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下后,服务员及时送上咖啡,梁齐抬眸,眼神一点:“谢谢。”随后看向对面的二人。
纪萌笑着开口:“这家咖啡厅还挺特别的,刚进来还以为是个艺术展厅。”
梁齐听着,略点了下头,说:“咖啡厅,艺术厅,随意怎么叫都可以。我们现在在这里采访,就可以把它看作会议室。”
他缓缓笑开,显得相当随和,“当然,希望这个过程不会像开会那么严肃。”
他只一句话,气氛顿时轻松了不少,情商和掌控力可见一斑。
姜暖瑜不禁从屏幕前抬眸看他。
他的西服是轻薄贴身的款式,一眼看去是黑色,却在关节褶皱和反光处泛着隐隐的银色光泽;里头的白色衬衫自上而下解开两粒扣子,领口微微敞着,露出精挺的脖颈和被皮肤紧紧包裹着的喉结。
她看着,一时竟没移开视线。
感知到她的目光,梁齐淡定地转眸看过来。
姜暖瑜视线一抬,和他的对上。
他目光平静无波,不具侵略性,却又深又专注;看似不带探究,却仿佛能看进人心的最角落里去。
她没能挨得住他的注视,连忙低了头,重新看向屏幕,默默警告自己——
现在是在工作,不可以出错!
专注!
双方几句简短寒暄后,话题很快切入正式的采访。
纪萌道:“外界对房地产的印象,有时是带有土豪之类缺乏品位的标签的。您认为,云景这样主打高端体验的运营型地产集团,应该如何打破这些固有形象?大量的广告投放是否真的是破局之法呢?”
梁齐听完问题,半垂眼帘点了下头,又缓缓抬眸,道:“确实,地产行业很容易被功能化看待,仿佛只能解决一些现实的具体需求。但如果只停留在这个层面,企业注定会陷入被动。”
他说:“要想在市场上拥有主动权,环境就必须和其中的人建立起连接。这个过程要靠内容来实现,比如情绪共鸣、审美投射、参与感,等等。”
“云景想做的、在做的,就是打破人与空间的壁垒,通过真实的体验再塑品牌形象。当然,精准投放广告是必要的,但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容本身。”
这番回答显得格外诚恳且有思考深度,姜暖瑜在电脑上做着记录,再次被吸引着抬起头。
而梁齐又是第一时间察觉她的目光,眼眸一转,与她对视。
她只好重新低了头。
纪萌循序渐进地抛出问题,从集团定位谈到项目战略,再逐步深入到风格偏好之类更为个性化的话题。
梁齐无论在听还是在回答,都认真地直视着对方,与二人眼神交流。
偶尔,他也会笑一下,或在回答中穿插一句半句轻松的调侃,原本略显拘谨的气氛便迅速松弛下来。
或许是觉得采访进展得比预期顺利,临近结束,纪萌问了一个提纲上不存在的问题。
“那么,最后一个问题。”
纪萌笑着开口:“目前来看,云景旗下的度假村项目,特别是梦禾岛,似乎在从原有的高端定位主动转向一种积极的下沉姿态。”
她笑意加深,问:“您年轻有为、形象出众,本身就极具传播力和话题性。
请问梁先生,您是否预见、并有意通过媒体采访来提升品牌影响力呢?”
姜暖瑜敏锐地捕捉到这问题的犀利。
“下沉”容易被解读为自降身价,靠个人形象带动更可能被扣上流量驱动的帽子,亲自出面又难免被视作急功近利。
话音落下,她余光瞥了一眼纪萌,又偷偷观察着梁齐,想着,他或许会跳过这个刁钻的问题。
毕竟他是杂志社的赞助方,“金主爸爸”绝对有这个资格。
然而,梁齐面上却没露出一丝不快。
他垂眸轻缓地一笑,仿佛并未察觉到问题背后的机锋;又或是他察觉到了,却并不在意。
“梦禾岛项目的初衷其实很简单。”他抬眼,目光沉稳地看向纪萌,道,“它是完全包容的,让任何收入层级的人都可以在这里得到属于自己价值的经历。”
“消费,本质上是客户与集团之间关于价值认同的对话。作为集团负责人,我希望这个信息传达的过程尽可能清晰、准确,不被误读。”
说到最后,他轻淡一笑:“至于我的个人形象能否带来额外传播,我还没想那么多。不过比起个人形象,云景能提供的体验和服务才是真正赢得认可和信赖的关键。我对这个更有信心。”
好一个滴水不漏的回答。
既不让纪萌难堪,又没泄露半点底牌,还顺带不动声色地自夸了一把。
姜暖瑜不禁感叹梁齐这人的厉害,高智商反应快逻辑强不说,对场面和人的洞察拿捏更是敏锐精准,毫不含糊。
看似温和从容手腕却老辣,实在是深浅难测。
这样的人,已非一般意义的精英可以形容。
得到这样的回答,纪萌心悦诚服地点了点头,含笑合上资料:“感谢您精彩的分享。”
梁齐微收下颌,亦是一个微笑致意。
*
持续近一小时的采访顺利结束。
姜暖瑜在文档里记录下最后一笔,保存后合上电脑一抬头,只见梁齐正从她膝上的笔记本电脑抬眸看向她。
他嘴边似乎噙着一抹极淡的笑,姜暖瑜看着,心里不由一跳。
她看看腿上的电脑,却没发觉有什么问题,又不确定地望向他。
视线再度相触,梁齐并未多做停留,抬腕看了眼手表。
白衬衫的袖口随着动作拉出来一截,立挺挺的;而表盘的一圈金属也跟着反了道光。
姜暖瑜看着,眼皮眨了眨。
这一幕仿佛似曾相识。
她走神两秒的工夫,梁齐已经理了下西服衣襟起身。
纪萌随之站起,伸出手:“再次感谢您刚才的分享。非常期待我们接下来的合作。”
梁齐与二人握手:“希望贵刊在梦禾岛玩得开心。”
说完,他微微颔首算是道别。
工作人员随之过来,陪同他一起离开。
姜暖瑜目送他的背影消失在门口,一颗心仍悬在胸口,不上不下的。
纪萌下午还有其他安排,临走前把采访时标注过的大纲给了姜暖瑜:“提纲准备得不错,后期的采访稿也一并交给你了。这上面的标记你做个参考,把握好大方向就行。
有问题吗?”
姜暖瑜下意识点头:“没问题。”
纪萌似乎是觉得她回复得有点快,定定看了她一眼,但终究没多说什么,“嗯”一声,转身走了。
回去的路上,从工作状态中脱离出来的姜暖瑜才渐渐反应过来——
她真的又见到他了。
原来他叫梁齐。
可除了开心,这个事实还让她生出几分不安、迫切,甚至是失落的情绪,矛盾得很,搅得她心里乱糟糟的。
她不想让自己沉浸在这种混乱的状态太久,干脆想着用工作转移注意力。
纪萌把撰稿任务也交给她,说明她的前期工作得到了认可。这也给了她不少动力。
直接回房后,姜暖瑜播放着录音开始整理采访稿。
采访过程十分顺畅,梁齐的回答逻辑清晰、条理分明,几乎没有废话,无需过多润色调整;吐字清晰顿挫得当,语速也适中,堪称最给编辑省事儿的受访者。
但,真正动起手来,姜暖瑜却没能达到预期的效率。
她的注意力总是不自觉被他的声音带跑,听到一个情绪稍有起伏的浅笑,她就开始脑补他说这话时的样子。
反复几次后,她按了暂停,不禁自问:
她为什么因为他心神不宁?
因为她还是喜欢他吗?
可,喜欢他什么呢?
他在采访时的确显露了极强的个人魅力,可这魅力对她的喜欢来说,具体是什么?
以往做人物访谈,她总能从只言片语捕捉到对方的个性关键词。但整场采访下来,梁齐给她的感觉好似清晰,却又模糊,无法简单定义。
他回答问题时毫不吝啬地给了很足的信息量,但至于他个人,她却半分也窥不见。
不过……
他真的很好看。甚至比她记忆中更好看。
思绪就这么又不可收拾了……她后知后觉自己嘴巴弯着,一愣,随后无奈将眼睛闭了起来。
*
太阳逐渐西沉,落地窗外的树影一路拉长,直到把小院整片罩住,姜暖瑜才把录音整理完。
拿起手机一看,好几条微信消息。
手机从中午开始静音,她忘了关。
其中一条是冯沙沙发来的,约她晚上一起去度假村里的烟花派对。
另外两条来自小安:
「姜编辑,主编让你六点后带着她采访时手写标记过的采访大纲找她」
「她住在贝禾别墅区F6」
姜暖瑜赶紧看了眼时间,刚六点。
她推测纪萌大概还是不放心她对采访稿大方向的把握,想再和她当面对一对。
她火速收拾好东西,搭摆渡车到贝禾别墅区,按照小安发来的号码找到对应的别墅。
接连按了两下门铃,没人应。
直接给主编打电话未免唐突,姜暖瑜犹豫一下,给纪萌发了条消息,说她已经到了别墅门口。
纪萌回:「来二楼露台。」
姜暖瑜拿着手机退后两步,别墅侧面的确有一道大理石外挂楼梯。
她沿台阶走了上去。
露台上没人。
她在楼梯口朝里头望了一眼,也是一片静悄悄。
她不好再往里走,正要给纪萌打电话确认,平台内侧的楼梯忽然上来一个人。
那是个男人,短袖短裤,头上盖着块毛巾,正低头擦头发。
姜暖瑜:“……”
她内心直呼完蛋。
男人扯下毛巾,抬头看见她了,眼神一顿。
姜暖瑜脑袋里闪过一秒他是纪萌男友的可能,但很快被她排除掉。
她强自镇定道:“不好意思,我应该是找错地方了。”她指指身后的楼梯,“从这边上来的,不小心误闯了这里。抱歉。”
对方没说话,无声打量着她,神情没有明显不悦,但也绝对说不上和善。
姜暖瑜又抱歉地点点头,转身要原路返回。
男人忽然开口:“你要去的房号是多少?我可以让人送你过去。”
姜暖瑜回了半个身,连忙摆手:“不麻烦了,我自己应该能找到的,谢谢。……打扰了。”
男人又看她两三秒,视线一落,径自走到藤椅坐下,没说话了。
姜暖瑜见状没再打扰,下楼离开。
她匆匆从别墅平台出来,门前刚好驶过一辆黑色迈巴赫。
她莫名联想到梁齐腕表的反光,下意识朝后座望了一眼。
只不过,隔着深色的车窗,她看不到里面是否有人。
车里,梁齐坐在后排,阖着眼皮闭目养神。
副驾驶的彭泽道:“梁先生,尧总今天下午也到度假村了。住的还是他原先在这的别墅。”
梁齐缓缓睁眼,扭头瞥向窗外,却看见姜暖瑜从楼梯上下来的身影。
他的视线跟了她两秒,随后又看向她出来的别墅。
似乎正是景尧住的那栋。
他收回视线:“知道了。”
彭泽说:“尧总来得也太巧了。……会不会和明天的应酬局有关系?”
梁齐默了片刻,只道:“多留意吧。”
“明白。”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Chapter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