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雏鸟情节 > 第44章 第 44 章

雏鸟情节 第44章 第 44 章

作者:唐啵虎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1 12:59:51 来源:文学城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完全亮透,李砚安就发动了车子。

汾平镇不算远,但路况一般,加上冬晨薄雾,开过去花了一个半小时。

姜畔靠在副驾驶上,看着车子停在镇医院不大的停车场里。

空气比市里冷冽许多,有点泥巴和田地的味道。

姜畔下了车,深吸一口气。

李砚安锁好车,陪她走进门诊楼。

姜畔熟门熟路走到住院部前台,询问姥姥的病房号。

值班的护士是个年轻姑娘,听她报了姥姥的名字,在电脑上点了几下,抬起头时脸上有点温和的笑意。

“哦,是孙凤梅老太太的家属啊?老太太恢复得挺好,手术很成功。精神头也好多了,就是偶尔有点迷糊,认不清人。这会儿应该在后院晒太阳呢,今天天气还行。探视时间快到了,你们得抓紧。”

“谢谢。”姜畔心里一松,道了谢,转身就往护士指的方向快步走去。

李砚安跟在她身后半步,一块往里走。

后院是个不大的天井,阳光正好照进来一块。

几个穿着病号服的老人坐在长椅上,旁边有护工陪着。

姜畔一眼就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

姥姥坐在轮椅上,身上裹着厚厚的棉衣,戴着顶毛线帽,露出的白发梳理得还算整齐。

阳光照在她脸上,确实比姜畔上次见她时红润了许多。

她微微眯着眼,看着天井角落一棵光秃秃的大树,眼神有些放空,不知在想什么。

姜畔的脚步慢了下来,走到轮椅前,蹲下身,让自己的视线和姥姥齐平。

“姥姥。”她声音很轻。

姥姥的目光缓缓聚焦到她脸上,看了好一会儿,眼睛里渐渐有了点光亮,嘴角费力地向上抬了一下,喉咙里发出模糊的声音,想抬手,但没什么力气。

“是我,姜畔。”

姜畔伸手,轻轻握住姥姥的手,很温暖。

“我来看你了。”

姥姥的手在她手心里微微动了动,像是回应。

“手术做完了,护士说你恢复得很好。”姜畔的声音很平静,没有哭,仿佛是家常絮叨的温和,“您要好好养着,听医生护士的话。等天气暖和了,会更好。”

她顿了顿,目光落在姥姥脸上,“姥姥,等我、等我再长大一点,有能力了,我就接您出来,跟我一起住。我们不住这儿了。”

她没提之前的苦,没提周建国那个家,也没提姥姥的养老院。

姥姥听着,眼睛里的光似乎更亮了些,努力地点着头,布满皱纹的脸上绽开一个真心的笑容,看得姜畔眼眶微微发热。

祖孙俩就这么低声说着话,大部分时候是姜畔在说,姥姥听着,偶尔含糊地应几声。

姜畔讲了些学校里无关紧要的事,讲林子琪,讲最近看的漫画书,避开了所有沉重的话题。

阳光暖融融地照着,空气里很安静。

聊了一会儿,姥姥的目光忽然越过姜畔的肩膀,落在了不远处的树下安静站着的李砚安身上。

她歪着头,眯起眼,似乎在辨认这个高大的陌生人是谁。

姜畔顺着姥姥的目光回头看了一眼。

“姥姥,那是李警官,就是一直在帮我的那位警官。”

姥姥“哦”了一声,脸上露出恍然的神色,随即又笑起来,朝着李砚安的方向,很慢地招了招手。

李砚安一直注意着这边,见状立刻大步走了过来,在轮椅前微微弯下腰,让自己的高度不至于让老人仰视得太吃力。

“老人家,您好点了吗?”他的脸色比平时放柔许多。

姥姥看着他,脸上还是笑着,嘴唇嗫嚅着,努力地想发出清晰的声音:“谢…谢…你啊…好…人…”

简单的几个字,她说得很费劲,但意思很清楚。

李砚安那张寡冷的脸上有点不自在,抬手蹭了下鼻尖,“应该的。您好好养身体。”

姥姥点点头,目光在姜畔和李砚安之间转了个来回,又拍了拍姜畔的手背,指了指远处走廊的方向,意思是想喝水,或者别的什么。

姜畔立刻明白了:“我去护士站问问水房在哪儿,给您倒点水。”

看着姜畔的身影消失在通往走廊的门口,姥姥才重新看向李砚安,脸上的笑容淡了些,眼神却变得很认真。

她抬起那只还能稍微活动的手,指了指姜畔离开的方向,又指了指自己的胸口,喉咙里发出焦急的啊啊声,似乎想表达什么复杂的意思,却说不出来。

李砚安蹲下身,离得更近些。

“您是想说姜畔吧?”

姥姥用力点头,抬起手,做了个殴打的手势,又做了个数钱的手势。

李砚安点头,知道是之前警察来调查那笔钱去向时,简单询问过她,老人家也大概知道孙女为了她的医药费经历了什么,这就是在说这事。

看他好像明白了,姥姥双手合十,朝着李砚安,苍白的脸上充满了恳求。

李砚安看懂了。

老人是在求他,多照顾照顾姜畔。

他沉默了几秒,目光投向姜畔的方向。

“奶奶,”他开口,带着一种承诺的分量,“您放心。”

他顿了顿,然后才继续说下去,“我会看着她好好的。不过,您可能也看出来了,姜畔她不是一般的孩子。她心里有主意,也勇于承担。她能接受的,或者说忍受困难,敢于反抗不公的程度,可能比我们想的要多得多。”

姥姥听着,眼眶有些湿润,但更多的是释然。

她看着李砚安,点了点头,嘴唇翕动着,最终只化作一声安心的叹息。

这时,姜畔端着个一次性水杯回来了。

看到姥姥眼角的泪,她脚步顿了一下,快步走过来:“姥姥?”

姥姥赶紧用袖子擦了擦眼睛,指着李砚安,又笑起来,对着姜畔含糊地说:“好……好人……”

探视的时间很快就到了。

护工过来提醒。

姜畔蹲在轮椅前,最后握了握姥姥的手:“我走了,姥姥。您好好的,我放假再来看您。等我。”

姥姥紧紧回握着她的手,嘴里应着,目光一直看着她,直到她和李砚安的身影消失在楼梯口。

回城的路上,车里的气氛明显松快了许多。

姜畔靠在车窗边,嘴角一直不自觉上扬。

压在心头最重的那块石头,终于被挪开了。

李砚安瞥了她一眼,打开了车载收音机,里面流淌出一首舒缓的老歌。

中午时分,车开回城里。

李砚安直接把车停在了一家他常去的家常菜馆门口。

店面不大,但收拾得干净,正是饭点,人声鼎沸,充满了饭菜的香气。

“这家的红烧肉不错。”李砚安领着姜畔找了个靠墙的小方桌坐下,熟门熟路地点了几个菜,还特意嘱咐服务员,“给先盛碗汤,骨头汤。”

热气腾腾的饭菜很快端了上来。

姜畔是真饿了,拿起筷子,小口但认真地吃着。

李砚安吃饭很快,但动作并不粗鲁。

红烧肉炖得软烂入味,姜畔夹了一块放嘴里,肥而不腻,浓郁的酱香在舌尖化开。

也许是姥姥手术成功的喜悦,也许是这安稳的一餐饭带来的暖意,也许是李砚安播放的那首好听的歌,她吃着吃着,忽然没忍住,轻轻地笑出了声。

李砚安正低头扒饭,闻声抬头看她:“笑什么?”

姜畔赶紧摇头,脸有点热,“没什么,就是觉得这肉挺好吃的。”

就在这时,旁边一桌刚进来的一家三口正在找位置。

一个穿着厚厚羽绒服的女孩看向这边,突然定住,然后惊喜地叫了出来:“姜畔?!”

姜畔循声望去,也愣住了:“林子琪?”

林子琪立刻蹦了过来,她爸妈也跟在后面,笑着跟姜畔打招呼:“是姜畔同学啊,真巧。”

“叔叔阿姨好。”姜畔连忙站起来。

林子琪爸妈也看到了坐在姜畔对面的李砚安。

李砚安放下筷子,对着两位长辈点了点头,算是打招呼。

林子琪的目光在姜畔和李砚安之间打个来回。

尤其是看到姜畔面前那碗明显被照顾着盛好的骨头汤,还有李砚安那熟稔的姿态,八卦的小火光瞬间在她眼睛里一下点燃了。

“姜畔!”林子琪一把抓住姜畔,雀跃的不行,“你……你们……”

她眼神疯狂暗示着李砚安的方向。

姜畔立刻明白,脸嗖一下红透了。

她把林子琪拉到了旁边的过道里。

“你别瞎想。”姜畔又急又窘,“李砚安就是、就是暂时收留我住几天。我手伤了,家里又不方便。”

林子琪靠在墙上,看着姜畔通红的脸和急于解释的样子,憋了几秒钟,终于还是没忍住,捂着嘴,肩膀一耸一耸地闷笑起来,越笑越厉害,最后整个人都弯下了腰。

“哈哈哈哈哈哈哈……收留……住几天……噗……姜畔……你……哈哈哈……”

林子琪笑得话都说不利索,眼泪都快出来了。

“你知不知道……你现在特别像……哈哈哈……被家长带着出来吃饭的小学生啊……哈哈哈……”

姜畔看着好友笑得毫无形象的样子,又气又好笑,伸手去捂她的嘴:“林子琪!你在笑!”

林子琪灵活地躲开她的手,还在笑:“好好好……不笑不笑……李警官……好人……大好人……哈哈哈……”

她一边笑,一边朝姜畔挤眉弄眼。

姜畔拿她没办法,只能红着脸瞪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