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穿成糙汉家娘子 > 第1章 穿越

穿成糙汉家娘子 第1章 穿越

作者:梦琳铛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8 16:29:54 来源:文学城

“俗话说,嫁出去的姑娘如同泼出去的水,我们老何家嫁出门的闺女,哪有退回去的道理!”

好疼... ...

何云织是被吵醒的,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瞬间被额角的抽搐刺激得逐渐清醒

明亮的日光照在室内,她眨了眨眼,确定自己没有瞧错,破旧的门漏洞的窗,整个狭窄的房间除了墙角堆积的杂物,只有身上盖的棉被还算凑合。

这是哪里?难不成在她车祸没被送往医院,而是到了拍戏现场?

一连串问号浮现在脑海,她的脑袋更痛了,何云织手撑着胳膊想艰难地起身,屋外的争执声此时又起。

“你家姑娘做出这样丢脸的事,闹得全村人尽皆知,难不成和离都不成?”

“和离?所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我姑娘成了你们董家的人,你们就得养她一辈子。”

“你...”

“好了好了,老头子,别气到身子了。”一道轻声的安抚响起,何云织本以为耳廓子能安静片刻。

“嘭”忽然,另边的屋门被人猛然打开,冲出一道高大强壮的人影,他言语冰冷却带着压抑与愤怒:

“你们这是骗婚,成婚前怎么不说她痴缠那姓郑的,瞒着我们全家人,这是把我们当傻子。所以今日无论如何,你得带她离开我们家!不然,我董守川也不是吃素的。”

然而,他还是小瞧了眼前妇人的厚脸皮程度,听到这话,张氏白眼一翻,黑黑的脸上瞧不出表情。

她丢下手里的炒南瓜子,哂笑一声,手指向何云织所在的屋里,高声道:“让我领她走也行,今夜必须将十两银子送到我家,毕竟半年前,你俩的婚事可是经过文书的,三两句就想我领人,哪那么好的事!”

说完,她冷哼一声,便离开了董家的院子。

院里的几人听罢,都深吸一口气,十两银子,这张氏也说得出口,哪怕年成好时,也就是普通农家一年不吃不喝的收入。

更何况经过两年的旱灾,大家手里大多捉足见肘,也就今年情况好些,但也时常有上顿没下顿的呢

董守川漠然地收回目光,他低声宽慰老父老母,让他们不要太担心。

大不了他多进几次山,多打些野兔野鸡,银子慢慢攒就行,无论无何他都不想再与何云织同在一个屋檐下。

董父却对此话无动于衷,董母则轻声道:“川儿,你今日也太冲动了。”

“是啊,这何家在小河村住了几十年了,毕竟有些根基。而咱们是从漳州逃灾过来的,虽没受他何家多少帮助,但以后低头不见抬头见,总要打交道,你以后别那么冲动,有话好好说。”董父叹着气补充。

这话合理,董母跟着点头。

“可她太欺负人,何母脸皮太厚,也不看看她闺女的所作所为,现在我们家在村里还抬得起头吗?”

董守川说完后,董父董母默不作声,都不约而同面带忧虑。

而屋里的何云织属于原身的记忆也在逐渐归拢,她明白过来,原来她竟然穿越了。

想不到她命这么大,连环车祸竟然没死,还穿越到了不同时空的同名同姓姑娘身上。

这是个架空朝代,是历史书没有的大燕朝,现在正是昌平年间,经过两年的旱灾,所以大家都不怎么富裕。

而董家上下是一年多前从漳州逃灾到的小河村,半年前,原身由何父做主以五斤肉的聘礼定给了董家的独子董守川。

董守川现年十八岁,身强力壮,比原身大个三岁左右,因是贫苦出身,除了忙活农田,平时农闲时便跟着董父进出后山打猎,偶而运气好猎到了野鸡野兔,也能有个百来文的收入。

半年前两人成婚时,董父更拿出积攒一年的一两半碎银,买了块地,还借了邻居半两。

照理说,两人年龄相当,董守川更是个踏实肯干勤快的庄稼汉,即便记忆中他对原身寡言不够热情,但两人如若相敬如宾目标一致,在有山有水旱灾已过的小山村,把小日子过好不是难事。

但难就难在,根据记忆,其实原身在成婚前已心有所属,就连婚后也对人家死缠乱打,何云织嘴角浮起一丝苦笑。

她没想到,好不容易一朝穿越,竟穿到思想如此开放的古代姑娘身上。

搁现代,勇敢追求所爱,不被困难打倒是值得称道的事。但不同的是在古代,未出阁的姑娘极为看重名声,更别提是出嫁为妇了。

“咕...咕”

何云织揉了揉干瘪的腹部,她醒后就觉得腹中空空,想是大半日没进食了。

但貌似门外名义上的公婆和夫君都没想管她,不过原身的所为就连她这个现代人都脸红,婆家放任不管也是情有可原。

但她实在太饿了,何云织轻推开门,记忆中董家经济相当拮据,平时以稀粥咸菜和黑窝窝头为主。

农家一般只吃两顿,透过天色,现在大概是下午四点多,早过了午饭的点。

院中愁眉苦脸的三人听到动静一愣,董父抬头见是儿媳,面色虽不改,狠抽了口旱烟后,转过头愿不看她。

“你...”董母刚欲开口说话,不料身侧的董父拽了拽她的衣袖,示意她闭嘴。

董母回想起昨日黄昏和父子俩从农田回到家的一幕... ...

眼前的这个儿媳从嫁进门后从未干过活,如同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大家姑娘一般,整日就是吃了睡睡了吃。

她虽有些看不惯,但好歹也是从儿媳熬过来的,所以不忍责骂。时间久了和村里的邻居熟悉后才知道,何家长女在村里的名声。

那可是出了名的懒姑娘,且婚前就产生了极不好的闲言碎语,但木以成舟,儿子听后也没抱怨过,所以也就日常多盯着,想着只要不出格就好。

但没想到,一个没注意,她就跑出家门私会外男,还闹得整个村里人皆知,更不知怎样闹腾得,摔得头伤严重被村人送回来,当时脑门后厚厚的一层血,没想到她倒命大,竟惊险得活了过来。

做了不干净的事,大病未愈竟出房门找吃的

“爹,娘,家里还有吃的吗?”何云织见三人都不想开口说话的样子,为了填饱肚子,她主动上前问道。

董守川闻言睁大眼,没想到眼前的何云织做出不要脸面的事后,竟还有勇气找他们要吃的。

不过她以前就懒得出奇,饭不做碗不洗,整日只会窝在床上,到饭点才会准时出现,脸皮贼厚。

这样想想,也就不足为奇。

他张嘴正准备说没有,没想到身边的董母的嘴更快,她道:“厨房还有稀粥,你自己去取吧!”

何云织点了点头,她能开口当然是知道董母的为人,原身的这个婆母是相当和善心软的人,饶是原身这半年的所作所为让她这个现代人回忆起都汗颜,董母却从未苛责过。

是真正的好婆母,可惜了,原身从未珍惜过。

她刚转身,就听到身后传来声音:“娘,你这是做什么,凭什么给她吃的?”

“好了,不过几口粥,你至于吗?难不成让她饿死在董家,张氏不得抓住机会让我们拿大把银子呢!”

何云织也不理会,直接进了厨房。

而董母突然想起晒在屋后的花椒还没收,只身去了屋后。

董守川隐起胸腔的怒气,决定等何云织用完饭,再说休她或和离之事。

厨房里的何云织看着碗里稀薄的粥,显然这是董母留给她的,与其说是稀粥,不如说是米汤,因为大多都是水。

何云织前世虽然出身农村,但毕业工作后见多了也吃多了美食佳肴,突然只能喝米汤,心下一时不知滋味。

不得不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是一夜回到解放前。

她微叹口气,忍着灌进喉咙好几口,突然感觉身前有人,拿下碗便见灶台前蹲着个小孩。

穿着补丁叠加补丁的黑衫,眼睛圆溜溜的,又黑又瘦,从又黄又稀疏的长头发来看,应该是个小女孩。

何云织想起来了,这是董守川的女儿芸珠,他在漳州乡下成过婚,据说发妻是自小长大的青梅竹马,由于那妇人刚生产完便跟着逃灾,一路风餐露饮的,身子很快不继,还没到小河村就离开了。

芸珠就是两人的女儿,但因原身从来不待见她,所以在记忆中很少出现。

何云织见面前的小姑娘不停吞咽着口水,知道她是饿了,因为董母考量一般上半日的活累些,所以做的饭更干,而下午回来则是熬稀粥,随便对付几口就是。

芸珠才三四岁的模样,正是长身体的年纪,想必那半碗稀粥根本不顶饿。

于是她将手里裂了小口的黑瓷碗递过去,问她:“芸珠,要不你先喝,喝不完再给姨喝,好吗?”

哪料,芸珠眼神从惊讶逐渐到不安,她听罢垂下眼眸,也没回答,一溜烟很快跑了出去。

何云织失笑着摇头,也不管她了,猛地一口将剩下沉在底的稀饭,喝完揉了揉肚子。

就这点米,都不够塞牙缝的。

她放下瓷碗,缓缓走到厨房的门边,突然院里传来董守川急切的声音:“爹,你快来,娘刚刚摔倒了。”

董父听罢顿感眼前一阵恍惚,他颤抖地放下烟杆,趿拉着鞋跟着往村医宋家去了。

何云织回到院时,已是相当安静,就连小芸珠都去了隔壁找小伙伴玩。

何云织也想跟着去宋家,看看董母是什么情况,毕竟对方一直待原身很不错。

但她毕竟不受欢迎,于是走到门口又回至院里,最后还是决定回屋里等。

然而她实在有些头晕,想必是头伤还未痊愈,还未睡着,屋外忽然有了人声。

屋外,董守川将董母背进主屋,董父跟着走动,焦急地看着董母腿上血淋淋的一片。

他大骂眼前一根筋的儿子:“你个浑小子,你娘都疼晕过去了,膝盖不停流血,宋大夫不在,你还不快去找驴车,将她带到镇上。”

董守川也着急,他将董母放平在榻上,解释:“爹,不是儿子不孝,赶驴车的周叔我也认识,离他回村还有一个时辰,我去哪里喊。”

董父他当然知道,毕竟好歹在村里待了一年多,但他实在心急如焚,毕竟老婆子身子一直相当硬朗,这摔倒可是头一遭。

想到这些年跟着他可是一天好日子都没过,他是愧疚又焦急,所以一时说话没了头绪,但自家儿子可不管那么多。

他怒瞪着董守川道:“还不去看着点周家和宋家,万一他们提前回来呢?”,董守川来不及抹掉额角的汗,立马又往周家去了。

何云织在门外听得一清二楚,自是猜到了发生的情况,跨进门槛几步,果然见董母脸色苍白地躺在床上,微闭着眼。

她右腿中间处肿得高高的,湛蓝的粗布料与血液混合得不堪入目,膝盖处还残留着泥巴痕迹,以及不停冒着血珠的伤口。

何云织心底一慌,现在当务之急是消毒和止血,但是古代医疗条件差,还是与城镇相隔甚的乡里,大夫又不在。

等那董守川找到赶驴车的,找到大夫,不得天黑之后... ...

何云织也是出生于农村,小时候父母重男轻女,两人眼里只有弟弟,从来对她是放任不管。

小学时,家附近搬来一位中医传人,她跟对方家的小孙女玩得来,所以一放学就待在她家,跟着耳濡目染,多少也认识了一点草药。

她深吸口气,先到后山山脚附近寻合适的草药,三七没找到,倒找到几株地锦草。

然后在厨房和堂屋找到了剪刀,还有一般情况不会用的油灯,以及少量的纱布。

准备好这些物件,她也不管董父的目光,直接进了主屋。然后将董母的裤腿剪下,小心的清进伤口,准备将捣好的药汁敷上。

董父被她连贯的动作给惊得双眼圆睁,他不好动手干预,毕竟公媳大防,只好大声道:“你这丫头,又不懂草药,这是做什么,别把你婆母的腿给弄坏了!”

然而何云织并未停下动作,她言辞清晰,并未被吓到,只淡淡道:“爹,你放心,滁州不比漳州,这里山多草药多,家家户户都会识得一些草药,情况紧急自救总比等着大夫来更快。”

董父见她动作流畅,况且她说得没错,相比水乡漳州,这滁州地界的小河村山多,草药丰富,儿媳懂这些也正常。

但她以往平时大多懒在塌上,偶而和别人对话还会不停口吃,进门后,他这公爹和她说过的话都不超过三句。

没想到,此时像是换了性子,说话清楚脑子在线,这是回转心意了?

但何云织趁董家人干活之际与郑家长子私会闹得满城风雨,其内容被传得极具画面感,当真是令人难堪,转头不免又嗤之以鼻。

想必她这是怕自己被休,强迫自己来讨好公婆了?

董父一时不知自己该作何心情,当他愣神间,何云织渐渐完成了敷药和包扎,她的动作灵敏又准确,他看着老婆子的腿真的被止住了血,心里的石头也在此时落了地。

所以董守川从宋家独自回到家时,便看着自家爹像吃了死苍蝇,嘴里仿佛有话却要说不说。

而外界传的已给他戴了绿帽子的媳妇正忙得不亦乐乎,完全不像以前只知吃喝不会思考的懒婆娘。

开文了,加油!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穿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