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衣裳还能得限定点心,这倒新鲜!”
“这桂花糯米团软糯香甜,入口还带着桂花的清芬——梨花薄荷茶也妙,凉凉的,正好解腻。”
“有茶有点心,陪你挑衣裳也没那么辛苦了,云娘你慢慢挑。”
……
云锦坊的内室,几位夫人娘子围坐在屏风后,手里托着精致小盏,笑语连连。
有人低头细品茶香,有人摇着团扇互相调笑;往日试衣换衫动辄半日的枯燥与抱怨,此刻竟化成了热闹与欢声。
而这一份新鲜气氛,正因一款茶点的出现——云裳花饮。
梨花薄荷茶,清润透心,衬得嗓子甘甜爽快;桂花糯米团,软糯细腻,齿间留香,连挑选衣服都清雅了起来。最重要的是,这是其他地方都吃不到的茶和点心。
几日前,云锦坊掌柜还愁容满面。
试衣耗时长,茶点虽备,然多是买来的寻常瓜子蜜饯,客人浅尝辄止,很快就兴趣寡然。
偏生等候最是磨人,往往有人换到一半,衣裳未定,心先躁了,索性起身告辞。
久而久之,生意虽不至于萧条,却也差了几分火候。
因而他听闻棠记与仁寿堂药茶合作的事迹,便立刻动了心思,派人将那位“少东家”请来。
他没想到,传闻中的棠记少东家,是个小娘子就算了,竟然这么小。瞬间有些怀疑自己的决定,是不是太过仓促?
但很快,他就不怀疑了。
结果见面时,他不免愣了一下。传闻里的掌柜,竟是个稚气未脱的小娘子?他甚至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太过仓促,贸然托付。
可很快,这份怀疑就烟消云散。
那小小的人影才进门,目光就迅速扫过厅堂。嘴上随口夸了几句“锦衣华美”,却并不流连,反倒仔细打量起陈设摆放与客人动向。
李掌柜一旁看着,提起的心却放了下来:这小娘子怕是有一双生意人的眼睛。
果然,她转进内室时,见屏风旁的几位客人等待同伴试衣,百无聊赖地叹气。崔棠眼神一闪,似乎立刻捕捉到什么。
不多时,她与李掌柜并肩坐下,唇角含笑,语气却笃定:
“李掌柜,既然客人们要等,不如让她们等得舒服。光是瓜子蜜饯,难免寡淡,不如换些新鲜的。”
“比如桂花糯米团,软糯清香;再配上梨花薄荷茶,既润肺又解暑,正合初秋时节。”
“若是再取个雅致的名头——便叫‘云裳花饮’,客人换了衣裳,再品花饮,岂不更添风雅?”
掌柜的眼睛一亮,当即拍手称妙。
果不其然,这一联名一经推出,立刻引来阵阵惊喜。
云锦坊人气更盛,棠记的声名也随之水涨船高。
从窄巷小铺,到醉仙楼的联名,再到仁寿堂的背书,如今又添云锦坊的合作,棠记甜铺已然成了城中体面行当。
再加上县尊府中仆妇时常来此买食,渐渐有人低声议论:
“棠记怕是来头不小,背后有人庇佑呢。”
风声一传,倒无人再敢轻易挑事。
这日棠记早早打烊,铺子里却依然是人头攒动。
崔棠一早就神神秘秘,通知大家早点歇业,还把村里的周娘子一家都喊了来。她眼角带笑,步子轻快,似乎藏着什么秘密。
陈大虎摸着后脑勺,挤眉弄眼地问:“东家是不是要买新铺子?这回要往东市开分号吗?”
陈妙儿却小声嘀咕:“呀,这才开张多久呀,也太快了些。”
孙采薇端着茶盘进来,压低嗓子:“我看不像,崔姐姐神色带笑,十有**是喜事。”
一旁的周娘子听见议论,不免也跟着笑:“要是真有喜事,那可得蹭口喜气。”
院角,崔弘正劈柴,听得议论,摇摇头,动作顿了一顿,却没多问。
贺清蕙替女儿打圆场,笑着说道:“让她自个儿说去,你们一个个,嘴比刀子还快。”
众人七嘴八舌,越说越离谱。
崔棠看时机差不多,笑吟吟走上前,声音轻快:“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想着大家这些日子辛苦,给你们准备了个惊喜。”
说罢,她稳稳揭开一只圆木盖子。
木盖下,一座雪白的酥山缓缓映入众人眼中。细腻如雪的质地堆得像小山,点缀着几颗红枣干,仿佛山间的朱砂石,静静散发着奶香。
“酥……酥山?”
孙采薇眼睛亮得像星子,忍不住向前凑,差点伸手去碰。
崔棠微笑点头:“托醉仙楼霍少东家的力,他帮忙弄了些羊乳来。我试了几回,总算做成。咱们种做塞酥山,今儿个一起来尝尝真正的酥山!”
话音未落,陈大虎“咕咚”咽了口水。
“这要是摆柜台上,保管能把府城的人都馋来!”他眼睛死死盯着酥山,生怕它会凭空消失。
孙道长却哼了一声,板起面孔:“天凉了,怎么能吃冰物?”说完,手里却已挖起最大一勺,往自个儿碗里舀。
众人忍不住笑。
穆云接过小碗,目光似乎漫不经心:“我自己来就行。”
话音未落,他却已挑起一大块酥山,送入口中,动作干脆利落,仿佛早就等不及。
崔棠看在眼里,忍不住抿唇偷笑。
“崔姐姐果然说到做到啊!”孙采薇两颊泛红,吃得连声夸赞,“比我见过的点心都要好看!”
“好看不算,还得好吃。”陈妙儿插嘴,却已经捧着碗笑开了花。
“今儿来一趟,可真是有口福了,这么金贵的吃食如今我们都吃上了。”周娘子吃得笑眼弯弯。
贺清蕙看着众人热闹,心底既心疼又骄傲。她知道女儿昨夜为此折腾到天明,眼下却只顾着把喜悦分给大家。
院中氛围愈发轻快,笑语不绝,一座小小酥山,就把这一群人紧紧拢在了一起。
崔棠端起一只小碗,轻轻敲了敲碗沿:“各位,今晚让大家聚集在这里,自然不只是为了吃酥山。”
众人抬头,疑惑地看向她。
“咱们铺子能有今日的景象,”她放下碗,步到案几前,眼神亮亮地扫过每一张熟悉的面孔,“除了我一个人,谁都少不了功劳。”
孙采薇忍不住拍手:“崔姐姐,这不是夸我们吗?”
崔棠失笑,摇摇头:“不只是夸。”
她语气郑重,却带着几分稚气的认真,“我打算从这个月起,把大家的工钱提高一些,还要增加分红。以后只要生意好,每个季度都能分红,每个人都有份。”
一瞬间,席间静了静。
周娘子最先笑开:“看,棠娘对你们多好呀。”
“阿婶,你和阿叔也有份呢,”崔棠忙转身,笑嘻嘻地道:“棠记的甘蔗、瓜果可都是你们辛苦管出来的,除了田地的酬劳,分红也少不了你们。”
王仁顿时挠挠头:“这……这多不好意思啊。”
周娘子爽快地一拍桌:“少来!棠娘信得过我们,我们夫妻俩可得把地管得更好才行。”
“那我也得更卖力!”陈大虎“咕咚”一口喝掉茶水,笑得眯起眼。
崔棠被逗笑,伸手揉了揉妙儿的小发包:“咱们妙儿也有哦。”
小姑娘立刻挺直了小背脊,神情认真又自豪,举手行了个小礼:“崔姐姐,我会更努力的!”
穆云正低头慢条斯理地夹菜,闻言微微抬眉,嘴角似笑非笑:“那我呢?一个白工,难道也能领薪水?”
崔棠翻开放在一旁的账本,假模假样点着:“怎么会少了你?穆少侠可是本店护卫首领兼采买管事呢,当然有份。”
众人笑哄起来,气氛愈发热络。
孙道长一边抚须,一边不忘挖着酥山,含糊道:“天凉吃甜酥,人才开心。你这丫头,还晓得用心。”
崔棠赶紧打趣:“孙道长,您别只顾着吃,您的份早就算进去了!技术贡献也是要分红的。”说着,她又转过身,笑眯眯地看向几人,“穆青、采薇妹妹,还有卢七郎君,你们也都有份。”
孙采薇瞪大眼睛,不乐意地嚷:“我和穆青忙前忙后,这份子理所应当。可卢七呢?一个月里店里没来过三回,他也能分红?”
孙道长一愣,忽然想起什么,忍不住笑出了声:“那粪堆……咳咳,制冰可是他在看顾呢。”
卢七脸一红,正要分辩,却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崔棠望着眼前一张张熟悉的笑脸,心口忽然软了一下。自从来到这里,她一直忙忙碌碌,仿佛多赚钱才能让一家三口能在这里扎下根。
这些人,不只是帮手,更让她在陌生的世界,有了归属感。
院子里,笑声、筷声、锅铲声混在一起,热闹而温暖,仿佛整个傍晚都被酥山的甜香溶化了。
就在这时,门外忽然传来叩门声。
“崔小娘子——”
“我去看看!”陈大虎动作飞快,像只大狗子似的一溜烟跑去。
没多久,他就气喘吁吁地折回来,手里还举着个信封,“少东家,有封杭州来的信,点名要交到你手里。”
杭州?崔棠微微一愣。
她接过信封,指尖触到那熟悉的花笺纸面,心底涌起一丝久违的亲切。拆开来时,笑容不自觉浮上唇角——“是二姐姐,她还记得我呀。”
“怎么了?”穆云皱眉,忍不住靠过来,声音放得很轻。
崔棠眼尾带着笑意,抬头望了他一眼:“是我二堂伯家的姐姐。她啊——也是我们棠记的股东呢!”她轻声念叨着,想起当初那个银镯,心底闪过些微暖意。
可是,当视线往下落,眉头却渐渐蹙起。
“她说……下月要定亲了。”崔棠指尖在笺上轻轻一顿,似乎能感受到字里行间的无奈。
“定亲?那不是喜事吗?”穆云有些疑惑,侧过脸望她。
“或许,对有些人来说,并不是。”崔棠轻声应道。灯火照在她的侧脸上,忽然显出一种超出年纪的老成。
信末的邀约更让她心绪微动。她轻声读出:“她问我——要不要去杭州小住一阵。”
要去杭州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6章 一个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