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大周第一圆梦师 > 第18章 第 18 章

大周第一圆梦师 第18章 第 18 章

作者:仲夏有云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5-22 03:37:10 来源:文学城

如萧长捷所料,殿试并未推迟,初期举行。

一大清早,萧长捷便穿上了礼部送来的衣服,整理好仪容,乘坐着马车前往皇宫。

承天门前,士子们成对站在一起,咭咭呱呱地不知道在说什么。萧长捷也没什么熟人,就站在一边等待着组织士子的内侍来。

随后,众人按照名次依次排序,再由内监的带临下走入皇宫。

按照会试成绩,萧长捷排在第三,因此她有幸看到了今科一甲第一的杨秀。

杨秀出身弘农杨氏,面容勉强算是清秀,身量修长,但满身的世家贵子的骄矜之气,看人只用下三白眼看。

萧长捷最不耐烦的就是这种自命不凡的天之骄子了,有个好爹连看人都不会好好看了?拽什么?

因此萧长捷撇了撇嘴,也没去攀谈自找没趣。

倒是排在萧长捷前面,第二名的赵继德笑眯眯地凑过来,指了指前面的杨秀,悄悄给萧长捷说:“别理他,这人自小就有眼疾,从来只会向上看。”

这是嘲讽杨秀眼睛长在头顶上了?

萧长捷噗嗤一下,这赵继德,倒是个妙人儿。

她仔细打量了一下这位赵侍中的侄子,不得不承认,这赵继德天质自然,爽朗清举,身躯凛凛,相貌堂堂,真是一位风流俏郎君,若是寒门子弟,一定会被榜下捉婿的那种。

不说别的,这赵家人的基因是真的好,外甥都长成这个模样,那赵贵妃该是什么样的天仙啊!也无怪乎赵贵妃能在宫中独得荣宠,连皇后都不能略其锋芒了。

萧长捷一边在心里腹诽,一边笑着说: “在下青州林书阳,字长赢。赵兄叫我书阳或者长赢都可以。”

赵继德回她一礼说:“幽州赵继德,长赢可以唤我含章。”

互通表字之后,他们二人亲近不少,左右站着也是闲着,就有一搭没一搭的聊了起来。

“林兄的诗作这几日可是传遍了全长安啊,就连家父都喜欢的紧,一再叮嘱我要和林兄结交。”赵继德带着笑意真情实感地赞叹道。

第一次被夸诗赋写的萧长捷有些失笑,但她瞬间冷静下来,开始恭维起来赵继德会试的文章。

“赵兄的策论我也拜读了,其中关于兵制改革的意见真是精妙绝伦,其中教民习武、能战能守、以备外患的主张,真是写在了我的心坎上。”

萧长捷这番感叹倒是真心实意的。朝中懂兵制的不多,赵继德如此年轻就能有这番见解,想来不是那种只知读圣贤书的迂腐人,有如此才智,他日一定有所作为。

两人聊着聊着,倒是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了。

等士子们都集结完,内监便轻咳一声,带着他们出发前往金麟台了。

赵继德给了萧长捷一个眼神,两人便不再聊天,安静地随着队伍向前走。

入承天门,两侧便能看到朱红色的宫墙,脚下的青砖一直铺到前面看不到尽头。远方隐约可见的亭台楼阁十分精美,却没人敢抬头多看一眼。

这就是皇城,是这天下的权力之巅。

哪怕他们还没有迈入其中,却也感受到了权力那令人沸腾的感觉。

萧长捷听着众人的心声和急促的呼吸,冷静地笑了笑,将视线投到了那座高台之上。

那座高台屹立在正前方,九龙抱柱,狻猊飞天,一股迫人的气势扑面而来。

萧长捷隐秘地勾了勾嘴角,脸上泛起了冷笑。从前她没资格在金麟台受封。如今,十万枯骨做梯,终于将她送进了这里。

随后她像是发现了侍卫扫过来的目光,便移开视线低下头,掩下了眸中的一片冷意。

入了大殿之后,俯身下拜,高呼万岁。之后便是入席待考。桌上笔墨纸砚已经备好,只等发题目了。

萧长捷扫了一眼桌上的笔墨纸砚,随后便抬头向上看去。

皇帝坐的太远,看不真切。其下便是三省的几位长官,以及本朝三公了。

三公到本朝已经成了虚衔,实权不多,且太保空置,只有太傅裴景和太尉杨燮两人。

萧长捷本想再看看这大周权力中心的几位,长的是何模样。谁知旁边的太监轻咳了两声,示意萧长捷看了太久,已经失仪了。

萧长捷只好低头做乖顺的模样。

随后一个太监宣读了皇帝今日的考题。

“刑赏忠厚之论”

萧长捷皱了皱眉,她的这个堂哥素来宽仁,若以律法论刑赏,过于严苛,只怕得不了什么高分。可若是要她违心赞同当今陛下的仁政,她又实在说不出口。

这倒是为难了。

萧长捷提笔沾沾墨,思索良久,然后开始写道:“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

将故圣人搬出来,总没错吧。

“《书》曰:“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呜呼,尽之矣。可以赏,可以无赏,赏之过乎仁;可以罚,可以无罚,罚之过乎义。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而入于忍人。故仁可过也,义不可过也。古者赏不以爵禄,刑不以刀锯。赏之以爵禄,是赏之道行于爵禄之所加,而不行于爵禄之所不加也。刑之以刀锯,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而不施于刀锯之所不及也。先王知天下之善不胜赏,而爵禄不足以劝也;知天下之恶不胜刑,而刀锯不足以裁也。是故疑则举而归之于仁,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故曰:忠厚之至也。 ”

宁可犯执法失误的过失,也不错杀一人,这才应该是当政者的仁!

萧长捷写到此处,有些感慨,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以仁爱之心对待天下人,她就做不到。

对她来说,功是功,过是过,如何能够一视同仁?赏罚分明,才能令部下信服。

带有功利目的的一味对所有人仁慈,难道不是一种虚伪?

但皇帝就爱听这些,她能有什么办法,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写:“《诗》曰:“君子如祉,乱庶遄已。君子如怒,乱庶遄沮。”夫君子之已乱,岂有异术哉?时其喜怒,而无失乎仁而已矣。《春秋》之义,立法贵严,而责人贵宽。因其褒贬之义,以制赏罚,亦忠厚之至也。”

写下立法贵严,责人贵宽这八个字,萧长捷无奈的摇了摇头。

若是如此治军,那还怎么打仗?

犯了错的人不受重罚,必然会有人有样学样,到时候军纪涣散,未到阵前这仗恐怕就输了。

但金麟台上的人就爱看这个,为了投其所好,她也不得不写些顺应上意的锦绣文章了。

真是令人烦躁。

萧长捷搁下笔,闭上眼深呼吸了两口气,便垂手等待交卷了。

由于萧长捷实在不擅长写这些文章,等她写完,也差不多到了交卷的时候。

随后两侧的内监将卷子收起,众人起身对皇帝行礼,然后随着内监出了大殿。

走出大殿,新鲜的冷空气扑到萧长捷的脸上,驱散了她心里的那点烦躁,让她灵台清明了不少。

众人鸦雀无声地走出宫门,等出了皇城的门,士子们就像炸开了锅一样,讨论起了刚才的考试来。

刚才就坐在她左边的赵继德看了她一眼,笑着和她打招呼:“长赢,答得如何?”

萧长捷想了想满卷子写的仁政、仁义,她就头疼,她闭眼皱眉摇了摇头说:“一派违心之言。”

赵继德听了大笑说:“说不定陛下还就欣赏你这违心之言。”

萧长捷摇了摇头,不欲多说。

赵继德看他精神不好,便体贴地说:“我看你脸色不好,不如坐我的马车走?我送你回家。”

“那就却之不恭了。”萧长捷毫不客气地说。

两人都上了赵继德的马车,马车非常宽大,里面放着的熏香也很好闻,萧长捷闻着舒缓的味道,慢慢平复了心情。

赵继德看萧长捷脸色变好,这才问道:“不知道长赢家在何处?”

“送我到永平坊就好,家中简陋,这次就不邀请赵兄去做客了。等放榜之后,我再请赵兄。”萧长捷客气地说。

“我家老头可是指明了一定要见你的,他最爱诗词,看了你那首曲终人不散,江上数峰青之后,就像着了迷一样一定要找你切磋。我实在是拗不过老头,所以还请林兄看在我的面子上,与我老父聊聊诗词歌赋。等放榜之后,我宴请你你可不能推辞。”赵继德噼里啪啦地说出了他的要求,然后小心翼翼地看着萧长捷,生怕萧长捷拒绝。

生怕还是第一次被人邀请切磋诗词,萧长捷有些受宠若惊。

“好,我一定到。”萧长捷笑着答应了。

天下难得一知己,为何不见?

就为了一句诗,便肯让自己前途无量的儿子与她结交,这位赵大人,倒是个性情中人。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第 18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