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低空醉氧 > 第54章 Chapter 54

低空醉氧 第54章 Chapter 54

作者:寓时节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08:52:29 来源:文学城

室内光线柔和,眼睛不需要怎么适应就能看清。

眼前是她在巴黎的小家,不远处的矮几上,放着昨晚喝剩的酒瓶和酒杯。

心脏还在胸腔咚咚跳着,耳边,脉搏一股股剧烈涌动,姜暖瑜的内心却好像很平静。

刚才的一切只是梦而已。对此,她并不意外。

身体反应的余波尚在,小腹也在隐隐酸胀着。感觉到内裤那一小片布料湿湿地黏在身上,她怔了几秒,闭上眼,一把拉过被子蒙住头。

这天是周日,不需要上班。姜暖瑜又眯了会儿,直到太阳彻底升起,家里的光变得有些刺眼,她彻底没了睡意,才慢吞吞地下了床。

床边,地台另一头,靠近窗边,铺着块圆形的长毛地毯,是她刚到巴黎时购置的,上面摆着一张轻便的矮几。

原本这矮几是在沙发那儿放着,她为了喝酒方便,便搬了上来。本想着,空闲下来逛逛家具城,再买一张新的放过去。但时间久了,这事儿就被她暂时搁置了。

反正她的客厅没有客,不需要茶几。

她把酒瓶收了,酒杯也顺手洗了,窗帘都拉开,又打开窗户通风。

她站在窗边,就着阳光,深吸一口外面新鲜的空气,转身去洗漱。

这几天,奢侈品牌Luneel联合艺术家在巴黎举办了一场新品首发展览,在圈子里刷足了存在感。

作为时尚杂志的编辑,就算不直接参与内容报道,这样有热度的行业活动,也总要去看一看。

况且,姜暖瑜和Luneel的公关部门打过几次交道,去现场捧个场,也算是业内交流。

除此之外,她也想去拍点现场的照片,回头配上文字,更新在她的ins账号上。

来巴黎几个月,姜暖瑜愈发体会到,即使大家都在同一个“时尚圈”,国内外的生态到底有多么不同。

在《Chaleur》,比起杂志社的名头,日常工作中,真正能决定能力边界的最重要因素,反而是编辑个人的影响力。

顶级编辑的一条ins动态,经常能轻易地引发行业热议,甚至影响品牌决策;老牌编辑的一篇称赞帖子,也有机会让一位尚未进入主流视野的新锐设计师名声燥起。

姜暖瑜倒也没想她能有那么大的话语权,她只是想着,如果她的账号能长期输出专业、有价值的高质量内容,会是一种提升她在业内认知度的方式。

就算经营社交账号不是她的兴致所在,她也不得不让自己活跃起来,时不时刷一下存在感。

这次的展览属于快闪展,一共只展十天。上周末刚开展那会儿,姜暖瑜感冒还没好,在家睡觉了就没去。这周再不去,就要彻底错过。

她洗漱完化了妆,搭配好衣服,带着空空的肚子出了门。

而肚子空空,不仅因为没吃早餐。前一天周六,她在家也几乎没吃东西。

到了巴黎,她好像又回到了刚毕业工作时的那种饮食习惯。工作日中午吃工作餐,早餐和晚餐就纯属随缘,周末直接“绝食”。

她想,这大概和她不在家开火有很大关系。

关于饭味,姜暖瑜也想了办法。比如做饭时开窗、在厨房敞开的那一面拉帘子、尽量少用调味料,甚至用炉子的最小功率烹饪等等,但都没法完全杜绝味道的扩散。

几次后,她便彻底死了自己做饭这条心,每天用冷餐凑合。

姜暖瑜不是一个绝对的中国胃,各种菜系、口味,她其实都挺喜欢吃的。但那些冷餐,不管怎么变着花样搭配,怎么用各种各样的酱料来调味,吃久了,感觉都一个味儿。

渐渐地,她在家连冷餐都懒得吃,冰箱里只有水和牛奶。

天气慢慢热起来,她把酒也冰进去了一部分。

久而久之,像这样不吃早餐就出门,她已经习惯到不能再习惯。

联名展的举办地在Luneel位于马黑区的快闪店,姜暖瑜到时,门外果然排着长队。

她坐公交过来,路上就花了四十分钟,不想再耽误更多时间,便凭借媒体身份,走了个后门进去。

一进门,她就看到了在网上很火的那个体感互动区。

这个蓝光与白影交织的空间颇具科技感,人站在区域里特定的位置,被识别到后,虚拟的包包、服饰和饰品便能精准地附在身上。

虽然只是投影,但肉眼看去,材质算是相当逼真,而且那些服饰还会随着人的移动而动态变换,着实是新鲜又有趣。

里头的人在乐此不疲地“试穿”、“试戴”,外面还围了不少人拍照。姜暖瑜在旁边看了会儿,没进去凑热闹,转头去了本次展览的另一处核心区域。

与常规的成品陈列不同,本次展览,策展人以一种近乎解剖的方式,在展区一侧铺开了一条创作的“时间线”。

这条时间的长廊,通过照片、视频,乃至废弃的半成品,将一件作品从最初模糊的灵感手稿,经历反复推敲、材质测试,直到最终定稿的全过程,毫无保留地呈现出来。

而长廊的尽头,便是展区中央那几件被聚光灯包裹的成品实物,是这条艰辛之路最直观的答案。

姜暖瑜顺着“长廊”一路走过来,那颗到巴黎后总会纷乱起伏的心,竟然短暂地平静、安定了些许。

她静静立在那几件成品前头,面对这些璀璨华丽的、凝聚了无数次尝试与坚持的奢侈品,脑海里激荡着一句话:没有什么事情是一蹴而就的。

一件作品,无论看起来是否完美、是否完美得毫不费力,其诞生都必然经历了一个外人看不到的、漫长而饱含心血的过程。

这些光鲜亮丽的奢侈品,也曾是半成品,也曾面临被放弃的风险。

而现在的她,或许就是那个半成品。

对于离开京城、来到巴黎的选择,几个月过去了,她仍会在某些时候有无法言说的焦灼、迷茫、苦闷、压抑的不安与自我怀疑。

她会在半夜忽然醒来,问自己:她是不是选错了?为了做这个选择,她所放弃的,是否会是徒劳一场?

但此刻,她想,或许只要她一步一步走下去,最后,也会有一个让她觉得一切没有白白牺牲、不算辜负的结果吧。

*

参观完常规展区后,姜暖瑜又来到vip专区。报上《Chaleur》的编辑身份后,她顺利进入。

这里除了提供专属定制服务外,品牌还特别设置了工艺体验环节。姜暖瑜跟着现场的老师,亲手在一块皮料上压出了缝线的轨迹。

旁边坐着一同的,好像是个挺有影响力的时尚博主。姜暖瑜本想主动打个招呼,交流、结识一下,但对方在和身边另一个同伴交谈着,并不处于空闲状态。

姜暖瑜想了想,作罢,没选择上前打扰。

她终究还是怕尴尬。

离开《Florian》前,类似这样的品牌活动,她总能在到场的kol群体里找到熟人。可现在,放眼一个个扫过去,倒是有熟面孔,只不过她不太能准确叫出名字,更怕对方根本不知道她是谁。

她心里空落落的,只好安慰自己还是慢慢来。就像她最开始在京城那样,人脉是一点点积累的嘛。

落单之时,路易认出了她——那位和她有过业务往来的品牌公关负责人。

“Nora!”

对方是典型的法国绅士,外表优雅考究,每根头发丝都仿佛有固定的位置。可他人并不端着架子,热情随和得很。

在她旁边站定后,路易单手穿进西裤口袋:“你来了。”

“Hi,路易。”姜暖瑜冲他回了个招呼。

路易嘴角一勾:“感觉这次的展览怎么样?”

“很棒!”姜暖瑜称赞道,“体感感应那部分很有意思。”她说着,手往外面的展厅方向指了指。

路易点点头,并没有顺着这个话题说下去,而是问:“你试了这里的工艺体验吗?”

姜暖瑜微笑一下,从口袋里捏出刚才DIY过的一小块皮料,冲他晃了晃。

路易拿过来仔细瞧着,只见纹理清晰的Luneel老花皮料上,工整地压着一圈弯弯的线条。

“你的动手能力真不错!”路易发自内心地夸奖,又斜眼觑她一眼,玩笑道,“是不是私下练过?”

姜暖瑜耸耸肩,笑得不以为然,谦虚道:“是这里的老师教得好,上手才没那么难。”

路易把玩着手里的皮料,似乎随口一说:“其实,这批工艺体验的皮料,和我们的成品系列,用的是同一工坊、同一批次的原料。”

姜暖瑜挑了下眉:“是成品边角料的意思吗?”

路易看她一眼,一边被她的直接刺激到,一边又不禁欣赏她的敏锐。

他低低笑了一声,说:“你猜?”

姜暖瑜点点头,一副了然的样子:“明白了。”

路易和她笑着,隔一会儿了,又说:“不过,这次展览我们都尽量用真实规格。”

姜暖瑜听他语气,也认真起来:“怎么讲?”

路易说:“比如展区里展示的那些实验性作品,跟最终的成品,”他微挑眉,“并没有什么区别。”

路易所谓的“实验性作品”,就是那些未被采用的“半成品”。

姜暖瑜的笑眼缓了缓,思索着,猜测道:“你的意思是……这些实验品,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成品?”

路易眼中闪过一丝欣赏的光,却不直接回答:“你猜?”

他这关子卖得,给姜暖瑜堵得一时没话讲,只好无奈地笑着摇头。

“好吧,我只能透露一点……”路易故作神秘地停顿了一下,道,“部分vip客户,已经预定了这些实验系列的特别款。”

姜暖瑜心中一动,点着头,道:“有意思。”

路易的言外之意,是在说展区里的“半成品”,除了是装点“时间线”的一部分,也可能是随时被品牌推向市场的限量系列。

通过vip预定,先营造独家性和稀缺感,再判断消费者的兴趣,最终决定是否扩大推广。

这的确够特别。

路易瞧见她若有所思的样子,故意调侃道:“你该不会是在想怎么抢头条吧?”

姜暖瑜笑,学着他的话,回应他:“你猜?”

二人相视一笑。

姜暖瑜便懂了——路易果然是在给她独家消息。

像路易这样的时尚行业公关,个个都是人精一般的人物。他们的交流,很多信息都是半遮半掩在闲聊中的,需要听话人去主动捕捉、判断其中的真实价值,考验的就是读懂潜台词的能力。

路易是人精,姜暖瑜也不是什么小白。

她将路易的意思解读得很清楚,她不需要多么正式的报道,只要在社交媒体上有意无意地提及,让圈内人和时尚爱好者开始关注那些实验品,品牌方的目的就达到了。

而对姜暖瑜来说,周末这一趟,有了路易的这条独家信息,她也不算白来。

*

从快闪店出来后已是午后,太久没吃东西,姜暖瑜着实觉得有些饿得难受。

她在附近转悠了一圈,最后进了一家纯素食餐厅。

这倒不是因为她想吃素,纯粹是觉得店面的装潢好看,为外貌买单罢了。

好在这家店的菜品不仅好看,味道也足够好,且对于她的食量来说,分量刚刚好,既能吃到不同的菜式,也不会剩太多而浪费。

巴黎有数不清像这样漂亮又好吃的餐厅。每到这种时候,姜暖瑜就会想,如果有个人能和她一起分享就好了,至少,她不用担心自己点太多会吃不完。

但没有这样的一个人。

不过她也不想过多纠结,自己一个个慢慢去尝试……也还行。

吃完饭,她沿着马黑区的街道溜达。

这里是巴黎艺术氛围最浓的区域之一,大小画廊、艺术馆云集。姜暖瑜想着来都来了,索性就在附近逛逛,看看有没有感兴趣的画展。

她步行至一家画廊门口,透过玻璃瞅了一眼,里头零星有几个客人。她推门进去。

画廊内部空间不大,应该是一间小型的独立画廊。

当前展出的作品中,近一半都来自同一位画家,旁边的署名,姜暖瑜完全不熟悉。

画廊里的大部分作品可供出售,她扫了眼价签,价格不算高。虽然肯定比量产的装饰画要贵了不少,但对真正有收藏兴趣的人来说,完全可以负担得起。

姜暖瑜并没有买画的爱好,看过一遍,在册子上留言几句后就离开了。

出来之后,她感觉意犹未尽,完全没有就此返回的想法。

她沿路边走边看,一时半会却决定不了下一个目的地。

前方经过一个稍大的路口,她正犹豫着该往哪个方向走,斜对面一处颇为气派的建筑吸引了她的目光。

建筑正面是巨幅玻璃外墙,占地也比一般的店面要大了不少。姜暖瑜推测,这应该是个艺术馆。只不过,外立面上没有任何招牌验证她的猜测是否正确。

好奇心的驱使下,她过了马路。

等走近才看到,门口不远处,其实立着一处标识——而这竟也是一家画廊。

姜暖瑜稍稍惊讶。

在寸土寸金的马黑区,能有这样大体量的画廊,背后必然有强大的资本支撑。

她进到里面,果然,和刚才那家一进门就是展厅的小型画廊不同,这里的一楼只是负责接待和作品拍卖的区域,真正的展厅在楼上。

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姜暖瑜简单登记后,从旋转楼梯来到二楼。

二楼被划分为几个风格各异的展区,作品类型也从传统油画到现代派的抽象画不等。最靠近楼梯口的区域,是为某知名艺术家设立的专区。

姜暖瑜曾在展览画册上见过这位艺术家的作品,今天还是第一次看到真迹。

这些画作也供出售,但那价签上的数字换算成人民币,最便宜的也要七位数。

这对比未免太明显。

姜暖瑜默默咂舌一声:真是艺术也分高低呐……

她挨个参观了每一块展区,碰到特别感兴趣的画,能在前头定定地站好几分钟。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等把二楼的画作都看过一遍,姜暖瑜感觉脑子都满了,里面充斥着属于她又不全是她的东西,既充实,又有点恍惚。

她扶在二楼的栏杆上,望向开阔的一楼大厅,呈半放空状态,给脑袋降降温。

她的视线无意识地落在各处,一会看看这边的装饰,一会又看看那边的人。

鬼使神差地,她的视线停在一位身着正装的女士身上。

对方正往姜暖瑜的视野下方走,面带微笑,举止恭敬,看起来像在和某个人介绍着什么。

而被介绍的人,是位男士,在二楼平台的下方。从姜暖瑜的角度看,只能看到他半个身位。但即便如此,她依然能感受到对方气度身姿的不凡。

或许是本能的驱使,她的视线不自觉地追随着那个若隐若现的身影。

男人一头墨黑的发,一身西服背影挺拔,步履从容,正朝画廊另一头走着。

忽然,他朝侧方偏了下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