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不用谈了,比她还明白——
人都被打发走了,夏知微还对那句妹妹哑口无言。
又觉得应该干正事,比如梳理一遍在他人面前的行事有没有太离谱。
夏知微细想好像全是破绽,越想越烦躁。
“这倒还好。你装小孩肯定不、”袁茗卿……他在夏夏“温柔”的目光里,把话吞回去:“不能完全像。但俗话讲‘周瑜九岁把兵行,甘罗十二为丞相’,天才那么多……你、咱算老几。”
“妄自菲薄不好,咱也没必要妄自尊大对吧。”
自觉安慰好了,袁茗卿咏叹腔:
“三个女人一台戏,比八百只鸭子还吵。”
奇怪的是,夏知微本来听完安慰还有心怀踹踹,再听这一句吐槽立马没了心境想那个。
她眼珠不转地看着茗卿,但茗卿也反过来看她。而且较之前的对视闪躲很有长进,而且还有眼戏配合,整体效果相当好:似无辜而疑惑——哪说错了,改。
夏知微:“……”她还真找不出来。
袁茗卿却又转头,从四四方方的窗棂看四四方方的院落,仿佛能借此远眺广阔无垠的天地。
又缓缓地:“可是……
吵得热闹着就很安心啊……”
时值泰安六年季秋,草白花黄木叶摇落,屋舍温暖。
冬至的饺子夏至面,又长一岁过一年。吃了中秋的月饼,还想着来年正月的饼,而后春跑着撵走了冬,转眼又当起小寿星。
夏知微跟茗卿美滋滋地唠叨,看着心情很好。
“上次不在场的的桃花,看着木讷、心中有数,里里外外宅斗对账都是一把好手。
一直管着人头的桐花,细腻温柔、似桂如兰,就是心里想的常常让夏知微这个现代人都跟不上。
白甜傻大姐的石榴,都知道,直爽好人缘,和谁都能玩笑两句犯了错都有姐姐妹妹帮着打马虎眼。
嘴上不饶人的金桂,女红顶好,聪明伶俐,石榴犯的错有一半都是锦口绣心的她在帮着补救。”
“哎呀呀~”她晃着小脚丫。
“收礼咯收礼咯,她们肯定都送的超级合心意!”
袁茗卿:“好奇就拆开看看,谁为这事说你不成。”
“那不成,不是礼不礼貌的问题。”夏知微摇头晃脑煞有介事:“我享受的是拆礼物的过——程——”
“要慢、慢、来。”
袁茗卿有些疑惑,去年过生日也没见夏夏这么高兴啊。再说,这又不是夏夏真正的生日。
连他的礼物都不是今天送。
梧哥也一直送的是原来那天。
袁茗卿:“这么高兴?”
“高兴!”夏知微又说:“不仅我高兴,你也是——你小汁,好日子来了!”
袁茗卿就笑,随口应:“当然,夏夏高兴我就高兴。”
夏知微笑容加大,格外意味深长。
就看着茗卿费解的样,她眼角眉梢的嘚瑟和狐狸尾巴几乎藏不住。
幸好,也不必藏太久憋得慌。
随着自主能力的提高,夏七娘这个身份越发自由。早早立了规矩不必丫鬟守夜,眼下四处的灯差不多都熄了,夏知微做贼一样和小狸猫交接完成,捧着怀里的鱼笑得比猫还猫。
袁茗卿不明所以。这两年他们与李猫儿愈发熟悉不假,但他也并非时时刻刻都在,属实不知这俩人何时商量在了一起,翁里装的又是什么东西。
夏夏摆明着卖关子,袁茗卿也就不急了,溜溜哒哒打量着室内的植物,“诶?换了?”
夏知微在折腾碗筷,闻言“嗯”一声。
袁茗卿越发好奇,太子殿下……过于记恩了吧?就那么久之前的几纸经文?至于逢年过节的往夏夏这边送东西?
别说他轻视夏夏的劳动成果,谁家的对象谁不知道心疼!
但在这么个皇权大过天的年代,一般那不都是让你干点啥简直三生有幸、幸你家你来接驾银子花如流水你还得跪谢天恩么,有点诡异。
“茗卿,看这儿。”
夏七娘的长相完全是夏知微自己的,圆圆的眼睛水汪汪,咧着红果冻似的小嘴笑,粉嘟嘟还有点婴儿肥的小圆脸下是胖乎乎的小身子。
整一只圆乎乎的小猫。
袁茗卿觉得或许本来应该很唯美,如果他不是第一眼看夏夏,甚至如果不是只看了夏夏。
那大概就能是夏夏在努力营造的效果了。
——女子神情温婉,笑靥如花,轻声唤男友“茗卿,看这儿。”回眸间,昏黄灯火氤氲,菜肴热气蒸腾,熏陶着的是:家的味道。
说尽烟火人间。
可惜,袁璃袁茗卿,只会第一眼就看到夏夏,第一眼只会看到夏夏。
不可惜,现在这样同样好。
甚至更好:璃和夏夏一起把她自己养的很好。
夏知微看出茗卿看愣了神。
虽然她不知道:具体由于年龄和身体的硬性因素,导致营造的气氛出现了一百八十度大偏差、以及错估了心里帝位而险些计划中道崩殂。
不过没关系,目前看来、至少看起来,一切正常地都有按照剧本在走。
所以夏知微缓缓露出了一个恶魔的微笑。
袁茗卿:啊?
然后夏知微缓缓展示了翁里的菜。
袁茗卿:?
最终夏知微缓缓地说话了。
像两年前茗卿科普时一般,同样认真同样严谨也同样……恶趣味。“这是烧黄鳝。”
“传统菜肴,补气补血,其实最早只可追溯至唐代,所以我做好了这里可能没有的准备。但很幸运呢……”
袁茗卿:“……”
其实倒也不必说那么多。头疼.jpg
他和夏夏那谁跟谁啊,夏夏一摆那个架势,再一个“鳝”字袁茗卿就明白得差不多了。
要说还有什么未解之谜……
他无力地哼唧:“我那是意外。”
两年前他开始搞事的时候,只是为了庆祝一下“笑人者人恒笑之”,外加试试幸灾乐祸是不是真有夏夏笑得那么开心,真没想那么那么远。
当然,幸灾乐祸确实真的很开心。:)
至于夏夏记他两年、搞这么大阵仗、费这么些功夫?
还特意营造个氛围提升幸福感好增加落差?
这牺牲是不是大了点?
夏知微但笑不语。
袁茗卿表情凝固,四下张望,仔细查找。
“不、不、不,”夏知微晃着食指,“不许动,就在那找。”
袁茗卿低头看地:这里?有什么特别的吗?可他是悬浮的啊!只是理智上习惯脚踏实地,所以控制着看起来像踩在上面而已!
那就在这儿找吧。
袁茗卿环视一周,额角直抽。
一指脚边君子兰:“君子报仇!”
一指捧翁的夏夏:“十年不晚。”
再直香气扑鼻鳝:“善有善报……”
最后指向他自己:“恶有恶报?”
谁帮你的!这君子兰谁帮你的!?这种植物华国古代根本没有,袁茗卿一时不知想说“梧哥也跟着你玩闹”,还是“你还打扰梧哥跟你瞎闹”。
去年没直接搞是你还没解决黄鳝,还是没解决君子兰?
一时之间只觉得嘴不够用,很好地体会了夏夏当年不知道先骂哪一条的感受,可谓毫不辜负夏夏的报仇、好好享受这努力的成果、拒绝浪费地仔细感受。
“吃饭吧夏夏,吃饭吧夏夏。”
“哦,”夏知微有点犹豫,其实已经结束了。但是——
“……饭据说扣在半路了。”
袁茗卿终于明白夏夏今天从头到尾的兴奋从何而来,见鬼的生辰快乐。
***真见鬼了!
袁·见鬼·茗·本鬼·卿:“……”
“吃菜吧吃菜吧,别辜负了殿下。”
夏知微试图找补:“其实这也是我和小狸猫交接那么久的原因。”
袁茗卿:“……”
饭碗和鱼盆一起在食盒里,请问到底是怎么单扣那一样没水没汁没油的干饭。
如果真能扣,太子是不是对他有点意见。
夏知微尝了一口鱼肉,眼睛瞬间眯起。她其实没对这道菜的味道抱有多少期待,毕竟是一个基本还属于菜谱荒漠的食物,主要是寓意。
现在看来:她实在太小看古代御厨了!
#不要小瞧九族的羁绊啊#
袁茗卿看夏夏越吃越快,越吃越快!看着看着,突然笑了。
看样子好吃是必然的,但应该也有饿了的因素。
袁茗卿摇摇头,这一顿折腾的,也该把那点长寿面消化没了。
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他又证实了一条真理。
嗯,人,只有在干坏事的时候才不会嫌累。
嗯,挺好……
……
…………
——不好!!
真相大白了,那天的饭大抵冤枉了李猫儿,可能真扣了。如果按照当时袁茗卿的想法。
毕竟……太子可能真的对他有意见。如果知道有这么个人、不,鬼……好像也不对,这么个东西——
心里有个影儿,行动就有方向。
纵然夏家没落且安生,半点不敢刺探宫闱禁事。可毕竟那事不但不是什么见不得光的秘密,还是恨不得普天同庆的大好事:
夏家女为皇太子妃。
我就不庆。by袁茗卿
夏知微脑袋“嗡”的一声。半晌语无伦次,不抱希望、又不可置信地期盼:“你确定吗?怎么会……”
理智一点啊!怎么可能?简直荒唐!疯了吧?
不是自贬,实事求是不谈特例与内在,那些人自家事自家知就好。她只是个末流杂官家的庶女,既无名满京畿的贤德声明,也没倾国倾城的绝世美貌。
太子图什么啊?!
“……冲喜。”
你没办法和一个快死的当权者讲什么大道理。
这确实是句民间流传的诗句“周瑜九岁把兵行,甘罗十二为丞相”。
具体还要以史为准:《三国志》载周瑜七岁读书、九岁习武、十一任水军都督[加油]但并无明确历史依据九岁领兵。甘罗十二岁拜相是真,但历史原因官职变迁,此丞相非后世、非现在普遍理解的丞相,嗯,上卿。都超厉害的[星星眼]
正月的饼指春饼,咬春。于立春时的风俗,北吃春饼南吃春卷,但立春在公历上较固定,在农历日期较浮动。
烧黄鳝,以鳝鱼为主料的中国传统膳食菜肴,补气血、味咸鲜,历史可追溯至唐,杜诗有载炒鳝鱼丝。
君子兰原产于非洲南部亚热带森林中,1932年由日本传入中国长春。
鸢尾花日报独家揭秘:
时值泰安六年季秋,草白花黄木叶摇落,屋舍温暖。
——人心亦暖。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袁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