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焚界之歌 > 第14章 第四章|第十四节|权衡落子

焚界之歌 第14章 第四章|第十四节|权衡落子

作者:璃焰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10-22 10:25:48 来源:文学城

第四章|第十四节|权衡落子

承炎殿内,钟铭尚在梁脊间回荡,百官已吵成两列潮水。红毯之上,笏板击地的声音一下一下,像敲在骨上。

自容妃进言、二皇子躬身请缨后,武将一派势头大起,文臣节节抵住,却像被刀锋逼退到阶沿。

兵部尚书顾庭率先出班,铠袖未褪,声若霆爆:「黑林溃败,三万七千将士血染泥沙,此仇不报,此心不安!太子监军失职,必须明惩,军心方能再整!」

翰林承旨许存拄笏而立,白须微颤,声气却清越:「监军之责不讳,但黑林之变,实因妖焰奇袭,非人力可支。太子带伤临阵,剑上犹有妖血为证。国本不可因一败而动,愿陛下三思!」

右都御史沈繇冷笑半分,上前叩首:「胜败乃兵家常事,然败有因果。太子既监军而失守,求责于他,有何不可?朝廷若避名份,不敢直面,是为自欺!」

言落,武将侧齐声附和。左武卫将军彭烈按剑而出,弦声般的嗓音直贯殿宇:「黑林之耻,刻骨铭心!愿请二皇子统兵北上,以雪国耻!」

文官侧立即炸开。吏部侍郎韩启拍笏,语气如刀:「敢问将军,东宫尚在,立二皇子领兵,所据何典?嫡序大纲,一旦乱之,天下谁服?当今之患在于妖,不在于太子!」

「若国本绑于一人,是国本还是人本?」兵科给事中褚远昂首反诘,「二皇子勇烈,将士拥戴,此时不用,更待何时!」

彭烈重重一叩:「末将以性命担保——只要二殿下挂帅,北境三月可清!」

「三月清疆,何等口气!」许存冷笑,抬手指向殿檐,「空言壮语易,军饷粮道难。二殿下少年,未尝统十万之军,倘或再败,朝堂还能拿谁去抵?」

两翼交锋,辞色日烈。有人汗自额落,有人红筋暴起,连殿中长明灯都被呼喝声震得轻轻颤动。

小太监们伏在柱阴,不敢喘息,只觉每一道声浪都像要把屋瓦掀翻。

站在龙阶最前方的凤辰昀沉静若铁。胸口焰痕灼烫,像一条活着的火蛇蜿蜒咬噬,他却把手藏在衣袖里,指甲扣进掌心直到温热渗出。

他看着顾庭、彭烈,看着褚远的唇形一张一合,忽而想起黑林夜雨似火——他拖着伤腿跨过倒塌的木栅,亲手把最后一名被妖焰烧得只剩半口气的偏将背出火线。

那人胸口还带着他亲封的铜牌。如今,一切被两个字抹去:怯战。

他知道此刻自己任何辩白,落到敌对耳里都只有一个名字:粉饰。他便把所有声音吞进喉咙,只留眼神如练,沉沉望向阶上。

御史台又上一人,年轻的路衡俯身叩地,语调冷凛:「太子既言不辞其责,臣等便请——罢其兵权、收其兵簿,专守东宫典学,以清众心!」

此言一出,武将齐呼「允」,文臣齐声「不可」,殿宇霎时像被两股巨力撕扯。

有人怒到失态,笏板几乎要抡出去,还被同僚一把摁住;有人胸口急喘,青筋突跳,眼看就要晕厥。

就在声浪将临沸点,龙座上的凤元焱终于抬起右手。

「——住口。」他声音不高,却像一枚铁锤落在鼓心,万籁俱寂。

凤元焱缓缓起身,广袖拖地。御案边一盏铜灯照亮他的侧颊,光影把他的神色切成两半,一半是帝王的冷,一半是父亲的沉。

目光先落在辰昀身上,停住半息,被烛影一晃,看不真切;再移向队列中的凤渊霆,那少年依旧拱手而立,眉目沉毅。

皇帝沉声道:「黑林之败,妖焰猝起,人事有失,天数亦然。太子监军,功过并记——此役之责,记一过;前阵止溃、斩妖救援,记一功。两相相抵,不再追究。」

文臣如释重负,却不敢歓声,仅彼此拱手。武将们眉间喜气一收,却尚未死心。

凤元焱再道:「二皇子……暂辅军务,入宣武台听调,从兵部议,试其能。帅权仍系于朝议,不可妄求。此后北境军情,由兵部每三日一奏,朕亲览。」

八句裁示,既不废太子,也不让二皇子立刻挂帅;既示恩,也留钩。话一落地,承炎殿里的每个人都听懂了:局势未决,棋还要下。

顾庭抱拳沉声:「臣领旨。」

许存、韩启齐声应道:「谨遵圣谕。」

彭烈按剑退下一步,目光仍炽:「末将请以家传甲胄,候命即行。」

凤辰昀垂眸应声:「儿臣谨受责,不敢懈怠。」他抬眼时,眸色如寒钢,没有一星半点的碎裂。凤元焱与他对视一瞬,又移开了眼。

朝会散。百官鱼贯而出,殿外北风穿过丹墀,狮吻衔铃叮当作响。台阶下,两绦流言像暗水一样往四处渗:

「太子虽保位,已失兵权之心。」

「二殿下入宣武台,朝局要换天了。」

传旨的小内侍抱着玉筒小跑,经过一簇紫檀影壁,听见两名低阶官员对语匆匆,一个念「后宫不可干政」,一个回「陛下亲口许她言」,声音像针,藏在袍袖缝里。

午后,东宫.昭和殿。

天色阴着,帘外的梧叶被风掀起又落下,像一层叠一层的叹息。殿内只燃了六盏宫灯,光影在屏风上切出冷硬的棱角。

凤辰昀换了内袍,肩甲解下,锁骨下的焰痕淡红又暗沉,他把外襟拢好,坐在案前,未发一言。

近侍温珩捧上药茶,轻声道:「殿下,午后太医院送来散焰汤,说可解胸中灼痛。」

辰昀指尖触到盏沿时微颤,终究抬手接过,却未饮。他问:「兵部今议何事?」

温珩道:「兵部尚书顾庭已传檄至宣武台,言三日内拟北境补防之策,请二殿下旁听议案;又有路衡暗访军中,欲收拾言路,压下对殿下不利之谈……但——」

他看了一眼辰昀的脸色,犹疑片刻,还是说了下去:「……但将营中多有言:二殿下若带兵,愿效死者十有七八。」

殿中陷入一瞬的静。风挟着冷气从门缝探进来,把灯焰吹得细长。

凤辰昀把盏放下,瓷底在案上发出极轻的一声。他抬了抬下巴:「昭和殿的名册还在?」

温珩立刻呈上:「在。」

「把在北境有亲族的内卫、书吏、侍从挑出一份,遣人家书报平安,银两按例加倍——先安人心。」辰昀顿了顿,又道:「再拟一封致兵部的议札,提三事:一,城防转移粮道,先保黑林以北三县;二,募工修筑火障,阻妖焰蔓延;三,派善行夜斥之人去查——黑林妖焰来势非常,像是有人指引。」

温珩一震,抬头看他:「殿下是疑……」

凤辰昀没有接。他把目光投向窗外,声音却如刀面拂过丝绢,平而冷:「查。用你的法子,不要惊动刑部。」

温珩领命而去。门扉轻阖,昭和殿又恢复清寂。

片刻后,侍讲陆宁被唤入。

他是东宫读书堂的师席,声名温雅,此刻眼底却也有掩不住的焦黑:「殿下,学士院多有议论,说今番裁示乃两面维系之策,朝局难免再起风潮。学生……不才,愿请殿下暂避锋芒,闭宫三日,勿与人争短长。」

凤辰昀看着他,忽而笑了一下,笑意却冷:「闭宫三日,朝议上就会多出三日讲太子无能的舌头。」他把案上朱笔拿起,在空白公牍上落下一行字,笔锋沉稳,「告诉学士院:明日午时,我开东宫书筵,讲《武经要略·行军篇》。凡愿来者,座无虚席。」

陆宁怔住:「殿下要……以书示人?」

「以法示人。」辰昀收笔,抬眼,眼神像一柄将要出鞘的剑,「他们把我放在光下,我就把我该做的放在更亮的光下。兵权不在手,法与度仍在。让他们知道,我不是只会在黑林流血。」

陆宁屏息,拱手:「谨遵令。」

人走殿静。夕色渐沉,光芒从帘隙斜斜落进来,切在辰昀的侧脸与锁骨焰痕上。他伸手,把灯芯挑得更旺,火焰一跃,像是胸口那道印记的回应。

他想起承炎殿上父皇的那一瞥,短暂而难辨;想起弟弟在群臣簇拥里谦逊的一揖;想起容妃袖底那缕不该存在于宫中的微焰。

「国本在社稷,不在一人。」有人这么说。辰昀在心里淡淡地回了一句——是以人守社稷,非以话守。

他坐直身子,将案上战牒、兵图一一摊开。窗外风声转硬,像夜的齿。昭和殿的最后一盏灯在夜里燃得更亮,映出他孤单却不退的背影。

真正的试炼,从此刻开始,不是被推着走,而是他亲手把脚跟钉在地上,让风往别处刮。

这节我写得超孤单。

朝堂那么多人,却没一个真在他身边。

太子不吭声,不是没话说,是谁都不会听。

——这种孤寂感,大概就是他开始变强的时候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章 第四章|第十四节|权衡落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