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至秦老太太的背影消失不见,江云汐才怅然若失地转回身。
“云汐,随我去暖阁,我有话问你。”
江云汐无声地叹一口气,跟在秦二爷身后走向暖阁。
许是怕她冷,暖阁已提前烧好地龙。刚迈入厅内,便觉得一阵热意扑面而来。
案几上放着红泥火炉,火炉上的青铜茶壶咕嘟作响,茶水的香气在厅内四溢,是木樨香片的茶香。
秦二爷亲自斟了一杯茶推至江云汐,“云汐,来尝尝这茶。”
其实早在京城时,她便和江成延在万福楼饮过这茶,但小舅应是想让她尝个鲜,因而她只作不知。
端起茶盏浅啜几口,苦后似是更为甘甜,这品相明显高于当时京中饮过的那茶。
“你觉得如何?”
江云汐放下茶盏,浅笑嫣然,“三分甘甜,藏着微苦;七分草木清香,藏着几分桂香。这茶极好,果然,小舅遇着好东西,都会想着我。”
秦二爷被她逗笑,眼角的细纹都漾开了些,“你何时学会这般口若蜜饯?”
江云汐撅唇反驳,“我这可是句句真言,我和您向来不作虚。”
这话也就只能听听,秦二爷摇摇头,又给她斟满茶,“这茶现下还不起眼,等年末时,你再瞧,纵是千金恐都难求。”
江云汐知晓前世,这茶年底便开始风靡北明国,因极为难得,最后甚至被誉以“金樨香片”。
秦二爷既已提前瞧出,难道是要做这生意?这般想着,她便问出了口,“小舅,您可是要做这茶叶的生意?”
“这木樨香片,秦家不打算沾手。”
见她面露疑惑,秦二爷笑了笑,继续解释道:“明年的茶引,秦家也许会争。毕竟,秦家只是‘中鼎之家’。”
江云汐垂眸细思,秦家想要放弃茶引?“中鼎之家”?如今的秦家,可不是中鼎…想到此处,她眸光微闪,难道秦家…
她猛地抬起头,“小舅,外祖父可是要?”
秦二爷轻笑,他这外甥女向来聪慧,“你二表哥明年要参加会试,若此试可成,秦家便会收拢产业。”
江云汐恍然了悟,当今圣上开明,允商户子参加应试。但自古商籍便被归为“末业”,即便中举,也被人轻贱。
秦老太爷一直想为秦家改换门庭,商户若要改换门庭,便要有所舍,因有舍才有得。
秦二爷转动着指间的扳指,“其实,我对此一直心怀愧意,幸而二郎争气。”
秦家原最被寄予科举之路的是秦二爷,未曾想世事难料,因亲事之故,他弃了科举。
而秦二爷口中的二郎,是秦家大房嫡幼子秦维城。三年前已过乡试,未参加后一年的会试,而是用三年时间沉潜学业。
“小舅,落叶不返枝头,纵有春风也是枉然。”
江云汐这番话其实意有所指,她实在不愿外祖母和小舅二人,继续形同陌路。
秦二爷怎会听不出她话里的它意,他垂眸抿了一口茶,转换话头,“你也该同我说说,你究竟要去何处?总不会真的只是想来青州?”
终究还是来了。
早在江云汐让夏安捎信给秦二爷时,便料到会有今日。
那封青州来信,其实是因她先写了书信给秦二爷。
她其实也是依仗小舅最是疼她,即便不知缘由,他也会想法子助她达成所愿。
“小舅,其实,我想去宁州。”
秦二爷的眼神有些错愕,他着实未料到,江云汐真正要去的地方,竟然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宁州。
他心里疑惑,忍不住开口询问:“云汐,你因何缘由要去宁州?”
江云汐不想诓骗他,但又不能说出真正缘由,因而她只能沉默不语。
秦二爷见她不答话,到底还是不想为难她,淡淡开口道:“你自小聪慧,做事自有章法。如若不便说出口,我便不问了。”
他说出口的这番话,倒让江云汐心里愧疚更甚,只是她又该如何说呢?
厅堂内一时之间静谧了下来,只余火炉里的几块腥红碳火,不时发出“嘶”的声响。
江云汐手中的绣帕,在反复绞拧中,丝线险些崩开。
秦二爷放下手中的茶盏,不动声色地瞥了她一眼,“你准备何时去?要去多久?我能做些什么?”
她指尖微松,那方绞成一团的绣帕瞬间弹开。她小舅向来便是如何,她不说缘由,他便不问缘由。可即便不知不问,仍想着如何助她。
“越早越好,会试后方能回。”
秦二爷眼中闪过一抹诧异,“那至少要月余时间,要找个好由头才能成行。”
江云汐又怎会不知此事的难处,可这宁州她却非去不可。
“小舅,此事,我需要您助我成事。”
秦二爷的指尖摩挲着茶盏,陷入思绪之中。
她心里惴惴不安,若是小舅都没法子助她,那去宁州之事定不能成行。
“我思来想去,若想成行,也只有我陪你走这一趟。”
江云汐绷紧的肩头倏然一松,听到这番话,她心里情绪复杂。既欣喜于小舅肯助她,又忧心这趟宁州行凶险,若小舅有个好歹,她如何面对母亲和外祖一家?
她端起茶盏,饮了一大口茶水,随即将茶盏搁下,许是力道有些大,茶汤溢出,溅在她的袖口上。
“小舅,其实…此行甚为凶险,恐累及性命。”
秦二爷的瞳孔骤然缩紧,原本握着茶盏的手一颤,茶汤顺着杯盏溢出,滴落在他的手背上。
但也只是一瞬,他的神色很快恢复如常,拿起案几上的素手巾,轻轻拭去手上茶汤,“无妨,生死本就有命。这趟宁州,我陪你同去!”
江云汐的指尖轻颤,唇瓣微张,却最终只溢出一声轻叹。伴着这声叹息,她垂下双眸,脑中思绪纷乱。
再抬眸时,她的双眸亮得惊人,“小舅,此间各中缘由,我现下不能说于您,待至宁州,我必和盘托出。”
“你不必如此,不能说便不说,不必强求。回府后,你提前准备一二,五日后我们便出发。”
直至此时,江云汐悬着的心才终于落了地。此事有秦二爷允诺代为周旋,便已成大半。
……
“云汐,尝尝这酱肉。”
秦老太太的一个眼神,站在她身侧的林嬷嬷立即会意,夹起一块酱肉放进江云汐的白釉碗里 。
“外祖母,这酱肉入口即化,味道极好。”
见她笑得眉眼弯弯,秦老太太也不自觉弯起唇角。亲自从白釉碟里夹起一片笋干,放进她的碗里。
“你快尝尝这笋,可还是从前那个味道?”
江云汐讶异地望向秦老太太,“外祖母,难道这笋是?”
秦老太太瞥了秦老太爷一眼,打趣道:“自那年你偷了笋后,你外祖父便每年亲自摘了那些‘金贵’的笋,自个动手晒成笋干,就想着,你哪日回青州也能吃到。”
秦老太爷登时涨红了脸,“你说这些作甚。”
江云汐转头望向秦老太爷,眼瞅着他的耳根在渐渐转红。
秦老太爷像是被她瞅得有些不自在,轻咳了几声,起身道:“我现下不饿,你们先吃,我晚点再吃。”
“父亲。”
“祖父。”
本已落座的晚辈们纷纷起身,老太爷不用膳,他们这些晚辈怎能先长辈自顾用膳?
秦老太太忍不住朝他翻了个白眼,“你这老东西快别矫情了,难得吃顿团圆饭,快快安生坐回去。”
秦老太爷也不知是不是迫于她的威势,最终坐回原位,晚辈们也随即纷纷落座。
今日的晚膳皆是青州当地特色菜肴,以清淡为主。桌上的笋干大半进了江云汐的肚子,这是外祖父的心意,她不想辜负。
膳后的点心是芡实糕,健脾养胃,有助于克化。
林嬷嬷见秦老太太又要拿第三块点心,连忙焦急地制止,“我的老夫人,您可仔细少用些,您的脾胃虚,只能吃七分饱。”
秦老太太的嘴角顿时耸了下去,不满地嘟囔着:“我难得想用些点心,你偏要拦着我。我和你说,今日这点心,我偏要吃下一盘子。”说着,竟是直接就往嘴里送。
秦老太太性子执拗起来,十头牛都拉不回。林嬷嬷很是无奈,只得转头向江云汐投去求助的目光,“表小姐…”
果然是老而幼,年龄愈大,性子愈发像幼童般要人哄着。
这般想着,江云汐故意将手覆在小腹上,开口道:“外祖母,”她故意拖长了尾音,“我吃得有些撑了呢,外祖母陪我去园子里消消食可好?”
秦老太太眉头微皱,放下手里的点心,“这点心我不吃了,你可别在我面前这般说话,你外祖母我最不喜这调调。”
江云汐忍不住“噗哧”一声笑出声来,她就是知晓才故意这般做。这法子虽有些笨,但胜在次次有用。
“外祖母,那咱们去园子里瞧瞧?”
秦老太太点着她的额头,“你啊,走吧走吧,瞧瞧就瞧瞧。”
此时暮色微染,青砖小路被染了一层碎金色。墙角的垂丝海棠倚墙而立,满枝头的胭脂红,含苞跃跃欲绽。
本有些心绪不宁的江云汐,心里倏地便静了下来。她转头望向身侧的外祖母,她和小舅都要回来给外祖母庆生,他们定会安然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