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过天晴的云巅村,空气里浸着草木与泥土的清新,连远处的山峦都显得格外透亮。张笑笑刚把孩子们的作文本收齐,就看见孙校长领着一个西装革履的男人走进校园,身后还跟着两个扛着摄像机的工作人员。
“笑笑、雅雯、李昂,快过来!”孙校长的声音带着难得的兴奋,“给你们介绍下,这是县教育局的周主任,特意来考察咱们的支教创新项目!”
周主任约莫四十多岁,戴着金边眼镜,笑容温和却带着审视的目光,逐一扫过三人:“早就听说云巅村的支教团队很有想法,用直播、微电影的方式带动孩子学习,局里很重视。”他的目光落在笑笑身上,“张老师的公众号‘云巅记事’我也有关注,做得很有影响力。”
笑笑刚要说话,就听见李昂抢先一步,胸膛挺得笔直:“周主任!直播和微电影都是我们团队一起策划的,我主要负责孩子们的体能训练和拍摄稳定性指导,王老师负责艺术美学,笑笑老师负责文案和运营,分工明确!”他说着,偷偷瞄了眼王雅雯,【在领导面前得正经点,回头再逗她——不过王老师认真工作的样子,确实挺好看!】
王雅雯感受到他的目光,微微颔首回应,对周主任温和一笑:“周主任客气了,都是孩子们愿意配合,我们只是顺势引导。”她的心声带着一丝无奈:【还好李昂没乱喊,不然在领导面前多失礼。】
笑笑忍着笑,补充道:“周主任,其实很多创意都来自孩子们,我们只是帮他们把想法落地。”她捕捉到周主任的心声:【这几个年轻人看着挺踏实,互动也默契,就是不知道实际效果怎么样?得好好考察下,要是真行,就能作为典型案例推广。】
正说着,陈默抱着一摞新到的图书从外面走进来,身上的作训服还沾着点草叶。孙校长连忙介绍:“这是村里的巡逻队队长陈默,平时特别照顾学校,孩子们拍摄、户外活动,都是他帮忙保驾护航。”
陈默放下图书,对周主任点了点头,语气简洁:“应该的。”他的目光掠过笑笑,确认她没什么异常,才转向孙校长:“图书都清点好了,放在图书角。”【教育局的人来考察,希望别给老师们添麻烦。】
周主任看着陈默,眼神里多了几分赞许:“基层工作不容易,陈队长辛苦了。”他转头对工作人员说:“一会儿多拍点孩子们上课和图书角的画面,重点记录下教学创新的细节。”
考察进行得很顺利。周主任听了李昂的体能教学示范课,看了王雅雯带着孩子们用简易乐器演奏采茶谣,还翻阅了笑笑整理的公众号后台数据和孩子们的作文本。当看到小军娃写的《暴雨中的守护神》和阿依描写星空的作文时,他忍不住点头:“情感真挚,观察细致,这就是最好的教学成果。”
中午在村里的小饭馆吃饭,周主任刚起身离开,李昂就凑到王雅雯身边,压低声音:“系花老师,刚才在领导面前给你留面子了吧?没乱喊你名字。”
“李昂!”王雅雯眉头微蹙,语气带着明显的不耐,“说了多少次,别叫这个!难不难听?”她的心声满是嫌弃:【这家伙真是没救了,都多大了还揪着老外号不放,幼稚死了!】
“那你不让叫系花,叫王老师又太生分,我叫你什么呀?”李昂故意挑眉,眼里带着戏谑,“总不能一直‘喂’‘那个谁’吧?”
“就叫王老师!”王雅雯斩钉截铁,耳尖却悄悄泛红,“我们是同事,叫老师得体又规矩,有什么生分的?”
笑笑坐在旁边,忍着笑喝了口茶,心里吐槽:【李老师这是精准踩雷啊,没看出王老师已经不耐烦了吗?不过这越怼越近的架势,也是没谁了。】
下午,周主任临走前突然提起:“张老师,你公众号里提到的那个星空拍摄活动很有意义,局里打算联合县文旅局搞一个‘乡村星空研学’项目,想以云巅村为试点,你们愿意参与吗?”
笑笑愣了一下,随即眼睛亮了:“当然愿意!孩子们肯定会很开心!”
李昂立刻接话:“周主任,我可以负责研学活动的体能训练和安全保障!王老师可以带孩子们做艺术创作,我们配合绝对默契!”他说着,冲王雅雯挤了挤眼睛,【先顺着她的意叫王老师,以后有的是机会磨她。】
王雅雯瞪了他一眼,却还是笑着补充:“我可以带孩子们画星空、写星空诗歌,让研学活动更有氛围。”她的心声带着点无奈:【这家伙虽然嘴欠,但干活还算靠谱,不然真懒得理他。】
周主任满意地点头:“那就这么定了!后续我会让人跟你们对接具体方案。对了,县里下月初要举办乡村教育创新论坛,想请你们团队去做分享,张老师,你作为主要运营者,得多准备准备。”
笑笑心里一紧,有些犹豫:“我……我怕说不好。”【当众分享?我从来没做过,会不会紧张到忘词?】
陈默突然开口:“放心,你平时写的公众号文案就很好,照着那个思路说就行。”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让人安心的力量,【笑笑平时跟孩子们沟通、写文案都很有条理,只是不够自信——得帮她鼓鼓劲。】
李昂也拍着胸脯:“笑笑,别怕!到时候我们都陪你去!我帮你补充体能教学,王老师补充艺术部分,咱们分工合作!”他说着,又故意看向王雅雯,“是吧,王老师?”
王雅雯没接话,只是轻轻“嗯”了一声,算是回应,心里却在想:【这家伙,总算说了句正经话。】
考察队离开后,学校里一片喜气洋洋。李昂拉着王雅雯讨论研学活动的体能训练方案,嘴里滔滔不绝:“王老师,我们可以先带孩子们做趣味体能游戏,再教他们野外生存技巧,拍摄星空的时候还能顺便观察动植物……”
“体能训练得循序渐进,”王雅雯打断他,语气认真,“孩子们年纪小,骨骼还没长好,不能搞太剧烈的运动,安全第一。”【跟他讨论工作还行,一扯别的就没正形。】
笑笑则坐在办公室里,对着电脑整理研学活动的初步计划,陈默悄悄走了进来,把一杯温热的蜂蜜水放在她桌上:“喝点水,别太累了。”
笑笑抬头对他笑了笑:“谢谢陈队长。你说,我真的能做好论坛分享吗?”
陈默看着她,眼神认真:“能。你对孩子们的用心,对教学的思考,都写在公众号里了,只要如实说就行。”他顿了顿,补充道:“要是紧张,我可以陪你去县城。”【论坛在县城举办,来回山路不安全,正好有借口送她,也能帮她缓解紧张。】
笑笑心里一暖,点头道:“好啊,那到时候麻烦你了。”她的心声带着点小雀跃:【陈默虽然话少,但总能在关键时刻给人安全感——有他陪着,好像真的不那么紧张了。】
就在这时,笑笑的手机响了,是苏曼发来的视频通话。接通后,苏曼的大脸立刻出现在屏幕上:“笑笑!救命!顾言那个工作狂居然要休年假,说要去云巅村看你!”
笑笑愣了一下:“他怎么突然要过来?”
“还不是因为刷到你公众号更新,知道你们要搞什么星空研学,还要去县里做分享。”苏曼翻了个白眼,“他跟我说的时候,脸都快黑了,嘴上没说什么,我看他心里肯定在吐槽‘费力不讨好’。你忘了?当初他在□□你找了多少资源,投资人、教育局的关系都捋顺了,想帮你搞成规模化的乡村教育项目,结果你非要自己来支教,现在不还是绕回搞项目了?”
笑笑的指尖微微收紧,心里泛起一丝复杂:“我跟他不一样,我只是想让孩子们多些体验,不是要搞规模化。”
“我知道你想法纯,但顾言那个人,金融思维刻在骨子里,肯定觉得你现在这样‘小打小闹’,不如在上海有资源、有投资来得高效。”苏曼叹了口气,“他还让我帮你整理了一堆演讲技巧和数据分析模板,说怕你分享的时候没逻辑,我等会儿发给你,你好歹应付一下。”
挂了电话,笑笑的心情有些沉重。陈默看出她情绪低落,轻声问:“怎么了?”
“没什么。”笑笑勉强笑了笑,“是我上海的朋友,说顾言要过来。他……他之前想帮我在上海搞乡村教育项目,找了很多资源,但我想来支教,所以没同意。现在我在村里搞研学,他可能觉得我绕了弯路。”
陈默点了点头,从她的只言片语里,大概摸清了核心矛盾——笑笑追求的是纯粹的教育体验,不掺杂功利目的;而顾言作为金融从业者,更看重资源整合、规模效应和实际回报,两人的理念显然不在一条线上。他没多说大道理,只是转身去给她泡了杯菊花茶:“降火,别想太多。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他的心声很直白:【顾言的想法太功利,跟笑笑想要的不一样,希望他别给笑笑添堵。】
笑笑捕捉到他的心声,心里一暖,又有些无奈。她没想到陈默能这么快看透本质,这份不声不响的细腻,让她格外安心。
接下来的几天,大家都在忙着准备研学活动和论坛分享。李昂每天带着孩子们在操场进行轻度体能训练,还特意设计了“星空寻宝”“障碍探险”等趣味游戏,一边教孩子们动作,一边时不时喊王雅雯:“王老师,你快过来看看,小军娃这姿势是不是特别有艺术感?”
“李昂!”王雅雯走过去,无奈地帮孩子们纠正姿势,“这是体能训练,不是艺术摆拍,重点是规范和安全。”心里却在吐槽:【这家伙,总能把正经事搞得乱七八糟。】
笑笑看着两人打情骂俏的样子,心里忍不住偷笑:【这俩真是把“互怼”当成工作日常了,不过李昂每次都能精准找到话题跟王老师搭话,也是个本事。】
王雅雯则带着孩子们制作星空主题的手工灯笼,用彩纸剪出星星、月亮的形状,贴在透明的塑料瓶上,里面放上小灯串,晚上点亮后,像一串串迷你星空。李昂时不时凑过来捣乱:“王老师,你这星星剪得太圆润了,得锋利点才像天上的星,我帮你剪!”
“不用你瞎掺和,一边去教孩子们训练!”王雅雯把他推开,眼里却带着藏不住的笑意。
笑笑则在陈默的帮忙下,去后山查看研学路线。陈默拿着柴刀,把路边的枯枝和杂乱的灌木清理干净,时不时提醒她:“小心脚下,这块石头松了。”“前面有个小坡,我扶你过去。”
笑笑跟在他身后,看着他高大的背影,忍不住说起顾言:“陈队长,你说,是不是做事情一定要追求规模和效率才叫成功?”
陈默顿了顿,停下脚步转头看她:“不一定。”他指了指不远处正在采摘野花的阿依,“你看阿依,她采花不是为了卖钱,也不是为了做多好看的花束,就是觉得花好看,摘下来开心。对她来说,开心就是成功。”他的目光落在笑笑脸上,“你做教育,是为了让孩子们开心、学到东西,不是为了规模,这就够了。”【成功没有标准答案,笑笑没必要跟别人比。】
笑笑心里一震,看着陈默认真的眼神,突然豁然开朗。是啊,她当初来支教,不就是为了远离那些功利的衡量标准,纯粹地做教育吗?为什么要因为顾言的想法而自我怀疑?
【陈默好像总能一针见血地说到我心里去。】笑笑的心声带着敬佩,【他不懂什么大道理,却比谁都明白生活的本质。】
论坛分享的前一天,顾言果然来了。他穿着休闲西装,比视频里看起来更沉稳,手里拎着几个大箱子,里面装满了研学用的专业相机、三脚架和保暖设备。他脸上带着温和的笑,眼神里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笑笑,好久不见。”顾言把箱子放在地上,语气自然,“这些设备你先用着,都是轻便易操作的,孩子们用着安全。”
笑笑接过他递来的水,轻声说:“谢谢,其实不用这么破费,我们有简单的设备就够了。”
“既然要做,就尽量做好。”顾言笑了笑,目光扫过简陋的办公室,心里却在嘀咕:【这么简陋的条件,就算有专业设备,能做出什么像样的成果?当初在上海,我给她找的资源比这好一百倍,她偏要放弃,现在这样,不过是白费力气。】
李昂凑过来,上下打量着顾言,心里嘀咕:【这就是笑笑的男朋友?看着挺斯文,就是眼神里有点傲气。】他故意大声喊:“王老师,快来帮笑笑看看这些设备怎么用,顾先生带来的都是高级货!”
王雅雯无奈地走过来,配合着查看设备,心里却在想:【李昂这是故意的吧,不过倒也帮笑笑缓解了尴尬。】
陈默则走上前,帮顾言拎箱子,语气平淡:“顾先生一路辛苦了,我带您去宿舍放东西。”他的心声很清晰:【顾言看办公室的眼神带着轻视,他想要的是规模和效率,跟笑笑的想法不一样,希望他别为难笑笑。】
顾言对陈默笑了笑:“麻烦陈队长了,经常听笑笑提起你,说你很照顾学校。”他的语气客气,心里却在评估:【一个乡村巡逻队队长,能提供什么实质性的帮助?不过是些体力活罢了。】
晚上,大家在办公室里一起准备论坛分享的PPT。顾言帮笑笑梳理逻辑,补充了很多专业的数据分析和推广建议:“笑笑,你这里可以加上公众号的用户增长曲线,再对比一下其他乡村教育账号,更有说服力。”
笑笑皱了皱眉:“我不想用这些数据来证明什么,我只想分享孩子们的故事。”
顾言愣了一下,随即笑道:“我知道你想纯粹,但论坛上都是教育界和文旅局的人,他们更看重实际效果和影响力。”他心里却在叹气:【还是这么理想化,不懂现实的规则——没有数据支撑,谁会真正认可你的成果?】
李昂和王雅雯则分别整理了体能教学和艺术教学的案例,李昂时不时喊王雅雯:“王老师,你看这个案例这么写行不行?要不要加点艺术化的描述,显得更有格调?”
王雅雯凑过去看了眼屏幕,认真提出建议:“不用搞那些虚的,这里突出孩子们的参与感和成长变化就好,不用太书面化。”
陈默虽然没说话,却默默给大家泡了茶,还从宿舍拿来了烤得焦香的土豆和裹着糖霜的玉米棒,放在桌上:“山里没什么好东西,垫垫肚子。”
顾言拿起一个烤土豆,外皮焦脆,咬开后香气扑鼻,意外地觉得味道不错。他看着身边忙碌的众人,看着笑笑说起孩子们时眼里的光,看着李昂和王雅雯斗嘴时的默契,心里那点固执的想法,似乎松动了一丝。【她在这里,好像真的很开心。这种开心,是在上海筹备项目时从未有过的。】
论坛当天,笑笑站在演讲台上,看着台下坐着的教育局领导、各个学校的老师代表,还有坐在第一排的顾言、李昂、王雅雯和陈默,深吸了一口气。她没有按照顾言准备的数据分析模板,而是从孩子们的故事说起——说起暴雨中守护水渠的陈默,说起李昂教小军娃拍摄时的耐心,说起王雅雯用音乐治愈内向的阿依,说起每个孩子从胆怯到自信的转变。
她的声音虽然有些紧张,却格外真挚。当她展示孩子们用简易设备拍的星空照片,还有那些歪歪扭扭却充满童趣的作文时,台下的掌声此起彼伏。
顾言坐在台下,看着台上发光的笑笑,心里五味杂陈。他不得不承认,笑笑的分享很有感染力,那些孩子们的故事,比任何冰冷的数据都更能打动人。他一直觉得,成功的教育应该是规模化、体系化的,却忽略了最本质的东西——对孩子的用心。【或许,她的选择并没有错,只是我们追求的东西不一样。】
分享结束后,顾言第一个走过来,递给她一瓶水:“笑笑,你说得很好,比我想象中还要好。”他的语气里带着真心的赞许,“我以前太执着于形式和规模,忽略了教育的本质。以后我不会再勉强你按照我的想法来,你想在这里做多久,想做什么,我都支持你。”
笑笑愣了一下,随即笑了:“谢谢你,顾言。”她知道,顾言能说出这句话,有多不容易。
李昂拍着她的肩膀:“笑笑,太厉害了!没给我们云巅村丢脸!”他转头看向王雅雯,语气带着邀功,“王老师,我就说我们配合肯定没问题吧?”
王雅雯笑着点头:“确实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