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怜殊这回去想宋霁珩自没空手去,主要是两人沉默无言三日之久,她这番过去,若是没有缘由就寻过去,那献殷勤也献得忒明显。
虽说以宋霁珩定能猜到她此去来意,但总也要有块遮羞布遮掩。
她去膳堂那边做了一碗膳汤,端着汤去寻了宋霁珩。
这会时候也还早,不过傍晚时候,宋霁珩刚好从讲堂那边回来,门子见是她,放人进了门。
院子清净,里头以青石铺地,不见花草,独见一株形态古怪的古树立于庭院,墙角处有修竹迎风而立,屋子里头散着一股冷冽清淡的檀香,同宋霁珩身上的味道一样,程怜殊提着食盒,步子也不敢迈大,好不容易挪进了屋里。
傍晚的夕阳透过棂花窗,在地砖上投下清晰如竹叶的疏影,屋中没有人声,唯有铜壶滴漏的细微声响,偶尔夹杂书页翻动的沙沙声。
抬首看去,正见宋霁珩坐在椅上看书,他听到程怜殊的动静,只抬眼往她的方向扫了一眼,而后一句话都不曾说,收回视线又看向了手上的书本。
程怜殊轻手轻脚走至他的面前,将食盒搁置到了桌上,见宋霁珩仍是不搭理她,她轻声唤道:“表兄,你累了吧?我做了汤,你尝尝看?”
宋霁珩终放下了手上的书,他抬眸,看向她,问道:“今日怎突想起同我献殷勤?”
程怜殊听他语气平淡,见他没在生气,乖顺道:“表兄这叫什么话,我一直念着表兄,你先前在外的三月,我日日盼你回来,只想着你那夜仍气在头上,怕来了也惹你厌烦,这才没来。”
宋霁珩反问:“你怎知我现在就没在生气?”
程怜殊将羹汤从红食盒中拿出,道:“那表兄喝点汤降降火。”
宋霁珩拿起了汤匙,没有喝,只是舀了舀,他问:“今日究竟什么事。”
程怜殊怕他不耐烦,也没再拖着了,顺势坐到了他的对面,她小臂交叠,枕靠在桌上,看着宋霁珩诚恳道:“那晚回去之后我也想了许久,表兄生气不无道理,我不该动手伤人,不该不去学堂,我知道错了。”
宋霁珩显然不信,却也只轻笑了一声:“三日便想明白了?”
“这样简单的道理三日自就明白了。”程怜殊见他笑了,便以为没什么事了,更松一口气,她试探问道:“表兄往后是要在讲堂授课吗?”
宋霁珩掀起薄薄的眼皮,看向了面前神色认真的少女,他“嗯”了一声,算是应下。
程怜殊马上道:“那我也要去讲堂。”
宋霁珩放下了手上汤匙,汤匙同瓷碗相碰发出声响,他毫不留情刺她:“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前些时日还动手伤人,哪里供得起你这尊大佛?”
程怜殊竖起三指保证:“往后我好好听学,再不闹事!”
宋霁珩自从回到宋家之后越发繁忙,先是忙着科举,后又是忙于公务,她时常不能见到他。
从前的时候,他们好像是并肩而行,可自他回到了宋家之后,程怜殊眼睁睁看着他离她越来越远,而她停留在原地。
她觉得自己好像被他丢在看不见的地方了。
她想,只要能多见见他,她决计可以忍受其他的。
得到了程怜殊的保证,宋霁珩神色稍缓,他说:“这是你自己应下的。”
程怜殊见他如此,也彻底放下心了,知道她动手的事情在宋霁珩那里算是暂时揭过去了。
她转眼又盯上了一旁的那个木箱。
那是宋霁珩远行带回的东西。
尤记得之前有两个箱子,如今剩下一个,想来是没有分完剩下的。
程怜殊想宋霁珩也消气了,试探问了一句,见他扬首,知他是默许了,便如愿以偿扑到了箱子上,这些东西是宋霁珩从外地带回来的,有些是别地特产,都是些她没见过的稀罕玩样,她半跪在地上,看着那些东西。
一旁侍女递了软垫过来,垫在了她的膝下。
宋霁珩由她在那挑挑拣拣,难得没有开口斥她,他说:“其他人的已经分好了,一会叫人将这箱都搬回去。”
他说完这话终闭口不言,拿起汤匙开始用起面前的羹汤。
程怜殊听到他那话,转头看他,笑吟吟道:“表兄,你太好啦。”
黄昏时候,天色并不怎么亮堂,少女眉眼弯弯,可攀灯火,屋中炭火烧得旺,又许是高兴,她的脸上漾起一团酡红,顾盼生风,明眸善睐。
她笑着道完了谢便回过了身去,又开始全身心扑到那个木箱上去,一经松快,整个人便有些混不吝起来了。
她弯腰时候,身上的衣裙贴在腰侧,腰身纤细,被衣服拢得隐隐绰绰,东倒西歪倚在那箱笼上,更显身姿。
程怜殊好像又长大一点了。
许是她心性太过稚嫩,宋霁珩对她的记忆仍停在以前的时候,那些记忆一直绵延至今,让他总觉她还只是半大点孩子,可如今算来,十六年岁,也不小了,到底也不是那个梳着双螺的小孩了。
宋霁珩神思向来敏捷,可唯独这件事却发现得迟缓。
他收回视线,不再看她一眼,心中生出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捏着汤匙的指尖有些泛白。
凌白从屋外进门,显然是有事要禀,才迈进了屋子就听宋霁珩寒着声道:“坐没坐相,像什么样子。”
那头的女郎连头都没回,心不在焉“嗯”了一声,便将背打直了。
凌白也不懂宋霁珩这是何意,神色讪讪,不过也习惯两人如此相处模式,宋霁珩若看不惯她的习性,便毫不留情训她几句,那厢程怜殊听得快,马上就立正坐好。
他也不再多想,进了屋去。
宋霁珩也没再理会程怜殊,看向凌白,问道:“何事要禀?”
“大太太那边喊公子去一道用晚膳,让喊上表小姐一起,说是为您接风洗尘的家宴。”
宋霁珩起身,拿了架子上的大氅,睨了一眼还坐在地上的程怜殊:“起来。”
程怜殊见要出门,放下了手上的东西,忙不迭起了身,抓了脱在一旁的斗篷,同宋霁珩一道往外去。
两人撑伞,一前一后走在雪中,程怜殊深一脚浅一脚跟着宋霁珩,亦步亦趋。
宋霁珩喜欢清净,他们住的院子于宋府东边,位置偏僻,来往的人不算多,等出了拱门往堂屋的方向去,人便渐渐多了起来,路上见到下人,纷纷冲两人行礼。
宋霁珩话少,到了外头人多起来,程怜殊老实了些,一路上也没主动开口,两人便这番一路无话。
他们到堂屋时,不算早,已来了不少人。
说是家宴,也不过是继母林氏将大房的人凑合到了一处,聚在堂屋用了膳。
大房有五个公子,当初白氏晚育,嫁进宋家的三年无所出,以至于大房的长子从林氏的肚子里头先出来,林氏膝下有一子一女,大儿子已经二十三岁,是府上的二公子,如今已娶了妻。
另有三个小姐,两个是姨娘所出,另一个为林氏所出,便是那日同程怜殊动手的宋映薇。
人到的差不多了,几个公子小姐全都来了,只林氏同宋大爷以及宋首辅还未曾到。
本来屋子里头还有些说话声,宋霁珩同程怜殊一到便渐安静了下去。
他们几个兄弟姐妹同宋霁珩的关系都不算亲近。
当初宋霁珩没走失前便生性孤僻,同家中人不甚往来,如今回来,性子更加冷淡,其他人也不敢接近他,至于程怜殊,她就是跟在宋霁珩屁股后面的跟屁虫,府上的人都知道她出身不好,对她也喜欢不起来。
尤是宋映薇,经了上次的事后,此刻看着程怜殊的眼睛都像冒了火。
她故意将蟾蜍放在她的位子上吓唬她,却没想到她竟敢抓着这东西往她衣服里面塞!
她怎么敢的!
程怜殊装作不见她那愤恨的眼神,跟在宋霁珩的身后入了座。
入席之后,宋霁珩的大哥宋霁山同他寒暄客套几句,问他前些时日在外办公是否顺利。
宋映薇趁他们说话的空隙,看着程怜殊道:“你跟过来做什么?这是我们宋家的家宴。”
程怜殊碍于宋霁珩在旁,也不同她呛声,装没听见。
宋映薇见她如此,更气得牙痒,宋霁珩一回来她就装得老老实实,那前些时日拿癞蛤蟆塞人衣服里头的是谁?
她还想说些什么,却见宋霁珩似冷冷往她的方向一瞥,宋映薇怵他,嘟嘟囔囔把话咽回了肚子里头,心里头记恨更深。
不多时,宋首辅同那两夫妻一起进来。
小辈们一道起身行礼。
宋首辅入了主座,让他们都坐了下来。
“不过是一场家宴,不必多礼。檀婴回来了,一家人在一起用用膳,当是接风洗尘了。”
檀婴是宋霁珩的字。
他又道:“前些时日我进宫面圣,陛下对檀婴也多有嘉奖。他心中有你们几个兄弟姐妹,他在学堂的时日,都得同他多学学。”
底下几个公子的脸色都不大好看,尤是二公子宋霁山,老爷子偏心宋霁珩他们不是不知道,本想着在外流落了几年,回来之后人应当是个半废,可谁承想,中了功名不说,官场上混得也是风生水起,压得底下几个兄弟都抬不起头来。
都是一家人,都是差不多的年岁,前头有个这样厉害的人在,心里头多少是有些不舒坦。
是林氏出来打起了圆场,她笑着说:“是该多学学,檀婴这些月辛苦了,这些菜都是母亲亲自盯着,叫你补身子的,你今个儿可要多用些。”
这宋家大爷宋闻是个寡言少语之人,约莫四旬年岁,脸庞棱角分明,颧骨高耸,紧抿的薄唇两侧镌刻着两道深深的法令纹,不言不语时也透着一股冷峻与严苛。
他出言同宋霁珩道:“你在外的这些天,你母亲担心你,饭都没怎么吃好。”
白氏故去后,宋霁珩同林氏关系一直平平,宋闻看在眼中,也没少为林氏这个后母说好话。
程怜殊听得那几人客套往来,听得耳朵发酸,肚子都快开始打鼓,终于,听到宋霁珩漠声“嗯”了一下,宋首辅下令开膳,众人才终得动筷。
在场之人,除了程怜殊是真的把这场家宴当做一场饭局外,其他人心里头多多少少有点自己的小心思。
宋家是大族,这等高门大户中,弯弯绕绕不见得少。
例如林氏这人面上和善,关爱后子,但程怜殊心里也明白,她并非看着那般面善,就是个假惺惺的笑面虎。至于其他的那些兄弟姐妹......程怜殊想起幼时在家中时,有算命的先生给宋霁珩批了一卦,言他六亲缘浅。
如今来看,确是如此不错。
也挺好的。
程怜殊自私的想,这样就只有她陪在宋霁珩身边了。
她没再管那些,只低头乖顺用膳,毕竟林氏为了做样子,今日这场家宴办得满满登登,然而,不多时,却又听林氏将话头忽地扯到了她的身上。
只见林氏笑眯眯看向她,问道:“殊姐儿如今多大年岁?”
程怜殊没想到她扯到了她,心里头烦她,却放下筷著乖顺回道:“今岁十六了。”
林氏听后意味深长地笑了笑,“哦”了一声,而后道:“原都十六岁了,这么快,我还记得你当初和霁珩回来的情形呢,转眼一年多都过去了,人出落地越发水灵了,也该到嫁人的年纪了。”
程怜殊并不知道她忽然提起这事是做什么,下意识看向了一旁的宋霁珩。
宋霁珩像是没听见他们的谈话,自顾自用膳,只留给她一个冷漠的侧脸。
程怜殊恼他当木头,却又不敢发作,抿唇不言。
林氏见此便更来了兴致,她笑问:“看檀婴做些什么呀?他是你半个兄长,可这世上也没妹妹跟着哥哥一辈子的道理不是?”
程怜殊就听不得她这话,是,这世上没有妹妹跟哥哥一辈子的道理,有夫妻一辈子相互扶持的道理。
她想做的可一直都不是他表妹。
但她也没胆子大到说这样的话。
她垂着眸,长睫在眼下投出一片阴影,声音清浅,只道:“我都听表兄的。”
都听表兄的?
众人听到这话,神色更古怪了些,不约而同抬眼去觑宋霁珩,然而,他对此竟也没什么反应,没有要做辩驳的意思。
大家多少能看出宋霁珩与程怜殊关系不同寻常,只是说男女之情倒也不大对,宋霁珩清泠泠一人,不像是有那样的心思,想来是真家将人当做妹妹来看,可程怜殊好歹也是个及了笄的姑娘,这样跟在他的身边,像什么话?
什么都听表兄的,他是她兄长还是娘亲?
说出去都该叫人笑话。
显然在场的人都明白这样的道理,是以就连宋首辅的神色都变了变。
林氏还想再说些什么就叫宋霁珩阻了,他道:“母亲用膳吧,时候还早,不说这些。”
听他语气强硬,林氏脸上的笑顿了顿,她道:“那行,檀婴都说了,那我们便用膳吧。”
因这桩事情,这顿晚膳气氛尴尬,没多久便结束了。
晚膳过后,两人往院子的方向回,程怜殊因着方才林氏的话心情也不大好,一路闷着声,围帽一兜,整个人埋进了衣服里头。
宋霁珩回头看她,就见得如此情形。
他抿唇问道:“怎么了?”
程怜殊问他:“表兄,她是说让我嫁人吗?她想让我嫁给谁?”
林氏不会无缘无故说起这件事,猝然提起,必有缘由,只不知是何缘由,照着程怜殊对林氏此人了解,知她肯定没安什么好心。
程怜殊抬起了脑袋看向宋霁珩,只见那双柳叶眉蹙到了一起,眉眼之间拢着一股郁气,芙蓉面与月光相衬,竟有几分苍白。
想是被方才林氏的那些话膈应到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第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