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晏舟站在窗明几净的大学阶梯教室里,午后阳光为他挺拔的身姿镀上一层浅金色的光晕。他手中书卷轻握,正讲到唐诗的气象开阔,声音清越温和,如玉石相叩。
“所以,'大漠孤烟直”的'直'字,并非呆板,反而在无尽的平坦中,用一缕孤烟划破了空间的单调,成就了力的美感…”他微微侧首,目光扫过台下,唇角含着一抹令人如沐春风的浅笑,随口引经据典,穿插些文人趣事,引得满堂学子时而屏息,时而会心低笑。
台下,那些年轻的学生,无论男女,目光大多追随着他,带着毫不掩饰的崇拜与倾慕。陆教授的课,永远是文学院最抢手的所在。他学识渊博,为人却幽默风趣,没有丝毫架子,即便是最晦涩的知识,经他口中也变得生动迷人。
下课铃响,陆晏舟温和地宣布下课,动作优雅地整理着教案。眼角的余光已然瞥见几个熟悉的身影抱着书本,迫不及待地围拢过来。他知道,这些学生中,多半是假借问问题之名,只想与他多待片刻。
今日他感觉些微疲惫,不愿应对这甜蜜的“围堵”。见众人注意力稍散,陆晏舟脚步轻巧一转,便从教室后门悄无声息地溜了出去,决定绕远路,从学校僻静的后门离开。
穿过两条街,喧器渐远。就在这时,一声细微的“喵呜”吸引了他的注意。一只看起来不足月的小橘猫,正瑟瑟发抖地蹲在马路中央,澄澈的猫眼里满是惊恐,对周遭疾驰的车流浑然不觉。
陆晏舟心头一软,几乎未加思索,便快步走上马路,柔声安抚:“小家伙,这里太危险了……”他弯下腰,伸出手,试图将这小生命引向安全地带。
然而,刺耳的喇叭声如同利刃骤然撕裂空气!他猛地抬头,只见一辆失控的轿车已近在咫尺!
“砰—!”
巨大的撞击力将他狠狠抛起,世界瞬间天旋地转,剧痛之后,是无边无际的黑暗,将他彻底吞没。
不知过了多久,或许一瞬,或许永恒。在一片混沌与死
寂中,陆晏舟模糊地感觉到周围变得嘈杂。
吵,很吵。
有苍老浑浊的叹息,有妇人尖细的议论,有哥儿轻柔的啜泣,还有孩童懵懂的询问。这些声音像是隔着一层厚厚的浑浊的水传来,模糊而不真切。
“唉,造孽啊!陆家老大夫妻去得早,就留下竹舟这
么一根独苗,好不容易自己争气,啃着糠咽菜也要读书,竟真让他考上了秀才,本是光宗耀祖的天大喜事,他那两个黑了心肝的叔叔怎么就容不下呢!”一个老迈的男声痛心疾首。
“村长,您说的是啊。”一个妇人立刻接话,语气带着唏嘘和不平,“晏舟这孩子,命太苦了!他爹娘留下的那几亩水田和祖屋,早被他大叔陆富贵和二叔陆长贵惦记上了。当初就想霸占,是这孩子拼死护着,说要靠它读书进学,这才勉强保住。如今孩子靠自己考取了功名,他们怕是更眼红得滴血!”
另一个声音略显尖锐的哥儿插嘴道:“可不是嘛!我听说,他们就是怕晏舟中了秀才,以后有了官身,更不好拿捏那些产业,这才.…这才下了狠手啊!对外只说是失足落水,可谁信呢?好好一个刚中了秀才的人,从县衙领了文书回来,心情正好,怎么会一个人跑到村东那头滑进河里?”
“唉,好好的一个秀才公,就这么被自家人给害了,真是老天无眼……”
“陆家那两个,迟早要遭报应!”
七嘴八舌的议论,如同无数根细针,刺入陆晏舟混沌的意识。紧接着,头颅传来一阵撕裂般的剧痛,仿佛有无数记忆的碎片硬生生塞进他的脑海—
父母早亡,亲人冷眼,大叔二叔伪善面孔下的贪婪,他们如何觊觎父母留下的微薄田产和宅院,自己如何在一片冰霜中咬牙坚持,夜夜挑灯苦读,终在十八岁这年一举考中秀才的狂喜…?然后,是归家途中,被两位“亲叔叔”骗至村东河边,推入那冰冷刺骨的河水时的绝望与不甘?
那是一个与他同名同姓,名为陆晏舟的少年,短暂却饱含血泪的一生。
心痛,为这个素未谋面却命运相连的少年的悲惨遭遇。
庆幸,为自己在那场致命车祸后,竟以这样一种离奇的方式,获得了第二次生命。
两种情绪剧烈交织,最终化为一声在心底无声的叹息。
他努力撑开沉重的眼皮,模糊的视线逐渐清晰。映入眼帘的是低矮、泛黄的茅草屋顶,一张张写满关切、好奇或仅仅是看热闹的、布满风霜的陌生面孔围在床前,有男有女,也有眉心点着各色孕痣的哥儿。
“醒了醒了!秀才公醒了!”有人惊喜地叫出声。
陆晏舟,不,此刻起,他便是大云朝、穗恩县、这处偏僻小山村里的新科秀才—陆晏舟了。
他感受着这具身体残留的虚弱与冰冷,还有那刻骨铭心的怨恨。他轻轻吸了一口气,压下喉咙口的异物感和头脑的胀痛,眼底深处,一抹属于现代灵魂的冷静分析与属于原主的隐忍坚韧悄然融合。
他在心中默念,既是对那逝去的少年,也是对自己:
“从今往后,我便是你。”
“你受的苦,我感同身受;你含的冤,我必为你洗刷;
“你负的仇,我定让他们.?血债血偿。”
既然上天给了他重活一次的机会,那么,他便要在这陌生的时空,活出个痛快淋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