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谶上弈:一场注定失败的创世豪赌 > 第3章 第3章 玉鉴人心

少女身后的男孩探出个脑袋,鼓起腮帮子,涨红了脸,为自己辩解道:“我没有偷,这个是我在地上捡到的,我看没人要,就拿起来看了一眼,不是偷的!”

“没人要?我陈家的东西,就算扔进臭水沟,那也是我陈家的。你问过主子了吗?就敢伸手?”

陈景安走上前,眼神扫过男孩破烂的衣衫,最后落在那个瓜上,语气带着居高临下的戏谑。

“哥哥!”陈清箬扯了扯他的袖子,小声说,“让他们把瓜还给我们就是了。”她虽然认定对方“偷东西”,但哥哥这般咄咄逼人的嘲讽,让她隐隐觉得有些不安。

就在这剑拔弩张之际,一个略显急促的声音插了进来:“几位贵人,且慢动怒!”

只见冯恒快步从街角赶来,他显然是匆匆跑回,额角还带着细密的汗珠。他一早出去,正是想方设法打听如何能避开官兵严密搜查,悄无声息地跨越边境,此刻见到姐弟二人又与陈家少爷对上,心下大惊,连忙上前,挡在他们身前,对着陈景安深深一揖,姿态放得极低:“这位少爷息怒。小老儿是这俩孩子的长辈,孩子年幼无知,若是无意中冒犯了少爷,捡拾了贵府的物件,小老儿在这里代他们赔罪了。这瓜,我们立刻奉还,绝无贪念。”他说着,便示意男孩将瓜放下。

陈景安正在兴头上,被人打断,很是不悦。他打量着眼前这个气度沉稳、不像普通流民的中年男子,眼中的讥讽更甚:“哟,又来一个?怎么,小的手脚不干净,老的出来打圆场?你们这一家子,倒是配合默契。”

他根本不接冯恒递还的瓜,反而将矛头转向了身后一直努力降低存在感的书童:“狗儿,你来说说。你平日不是总低着头,眼睛却尖得很吗?你信他们这‘捡到’的说辞吗?”

书童浑身一颤,头皮发麻。他知道这是少爷的刁难,无论他怎么回答都是错。说信,便是忤逆主子,质疑陈家的权威;说不信,便是昧着良心,坐实那无辜男孩的偷窃之名。

他深吸一口气,头垂得更低,声音细若蚊蚋,却尽量清晰地回道:“少爷……奴才……奴才方才似乎看到,确有府上仆役在那边卸货,动作匆忙……或、或许真有不小心遗落……”

他试图用模糊的措辞,不着痕迹地提供一个“可能”,为男孩开脱。

然而,这在陈景安听来,却是**裸的“背叛”和“顶撞”!他精心营造的、不容置疑的审判,竟被自己的书童当众(尽管只有这几人)拆台!

“好!好得很!”陈景安怒极反笑,眼神瞬间变得阴鸷冰冷,他死死盯着书童,“你的眼睛倒是会找地方看!心思也活络了!是不是觉得他们可怜?想当善人了?”

他猛地一甩袖子,不再看脸色惨白的书童,转而对着俩姐弟,语气充满了极致的羞辱:“行!既然我的好奴才都这么说了,这瓜,本少爷就赏给你们这些乞丐了!拿去,好好享用,就当是……喂狗了!”

说完,他一把拽过还有些发懵的陈清箬,阴冷地瞥了书童一眼:“还杵着干什么?丢人现眼的东西!回去!”

书童如蒙大赦,又如同坠入冰窟,连忙跟上陈景安的脚步,不敢回头去看那蜜瓜,更不敢去看那对姐弟此刻的眼神。

——————

一回到别苑那间充斥着松墨香气的书房,先前街上那点勉强的“平静”瞬间荡然无存。沉重的门扉甫一关上,便隔绝了外界所有的声音,只剩下令人窒息的死寂。

陈景安甚至没有坐下,他猛地转身,阴鸷的目光如同淬了毒的鞭子,狠狠抽在书童身上。

“跪下。”

两个字,冰冷如铁。

书童没有丝毫犹豫,噗通一声跪倒在冰冷坚硬的地板上,垂着头,肩膀微微颤抖。

陈景安踱步到他面前,俯下身,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声音:“狗儿,我是不是对你太宽容了?啊?让你读了几天书,就忘了自己是个什么东西?”

他不等书童回答,猛地直起身,对门外候着的小厮厉声喝道:“拿鞭子来!”

很快,一根浸过水、闪着幽光的马鞭被送了进来。陈景安甚至没有亲手去接,只是用眼神示意了一下。两名小厮会意,一人上前按住书童的肩膀,另一人扬起了鞭子。

“啪!”

鞭子撕裂空气,重重落在书童单薄的背脊上,布帛应声破裂,一道血痕瞬间洇出。他身体猛地一颤,咬紧牙关,将一声痛呼死死咽了回去。

“圣贤书里教你顶撞主子了?”陈景安的声音在一旁响起,带着残忍的戏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是不是觉得,我苛待了那些‘不欲’的难民,所以你就可以‘勿施’于我,替他们说话了?嗯?”

“啪!”又是一鞭。

“读了几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就真把自己当个人物了?就想替那些贱民张目了?你是个什么东西!你比他们更贱!你是我陈家的一条狗!”

鞭子如同雨点般落下,每一句诛心的质问都伴随着皮开肉绽的声响。陈景安将他方才在街上的行为,与他偷学的那些圣贤道理强行扭曲、联系在一起,将他的些许良知定性为最不可饶恕的“偕越”和“背叛”。

“看清楚自己的位置!你的命是陈家的,你的骨头、你的血肉,你脑子里那点偷来的学问,都是陈家的!我能给你,就能收回来,更能把它打烂、打碎!”

书童的额头抵着地面,汗水混着泪水模糊了视线,背上的剧痛如同火烧。他能感觉到温热的血液浸湿了破碎的衣衫。陈景安的每一句辱骂,都比鞭子更狠地抽在他的心上,将他那点因为读书而悄悄滋生的、对“人”的尊严的模糊渴望,鞭挞得支离破碎。

他死死咬着下唇,尝到了血腥味,不敢发出一丝求饶的声音。他知道,任何声音都只会助长施虐者的快意。

不知过了多久,鞭打终于停了。

陈景安似乎发泄够了,他嫌恶地看了一眼地上蜷缩的身影,如同看一堆垃圾。他用脚尖踢了踢书童的手臂,语气恢复了那种令人胆寒的平淡:“滚出去。今晚跪在廊下,没有我的允许,不准起来,不准吃喝。好好想想,狗,该怎么当。”

两名小厮松开了手。

书童几乎无法动弹,他挣扎着,用尽全身力气,才勉强用手肘支撑起身体,一点点向外挪去。每动一下,背上的伤口都传来撕裂般的剧痛。他不敢停留,不敢回头,如同一条真正被打断了脊梁的狗,艰难地爬出了书房,融入外面依旧冰冷的夜色和淅沥的雨声中。

——————

与别苑书房那充斥着血腥与压抑的惩戒不同,难民窝里弥漫的是一种无声的沉重。

冯恒带着一身寒气回来时,少女正用破旧的布条蘸着好不容易讨来的、还算干净的冷水,小心地擦拭着弟弟脸上干涸的泪痕和污泥。男孩看到冯恒,那双大眼睛里立刻又蓄满了泪水,小嘴一扁,带着哭腔小声道:“冯叔……对不起……我又惹麻烦了……我、我就是看到那个瓜……它看起来好甜……我饿了……”

最后三个字,说得又轻又委屈,像小猫的爪子挠在冯恒心上。

冯恒看着男孩苍白的小脸和那双泪光闪闪的眼睛,再看向虽然沉默但脊背依旧挺直的少女,心中涌起一阵强烈的歉疚与酸楚。他是他们的侍卫,是他们在世上仅剩的依靠,却连让他们吃饱肚子、不受侮辱这样最基本的事情都做不到。

他蹲下身,用粗糙但尽量轻柔的手掌摸了摸男孩的头,声音沙哑却坚定:“不怪你,是冯叔回来晚了。”

他本可以在午前赶回,用身上最后的铜钱换些粗粮饼子。但他没有。他冒着风险,顶着官兵巡查的压力,几乎走遍了不咸城周边所有可能通行的边界,仔细观察了每一处岗哨的换防时间、地形地貌。他必须找到一条最安全、或者说风险最低的路径。

“冯叔出去,是找到了路。”冯恒压低声音,确保只有姐弟二人能听见,他的眼神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异常锐利,“我找到了守备最松懈的一处边界隘口,在山坳后面,林木茂密,不易察觉。他们重点盘查大路,那里……有机会。”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周围那些麻木或沉睡的难民,声音更低了:“我们再忍耐两日。两天后的子时,是人最困顿的时候,也是他们换防的间隙。那时,我们就走,离开这里,逃往大桓。”

“去大桓?”少女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那是仇人的国度,如今却要成为他们逃亡的目的地。

冯恒看着她眼中那与年龄不符的沉重,心中刺痛。

“公主,王子,”他低声用了久违的、代表着无比尊崇与责任的称呼,让姐弟二人的身体都微微一震,“我们必须去。因为大桓的赵家,绝不会想到我们敢去。”

少女正是白山国公主——姜瑜,身旁是她弟弟姜澈明。

姜瑜听着他的话,眼中翻涌起痛苦的回忆。

赵矍好大喜功,为了军功,向大桓皇帝谎称白山国密谋叛乱,请求‘先发制人’。白山国王竭力申辩,愿亲自入桓都陈情,但赵矍……他根本不给机会!”

赵矍率大军突袭,破白山国王城屹升骨。那不是征战,是屠杀!赵矍下令……屠戮王室,不留活口,要用白山国王室鲜血,染红他的顶戴!

她的呼吸骤然急促,那段血色记忆如同梦般袭来——宫人的惨叫,冲天的火光,母妃将他们推入密道时最后那绝望而不舍的眼神……

那天晚上,冯恒奉宁贤妃密令,提前带姐弟二人从只有历代国王和侍卫长才知道的密道离开。冯恒带着他们姐弟刚出城不久,就看到了王宫方向燃起的熊熊大火……姜瑜闭上眼,仿佛还能闻到那夜风中带来的焦糊与血腥气味。

他们混在逃难的百姓中,一路东躲西藏,才到了这不咸城。

冯恒重新看向姜瑜和姜澈明,眼神灼灼,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他们必须去大桓。不仅要活下去,更要在仇人的地界上,隐姓埋名,积蓄力量。公主和王子身上流淌着白山国最高贵的血,承载着数万枉死臣民的冤屈。这条路再难,也必须走下去。

姜瑜纤细的手指深深掐入掌心,留下月牙似的红痕。她眼中的迷茫逐渐被一种冰冷的、名为“责任”与“仇恨”的东西所取代。她轻轻揽住依旧有些害怕的弟弟,对冯恒重重点头:“冯叔叔,我们明白了。我们去大桓。”

冯恒重重点头,最危险的地方,有时反而最安全。赵家和陈家的势力在此地盘查,他们定然想不到,三人会反其道而行,深入大桓腹地。只有先活下去,才有以后。

姜澈明似懂非懂,但他听明白了“离开这里”,小小的手紧紧抓住了冯恒的衣角,仿佛抓住了黑暗中唯一的一根稻草。

冯恒看着眼前这两个本该在宫殿中无忧无虑的孩子,如今却要跟着他亡命天涯,心中充满了沉甸甸的责任。他必须带他们出去,无论前路多么艰险。他拿出怀里仅剩的、已经有些发硬的半个粗面馍,掰成两半,递给姐弟二人。

“先吃点东西,保存体力。接下来两天,我们要养精蓄锐。”他的目光坚毅,如同磐石,“一定能逃出去。”

窗外,雨依旧下着,夜色深沉。但在这一角,希望的微光,虽微弱,却已在绝望的泥沼中悄然点燃。

——————

几日后,连绵的阴雨终于彻底停歇,久违的、略显苍白的阳光穿透云层,洒落在湿漉漉的不咸城。陈家人自是喜出望外,仆从们忙碌地收拾行装,准备启程前往纥升骨城与赵矍汇合,共享“胜利”的荣光。

前夜,陈景安在别苑廊下小酌,或许是因即将离开这“晦气”之地心情稍松,不慎将腰间那枚舅舅赵矍所赠、据说是从白山国王宫宝库中“发现”的上好羊脂白玉佩掉落。那玉佩滚入廊边假山石的缝隙深处,夜色中他并未察觉。

翌日清晨,趁着天气放晴,姜澈明再次溜到难民大院靠近别苑墙根的角落,希冀着能找到些可食用的野菜,或者……运气好能再“捡”到点什么。他的目光在湿漉漉的草丛和石缝间逡巡,忽然,一点温润的白色吸引了他的注意——在那假山石的边缘缝隙里,半露着一枚玉佩。

他小心翼翼地凑过去,费力地将它抠了出来。玉佩触手生温,雕工精细,是极好的东西。他正觉新奇,但下一刻,当他借着晨光看清玉佩上那个独特的、仿佛火焰与流水交织的纹样时,整个人如遭雷击,瞬间呆在原地!

这……这是母妃常佩戴的玉佩!是外祖母传给母妃的!他绝不会认错!

他心脏狂跳,拿着玉佩的手都在颤抖,几乎是连滚爬爬地跑回姐姐身边,将玉佩塞到姜瑜手里,语无伦次:“阿姐……阿姐你看!母妃的……是母妃的玉佩!”

姜瑜接过玉佩,指尖抚过那熟悉的纹路,眼眶瞬间就红了。这是母妃的心爱之物,怎会流落在此?难道……

还不等他们从这巨大的震惊和悲恸中理出头绪,一阵急促而杂乱的脚步声伴随着呵斥声便从别苑方向传来。

陈景安因发现贴身玉佩遗失,正满面寒霜,带着管家、护卫和脸色苍白的书童,气势汹汹地四处搜寻。刚走出别苑大门,他的目光便如同淬了毒的利箭,瞬间钉在了姜瑜手中那抹刺眼的白色上!

“好哇!果然又是你们!”陈景安怒极反笑,声音冰冷刺骨,带着滔天的怒火和毫不掩饰的鄙夷,“真是狗改不了吃屎!上次是瓜,这次竟敢偷到本少爷的玉佩上了!你们这些手脚不干净的贱民,是不是觉得我陈家好欺?”

“我没有偷!这玉佩是我在石头缝里找到的!”姜澈明梗着脖子,急声辩解,小小的脸上满是屈辱和愤怒,这明明是母妃的东西!

“找到的?”陈景安嗤笑一声,眼神阴鸷,“这么巧?王宫里的好东西,偏偏就被你‘找到’了?看来上次的教训还是太轻,没让你们长够记性!”

这边的动静立刻引来了更多人。赵氏扶着丫鬟的手走出来,一见这场面,尤其是儿子那怒气冲冲的样子和对方手中那枚眼熟的玉佩(她认得那是兄长所赠),脸上瞬间布满寒霜,她甚至懒得去听辩解,直接对管家冷声道:“还愣着干什么?跟这些贼骨头有什么好说的!他们不是嘴硬吗?去!报官!让官差把他们统统锁走,下到大狱里,看他们还敢不敢嘴硬,手脚干不干净!”

冯恒也闻声赶来,见状心下大骇,立刻将姐弟二人护在身后。他看着那枚玉佩,又看看陈景安和赵氏那不容分说的架势,知道这次麻烦大了!人赃并获(在他们看来),对方权势滔天,根本不会给他们任何申辩的机会!

“夫人,少爷,这其中必有误会!”冯恒试图做最后的努力,声音沉痛,“孩子绝无偷窃之行,这玉佩……”

“误会?”赵氏尖声打断,手指几乎要戳到冯恒脸上,“人赃并获还有什么误会!你们就是一伙的!官差来了,连你一起抓!”

局面瞬间僵持,空气仿佛凝固,充满了火药味。陈景安看着在冯恒身后,紧紧握着玉佩、眼神冰冷倔强的少女,一种被挑衅的暴怒和一种扭曲的、想要彻底摧毁对方尊严的**,在他心中疯狂滋长。

非常感谢大家看完第三章!作者本人真的很荣幸也很高兴能和大家分享这个故事,如果对剧情有什么疑问,或者想要提前剧透的,都可以评论留言告诉我哦,谢谢大家的支持!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第3章 玉鉴人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