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大唐小甜铺 > 第25章 品牌联名

大唐小甜铺 第25章 品牌联名

作者:林迟迟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0 22:21:44 来源:文学城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

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棠记的榆木门板便“吱呀”一声推开。

“哟!棠记开门啦!”对街豆腐坊的王嫂探头出来,手里还拿着一把豆子,“崔小娘子,今儿可是有新磨的杏仁露?我那小子念叨三天了。”

崔棠正踮脚卸下门闩,闻言回头,笑着道:“王婶来得巧,阿娘刚滤的头一茬,给您留了两瓮。”

“哎呀,那可要替我家小子多谢棠娘啦!”

“您客气了。”

一来一往,街坊气息立刻热络起来。因着棠记生意日渐红火,这条原本寂静的窄巷,也慢慢聚起人气。豆腐坊、干货铺、汤饼铺……仿佛有了小吃一条街的模样。

巷口忽传来一阵清脆的铃铛声。

原是穆青在给青驴套车,那驴子不耐烦地踢踏着石砖,颈间的铜铃叮当作响。

天气虽已转凉,用冰的需求却还不少:储存食材、送货赶路都离不开,偶尔也有贪凉的客人点名要一碗冰镇酸梅汤。因而,棠记几乎每隔五日,便要去青云观运冰。

正在此时,门口掠过一抹轻快的身影。

孙采薇抱着一个空食盒,提着裙摆快步走进来。她一边掸了掸鬓角微乱的碎发,一边笑嗔道:“阿翁前日才嫌点心腻口呢,嘴上说得厉害,转眼昨儿就催小道童来问,怎的菊糕还没送到。”

她将食盒往崔棠怀里一递,笑意盈盈,“可见是真馋坏了。”

崔棠正伏在柜前核账,闻言先是一愣,随即忍不住“噗嗤”笑出声。

她放下笔,连忙接过那只空食盒,放到案几上,眉眼弯弯,“一会儿我去同阿娘说声,让她多装几块菊糕,省得他老人家惦记。”

铺子里另一头,陈大虎正挽起袖子搬桌椅,手脚麻利,抹了把额头的汗,神情间颇有几分二掌柜的派头。

他那妹妹陈妙儿不过**岁,个子小小,却笑盈盈招呼着客人:“客官里边请。”举止不慌不忙,端茶递水都透着机灵稳妥,倒真让人一时忘了她还只是个孩子。

崔棠拎着食盒往后厨走去。锅灶正旺,热气裹着香甜气息扑面而来。

贺清蕙卷着袖子守在灶前,忙得额上沁着细汗,却神情松快。她如今只需把好后厨一关,便能安心许多,不再像早些日子那般心力交瘁。

崔棠将食盒搁在案上,顺手拈起一块菊糕,笑着递到母亲嘴边,“阿娘,妙儿那丫头越来越伶俐了,再过几年,怕是能独当一面呢。”

贺清蕙就着女儿的手咬下一口,笑弯了眼,“你呀,当初非要雇他们兄妹,街坊还说咱棠记要做善堂。如今看来,倒是拾了个大便宜。”

崔棠也笑道:“只是妙儿到底才九岁,力气活还是不能让她沾的。”

她一边说,一边揭开蒸屉,麻利地取了几盘点心装盒,“有她阿兄在铺子里照看,她在旁帮衬,总比一个人孤零零待在家里好。”

贺清蕙点点头,没再多说。

崔棠转头透过窗子朝天井喊:“阿耶,歇会儿罢,梅花架又不急着用。”

“就快好了!”

崔弘头也不抬,埋首刨着木板,木屑细细飞落,伴着“沙沙”声。

他口气里透着几分专注与得意,“昨儿你不是说想要个甜品台?阿耶再凿几个榫卯就成了。”

崔弘几乎包揽了铺子里的重活:木工、磨豆子、扛货,事事都能应付。崔棠只要开口,他总能做出来。这会儿忙活的,正是她新想的梅花格甜品架子,打算将各色点心精致地摆放其上,宛若后世的下午茶。

“崔叔,那柴你先放着,晚些时候回来我帮你劈!”

院角闪过一抹身影,话音刚落,穆云就已消失。铜门吱呀一声合上,只余驴蹄声与铃铛远远散去。

崔棠心里暗道奇怪:这人怎地总是吃过饭就脚底抹油似的溜了?

这些日子,穆云依旧替他们打理采买,只是行事愈发神秘,时常一声不吭便不见了踪影。

崔棠看在眼里,想起那夜在竹林中神神秘秘的对话,心里自然生出几分好奇。但转念一想,又暗暗告诫自己:他不过是暂时落脚,总有一日要离开的,何必问得太深。

院中渐渐安静下来,只余灶房里传出的锅铲声和街上远远的叫卖声。

崔棠抬手拢了拢额前碎发,转身回到案几前。双手虽然难得清闲,脑子却像水车般转个不停——今日的账簿还没算完,新的点心要不要先推?秋冬食材短缺要不要提前准备?

她低头翻过账本一页,唇角不自觉地弯起,心里已暗暗盘算棠记下一步的方向。

虽然如今天气渐凉,但铺子里的生意并未见淡。前些日子最热销的冰粉、酸梅汤渐渐退了势头,另一角的柜台前,却因新出的点心与饮品忙得热火朝天。

“劳驾让一让——!”

陈大虎一边大喊,一边小心翼翼地捧着罐子从人群里挤过来,额头汗珠都在滴。

“新熬的秋梨膏到了!”

正巧这时,一位穿着半旧素布长衫的老者慢慢走进门来,咳声一阵紧似一阵,喉咙里嘶哑声听得人心头一紧。他一手扶着门框,一手捂胸口,沙哑道:“听人说……你们这儿有润喉的汤水,可否来一碗?”

陈妙儿赶紧迎上去,奶声奶气却十分利索地答:“老伯是说秋梨膏吧?棠记的秋梨膏是孙道长亲传方子,梨汁和枇杷叶文火慢煨的,润肺止咳,最合这个时候。”

老者连连点头,待尝上一口,只觉清润顺喉,甘甜中带着淡淡药香,忍不住长叹:“好,好!这比我平日吃的药茶顺口多了。”

“因为加了橘红呀!“小姑娘得意地指着竹刻餐牌,“道长说得多加这味才能化痰呢!“

另一头,几个戴帷帽的年轻娘子正围坐着,每个人面前都有一罐桂花蜜水说笑。银勺搅动时金桂浮沉,蜜香混着桂香漫开。

有个娘子突然“咦“了一声:“饮下去当真暖融融的,比姜汤适口多了!“

她身旁穿杏子黄襦裙的少女掩口笑:“昨日我阿娘犯胃寒,饮了这个竟能安睡整夜——回头定要再买两罐!“

众人笑闹间,气氛极是热络。

贺清蕙在后厨听着,不由微微一笑。她向来喜欢研究养生,如今有了孙道长这层助力,便顺势在铺子里推了几款养生饮品。她心里明白:顾客既爱口味,也图实用,若能润喉养身,那就是双全之美。

只是铺子生意兴旺,未必人人都高兴。

自夏日里棠记推出冰饮以来,几家药铺的生意便肉眼可见地冷清下来。尤其是那几家平日里靠卖药茶度日的小铺子,更是怨声暗暗积在心里。

有人私下嚼舌,说棠记的饮品虽好喝,却毕竟没个正经方子支撑,喝久了未必对身子有益。

一开始只是茶余饭后的闲话:“甜是甜,就是伤胃。”

“哪有治病的药材放这么多糖的?只怕是图个嘴巴快活。”

几日一传,便成了另一番模样:“听说棠记暗中用的是劣药滥材,糊弄百姓呢。”

传得有鼻子有眼儿,仿佛真有那么回事似的。

崔棠听见风声时,正与贺清蕙一道在柜台后点账。铜钱叮当作响,她手里的算盘珠子却慢了半拍。

贺清蕙抬眼,“棠棠,怎么了?”

崔棠神色未变,只把账册合上,淡淡道:“没什么。有人盯上咱们了。”

心里却明白,这是生意做大必然会遇上的事。以前做品牌推广,她最懂的便是“信任”二字的分量。既然有人挑事,倒是给了她一个借势往上走的机会。

次日清晨,崔棠便亲自登门,往仁寿堂去。

仁寿堂对她而言,已是熟门熟路,伙计见她,笑着招呼:“哟,这不是棠记的崔小娘子么?可是来买药材的?”

崔棠笑着摇头:“不是。我要见刘大东家,还劳烦通禀一声。”

片刻功夫,药铺深处走出一位年近花甲的老者,须发斑白,步履稳健,正是刘大东家。他是县里有名的老成持重之人,医术不精,管账倒是一把好手。

“崔小娘子?”刘掌柜眯着眼,上下打量她,含笑道,“听说你家铺子生意红火,今儿怎么有空来?”

崔棠正色上前,行了一礼:“刘大东家,我棠记的药材一向出自贵铺,心中十分感念。如今外头有些不实之言,说我们饮子无药效、药材低劣,实在不公,也败坏贵铺的名声。”

话音一顿,她轻轻放下竹篓,揭开盖子,里面露出几只瓷瓶,“晚辈冒昧前来,是想与仁寿堂商议一桩合作。”瓶口一开,桂花蜜水清香四溢。

“若能携手,推出一款季节限定药饮——药材由仁寿堂提供,棠记负责调制。药铺有药效保证,我铺有口味和创意。二者相辅,必能叫生意双赢。”

刘大掌柜抚须沉吟,先端起瓷瓶细嗅,又抿了一口,眼里闪过一丝惊讶。桂花清香,甘润不腻,咽下后齿颊留香,确有养胃散寒之效。

这些日子的流言,他也有所耳闻,只因仁寿堂根基深厚,没了棠记这门生意影响不大,才不甚在意。但若是影响了仁寿堂的名声……

他缓缓点头:“崔小娘子,你家虽是小铺,却颇有章法。此事……便依你吧。”

崔棠微微一笑,心中暗舒了一口气。

合作消息一出,果然立竿见影。仁寿堂的招牌分量极重,棠记饮品自此有了“药铺背书”。坊间谣言自然不攻自破,反倒有人夸起棠记懂养生、有门路。

崔棠趁势放出话来:“棠记甘愿与城中各家铺子联名合作,限定饮品皆可商议。”

这一招,可谓四两拨千斤。原本心生嫉恨的铺子,顿时换了脸色——与其敌对,不如合作。

棠记的门槛,自此更热闹了。

棠记今日餐牌:

季节限定秋梨膏

桂花蜜水

桂花糯米团

玉露团

杏仁露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5章 品牌联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