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刺秦令:司乐倾城 > 第317章 为何是我

刺秦令:司乐倾城 第317章 为何是我

作者:孤虚侯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30 05:10:11 来源:文学城

裴萸信步而上,先向上官玗琪和萧长安各一拱手,而后炯炯目光回视阿秋,微笑道:“义兴祈氏的家主三天前回了义兴,并传书青州白氏与吴地各族豪强,表明了祈家愿奉朝廷旨意,永不反叛的意愿,而白氏亦立刻起而表态追随,叛军立即七零八落,这仗几乎也就不用打了。”

萧长安目光闪动道:“难怪说政治的重要性,犹在战争之先。裴帅此一役得来算全不费功夫,令长安开眼了。”

他此前虽有拒绝裴萸之举,却毫不影响他此刻言笑宴宴口称“裴帅”,兼又一副眼露崇拜的样子,完全恢复了游走花丛从容不迫的常态。

阿秋暗叹,心想幸好裴萸也并非一般女子,若是普通女儿之流,怕是要被萧长安这一时冷漠,一时又热情的做派弄得神伤不已,迷惘不休。

从前她并不太懂得男女之情亦可用来利用,用得好更是无上利器,但此刻却隐约有些明白,萧长安所要的,无非是控制裴萸与他的距离。

不可太近,因他断无娶她之意,但也不可太远,因为毕竟裴萸始终是建章师未来的掌舵人,无论是谁想要掌握政权,都需与她合作。

果然裴萸闻得他如此说,原本神采飞扬的秀眸中,亦掠过一丝黯然,却是立即敛去,谦虚笑道:“也并非完全不费功夫。在接到祈氏、白氏退去的密报当夜,我并非就准备班师和谈,而是立刻兴师广陵顺流直下,一夜间几乎是兵不血刃取了李城。”

上官玗琪吃惊道:“居然真的打起来了?记得陛下之命,一直是要你压阵,切忌做先动手的那方,挑起战火。”

阿秋便明白,对于王朝而言,若打的是内战,能不战而解决问题其实是最好。而无论谁先挑起战火,都可能成为千古罪人,因为毕竟战争一旦开始,其情势便很难控制得住。

裴萸胸有成竹地道:“此一时彼一时也。李城是东吴最前沿的要塞城池,之前赵家虽然声称要反,但终究没有那个胆子循江北上,对抗建章师。而我方亦是投鼠忌器,故而长久相持,谁也不敢先动手。我此举等于是立刻掀了桌子,表明要战要降就在此一决,给赵玄煦施加压力,迫他立刻作出投降决定。”

她绽开雪白牙齿,灿烂笑道:“赵玄煦又不傻,实力仅在赵氏之下的两大士族都纷纷表态退出他的起义联军了,他难道就不怕他们乘着他对抗建章师,从后方给他一刀,取而代之?他当然不会在这时候选择硬撼建章师,我只不过是给他加上最后一根稻草而已。”

她的笑容之明亮,几乎可消融冰雪,连阿秋都觉看呆了。

有些人果然天生是属于战场的统帅之才。唯有在两军对垒,千军万马之中,方可如鱼得水,如龙入渊。

也因着是这般的裴萸,故而可以轻轻揭过萧长安的小小伎俩。

阿秋忽然想起一事,立刻问道:“义兴祈家的家主是何人,你可知道?为何他一句话,便可令吴地大半易帜?”

其实这答案,她心中已经隐然有感,只是,却需从裴萸口中得到确切证明。

但见一侧上官玗琪亦是全神贯注等待裴萸的答案。想必她心中所想,与自己亦是一样。

裴萸洒然道:“其实我虽在前线,也只是听人传说。”阿秋点头表示意会,毕竟祈家内部之事,怎到外人明了个中详细情形?不过裴萸总归在前线,离吴地较近,较之远在建章的她们,知道得总归多一些而已。

裴萸续道:“我只听人说,此事甚是传奇。义兴祈家,多年前曾收养一个外地来的女孩,似是南渡之人的弃婴,后来这女孩便被视为祈家人一般抚养,直到十五岁,这女孩现出天生的阴阳眼神通,便被一个游方的巫师看中收为徒弟。而这祈家的长子,亦是当时下一任家主,竟然连家主也不做了,就那般尾随着这个妹妹去流浪了。后这二人学成,还曾在江南一带大大有名。”

阿秋听得目瞪口呆,而在心中,回忆起祈萝、祈尚兄妹相处情形,更是一番别样滋味。

难怪祈尚作为巫者的天赋远不如祈萝,世事人情却远较祈萝精明通达得多。想来这些年,他一直甘心去学自己并不擅长的巫术,就是为了陪伴和保护这个妹妹。

他的精明能干,保着祈萝平安度过了前桓时被召入宫中辨别皇储真假那一趟的风波,却终于没有扛过这一次。

祈萝之所以最终甘心情愿以自身为祭,引灵净化,一方面是她一直觉得建章宫这一劫,本就该应在她头上,另一方面是祝由门已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传人白莳,她即便离世也已无憾。

但一定也有一个原因,是不想出身世家的兄长再这般跟着自己,用大半生的时间流浪躲藏了吧。

上官玗琪亦失声道:“原来他们竟不是亲兄妹?”

裴萸目现讶然之色,道:“你们曾见过他们么?”而后又释然道:“原来如此。难怪听说那祈家家主便是从京城乘坐官船返回义兴的,一路更有官兵护送。也因此,唬得赵家魂不附体,心知肚明必定祈家与朝廷已经达成了联盟。我当时便想,不知京中哪一位高人布的局,竟然如此轻易便化解了眼前这场兵祸。最难得的是,此人不但于祈家家事了然分明,更深悉祈家与赵氏、白氏的关系。想必对吴地本土情况极为熟悉,且洞察全面。我还真想不出来是哪个人。”

阿秋闻她如此说,心中却只有深深黯然。

赵灵应临死前给谢朗的安江东千秋万代之策,亦是她的预言,无不一一应验了。这位前辈算无遗策,所谋亦深远,无愧乎当代第一才女,亦是大衍之国士。只是今后,再也无法聆听她的教诲了。

上官玗琪却道:“你母亲裴夫人与兰台令赵昭容乃是结义姐妹,你却不知赵昭容便是吴地人,且出自吴门赵氏一脉吗?”

她这话其实已很明显,却又说得婉转。

裴萸先是恍然大悟,而后露出钦佩万分神情,连拍几下头道:“原来是灵姨!我就说了,我娘虽然也善谋略权术,但她是北迁世族,并不熟悉南边情况。岚姨更是多年深居宫中,照姨也是土生土长的建章军人,却独独忘记了灵姨。只是,”

她原本明亮的眼中,忽然瞬间失去光彩,道:“我方回京,便得知了灵姨过身的噩耗。现在想起来,我确不记得她是吴地人。而且恐怕不止我不晓得,连娘她们,恐怕都不甚了了。因为灵姨这么多年来,身上从未有什么地方显示出她与故土本族有一丝一毫的联络。简而言之,我们都不晓得她有家人,有亲族。”

她苦笑一声,道:“我也就不难想象出,她为何能献出这平定江东之策了。”

其实上官玗琪、裴萸和阿秋三人之中,反倒以裴萸因是穆华英之女,与赵灵应打交道是最多的,而对赵灵应的感情也便越深。

上官玗琪作为上官家的家主,从前偶尔受谢朗诏入宫一觐,每次必会遇见赵灵应,现时她才知晓,大约因为姑母琰秀的缘故,赵灵应是特地对她有所关照。但数年下来,也就几面之缘而已。

而阿秋更是这半年才入宫,与赵灵应的交集更是寥寥几回,却感觉自己对她的理解,恐怕要深过世上任何人。

因为她们都曾在不同的时空,拥有琰秀这个知己好友。

但是阿秋没有想到的是,赵灵应出自吴门赵氏一族这件事,竟然连她同为飞凤的姐妹都不甚了了。

所以赵灵应的过去,也是早已被她埋葬在心底了的吧。

萧长安却若有所思地道:“为国士者,所谋本就该是天下,而非一家一国。千载之后,赵昭容或者是江东罪人,却是造福华夏的英雌。不说远的,只眼前便消弭了一场刀兵之祸于无形。”

阿秋忍不住横了他一眼,道:“若是我们在这里的诸位不说出去,千载之后,谁又会晓得昭容是江东罪人,始作俑者?”

这一语出,连原本泪光隐现的裴萸都忍不住笑了,重重地道:“确是如此!谁说出去,毁坏灵姨身后之名,谁便是小狗。”她一一扫视过阿秋、上官玗琪,最后落到萧长安面上,狠狠地道:“我看所有在场之人中,最可能泄露的便是你了,萧长安,你发个誓来!”

她说到“在场之人”的时候,阿秋便下意识地往另一侧栏杆望去,却发现栎阳神君的身影早已消失无踪。

想必是他在裴萸上来之时,便已经逸去了。不知为何,陡然见他不在,她的心中忽然觉得一阵空落落的。

萧长安已然叫屈道:“为何是我?”他也有模有样学着裴萸环视一周,然后直指着自己的脸道:“难道这里的人中,独我脸上写着叛徒二字吗?又不见你怀疑上官大小姐和阿秋姐姐。”

裴萸双手叉腰,理直气壮道:“淑女一言,快马一鞭,上官大小姐乃是南朝闻名遐迩的‘君子剑’,绝不会做那背后嚼舌根之事;阿秋姑娘是少师传人,有其师必有其徒,必定守诺如金。唯有你萧长安,……”

说到这里,裴萸却醒觉自己再接不下去话。

其实,不只她觉得萧长安有问题,在场的谁又不觉得萧长安有问题。这倒并非因他的出身,因即便是穆华英也是北迁而来的世族,有时南北之别只是一念区隔而已。

只是萧长安虽然风流倜傥,外表上是极讨人喜欢的,但稍微离得他近些,便能感觉到他骨子里的桀骜不羁,离经叛道。这本也算不上什么,只是总是带着三分邪气。而这无论是在世家出身的裴萸和上官玗琪眼中,还是武林出身的阿秋眼中,都是古怪里透着诡异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