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风骨 > 第30章 追猎

风骨 第30章 追猎

作者:无阻我飞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4 20:42:46 来源:文学城

第二卷《暗影交锋》第九章

“老林子弯道”的惨败,像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抽在鬼冢一郎的脸上。他不仅损失了宝贵的重武器,更在关东军同僚面前威信扫地。暴怒之后,是冰彻骨髓的杀意。他动用了所能调动的一切力量——黑河特务机关的全部行动人员、部分日军守备队、以及威逼利诱下的大量伪军和眼线,如同一张巨大的梳篦,开始对以“老林子弯道”为中心,辐射方圆五十里的山林进行拉网式清剿。

这一次,不再是精确的定位抓捕,而是粗暴的、碾压式的武力扫荡。鬼子的策略很简单:烧山、围困、步步紧逼,不惜代价也要将这支屡次让他难堪的抵抗力量碾碎在这片寒冷的山林里。

炭窑显然不能再待了。爆炸声和枪声就是最好的指路明灯。顾铁山带着队伍,携带着缴获的两挺九二式重机枪(过于沉重,拆解后由众人分开携带)和部分弹药,在鬼子合围形成之前,再次开始了转移。

这一次的转移,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艰难和危险。

天空飘起了冰冷的雨夹雪,落在脸上生疼。林间的道路变得泥泞不堪,每一步都深一脚浅一脚。身后,不时传来零星的枪声和鬼子搜山队的吆喝声,远远近近,仿佛四面八方都是敌人。

顾铁山走在队伍最前面,他的表情如同这天气一般冰冷沉静。他没有选择直线逃离,而是不断地变换方向,时而迂回,时而折返,利用复杂的地形和恶劣的天气,尽可能地迷惑和摆脱追兵。他教给耿大山等人的反追踪技巧此刻派上了用场,他们小心翼翼地掩盖足迹,利用溪流和岩石地带行走,甚至在必要时制造假的行动痕迹,将追兵引向歧路。

“注意脚下,别留下太清晰的脚印。”

“听到狗叫声,立刻上树,或者横穿水流。”

“休息不能超过一刻钟,轮流警戒。”

他的指令简短而有效,仿佛一部精确的战争机器在运转。连续两天两夜的高强度行军和精神紧绷,让每个人都疲惫到了极点。秀娘几乎是被栓子和耿大山拖着走,孩子也因为饥饿和寒冷哭闹不休,只能由沈兰君和小陈轮流抱着,用体温温暖。

赵小栓在一次探路时,险些与一支鬼子搜索队迎面撞上,幸亏他机警,提前匍匐在灌木丛中,才躲过一劫,回来时脸色苍白,后怕不已。

第三天傍晚,他们在一处背风的悬崖下找到个浅浅的石凹勉强容身。外面风雨交加,气温骤降。所有人都浑身湿透,冻得瑟瑟发抖。携带的干粮所剩无几,也不敢生火,只能就着冰冷的雨水,啃着硬邦邦的、快要见底的杂合面饼子。

“顾大哥,鬼子这次是铁了心要弄死我们啊。”小陈抱着枪,嘴唇冻得发紫,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连续的逃亡,看着近在咫尺的死亡,让这个年轻的战士也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顾铁山撕下一块饼子,慢慢咀嚼着,目光透过雨幕,望着外面黑沉沉的山林。“他们人多,枪好,这是他们的优势。但这林子,是我们的。”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定人心神的力量,“林子大,他们就分散。天气坏,他们的飞机大炮就没用。我们人少,目标小,灵活。记住,在这种地方,活下去,就是胜利。”

他看向众人,开始分配任务:“大山,你经验足,带小栓去附近看看,有没有能避雨的山洞或者能吃的野菜、树皮。注意安全。小陈,你负责警戒第一班。兰君,看看还有没有能用的干柴,想法子弄点热水,孩子受不了。”

他的安排井井有条,即使在绝境中,也尽可能地照顾到每一个人。沈兰君默默地点点头,开始在不远处一个岩石缝隙里,收集一些相对干燥的苔藓和细枝,试图用缴获的日军火柴引火。耿大山和赵小栓也打起精神,钻入了雨幕中。

顾铁山则靠坐在石壁上,闭上眼睛,看似在休息,耳朵却如同最灵敏的雷达,捕捉着风雨声之外任何一丝不寻常的动静。他在脑中复盘着这几天的路线,判断着鬼子可能的搜索重心和兵力部署。记忆复苏后,那种属于高级军官的战场全局观,让他能够从更高维度审视眼前的困境。

他知道,一味的逃跑不是办法。必须想办法打破这种被动挨打的局面。鬼子的扫荡不可能无限期持续,他们的补给线拉得越长,漏洞就越多。关键在于,如何找到那个漏洞,并给予致命一击,让鬼冢知道,继续追下去的代价,他承受不起。

耿大山和赵小栓带回来一些苦涩的野菜根和一小把能补充体力的野果,虽然没有找到更好的庇护所,但总算有点东西下肚。沈兰君也成功引燃了一小堆微弱的火苗,用缴获的日军饭盒烧了点热水,大家分着喝了,总算驱散了一点寒意。

夜里,风雨更大了。顾铁山让其他人挤在石凹最里面休息,自己抱着枪,坐在最外侧,用身体挡住大部分刮进来的风雨。沈兰君坚持要和他一起守夜,两人并肩坐在冰冷的岩石上,听着外面呼啸的风雨和偶尔传来的、不知是野兽还是追兵造成的异响。

“我们能撑过去吗?”沈兰君轻声问,她的声音在风雨中有些模糊。

“能。”顾铁山的回答简短而肯定,“比这更难的境地,我也挺过来了。喜峰口……比这惨烈十倍。”他的话语里没有炫耀,只有一种历经生死后的平静和信念。

他顿了顿,继续道:“鬼冢这么搞,消耗也大。我估计,最多再有三五天,如果他还没有我们的确切消息,兵力就得回收。到时候,就是我们的机会。”

他的判断基于对后勤和兵力的理性分析,给了沈兰君莫大的信心。她将头轻轻靠在他宽阔却冰冷的肩膀上,感受着那份坚实的依靠。

第四天,雨停了,但天气依旧阴沉寒冷。鬼子的搜索似乎更加密集了,有一次,他们甚至能清晰地听到山下鬼子军官用喇叭喊话劝降的声音。

顾铁山果断改变了策略,不再一味向深山躲避,反而开始带着队伍,如同幽灵般,主动贴近鬼子的搜索线边缘活动。他利用地形,几次险之又险地与大队鬼子擦肩而过,甚至有一次,他们潜伏在灌木丛中,眼睁睁看着一队伪军从不到十米外的地方走过。

这种刀尖上跳舞的感觉,让每个人的神经都绷紧到了极限,但也极大地锻炼了他们的心理素质和潜伏能力。

第五天下午,机会终于来了。

顾铁山通过观察发现,一支约三十人的日军小队,因为追捕一只偶然发现的袍子,脱离了大部队,深入到了一处地形复杂的山谷。而这支小队携带了一部电台和相对充足的弹药给养。

“干掉他们。”顾铁山眼中寒光一闪,下达了命令。

这一次,不再是骚扰,而是精准的猎杀。他们利用地形优势,设置了简单的陷阱和□□,然后占据了山谷两侧的制高点。

当那支日军小队牵着被打死的袍子,兴高采烈地走入山谷时,战斗打响了。顾铁山一枪就打掉了背着电台的日军士兵。耿大山和小陈用精准的点射压制敌人。赵小栓和两名侦察兵则利用手榴弹和缴获的掷弹筒(从老林子弯道战斗中缴获,一直小心携带)从侧翼发起攻击。

战斗持续了不到二十分钟。这支脱离大队的日军小队,在顾铁山精心设计的伏击圈里,几乎被全歼。他们缴获了宝贵的弹药、药品、一部完好的电台,以及一些食物。

更重要的是,顾铁山在清理战场时,从一名日军军官的尸体上,找到了一份命令副本。上面显示,鬼冢一郎因迟迟无法取得战果,且兵力分散消耗过大,已接到上级训斥,要求其在两日内结束清剿,部队撤回原防区。

消息传开,炭窑里(他们随后找到了一个更隐蔽的新落脚点)顿时一片欢腾!

顾铁山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一丝轻松的神色。他看向沈兰君,两人相视一笑。

追猎与反追猎,在这场意志与智慧的较量中,他们凭借着更坚定的信念、更灵活的战术和对山林更深的了解,再一次顽强地生存了下来。经此一役,这支小小的队伍,如同被淬炼过的精钢,变得更加坚韧,也更加自信。而“江湾”交通站,虽然失去了固定的木屋,但其核心力量却在血与火的追猎中,真正地站稳了脚跟,即将迎来新的蜕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