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穿越生存实录 > 第11章 运送淤泥

穿越生存实录 第11章 运送淤泥

作者:寒山慕雨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6 21:58:28 来源:文学城

几人意动,话起头时也提过,只觉得远,给否了。

王三爷摸着眉毛,考量着该去哪儿。王大柱则担心弟弟有伤在身,坚持不太久。

莫大芳看王大柱眼神,也知了他忧虑,心下也怨自己想的少。

“要不就去那什么县,半日路程,明早去中午到。”

“要说近……”李小白想到个更近的,“那十里外的古槐镇不是更近,十里地就到。”

王二爷想的更多,还是不想去那镇子,“镇子不大,上次去便许多人,这几天若是去的人更多,那咱怕是会白跑一趟。”

“这确实是个问题……”莫大芳提出去郡里也是有这个顾虑,怕沿途的县镇灾民去多,他们耽搁了这么久,去了糊口难。

“哎呀!一个个的犹疑不定,一会儿回去,一会郡的,又是这又是那,说来说去有啥用。”王大柱听的心烦,直接做了决定,“去那鹿鸣县,就去哪里,不行再说。”

王三爷眼了眼小儿子,想问问他的主意。

王二柱盘坐在床上,脖子套了根打结的粗布巾,吊一端垂在胸膛下,悬吊着受伤的胳膊。

接到他爹眼神,他下巴微收,眼光垂过伤口又滑回去,“就去鹿鸣县。”

王二柱一垂定音,几人没有反对。

确认了目的,他们都去为明天离开做准备。采野菜和砍柴的上了山,捞鱼的去了湖边,受伤的休息。

次日天不亮,五人带了干粮便出发,一路走走停停,巳时到了鹿鸣县。

“啥?”王大柱整不明白,自己怎么就是流民了,“我们有正经户籍,不是流民。”

登记的差役冷笑,“你们户籍非本县,来自他处,就是流民,只能去挖河道。到底去不去?不去赶紧滚,不然尝尝老爷的厉害。”

王大柱背着口大铁锅,眼珠子瞪圆,鼻翼狠狠扇动,一肚子火气喷出张大的鼻孔。

王三爷一把揽着大儿子,向后推搡,怕他生事。

他横眉怒眼的瞪了眼王大柱,用眼神警告别再说话,扭头又给差役陪着笑脸,“差爷莫气,年轻人不懂事,您别理他。”

“我们去,去的。劳您登记……”

差役哼笑一声,眼里全是不屑,因着后面人多未做计较,冷声问了姓名给五人登记了名字。

王三爷拽着不服气的王大柱离开登记桌前,看那差役去给别人登记,这才说道:“你这般气性……难不成还想动手?那是我们惹得着的人?你就不想想后果!”

“咱干啥受他鸟气!”

李小白拽着他另一只胳膊,撇撇嘴,压低声儿劝,“都是吃人不吞骨头的玩意,挨不着生气。”他背对着差役翻白眼,想起刚才的轻视,嘴里骂骂咧咧,也不敢出声。

五人蹲在城外的官道上,莫大芳看着左右一片同样等待的灾民,找了个看起来眼神清亮的小伙搭讪。

“你也是外县人?”

小伙警惕的盯着他点了点头。

莫大芳像没看到小伙的排斥,厚脸皮的套近乎,“巧了,我也是外县人。”

他干巴巴的笑了两声,“你知道咱去哪里挖河道不?”

小伙见他没缠着问私事,也不吝啬告诉他位置,“就近的临阳河。”

正当还想多问两句,三个差役挎着大刀过来吆喝:“走了走了,赶紧起来。”

蹲着的灾民一个个起身,有那讲究的还拍了拍掉裤子上的灰尖。

差役带着大家上路,约莫走了大半个时辰,他们来到一处乱糟糟的路边工棚。

莫大芳四处查看,旁边的茅草棚子低矮压抑,里面踩出的凹陷泥印早已凝固变干,一地杂草稀稀拉拉的散得到处都是。

他嗅着空气里散发的一股异味,深深凝眉,卫生条件太差了,容易生病……

看了眼王二柱受伤的胳膊,不由担心,那伤口可禁不住这样的环境。

那边差役一脸低声下气的交了花名册,三人很快离开。

接了册子的人膀大腰粗,一把络腮胡子遮了半张脸,只一双凶狠的眼能看清。

他青色丝绸过膝袍,狭窄的袖口缠条乌皮鞭子,一直缠到肘底。

那人随手翻了翻册子,抛给身边另一身材略矮的青色绸衣人,“清点人数,安排好了。”说完走了人。

略矮的人接过,口中呼名点了人头,又领着所有人向后走,来到一块空地。

“附近有亲友的最好去投靠,后来的没了工棚,需自己盖。转左去有木材茅草,过去领。小工棚最少四人,大工棚最少十二人。”

“明日卯时初点名的地儿集合,未来者除名,驱逐出去。”

那青衣人揣着花名册就要走,王三爷小跑过去,拦了人,“官爷,我家小子受了伤,动不了胳膊,要歇几日再去干活,您行个方便。”

“歇几日?”青衣小吏像听了笑话,“不能干活报哪门子名儿,趁早赶紧走,别碍事儿。”

王三爷尴尬的笑着,嘴里求情,“能干,能干,就是需几日。官爷您宽限几日,就几日便好……”

青衣小吏不耐烦打断,“这是规矩,我说了不算。要不干活,要不走人。”

莫大芳几人见小吏不同意,纷纷围了过去求情。

小吏被围在中间,脸上没了自然色,戒备的后退,果断说道:“官府规定,求我没用,你们若闹事,每人二十鞭,一起逐出。”

目送小吏匆匆离去,五人心里发愁。

王三爷脸上的皱纹都是愁苦,他唉声叹气的不知该怎么办。

王大柱冲着小吏消失的方向呸了一口,“不行咱去郡里,这河道不挖也罢!”

莫大芳卸了身后背篓,心说倒也不必太悲观,又不是必要住在这里。

他看着情绪不好的几人,出着主意,“我们可以在工棚外的地方盖棚子,那也不算住了官府的地儿,二柱就好好养伤,别干活了。”

李小白慢慢抬了眼,懂了他的意思,一掌拍在莫大芳后背,“可以啊!你小子真机灵,我们可以领了口粮自行料理。咱自己煮,省的去了大灶抢饭吃!”

“哎呦!不错……”王大柱抚掌附和,“好主意!就这么办,那咱赶紧走啊!找个好地儿去。”

几人离开官府划分的区域,在大路的另一边选了个位置,到处去找盖茅棚的木材。

砍了八颗小臂粗的树苗,去河边捡了茅草回来,花了一下午时间,总算盖好了住处。

剩余茅草铺在地上,五人有坐有躺,放着心的歇了口气。

王三爷拆开张道长给的方子,新的愁绪又上来,“今日该进城先抓药,如今药没抓,明早小二自己跑一趟县城吧。”

王二柱坐在茅草上,眼神直勾勾的落在门外,低低的嗯了一声。

“把刀带着。”王三爷不放心的叮嘱,“一路买了药就赶紧回来……”

随着再一声低沉的“嗯”散去,莫大芳起身去生了火,不久,王大柱同李小白正好抬了一锅水来。

庙里带来的干粮留给明天干活吃,架锅烧水后煮了一锅野菜,胡乱吃了几口,五人便早早睡下。

天色不亮,莫大芳打着哈欠爬起来,接过王三爷分的干粮,跟在三人身后摸黑离开,留王二柱一人在茅草棚。

到了集合地,人已到齐大半,四人站进人堆,等那小吏过来。

天将亮时,青衣小吏带了两人过来,不断念了名字对人头。

没到的人全部划了去,又领着一堆人在新搭的茅草棚前逐个登记。

没住工棚的人重又登记在新册子上。

折腾一场,才带着人去了河边,叫了工头来。

几个工头挑人东指一人,西指一人,好似生怕选了一起来的熟人。

莫大芳被个中年瘦子叫出来,彻底跟其它三人分开。

跟着瘦子工头来了仓库领竹筐,又到了挖河道的地点。

莫大芳踩着松软的泥土放下筐子,两个浑身沾泥的汉子你一锹我一锹,铲了淤泥装满。

他拽了肩绳往边上拖,给身后的人腾了位置,半蹲在地上套了肩绳,咬牙背了起来。

跟着沿着络绎不绝的背篓工,走了约八百米远,来到固定的倾倒地,倒了淤泥,在监督的小吏那里领了签令,复又返回。

正午时,“咣……咣……咣……”的声音传来,工头拎着铜锣一路敲一路喊,洪亮悠长的锣声里,夹着休息的喊声。

莫大芳背着一篓子淤泥撤出小道,一屁股坐在绿油油的草丛里。

从怀里摸出野菜饼子,一口一口的啃着,粗粝的饼渣子咽下喉咙,噎得他眼泪都流了出来。

干巴巴的啃完,脱下磨得发毛的草鞋,脚底板磨破的水泡看的他揪心。

他动动脚丫子,轻轻按压肿胀的脚板,酸胀的钝疼让他对下午的路程绝望。

生无可恋的躺在草丛里,铜锣声远远传来,莫大芳叹着时间忒快,艰难的起身背起竹篓。

一趟趟运送淤泥,整整一个白天过去,酉时的锣声敲响。

莫大方领到第二十根签令,只觉得两条腿沉甸甸的迈不起来,好似不自己的腿。

拖着进气少出气多的身体,去库房还了竹篓,转身再随工头去找官吏兑换口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