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穿越生存实录 > 第12章 带去算账

穿越生存实录 第12章 带去算账

作者:寒山慕雨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6 21:58:28 来源:文学城

去往签令兑换的大仓,攒动的人头乌泱泱看不到尽头。

人体的温热散着潮湿,臭汗合着泥腥,全是泥泞里趟出来的人。

带头的瘦子工头嘱咐今天到的新人,“往左用签令换竹牌,去大灶领饭。往右换口粮。明日卯初在仓库外找我领工具。”

说话间到了大仓,工头撂下一群人,自己挤进了仓里。

莫大芳迈着机械的步子,强吊着一口气,跟着指引排进领口粮的长队伍。

左右两条队伍严重失衡,领竹牌的人比领口粮的队伍少了三分之一。

他半歪着无力的身,在队伍里搜寻熟人,一眼看去,男女老少都是面目模糊的泥人。

辨认费力……罢了,省着点力气。

回过身,拖着一身酸痛和胃里的灼烧,他在队伍里缓慢移动。

天色越来越沉,令人发指的移动速度像一把火,不断点燃饥饿疲倦,考验着排队人的耐心。

有个贼眉鼠眼的年青后生,见缝插针,硬生生把自己塞进一个老太太前面。

那老太太还没说话,前前后后的人先闹了起来,动手拽了年青后生的胳膊就赶人。

原来,一大帮人都来自一个家族,后生踢了铁板,灰溜溜的逃了。

这边事情才消,那边有个人高马大的汉子就叫唤:“怎的这么慢,饿死个人,前头队伍紧着走!快呀!”

那声音着实洪亮,招来大仓外一列兵卒。

兵卒过来呵斥安静,大汉不满闭上嘴,兵卒离开,他又压低声抱怨。

那抱怨引来后方人共鸣,也跟着指责。又累又饿还要排队,每次都慢的出奇,什么时候才能领到口粮……

终于,天色黑了下来,轮到莫大芳踏入大仓。

越过守卫森严的仓门,烛火的昏黄占据视线。

右边三张原木长条桌一字摆开,左边留下的空间续了三条木栅栏,内外界限分明。

第一张桌子后面,有个中年小吏垂头数签令,竹签摩擦声撕扯着等待的焦虑。

清脆的击打声响在他边上,鬓角半白的胖老头噼里啪啦拨着算盘,更添了心烦。

他们后头坐着个大胡子壮汉,一身青色绸衣,络腮胡子遮了半张脸。

莫大芳见过那人,瞧着凶神恶煞,不好惹。他们初来此处,便是他接了差役花名册。

大汉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身后围着三名带刀差役。

剩下的两张桌后,各类粮食装在麻袋里。两个小吏手握葫芦瓢,舀出一瓢粗麦粉,过了称,递上桌。

桌外的灾民带着粮食离开,路过栅栏边时,七八个身着甲胄的兵卒如鹰的眼盯着他。

灾民头也不敢抬,脚下急急离开。

前头的灾民不断减少,直到还存一人。

莫大芳眼巴巴看着,只见中年人在数签子,数了告诉胖老头。

那人十八根签子,应换口粮两升两合五勺。

老头在算盘上慢腾腾的计算完,又问要换何种口粮。又一顿计算,这才数出相应的票据后登记。

莫大芳迫不及待的给签令,干哑着嗓子提醒,“二十根。”

中年小吏似没听到,自顾自的数着,数完没有看莫大芳一眼,只告诉胖老头结果:“二十根。”

胖老头打起算盘,手指拨动的温吞,让人想到上坡的老牛。

莫大芳的烦意化了浓烟闷在心里,熏的他头发都要竖起,忍不住再次出声,“两升五合。”

都是简单的加减乘除,身为小学数学老师,教学二十余年,数字出来的那刻,结果已是了然于心。

就没有错的!

老头指头才拨了两颗珠子,听了他嘴里的数,手指一滞又继续拨。

得出数量,他清了清喉咙,“两升五合。姓名?换什么?”

“莫大芳,一张杂饼,一升粟米。”莫大芳直接给了数量。

老头点头,登记后给了票据。

莫大芳接了票据转身,一腔子焦躁才熄了大半。

去了第二张桌子前,忽觉芒刺在背。

他突的回头,那大胡子壮汉不知何时睁眼,两人眼神撞了个正着。

壮汉眼神锐利,脸上没有一丝表情。

难道是刚才口气不好?惹了他们不高兴……

强装镇定的对那大汉微微点头,在取粮处交了票据。

小吏查看后问:“粟米装哪里?可要布袋?半升一只。”

莫大芳扯了嘴角,苦笑的撩起衣摆,“装这里吧。”

出了大仓,啃了两口手里的大饼充饥,不舍的揣进怀里。他抱着衣角里黄灿灿的粮食,站在早上的集合地。

黑呼呼的工棚外,三五成群的人蹲在地上,有人端着碗吸溜,有人啃着杂粮大饼。

莫大芳仔细找过去,看见三道熟悉的身影,蹲的位置正是他们早上所站。

几人聚头,摸黑回了大路对面的茅草棚。

夜色下,篝火醒目,映红了王二柱的身影。

火上架着的铁锅水已烧开,五副碗筷摆在一只木桶前,那是今日买的。

王三爷过去好好看了眼小儿子,见他伤口无碍,提着的心也松了下来。

“一路可还顺利?药呢?”

“灾民有去处,一路顺利……”

王三爷没听到药,追问的语气沉下来:“药呢!”

“……”王二柱抿紧嘴,没有吭声。

把粮食倒在一起的其它三人也察觉不对,王大柱急了,“没抓到药?老二你倒是说清楚!”

“没……”王二柱总算解释了一句,“药材涨价五倍,没抓。”

王大柱、李小白一听,直接骂娘。

莫大芳听着王三爷的叹息,猜测大约是银钱不够。

他借火光看那伤口,愈合的伤口带着些微红肿,没有液体渗出,伤口恢复的还算好。

“伤口愈合的很好,也莫担心。保持干躁干净,会越来越好的……”

王三爷脸上消了几分愁,盼着莫大芳说的是真的。

莫大芳继续安慰他,“河道那边有医工和药棚,我们明日去看一眼,许能去那里抓药。”

李小白想到,今日清理石块有人摔倒受伤,工头说要送去医治,可不就是有药棚。

“不错,河道那边有药棚,明日去看看。”

一个两个都这样说,王三爷和王大柱也只能寄希望在药棚。

莫大芳看着垫在叶子上的粮食,几人不约而同换了饼和散粮。

他有一升粟米。王大柱和李小白都选了粗麦粉,俩人合起来有二升多。王三爷只有八合黄豆。

几人的散粮合在一起,份量可观。

分出一半煮进锅,剩下一半用叶子包好藏进茅草棚,留给王二柱。

各自的大饼则留给明天中午吃。

第二日找了工头领竹筐,莫大芳特意问起药棚一事,哪料工头告知,“药棚乃给受伤的劳力使用,药材概不售卖。”

他追着工头屁股后面走,放缓声音求道:“家里有个伤员等着用药,您可是工头,大小是个人物,帮帮忙,让我们抓两幅药材,就两幅。”

瘦子工头微昂下巴,分明矮一截,却有种居高临下的模样,“规矩就是规矩,谁也不能坏,赶紧干活,不然滚!”

莫大芳无法,只能拎起竹篓,先去运送淤泥。

日近中午,淤泥倾倒处多了两人,是瘦子工头和一青衣小吏。

两人盯着过来的劳力们,把所有来人尽收眼底。

莫大芳顶着头顶高挂的太阳,额头的汗珠浸湿衣物。泥浆裹满的布料贴在身上,让他浑身黏腻。

倒下淤泥,瘦子工头突然叫他:“莫大芳?”

磕着筐底的泥,莫大芳怀疑自己太累,听岔了。

直起腰,他看了眼工头,对方一双小眼睛正放在自已身上。

“这是……叫我?”

瘦子工头招手,“这位是刘官爷,竹筐给我,你随他去吧。”

莫大芳心里凉了一瞬,嘴里应着“好”,绞尽脑汁的想自已可犯了错处,呐呐的问候:“刘官爷。”

姓刘的青衣小吏示意跟着走。

他尾随在后,想来想去没觉得有错,可又觉得昨天到今天又过不少错。就这样慌着心,胡思乱想了一路。

两人来到一片精心搭建的帐篷,走近其中一座,刘小吏在外喊到:“曹监作,莫大芳带来了。”

一声粗犷的“进来”传出,刘小吏示意莫大芳进去。

莫大芳掀开门帘进入帐篷,外面的小吏离开。

帐篷内干净整洁,空间宽敞。地面铺了厚厚的地毯,床榻桌椅一应俱全。

莫大芳往里走了两步才发现,地毯上留下两个泥脚印。

那两个泥印子清晰的刺眼,让人再抬不起脚。

不好再上前,看着昨晚仓库里的大胡子壮汉,不知对方为何找他。

模仿电视剧里行了个拱手礼,他迷惑的问道:“官爷……不知道你找我来是……”

大胡子的曹监作拍着跟前的桌子,“过来。”

主人都没有在意鞋印,莫大芳也不再纠结,放心去了桌边。

“把上面的账算清。”刘监作丢给他一本册子。

莫大芳慌忙接住,看着册子上的墨迹,他猛的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

双手捧着册子,手指带着不易察觉的轻抖,翻开……

他垂下眼,才升起的激动没了影儿,“这……草民不识字……”

“……”刘监作眉头凝成疙瘩,手掌抚过胡须,凶狠的眼神落在桌上高高垒起的册子上。

他烦躁的上下打量莫大方,“不识字?那昨晚怎算的那样快?”

莫大芳一身疲惫,一时想不出什么好的说辞,简单说道:“熟能生巧,算账多了,简单的数字入了耳,自然就知道结果。”

刘监作半信半疑,他算了那么些账,如今一样需要算盘,怎不见自己熟能生巧。

但世上天才怪才多的是,这人不过算的快,相比起来也算不得稀奇。

翻开一本算好的册子,他念了一行,问结果,想知道这人是不是有真本事。

“一斗……”莫大芳脑中飞速运转,把熟悉的斤两换算为斗升计量,“一斗五升五合。”

刘监作看着后面的数量,一模一样,比他用算盘珠子快了许多。

心里到底还是有怀疑,他又接连考了四五次,莫大芳都能迅速算出,且准确无误。

他心中疑虑尽去,抚掌就笑,一把络腮胡子在笑声里颤动。

“好!好!好!”他抬手让莫大芳坐对面,自己也坐下,“我念,你算。”

就这样,两人一个念,一个算,得出的数由刘监作落笔记录。

不知不觉一大早过去,帐外传来铜锣声,两人这才停了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