据目前的消息来看,江都城内无人见过神算子三娘的真容,也无人窥知她的身份,就连张三娘都无人知晓。”

“甚好。今日这事,只我们三人知晓便可。”

晋王话音刚落,门外就有亲卫通报:“禀大王,内侍省的曹常侍领着太常寺的四个卜师求见。”

晋王起身整衣,一边往外走一边说:“我要去前厅议事,后园随你逛,但是不许到前面去胡闹。”

“二哥,此番曹常侍带着太常寺的人跟来江都,是为了你选妃一事吧?占卜吉凶?你说,若是萧三娘没嫁人,梁王会不会把她的八字交上来?”杨善止说完,毫无意外,惹来晋王饱含警告的一瞥。

“你不要生事。圣上诏令,选妃一事,交由曹常侍和梁王二人操持。”

关于此文为何而写,答:为了萧皇后和义成公主。

明君贤臣的女人自有颂歌,但是暴君的皇后,短命王朝的和亲公主,她们何其无辜。

义成公主,被隋室和亲于突厥,被迫先嫁给老头子启民可汗,启民死后,他的三个儿子先后上位,分别为始毕可汗、处罗可汗、颉利可汗,公主皆为可贺敦(突厥的王后),她在雁门之围救了隋炀帝一次,又在隋炀帝死后把萧后及杨政道接到突厥照顾,直到她自己亡于李靖剑下。

我猜,若非萧后的弟弟是萧瑀,而萧瑀是大唐的尚书左仆射、宋国公、太子太保,也许萧皇后不会被迎回长安,她也许会跟义成公主一样,死在中原之师的剑下。

更可笑的是,东突厥跟义成公主一起亡于贞观四年,而颉利可汗后来自己跑去长安,反被授予官职,活到了贞观八年。

王朝之剑啊,总是先屠戮女人。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第二章 身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