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当洪水来临时我正在写论文 > 第8章 LOSS:非经济损失

《车险理赔数据在洪灾风险评估中的应用:G市洪灾案例分析》

林北拜过芙卡洛斯后,双击桌面新出现的word文件。这不是一篇研究文章,而是一份案例分析。她悲伤地发现,学位论文大纲依旧停留在上次完成的地方,"经济损失分析"的下一行空空如也。

林北扶额,他开始有点后悔把这个系统当成一个“代笔”工具了,“一个小节就要做一个穿越任务,这是真正的学术缅北”

林北摇了摇头,索性不再纠结后面的内容。她将案例分析中关于车辆损失、财产损失的数据和结论,精炼地总结到了自己大论文的“经济损失分析”部分。3000字的篇幅,竟然就这么轻轻松松地搞定了。

接下来,按照论文的逻辑,应该要开始写“非经济损失分析”。林北的眉头再次拧成一团。他盘算着:经济损失分析,非经济损失分析,次生灾害引发的连锁损失研究……这后两个章节,都和胡笑笑的遭遇高度相关。

“要是穿到林建华身上还好,至少能以一个大人的视角去干预,”林北在心里嘀咕着,“可要是穿到胡笑笑身上,再被电可怎么好?”

一想到那个可能发生的场景,她就不由得打了个寒颤。

林北突然觉得毕业也不是那么着急了。

对于一个博士生来说,抛开毕业的压力,生活是无拘无束的。林北沉浸在没有科研的快乐里。醒了就打开游戏,一头扎进虚拟世界;饿了就点开外卖软件,炸鸡、烤串、奶茶应有尽有。

然而,这样的醉生梦死没能持续几天,因为有一种东西叫组会。

导师砰砰地拍桌子:“一个博士学位论文,大纲连二级目录都没写,这还想毕业?”

坐在身边的同门拿笔戳了戳他,悄悄问:“大佬,怎么了?最近虚了?”

“我不管你用什么方法,下周之前,必须给我一个像样的框架出来。”

面对导师的最后通牒,林北彻底放弃了抵抗。

回到工位后,林北视死如归地敲下了下一行的标题:非经济损失分析。

她刚打完这几个字,桌面熟悉的弹窗又一次冒了出来,带着那股不容抗拒的力量,无声地宣告着新任务的到来。

LOSS-04-034

果然是胡笑笑。

我低头看了看还在水里的小短腿,在身体的本能和意识的恐惧双重驱使下,转身连滚带爬地到向学校大门跑去。当我气喘吁吁地站在门卫室的屋檐下,看到门卫大爷和蔼的脸时,那颗悬着的心才总算落了地。

虽然这里距离滨江湾小区走路也就十来分钟,但我也不敢冒险涉水回家。

还好,胡硬炮给儿子配的是智能手机,而不是幼稚的儿童手表。我找到胡硬炮的微信,直接拨通了语音。

“喂,妈妈,”我的声音带着一丝连自己都未察觉的委屈,“外面雨太大了,你能不能来学校接我呀?”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传来胡硬炮略带焦急的声音:“你不是五点半吗?怎么还在学校?”

“我…我走到半路看前面路都淹了,有…有电线杆倒了。”我没敢直接说出触电两个字,只是含糊地描述着。

“你等着,我马上过去!”胡硬炮的声音透着一丝紧张。

大约十分钟后,一辆墨绿色的电动SUV出现在校门口。车身线条流畅得像被风细细雕琢过,在雨幕中如同一块被打磨光滑的玉石。车前脸是一条纤细而狭长的贯穿式LED灯带,冲我打着双闪。

我拉开车门,坐进车内,墨绿色的内饰有种皮革的味道。胡硬炮看着我湿漉漉的头发和校服,从侧门储物格里拿了条用来擦车的毛巾给我。

我看着窗外,很快就到了那片让我心惊胆战的积水路段,在车灯的照射下,那片水域显得格外平静,仿佛之前所有的惊险都未曾发生。

车子无惊无险地开进了滨江湾小区,最终平稳地驶入地下车库。随着车子下行,周围的光线逐渐变暗,我的世界也随之陷入了一片黑暗。

LOSS-04-035

我站在暴雨中,掏出手机。雨水在屏幕上聚集,扭曲了时钟数字:17:40。

手机的指纹解锁功能彻底失效了。我试图输入密码,湿漉漉的指尖却在屏幕上四处打滑。还没按准一个数字,指腹带来的水珠就误触了旁边的键。每一次错误的密码震动,都像一记重锤,敲击着我本已脆弱的神经。我急躁地用衣袖擦拭,可湿透的布料非但没有吸走水珠,反而让水渍扩散得更广。

现在距离胡笑笑放学已经有十分钟,我离学校门口不过两百米,却不敢再往前踏出一步。我深吸一口气,打开导航,决定自己想办法绕路。

滨江湾小区有三个门:正门、东北门和西门。正门面向南方,门庭宏伟,出门就是宽阔的滨江大道。东北门则常年与垃圾桶为邻,仅容行人通过,是小区居民避开拥堵的捷径。而西门,则是胡笑笑上下学的必经之路,这是去学校最方便的出口。

既然西门有风险,我只能在正门和东北门之间做出选择。我像个侦探,在手机地图上来回切换,试图从两条导航路线中找出最佳方案。

正门位于主干道,道路宽敞平坦,是近几年新建的,理论上风险最低。然而,滨江大道紧邻河流,这场暴雨让河水暴涨,我担心道路会被淹没。实时导航也亮起了刺眼的红色,提示主干道已严重拥堵,这无疑会大大增加我暴露的时间。

通往东北门的路途经一片老旧的居民区。我将地图放大,密密麻麻的小巷犬牙交错,像一张复杂的蜘蛛网。这条路虽然可以避开主干道的拥堵,但地形复杂,一旦有变故,反而很难脱身。而且,绕路距离比正门更远。

两条路各有风险,我的目光最终聚焦在正门上。尽管要多走几百米,但堵车不堵人。我放大地图,仔细研究每一个路口和斑马线,在脑海里模拟着可能遇到的每一个情景。我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幸运的是,在绕了将近一公里的路后,我终于看到了滨江湾小区气派非凡的正门。

不幸的是,我的选择并没有结束这个任务。

LOSS-04-036

我跟着通往东北门的导航,小心翼翼地走。这条路线会经过一片老旧的居民区,巷子狭窄而曲折,手机屏幕上的蓝色箭头像一条蜿蜒的小蛇,指引我穿梭于密集的楼房之间。

巷子里没有积水,但雨水从四面八方的房檐上像瀑布一样倾泻而下,发出“哗哗”的巨大声响,盖过了所有其他杂音。我胆战心惊地往前走,每一步都踏得小心翼翼,生怕踩到什么意料之外的东西。在一个菜市场门口,堆积的垃圾在雨水的冲刷下变得七零八落,腐烂的菜叶、脏污的塑料袋、混着泥土的污物,全都漂浮在水面上,散发出令人作呕的恶臭。我捂住口鼻,快步通过,只想尽快离开这个让人不安的地方。

好不容易穿过了那片复杂的居民区,正当我以为能松一口气时,又是一阵狂风呼啸而过。伴随着“咔嚓”一声脆响,一棵树的粗大树枝应声而断,被风吹得横亘在人行道中央挡住我的去路。

好不容易穿过了那片复杂的居民区,正当我以为能松一口气时,一阵狂风呼啸而过。伴随着“咔嚓”一声脆响,一棵树的粗大树枝应声而断,横亘在人行道中央,挡住了我的去路。

我愣住了。我这一路小心翼翼地避开了车辆,避开了积水,避开了脚下不明不白的垃圾,却没想到,还得防着天上掉下来的东西。这倒霉的树枝,就像是专程来给我添堵的。我咒骂了一句,却也不敢赌自己的运气,只能狼狈地绕开。

我快步向着东北门跑去,手机上的导航已近在咫尺。透过雨幕,我终于看到了小区的东北门。

那扇平时毫不起眼的小门,此刻在我眼里就像天堂的大门。那是一扇镂空铁门,上面抠出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小口。

它与其说是门,更像是一个只供内部人使用的通道。门边,几个平日里就散发着异味的垃圾桶,此刻因暴雨而漫出,恶心的污物和浑浊的雨水混合在一起,在地面上形成一滩滩令人作呕的污渍,与高端小区的奢华格格不入。

我几乎是逃也似地冲进那扇小门,将一切狼狈都甩在身后。

LOSS-04-037

我再次回到了那个暴雨如注的街头,雨点打在脸上,冰冷而刺骨。

“哎?就非得电这一下吗?”

我心中暗骂,却也知道这抱怨毫无意义。

“惹不起我还躲不起,绕路都不行了?”

看来,无论我如何挣扎,最终还是要走上那条注定的路。对于胡笑笑来说,回家跟回城是一样的。无论我通过何种方式,在何种时间点回去,都会被视为任务结束。

根据之前的经验推测,我一定是错过了什么关键信息,又或许我根本没有注意到这个任务真正的规则。

我一边走,一边陷入思考。如果任务的规则只是单纯地规避风险,那第一次让胡硬炮开车送我回家,任务就应该结束了。而我两次选择绕路,走正门时安全到家,而走东北门时却遭遇了那根突然掉落的树枝,带来了现实的人身安全风险。显然,无论我走哪条路,仅仅是安全回家,都不是任务的最终目的。

回归到这次任务的起点,核心是非经济损失。无论是触电、被树枝砸到,都属于这一范畴。

如果我不能直接躲开这些风险,那么正确的解题思路,是不是应该转变为如何应对它们?

这或许并不是一场简单的躲避游戏,而是一场应变能力的考验。

我站在台阶上,看着建华超市的 LED 广告牌。

这是一个齐腰高的大灯箱,沉稳的深灰色边框勾勒出简洁的轮廓,稳稳地立在超市门口。它从来不张扬,只是静静地发着柔和的橙色暖光。

灯箱面板上,“建华超市”四个大字在光线中格外醒目,字体工整而有力,每一笔都像是被精心打磨过,透着一股踏实可靠的气息。在它下面,是一行不知道哪里抄来的slogan:“便利、安心、就在家门口。”

过去的每一天,胡笑笑放学回家,远远看见这盏橙色的灯光,心里都会涌起一股踏实的暖意。它就像一位忠诚的信使,无声传递着家就在眼前、一切安好的消息。

可今天,这熟悉的光却显得如此刺眼。那句“安心”,像是来自一个遥远世界的讽刺,重重地敲打着我紧绷的神经。这灯光不再是回家的信号,而是一个冰冷的警告,一个无声的陷阱,等待着即将落网的猎物。

我死死盯着那个灯箱,危险的源头就在那里。雨水沿着灯箱的边缘滴落,在下方形成积水,显得异常刺眼。

面对即将到来的危险,我的思维反而变得清晰。

绕开危险这种被动的结局方案是没有意义的,那只会让任务一次次地重复。如果非经济损失是这次任务的目标对象,那么原本胡笑笑的死亡就是最直接的非经济损失。直接消除这个隐患才是最佳解决方案。

我一咬牙推开玻璃门,超市收银台空无一人,货物摆放得七零八落,地上还残留着未清理干净的淤泥。

“老板!老板!”我大声嚷嚷起来,孩童的声音因为激动和恐惧而有些嘶哑,“你快把外面的广告牌断电!那灯箱漏电了!水里有电!”

一个中年男人从货架后冒了出来,他挽起的裤腿仍然沾着污泥,手上拿着一盒泡面,正准备扔进旁边的大垃圾袋。显然,他刚刚一直在忙着清理散落的货物。

这正是超市的老板林建华,他被这突如其来的闯入吓了一跳,直起身子,不解地看着我:“小孩家家的嚷嚷什么呢……”

“是真的!你快把广告牌的电给断了!”我指着门外,几乎是在咆哮。

我心里清楚,只说漏电可能不足以说服一个成年人,于是开始胡编乱造,试图把用更具体、更可怕的描述让老板意识到危险,“我看到水里有火花!蓝色的!刺啦刺啦的!”

我靠在门框上,死死盯着老板的每一个动作。

林建华的脸上写满了不解,显然对我口中的危险半信半疑。但或许是看在我因为恐惧而扭曲的表情的份上,还是迟疑着走到墙角。他弯下腰,找到连着配电箱的插线板,在密密麻麻的开关中找到连着户外灯箱的那一个,最终还是按下了开关。

刺眼的橙色光亮瞬间消失,积水变得更加漆黑。

隐患解除。

《城市洪灾中非经济损失的价值重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