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焚界之歌 > 第13章 第四章|第十三节|夺嫡前奏

焚界之歌 第13章 第四章|第十三节|夺嫡前奏

作者:璃焰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10-22 10:25:48 来源:文学城

第四章|第十三节|夺嫡前奏

承炎殿上,钟鼓三十三响方歇,宫门沉重阖上,将外界嘈杂的风声隔绝。殿中烛火摇曳,映得满殿文武百官的面孔明暗不定。

今晨的朝会,本是例行议政,却因一封急报,转瞬成为风暴。

内侍颤声展开战报,高声宣读:「启奏陛下——黑林守战,三日三夜血战不休,终溃!

我军五万,折损三万七千余;副将战死七人,偏将折损十六人,粮械焚尽,营垒皆毁。余军狼狈退守,百姓逃散,沿途哭号不绝……」

字字如锤,击得殿宇沉重如铁。

顷刻间,一名御史已叩首出班,声如雷霆:「陛下!黑林溃败,责在监军!太子镇军有失,致使军心溃散,百姓受难,罪不可赦!」

满殿哗然。

「是极!」

「太子怯战,无颜再居东宫!」

「国本不可一日摇动!」

声浪此起彼伏,犹如山呼海啸。

凤辰昀静静立于龙阶之下。年少的面容清俊,却被灯火映照得极其苍白。

他的胸口隐隐作痛,那是焰痕在烈焰洗礼后留下的灼伤,每一次心跳都如火锋切割。

他明白,这痛楚若被旁人察觉,便是「不堪承重」的证据,因此只能将指节死死扣进衣袖,强自挺直。

又有将领冷声斥道:「前线军士传言,太子临阵犹豫,不敢亲赴!若非偏将拼死掩护,恐怕连残军也无以回返!」

「此言属实!」

「太子无勇,何以服众!」

「废之,另立贤者!」

武将声浪如雷霆交叠,满殿似都在震颤。

凤辰昀的耳中却浮现另一种声音——那是黑林夜里的嘶吼。

烈焰如海啸般翻涌,妖影撕裂天幕,将士撑起残阵,高喊着「殿下快退!」而他分明是带伤冲阵,剑上血未干,却依然咬牙斩杀。

那一夜的血与火,他记得太清楚。

可如今,所有真相被抹去,只剩下一句「怯战」。

他唇角紧抿,眼底浮起一抹荒冷。原来,真相在这座殿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谁的声音更响,谁能占住道理的高位。

「若你不是太子,你会死在黑林吧?」幻听似的低语在脑海响起,像是对他最深的嘲讽。

他几乎咬破唇,血腥味漫上舌尖。作为东宫,他承受的不是荣光,而是枷锁。若不是太子,或许他能以将军之名战死疆场,留下忠烈之名;可偏偏,他必须站在这里,任由万箭齐射。

这时,一名白须老相缓缓出列,沉声奏道:「陛下!黑林之变,乃妖焰突袭,非人力可控。太子虽有失,然其心可鉴。国本不宜因一败而动摇。若废嫡,实乃自乱根基!」

「偏护!」一名年轻御史立刻冷笑,「战场上,唯有胜与败!败即无能,何辩之有!」

「太子若再掌东宫,将来人族必亡!」武将厉声。

文臣护太子,武将攻太子,声音交错,如潮水激撞。满殿的烛火被逼得颤颤摇曳,似随时要熄灭。

凤辰昀缓缓抬首,声音低沉却清晰:「黑林溃败之责,辰昀不辞。」

殿内一瞬静止。

「然若因辰昀一人之过,便动摇国本,则是自毁人族根基。」

这话,如同一柄长剑,横斩满殿。有人愕然,有人冷哼,却无人能立刻反驳。

「太子竟敢自辩!」

「是辩,还是直言?」一位老臣冷声回击。

嘈杂再起,争锋愈烈。

凤辰昀垂下眼帘,掩住胸口焰痕的灼痛。他忽然生出一种孤绝的感觉——这满殿千人,没有一个真正站在他身旁。

他甚至不知,父皇是否还在看他。

他抬眼。龙座之上,凤元焱神情冷沉,从头到尾未发一语,像在观望一场棋局。

他是父亲,却更是帝王。辰昀胸口一窒,心底涌起一股几乎要令他跪倒的压抑。

——原来,他真的只能一人承受。

「若国本动摇,便因为我。」他在心底喃喃,像对自己宣判。焰痕灼痛至极,他却将痛压进更深的沉默里。

终于,凤元焱开口,声音沉重如铁:「朕,知晓了。」

四字落下,既无赦也无罚。比起任何责责与惩治,都更叫人心寒。

百官齐齐伏首,不敢再言。殿宇瞬间死寂。

辰昀却明白,这一刻之后,他的东宫之位,已不再稳固。

承炎殿内,争辩声犹未散去,沉重的气息仍压在每个人心头。

文臣与武将的唇舌之争,像是两股洪流,彼此冲击,谁也不肯退让。就在这时,一道明艳的身影缓缓出列,打断了这场近乎失控的喧哗。

容妃.容婉凝。

她一袭玄红凤袍,金线绣纹在烛火下熠熠生辉,步伐轻缓却稳定。

她举手投足间自有一股妖冶的雍容之姿,像是带着火焰的流光,瞬间吸引了众人目光。

她的声音并不高昂,却自带穿透力,像是静水之下暗暗升起的潮涌,将百官的声浪压下:「诸位大人所言,皆是为社稷着想。黑林之败,固然痛心,但战事当前,当务之急,不在追责,而在补救。」

殿中沉寂数息,终于有御史出列,声音凌厉:「娘娘身居六宫,理应专于奉侍,岂可议及军政!后宫干政,自古为戒!」

这话立刻引来几声附和:「正是!宫闱之内,不宜论朝堂大事!」

「若开此例,恐将来后宫人人可言军国!」

一时间,气氛再度紧绷。

凤元焱却抬手,声音不疾不徐:「容妃不过一片心意,诸卿何必如此紧逼。她既是宫中听闻百官争执之人,不妨让她说说解法。」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

有人面色惊疑,却不敢再多言;有人心底暗自记下:皇帝竟当众许容妃开口议政。

容妃盈盈一笑,复又俯首,姿态谦和却丝毫不慌:「臣妾岂敢妄言?不过见国难当头,忍不住进一言。若有不妥,还望诸臣海涵。」

她的话既避开了「干政」的指责,又成功将话题引回「二皇子领兵」的提案。

「如今军心动摇,若再迟疑,恐北境防线不保。」容妃略一顿,目光似不经意地落在龙阶之下,那个沉稳立着的少年身影——二皇子凤渊霆。

她微笑着继续说道:「渊霆自幼勤习武艺,胆识果决。若能由他率兵,或可振军心,雪耻于一役。」

殿内顿时一静,所有目光都顺着她的声音转向凤渊霆。

武将中立刻有人振声附和:「二皇子勇武果敢,正当用之!」

「是啊,若让二皇子领兵,必能重振军心!」

「太子专责东宫政务,军务不若交由二皇子更妥!」

声音像星火一般自武将一侧烧起,迅速蔓延。许多人心里都明白,这其实就是另一种「夺嫡」的试探。

文臣一派神情复杂,有人低声劝阻:「东宫尚在,岂能轻议更换领军?」

但这些声音很快被湮没在武将的呼喊之下。

凤渊霆在殿中央缓缓上前一步,动作不急不躁,却显得格外沉稳。少年眉目刚毅,声线清朗:「儿臣愚钝,不敢言能,唯知人族疆土不可失。若父皇与诸位大人真觉儿臣有用处,愿效犬马之劳!」

话语谦卑,却字字如锋。既没有直接挑衅太子之意,也没有半分推诿。

这一瞬,满殿臣子心思各异:太子刚才的沉默与冷忍,与二皇子此刻的谦和果敢,形成鲜明对照。

就算容妃未再多言,这场「比较」也已悄然在众人心中落下。

凤辰昀站在原地,目光沉如铁。他看似不动声色,胸口却因焰痕灼痛而起伏。

他清楚弟弟的话外表谦卑,实则早已在众臣心里立下「可堪重任」的形象。他没有一句僭越之辞,却让朝堂在不知不觉间,开始将他与东宫对立起来。

——这就是容妃的手段。

辰昀抬眼,恰与渊霆视线交锋。那一瞬,两人之间没有言语,却有无声的火光划过。

凤渊霆的眼里带着掩不住的锐意,那是一种「终有一日会与你争锋」的光。

容妃立于殿侧,眸底笑意若有若无。她没有再说什么,却在袖底缓缓收回一只指尖轻动的符纸。

那是她方才开口之前暗暗燃起的焰息,无声却带着妖力的微光。没有人看见,她如何以这点妖焰催动武将们的心弦,让声浪迅速倾斜。

龙座之上,凤元焱目光深沉,眉头微蹙。他没有立刻打断这场风向的转变,像是在冷眼旁观,让局势自行发酵。

凤辰昀心口一紧,指节在袖中死死攥紧,直到掌心渗血。他明白,这场朝堂之辩,已不再只是「黑林溃败」的追责,而是第一次明面上的夺嫡前奏。

殿中声浪愈来愈高,武将呼喊几乎要震破屋瓦。有人甚至高声直言:「二皇子可领兵北伐,挽回军心!」

文臣们脸色大变,却无法压制。因为此刻的二皇子,正站在光芒中央,背后有母妃的推动,有将士的附和。

凤辰昀抬头,冷冷望着弟弟,胸口的焰痕疼得像要裂开。这是他与渊霆第一次真正的殿上对峙,没有兵刃,却比任何一场厮杀都来得凶险。

在无声的角力里,太子与二皇子的身影,已然分立于朝堂两端。

就在武将的呼喊愈演愈烈时,一名翰林学士跌跪出班,声音颤抖却坚定:「不可!太子乃国本,二皇子虽勇,却仍年少,何以当此重任?若此时摇东宫根基,岂非正中妖族之计!」

他的话如孤舟逆流,立刻被怒喝淹没。

「迂腐!战事如火,哪还顾得传统!」

「太子无能,人族已危,再不立决,恐怕北境一夕沦陷!」

承炎殿上,声浪翻滚,几乎要将金梁震断。

容妃垂眸掩去唇角的笑,她袖中符焰渐渐熄灭,只余一缕青烟盘旋,随着气流无声散去。这场声势,她已经点燃,再无需多言。

凤辰昀静静望着这一切,胸口的焰痕灼痛到几乎令他窒息。他想开口,却知此刻任何言语都会被曲解为「无能的辩解」。

父皇仍旧沉默,龙座上的影子冰冷如铁,没有一丝庇护。

他忽然生出一种清醒的绝望:这场争锋,不是妖族在逼宫,而是来自他身边至亲的第一道试探。

声浪可以塑造真相,但真相不会永远沉底。

下一节:皇帝落子,局势暂收或再推?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第四章|第十三节|夺嫡前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