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风骨 > 第31章 生根

风骨 第31章 生根

作者:无阻我飞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4 20:42:46 来源:文学城

第二卷《暗影交锋》第十章

鬼子的扫荡部队如同退潮般,在两天内撤得干干净净。山林恢复了表面的宁静,只留下一些被焚毁的林地、丢弃的垃圾和无声诉说着那场残酷追猎的弹坑。持续的阴雨天气也终于放晴,久违的阳光穿透云层,洒在湿漉漉的山林间,蒸腾起一片氤氲的水汽。

顾铁山带着队伍,回到了那片他们最初活动、但更为深入和隐蔽的区域。这一次,他们没有再搭建显眼的木屋,而是找到了一个巨大的、被雷击和风雨掏空树心的百年古树。树洞内部空间出乎意料的宽敞,足以容纳数人,入口隐蔽在一丛茂密的藤蔓之后,上方还有天然的通风缝隙,堪称一个绝佳的天然庇护所。

以这棵“树屋”为核心,他们在周围半径一公里的范围内,设置了多个隐蔽的观察点、物资储藏点和紧急撤离通道。顾铁山运用其军事知识,将这片区域打造成了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微型堡垒。

安顿下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总结与休整。

连续的高强度战斗和逃亡,让每个人都达到了生理和心理的极限。顾铁山下令,全员休整三天。他们终于可以生起安全的篝火,烘烤湿透的衣物,用缴获的日军饭盒煮上一锅热腾腾的、加入了野菜和少量肉干(来自上次伏击战利品)的糊糊。秀娘的脸上恢复了些血色,孩子也不再总是啼哭,甚至在阳光下露出了咿呀的笑脸。

休整期间,顾铁山并没有闲着。他找来了相对平整的桦树皮,用烧黑的木炭作笔,开始将他复苏的军事记忆和这段时间的实战经验,系统地整理出来。

他编写的东西很杂,但极其实用:

· 《山林斥候要则》:如何利用地形地貌隐蔽、如何辨别方向和追踪、如何设置和识别简易陷阱与记号。

· 《小队战术简编》:三人、五人战斗小组的基本战术配合、火力配置、交替掩护、战场通讯(手势、鸟鸣模拟等)。

· 《日军装备与战术识别》:绘制了日军主要武器装备的简图,标注其性能和弱点,分析了日军小队、中队级别的常见战术模式。

· 《极地生存笔记》:如何在严寒环境下获取水源、食物,如何预防和治疗冻伤,如何搭建简易雪窝等。

这些东西,他不仅自己写,还让耿大山、小陈、赵小栓等人一起参与讨论,结合他们各自的特长和经验进行补充。比如耿大山就补充了好几种利用本地植物设置陷阱和辨别可食用菌类的方法。小陈和赵小栓则对战术动作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和改进建议。

这个过程,不仅仅是在总结知识,更是在统一思想,提升整个团队的战术素养和协同能力。耿大山等人看着那粗糙但内容翔实的“教材”,对顾铁山的敬佩之情更是无以复加。他们明白,顾铁山这是在倾囊相授,是要把他们这支小小的队伍,真正锤炼成一把能在敌后有效作战的尖刀。

与此同时,沈兰君的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与王德贵的联系在扫荡结束后迅速恢复。这一次,王德贵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之前更多是被胁迫和恐惧,如今,在亲眼目睹(尽管是间接的)顾铁山等人一次次挫败鬼冢、甚至虎口夺食后,他心中除了恐惧,更多了一丝对这支神秘力量的敬畏和……或许连他自己都未察觉的一丝侥幸心理——也许,他们真的能成事?

他提供的情报更加主动和深入,不再局限于后勤运输,开始涉及黑河特务机关内部的一些人事变动、鬼冢一郎的情绪状态(据说因连续失利而异常暴躁),以及一些社会层面的风吹草动,比如近期对边境居民控制的加强,以及对“可疑思想”书籍的清查等。

沈兰君像一只耐心的蜘蛛,以王德贵为起点,开始小心翼翼地编织她的情报网络。她通过王德贵,物色并接触了另外两个有潜在可能被策反的对象:一个是在黑河码头负责登记货物、对日军盘剥深感不满的小职员;另一个是医院里的一名中国籍护士,她的弟弟死于日军之手,心中埋藏着仇恨。

接触是极其谨慎和间接的,往往需要通过数次“偶遇”和暗号试探,才能建立初步的信任。沈兰君凭借着在上海地下工作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和过人的胆识,一步步地拓展着信息的来源。

她还修复并隐藏好了那部缴获的电台,与抗联总部的联系变得更加稳定。她不仅汇报情况,接收指令,还开始将整理筛选后的情报,通过电台共享给其他区域的兄弟部队。江湾交通站,正在从一个被动接收指令的节点,逐渐向一个能动的、区域性的情报汇聚和分发中心演变。

夜幕降临,“树屋”内篝火摇曳。顾铁山刚刚给赵小栓讲解完一个战术手语的含义,抬头看到沈兰君正就着火光,在一张小小的纸片上用密码编译着即将发出的电文。她的侧脸在火光映照下,显得专注而沉静,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

耿大山在一旁擦拭着那挺宝贵的九二式重机枪的零件,小陈在清点着弹药,秀娘哄睡了孩子,正和栓子一起缝补着众人磨破的衣物。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甚至带着一种战火中难得的“家”的温馨。

顾铁山走到沈兰君身边坐下,拿起一块桦树皮,继续补充他的《极地生存笔记》。两人没有交谈,却有一种无声的默契在空气中流淌。

“根”,已经在这片被敌人铁蹄践踏的土地上,深深地扎了下去。它不再畏惧风雨,反而从血与火的洗礼中汲取着力量,等待着破土参天的那一刻。顾铁山与沈兰君,这对在患难中结合、在烽火中淬炼的伴侣,也完成了他们生命中最重要的蜕变——从漂泊的幸存者,成为了这片土地上坚定不移的守护者与播种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