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重生后太子妃改嫁了 > 第19章 第 19 章

重生后太子妃改嫁了 第19章 第 19 章

作者:流光樱桃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3 00:38:42 来源:文学城

连着五日的晴天,愈发温润的春风将先前半月有余的水汽吹散,春风温煦,又有先前的雨露润泽,万物并秀,各处花木愈发蓊郁茂盛。正是适合围猎的好天气。

春狩之期,转眼即到。

大雍历代都有围猎之惯,通常设在春、秋两季。春狩相对办得简单,重在感受万物复苏、生灵繁茂。相比春狩,秋猎的场面则要盛大许多,意为丰收、收获庆贺,若是丰年,秋季的围猎还要比往年更加盛大些。且大雍男女之防不重,不仅官家女眷可以前去,便是学了骑射的少年亦可旁观。

沈家武将之家,沈青黎自对围猎有着浓厚兴趣,幼时,沈青黎便扮作男装,同父亲兄长去过一次春狩,当时年纪小,只能偷躲着看看。

后来,她又受困于东宫,即便皇家重视围猎,身为太子正妃的她每每都在同行之列,但却没有上场骑射的机会。大雍民风开化,并非不让女子骑射,而是萧珩不喜,认为此举有太子正妃损贤良、温顺的名声,故出手阻挠。

沈青黎只得作罢。但萧珩重颜面,即便二人感情不睦,旁人面前,总特意摆出一副夫妻情深的作态,她亦违心配合,一来是她一直将“太子妃”的头衔束缚自己,二来则是不想错过这难得外出散心的机会,即便不能骑马射箭,能暂离东宫那座牢笼也是好的。

及笄后的围猎,她只缺席了两次,一次是嫁入东宫后的最后一年,那时她身患重病,压根没力气下床,更遑论外出围猎。另一次便是今次,因着前世春日宴之事,令她万念俱灰,故足不出户许久,直到成婚之后方才慢慢解了自己心中枷锁。

重活一世,这次的春狩她自然想去,前世便是因鲜少外出而郁郁所终,今生得了自有之身她自想各处走动,但对春日宴之事仍心有余悸。陛下重视围猎,每年必亲自前往,朝臣为在圣上面前有所表现,皆跃跃欲试,太子必在同行之列。

但凡皇帝出行的场合,必与朝政分割不开,即便是在远离宫城之处。兄长正忙于处理宁安寺一案,父亲亦因突然接到的军务而需暂离京城几日,自己身为沈家人,若再找借口推脱,恐怕有些说不过去。

沈青黎本不打算外出,但面对父亲离京之前的嘱咐,加之嫣宁妹妹的兴致勃勃以及热情的相邀同行,心中到底还是有所松动。

围猎设在婺山,周围山环水绕,地势宽阔,圣上出行,萧珩自要伴随左右,处处表现照拂,分身乏术。且男女休憩之营本就分开,她又熟悉地形,婺山山多地广,只需防备避开些,当不会同太子打照面。

当然这些并不是她愿去此次春狩的最重要原因。

最主要的原因是,那日宋嫣宁兴致勃勃地来府时,除了提及春狩一事外,另还提起家中要她与齐三公子在春狩时彼此了解,借机相看一事。宋嫣宁气鼓鼓地抱怨此事,却让沈青黎想起一事。

前世的春狩,她虽没有参加,但却也在之后听说了期间发生的一些事情,其中有一件,便是陛下为晋王指婚。

听闻是钦天监在婺山山巅之处,观测到紫薇星宿,直称乃大吉星象,直言若有皇子在年内大婚,有利国运,乃上吉之事。

陛下听后的第一反应,是有意为晋王指一门婚事,指婚对象是工部侍郎之女方氏,家世算与晋王相配,既没有权势上的助益,却也是正三品的实权官员,算得中规中矩。

晋王对这门婚事的反应,她不得而知,只知最后的结果是,太子见机行事,将春日宴之事和盘托出,再言辞恳切地跪求陛下为自己赐婚。

所谓的“大吉星象”本就太子刻意所为,他自不会让自己的准备白白落空。陛下在应允下这桩婚事后,下旨赐婚,同时打消了为晋王指婚的念头,春狩结束后的第二日,赐婚的圣旨便送到了安阳侯府。

前世,钦天监的所谓“大吉星象”乃太子蓄意而为,一步一步皆是算计,如今没了春日宴的事情,萧珩无法说动皇帝赐婚。但指婚一事,会不会再次发生在晋王身上,她不得而知。

怀着好奇且复杂的心绪,另架不住宋嫣宁的热情相邀,还有自己想出去走走看看的私心,沈青黎只将从前骑马时常穿的那身烟紫色骑装和短靴翻找出来,随行侍卫也已提前安排妥当,此刻墨发已高高束起,就等宋府马车前来,便与宋嫣宁一同前去。

辰时一刻,宋府车架到达门外,沈青黎只又查验了一次别在腕上的袖箭,随即踏上马车。

婺山在盛京以北,一路北行,待出了城门,再往西北方向行十余里地便是。

马车辚辚而行,阳光和煦,春风拂面,出城门后的景色愈发明媚苍翠。美景悠然,两人坐在车里谈笑风生,除了宋嫣宁偶然抱怨兄长的几句,不知不觉便已到了婺山脚下。

春狩虽许女子随行,但终究还是男子的主场。马车停稳,二人相继而下,先看见的并非春色美景,而是浩浩荡荡的车马队列。陛下昨日便已抵达,其他朝臣及世家子亦早早来到,都想着借春狩展示一二,讨圣上欢心。

“沈姐姐,我还是头一次来婺山春狩呢,这里好大好美啊!”宋嫣宁赞道。

“早该叫兄长带你来看看。”沈青黎道。此处地势平坦,临水避风,适合安营扎寨之所,而非围猎之地,真正的猎场在婺山西北处,那里地势复杂,丘陵层叠,时值万物复苏的春季,山林里能打到不少猎物。

“呈渊哥哥在京的时日本就不多,每每回京,不是忙这个,就是忙那个,压根没心思出来玩。”宋嫣宁嘴上虽说着抱怨的话,但语气中却没有半点责怪的意思,更像是心疼沈呈渊没时间游山玩水一般。

宋嫣宁性子本就活泼好动,头一次来此,更是看哪都觉得好奇新鲜,言语间已安耐不住了,小跑着去看侍卫扎营。

沈青黎并未跟上,只笑着嘱咐了声“别走远了”,自己则站在原地抬头张望。

皇家营帐在地势相对较高的东边,视野及防卫都更好,沈青黎远远看了一眼东边,山林密叶间,果然隐约可见禁卫层层围护的身影。前世嫁入东宫之后,虽能外出随行,但却都是以太子妃的身份,不仅处处被规矩礼仪掣肘,还要同其他朝臣亲眷寒暄见礼,压根没机会策马骑射。今次前来,除了赏景散心外,更多的是想弥补前世只能看不能亲自上场的遗憾。

“沈姑娘。”一道男声将思绪打断,沈青黎应声回头,看见一身褐色骑装,肩背箭篓的林少煊,正朝自己走来。

目光从禁卫围绕的高地收回,沈青黎看向来人,微微福身回了一礼:“林公子安好。”

“沈姑娘今日可是打算上马围猎?”林少煊问,沈家武将世家,早闻沈青黎通骑射,但头一次见她身穿骑装,少了几分往日的娴静温柔,多了几分飒爽之气,叫人看得目不转睛。

沈青黎点了点头。

说来她对林少煊也有些了解,毕竟两家曾经正经相看过,前世若非出了春日宴之事,她怕是会嫁入林家的。林府乃书香世家,林少煊对骑射不擅长,可以说是一窍不通,今日见他一身骑装打扮,背背箭篓,沈青黎不免好奇:“林公子也是吗?”

林少煊面上神情一僵,只苦笑了笑,道:“此番外出,射猎倒是其次,主要想带胞妹出来走走,散散心。”

宁安寺的发现太过突然,一时竟叫她忘了林意瑶的事,此刻见林少煊面色憔悴,眼下乌青明显,想来林意瑶的状况堪忧。

正想着,只听林少煊又说:“眼下意瑶正在营帐内呆坐,不肯出来见人。她平素交友虽多,但出了那事之后……”

林少煊说着顿了一顿,知道沈青黎了解春日宴上发生之事,故也没有顾忌,只继续道:“出了那事之后,往日结交之人皆避之不及,外出散心,也只能由我这个兄长勉强带着。”

“劝意瑶出门,已费了好些功夫,如今到了婺山,她是如何不肯再迈出营帐半步了,”说到此处,林少煊面上勉强勾出的苦笑都已强撑不住,说话语气是掩饰不住的沮丧,“都怪我那日没将她护好。”

沈青黎没有应声,看着对方面上懊悔之色,脑中想起的却是前世嫁入东宫后每逢围猎时,林意瑶在此处的趾高气昂,为得就是在旁人面前展示她更受宠的一面。

林意瑶是在她嫁入东宫后半年,入东宫为侧妃的,彼时父兄尚未出事,但兄长已然先行北上。初时,林意瑶碍于沈家威严,虽内心嫉愤,但不敢表现在明面上。后来,父兄在北疆出事后,林意瑶便愈发不掩饰自己的野心。皇家围猎,萧珩许她同行,众人面前,她处处想要压自己一头,而萧珩明知她失礼逾矩,却暗暗默许,旁人亦知沈家落败,捧高踩低,林意瑶便愈发得意起来。

两世经历了春日宴,她确定同萧珩里应外合之人都是林意瑶无疑,至于萧珩为何没对青梅竹马的心上人出手相助,她不得而知,也没心思去猜。眼下如今,她只想顾好家人和自己。

林少煊和林意瑶是一母同胞的兄妹,前世自己出事后,兄长亦日日担忧,沈青黎心中虽对林少煊的兄长身份有几分同情,但对林意瑶的遭遇确是半点怜悯都没有。

“沈姐姐,沈姐姐快来!”思绪被不远处传来的声音打断,沈青黎抬眼看去,宋嫣宁站在刚搭好营帐之外,兴冲冲地朝这里招手高呼。

“先行一步。”沈青黎没再看林少煊面上神色,也不想知道关于林意瑶的情况,只微微福身见礼,随即转身朝搭好的营帐走去。

林少煊看着远去的轻盈背影,久未将目光收回。总觉得自上回春日宴后,沈姑娘对自己的态度愈发冰冷疏离,她不是捧高踩低之人,不会因为意瑶出事而疏远自己,但为何……

林少煊想不明白,却也没心思再想,眼下得先顾着意瑶,待她情况好些,他再抽空去沈府拜访,重提婚事。

刚搭好的营帐外,宋嫣宁挽袖而立,看见沈青黎朝自己走来,眼角眉梢皆是笑意。

“嫣宁唐突,是不是打断沈姐姐的好姻缘?”宋嫣宁打趣道。

从未在外参加过围猎,宋嫣宁看哪儿都觉得新奇,方才营帐搭好,她净顾着喊人,未曾留意沈姐姐在和林世子交谈。

“恰到好处,”沈青黎弯了弯唇,“我倒该多谢你才是。”

沈家有意同林家结亲,此事宋嫣宁略有耳闻,此时却听沈姐姐真心诚恳地说要谢谢自己,略感诧异。转念想起前几日街间巷尾、贵女圈子里流传关于沈姐姐同晋王之间的流言,先前只随意听着,并未放在心上,此刻顿觉其中有鬼,抿唇神秘一笑,凑过去问道:“所以近来坊间传闻是真是假?沈姐姐真正心仪之人,当真是三殿下?”

沈青黎没料到宋嫣宁会忽然有此一问,怔了一下,镇定回道:“外面风言风语哪里能信。”

言毕,只故意将话题岔开:“婺山风大,夜间尤是,我多带了件披风,嫣宁妹妹日落后若想走动,记得多穿些衣衫,千万别着凉了。”

“还是沈姐姐想得周到。”好奇是真,心性未定也是真,宋嫣宁的注意力三言两语便被轻易转移。话落,只迫不及待地入了帐中,想赶紧看看沈姐姐特意给自己准备的披风。

沈青黎看着宋嫣宁脸上无忧无虑的笑,眉眼弯弯,并未同她一起入内,而依旧立于帐外,想多感受一下平静美好的春日时光。

春风徐徐,带着山林间清新的草木气息吹拂山间。好天气总是叫人心情愉悦,沈青黎下颌微抬,闭目静静感受着此刻春风拂面的温暖涤荡,任由额前几缕碎发被风吹乱扬起。

不近不远的林间高处,马蹄阵阵,缓行而过。

萧赫一身玄色云纹绣金宫装,背揽长弓,打马而过,身后跟着几名宫中禁卫。

习武之人,耳力极佳,方才的几声对话顺着春风入耳。马背上,萧赫眼色如往日般幽沉深邃,看不出什么情绪。

几日过去,他已查清,坊间关于二人的流言蜚语,确是沈青黎在暗中所为。在他的推波助澜下,非但未消,反而愈演愈烈。相反关于宁安寺大火的议论,几乎没了声息,只剩刑部和沈呈渊在继续追查线索。

视线收回,萧赫转而投向更远处虽走远却仍痴痴望向此营帐处的清瘦身影。沈家先前已有意同林家议亲,两家算得门当户对,若只为躲避太子阴谋,沈青黎大可嫁入林府,而不必兜那么大的圈子,引流言上身。

春光温煦,山岚拂面,山林间被风吹响的树叶沙沙声,伴着清脆悦耳的青鸟鸣叫声,萦绕耳边。

本是极悦耳的声音,但方才无意听到的那句“风言风语哪里能信”却似挥之不去般,久久充斥耳边。

风言风语。

萧赫面色沉静地轻嗤了声。

所以眼前那位始作俑者的真正目的,究竟是何?

下一章入V,V章评论区有红包掉落,订阅不亏~

预收文《重生后嫁给前夫他叔》跪求各位小可爱收藏!您的每一个收藏都是我开文的动力,请为这个卑微、秃头且码字到手痛的作者点一下预收收藏吧!求求了,嘤嘤嘤QAQ

【预收文案如下】:

十六岁那年,宋雨棠替嫡姐嫁给国公府病重的三公子,无喜宴无拜堂,只有婚后昼夜守在卧床不起夫君身旁的无尽照料。

两年后,夫君顾宸病情稍有起色,宋雨棠以为苦日子终有盼头之际,嫡姐开始以探望为由,频频出入国公府,其后顾家人又以“命中带煞,八字不合”为由,欲将她驱逐至城郊别院。

两年照料,终是成了他人的垫脚石,然宋雨棠反抗无门,只得带着婢女行囊,乘车出城。

却不想,搬至别院的半个月后,京郊动荡,山贼入侵,她死在乱刀之下。闭眼之前,她看见贼人所持弯刀,刀柄上刻着一个“宋”字。

**

再一睁眼,宋雨棠回到了两年前,她刚嫁入国公府的那日。洞房花烛夜,她看着一身喜服,却闭眼卧床的病弱夫君,翻了个白眼。

宋家是回不去了,顾家亦无她的立锥之地,再要她费尽心力照顾这个病秧子,她不干。

宋雨棠提前寻到了前世说她命中带煞的道长,设计让他说出前世那番克夫之言,随即收拾行囊,提前去了京郊别院。

离京途中,大雪纷飞。宋雨棠积雪难行的官道上“偶遇”公府家主顾晏舟,那位两年后力退北狄,手握重兵的肱骨之臣。

是她算准了顾晏舟回京的日子,刻意为之。

**

顾晏舟心思深沉,行事有度,唯独在一件事上栽了跟头。

初遇是归京那日,纷扬大雪中,那女子助他将深陷雪中的马匹牵出。夜色迷离,大雪飘扬,少女一袭红衣动人,令人难忘。

再遇是在顾家别院中,彼时他中了药,滚烫难抑时,他强吻上她的唇,一夜荒唐。

再后来,红烛帐暖,香潮浮动,顾晏舟看着怀中眼波潋滟的少女,发狠吻上去:“与他和离,我许你主母之位。”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9章 第 19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