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重生之民国鉴宝师(主攻) > 第4章 星砂初芒

重生之民国鉴宝师(主攻) 第4章 星砂初芒

作者:天外客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3 08:13:20 来源:文学城

两人在外面吃过晚饭,徐未霄直接回家,陆砚尘则再度回到了古玩店。

将门关好,陆砚尘迫不及待地走进二楼休息室。

当最后一丝夕阳隐没在地平线下,他脸上那份属于年轻人的朝气随之收敛,沉寂取而代之。

没有开灯,借着窗外透进来的微弱天光,陆砚尘将那张神秘的绢布和字条展开摊在桌面上。

绢布质地细腻,虽然年代久远却依然坚韧。那些复杂的线条在暮色中仿佛活了过来,隐约构成了一幅古老的地形图,与识海中的残鉴产生着强烈的共鸣。

就在他凝神观察时,眉心处的残鉴突然自主震动起来,一股温热的能量流向他的双眼。刹那间,绢布上的图案仿佛被注入了生命——

一处幽深的石窟,洞壁上刻满了与绢布上相似的符文;浩瀚的星空下,某座荒废古寺的琉璃瓦在月光下泛着奇异的光泽;连绵的雪山之巅,一座古老的祭坛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更让陆砚尘心惊的是,他竟感受到了一种血脉深处的悸动,仿佛有什么在遥远的地方呼唤着他。

“这些地点......难道都跟神藏有着关联?”陆砚尘心中震动。他隐约觉得,这些景象似乎指向了某种重要的线索,却无法确定具体代表着什么。

他仔细研究着那张字条。

"守拙老人"这个名号他从未听说过,但“甲子年”推算下来,是1984年,距离现在并不遥远。这说明在他重生之前,就有人在寻找天墟神藏。

“神藏现世,必起风云”八个字,笔力苍劲,带着一种说不出的凝重,更像是一句警世箴言。

陆砚尘轻声念着这句话,眉头微蹙。果然如他预想,前世追杀他的背后势力,没有停止过对神藏的觊觎。

沉下心绪,陆砚尘转而取出那块引发残鉴异动的“铁矿石”。

室内昏暗,矿石更显黝黑丑陋。

陆砚尘隐隐有种明悟,他将心神沉入识海,尝试引导那方古朴的残鉴。

意识海中,那面残破的古鉴虚影静静悬浮,散发着微弱的金色光晕。他引导着那缕光晕,缓缓流向手中的黑色矿石。

淡金色微光自他指尖悄然流转,如同拥有生命的触须,缓缓覆盖在矿石粗糙的表面。

嗡——

残鉴虚影轻轻一震,金光骤然变得强烈,如同拥有生命般,丝丝缕缕地渗入矿石粗糙的表皮。

下一刻,异变陡生!

矿石表面的黑色物质迅速消融剥落,簌簌掉下黑色的碎屑,露出内里璀璨的真容——

那是一团仿佛凝聚了星河流光的奇异金属!它通体呈现深湛的幽蓝色,其间点缀着无数细碎如星辰的银色光点,它们并非静止,而是在缓缓流淌,将昏暗的房间映照出一片迷离星辉。

古老而浩瀚的能量波动弥漫开来,整个休息室的空气都为之凝滞。

陆砚尘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托着这块不过拳头大小,却重逾寻常铁块数倍的奇异金属。脑海中,前世在某部失传古籍上看到的记载骤然清晰起来:

“天外遗金,内蕴星芒,其气锋锐,能断玉削铁,非世间凡火可熔……名曰:星河神砂!”

竟是只存在于传说中的炼器神料。

据记载,此物乃天外陨星之精粹,历经无穷岁月孕育而成,是炼制顶级法器,修复上古神物乃至构筑某些特殊阵法的无上至宝!

其性至坚至锐,却又蕴含着星辰生灭的磅礴能量。

陆砚尘瞳孔微缩,饶是以他两世的心性,此刻也难掩震惊。

他尝试将一丝精神力探入其中,立刻感受到一股浩瀚、锋锐却又内敛的力量,如同沉睡的星河,一旦被引动,必将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威能。

识海中的残鉴虚影也似乎变得更加凝实了一些,与手中的星砂隐隐呼应,传递出一种渴望与共鸣。

原来这天墟残鉴,除了是开启神藏的密钥,竟还具备了寻找和激活特殊材料的功能。

陆砚尘凝视着手中这团梦幻般的星砂。

调动体内微弱的气感,那是他自醒来后一直都在运用祖传的特殊呼吸法修炼出来的,小心翼翼地包裹住一小粒剥落的星砂碎屑。

那碎屑在他掌心漂浮,闪烁着令人心悸的寒芒。

陆砚尘目光扫过,休息室的桌子上摆放着一个生铁铸造的镇纸——那是徐未霄不知从哪个旧货市场淘来的铁狮子,造型古朴,狮身布满斑驳锈迹,至少有三四斤重。

他意念微动,只见那星砂碎屑化作一道几乎看不见的流光,如银针入水般悄无声息地没入铁狮子尾部,又从另一侧透出,在空气中闪烁了一下便消散无踪。

就在碎屑穿过的瞬间,铁狮子尾部留下了一个细微的小孔,孔壁光滑得不可思议,在灯光下泛着金属特有的冷光。

陆砚尘指尖抚过那个微不可察的小孔,心中震撼难言。这铁狮子用的还是质地相当坚硬的生铁,可在星河神砂面前,竟如豆腐般不堪一击。

"果然锋锐无匹。"陆砚尘眼中闪过一抹深色。

这还仅仅是一粒微不足道的碎屑,若是能熔炼成型,或者是锻造入兵器中,其威力简直难以想象。

这星河神砂性质特殊,非世间凡火可熔,但却能跟天墟残鉴产生共鸣。这意味着,他或许能找到方法,利用这宗神料。

“力量……需要更强的力量。”陆砚尘低声自语,眸中的冰层在星辉映照下愈发深邃。

前世的教训刻骨铭心,单凭技艺与信念,在真正的恶意与暴力面前,脆弱得如同琉璃。

这一世,他必须拥有足以守护一切的力量。

窗外,华灯初上,现代都市的霓虹照亮了夜空。而在这一方简陋的休息室里,一个跨越时空的守护者,正握紧了他回归后的第一份力量。

前路的迷雾似乎被这星砂的光芒,微微驱散了一线。

就在这时,手机突然响起,是室友江澄打来的。

“阿尘,你在哪呢?都快门禁了,下午给你发微信也不回。”

陆砚尘这才想起查看手机,果然微信上有几个未读消息,回应道:“忙着做活呢,没空看手机,这就回去。”

他将绢布、字条和星河神砂谨慎地藏进一个不起眼的铁盒,藏在工作室最隐蔽的角落,才匆匆锁门离开。

回到宿舍时,距离门禁只剩十分钟。江澄正对着电脑打游戏,抽空回头看了他一眼,语气无奈,“你才发过高烧,做什么活呢,要注意自己身体啊。”

陆砚尘挠了挠下巴,“小瞧我了是不是,哪里那么虚弱。去我家的店铺干活了。”轻描淡写地带过,拿起洗漱用品走向洗手间。

-

第二天是满课,从早八点到下午四点,陆砚尘都沉浸在课堂中。考古专业的课程对他来说并不难,很多内容都是他前世亲身经历或深入研究过的。

由于过目不忘的天赋,前世他几乎是全才——

祖传的修复技艺自不必说,那是浸透在骨子里的本能;金石学、古文字学更是童子功,鼎彝铭文、碑帖拓本,过眼便能断代析源;对历代窑口的釉色变化、器型特征了如指掌,官哥定钧,一眼可辨。

更精通墓葬形制、陵寝规制,从商周青铜的范线辨识到明清家具的榫卯结构,从壁画揭取到丝帛保护,几乎无所不涉。

那些对同学们来说需要死记硬背的考古报告、发掘规程,在他这里却像是重温旧梦。许多出土文物的原始状态、埋藏环境,他都曾亲手触摸,亲身勘验过。

但他还是认真听讲,毕竟这个时代的考古学,在科技检测、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上都已有了长足发展。碳十四测年、微量元素分析、三维建模技术……

这些新鲜事物让他意识到,前世积累的经验需要与今生的学术体系相互印证、融合创新。

放学后,他再次来到明鉴阁。

徐未霄正在店里忙碌着,见到他来了,兴奋地招手。“阿尘,快来看,我把那些书都摆好了!”

只见原本空荡的博古架一侧,现在已经焕然一新。最上层是那套《芥子园画传》,徐未霄特意用一个小巧的红木展架将它斜置,让精美的封面完全展现;旁边那本《饮流斋说瓷》则平放在定制的丝绒垫上,翻开到带有精美插图的一页。

中层按年代排列,从清代的《宣炉图说》到民国的《古文观止》,每一本都保持着恰到好处的间距。最下层则是那些品相稍逊但内容有价值的书籍,整齐地排成两列。

更用心的是,他在每本书前都放置了手写的说明卡片,用清秀的楷体简要介绍书籍的年代、作者和特色。博古架边缘还摆放着一叠崭新的白手套和一个“请戴手套翻阅”的温馨提示牌。

“不错啊,很专业。”陆砚尘赞赏地打量着这个精心布置的图书角,发现徐未霄甚至还调整了上方的射灯角度,让光线正好温柔地洒在书架上。

“那当然,我可是研究了半天呢!”徐未霄得意地挑眉,“既然要弄就弄像样点。你看这个位置怎么样?客人一进门就能看到。”

陆砚尘点点头,“很有书香气息。”

他环顾店铺,手指轻轻划过博古架的边缘,“店铺的定位需要慢慢调整。我想过了,我们不能只卖这些大路货,要走精品路线。”

他指向那些经过精心摆放的旧书,“就像这些书,我们要做的是‘以书养店’,用这些有特色的旧书吸引真正懂行的客人。”

“重点要放在文房雅玩和小件精品上。”陆砚尘走到一个空置的展柜前,“比如明清时期的文房用具,品相完好的印章石料,还有小巧精致的玉器把件。这些东西既有文化底蕴,又便于收藏把玩,正适合我们这样的小店。”

他转头看向徐未霄,“等修复业务开展起来,我们还可以承接一些高端的私人订制。比如为客户寻找特定的文房用品,或者修复传家宝。这样既能提升店铺的格调,也能避开和大店的直接竞争。”

“明白!”徐未霄摩拳擦掌,眼睛发亮,“这么一说,路子确实清晰多了。工作室我会尽快给你搞定!”

在接下来的两三天里,陆砚尘趁着没课的时间就往店里跑。

新工作室在三日内完工。

徐未霄办事效率极高,陆砚尘列出的工具清单,他不仅悉数购齐,还额外添置了一套专业的无影照明系统和智能通风设备。

“怎么样,还满意吗?”徐未霄拍了拍刚组装好的红木工作台,发出沉实的响声。这工作台是他托关系从旧木料市场淘来的老料重新打磨组装。木质温润,纹理如画,厚重稳当得能在上面进行最精细的雕刻。

工作室朝东,清晨的阳光透过新装的双层隔音玻璃窗,在特意选用的磨石地板上投下明亮而柔和的光斑。

空气里,弥漫着松木、清漆以及新出窑的素烧瓷盆的干净气味,通风系统轻声运转,确保室内始终保持适宜的温湿度。

沿墙而立的博古架上,工具分类摆放得一丝不苟:左侧是现代科技区,小型的电动打磨机、微型电窑、性能良好的二手光谱分析仪依次排列;右侧是传统工具区,从最基础的镊子、毛刷、刻刀,到不同目数的砂纸、各类修复胶,再到那套徐未霄总有办法淘来的,颇具年头的传统锔瓷工具,都安置得井井有条。

这里既有现代科技的精准,也保留了传统工匠的魂,两者和谐共存。

陆砚尘环视这间属于他的新天地,指尖拂过光滑的工作台面,前世在陆家老宅工作室里的熟悉感,似乎正一点点回归。

除了工作室,徐未霄还把店面的陈列也做了精心的优化。

他撤掉了原先杂乱无章的货架,换成了线条简洁的深色实木展柜。那些经过陆砚尘清理保养的真品被巧妙地安置在重点位置,配以黑底金字的简洁说明标签,用射灯打出柔和的光晕。

店铺一角还增设了一个小小的茶歇区,摆放着两把明式椅和一张茶桌,整个空间的格调与专业性都提升了不少。

这一通花费下来,明眼人都看得出远超十万。徐未霄家境殷实,却从不在朋友面前摆谱,只轻描淡写地说是“找朋友拿的渠道价”,死活不肯跟陆砚尘细算。

两人从穿开裆裤起就认识,交情是实打实的铁。陆砚尘七岁那年掉进池塘,徐未霄第一个跳下去把他捞上;徐未霄性子莽撞,小时候没少惹祸,都是陆砚尘帮他打掩护、写检查;后来徐未霄在部队里遇到坎儿,心气不顺,也是陆砚尘连夜坐火车赶去,陪他在大排档喝到天亮,听他倒了一肚子苦水。

陆家祖上虽是书香门第,但近几十年家道中落,这间“明鉴阁”已是仅存的产业。

从前陆砚尘对此不甚上心,徐未霄看在眼里,却从不多言。如今见他有了变化,徐未霄是打心底里为他高兴,说什么都要倾力相助。

看着好友忙前忙后的样子,陆砚尘心里暖流涌动,“辛苦你了,霄儿。”

这声带着几分调侃的亲昵称呼,是两人从小到大惯用的。徐未霄闻言咧嘴一笑,用胳膊肘顶了他一下,“跟我还用客气?”

正说着,店门口的风铃响了。

一个穿着朴素的老人探头进来,神色有些犹豫,“请问,这里收老物件吗?也……能修东西吗?”

他手里紧紧攥着一个蓝布包袱,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

本书日更,有时也会看着存稿进度多更一两章。

不过作者是个熬夜党,可能会半夜进行小细节修改,影响不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星砂初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