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陛下也想知道 > 第15章 二次觐见

陛下也想知道 第15章 二次觐见

作者:郁茵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05:02:34 来源:文学城

这些活计相较于单纯的体力劳动,似乎更“契合”他如今这罪奴身份下某种不合时宜的底色。秦彬依旧沉默地接受,从不主动要求,也从不表现出任何异常的兴趣。

他谨慎地控制着自己的目光和动作,绝不长时间注视任何文字内容,绝不流露出任何对书籍本身的眷恋,仿佛那日的失态只是一个绝无仅有的意外。

然而,只有他自己知道,每一次靠近那些散发着霉味和墨香的故纸堆,对他而言都是一种无声的煎熬和隐秘的滋养。

煎熬于触手可及却必须强行割裂的距离感,滋养于那短暂置身其间的、恍如隔世的熟悉氛围,哪怕只是搬运和清扫,也让他那几乎枯竭的精神世界,得以吸入一丝极其微弱的、带着陈旧尘埃气息的氧气。

这日,他被指派去清扫一条连接着几处闲置殿宇的、平日少有人行的永巷。

巷子很长,地面铺着的青石板缝隙里长满了枯黄的杂草,两旁是高高的、颜色暗淡的宫墙。

天空依旧是冬日特有的、沉郁的灰白色,寒风卷着地上的残雪和尘土,在巷子里打着旋。秦彬握着那把几乎成了他标配的破旧竹扫帚,一下一下,缓慢而认真地清扫着地面的积尘和枯叶。

他的动作因为身体的虚弱和背后的旧伤而显得有些凝滞,但依旧保持着一种奇异的、与环境格格不入的专注和整洁。

扫至永巷中段,远处隐约传来一阵脚步声和谈话声,似乎正朝着这个方向而来。

在宫中,遇到贵人或高阶宫人需及时回避退让,这是最基本的规矩,尤其是他这样的罪奴之身。

秦彬立刻停下手中的动作,低着头,迅速退到永巷一侧的墙根下,身体微微躬起,尽可能地将自己缩进阴影里,降低存在感,等待着那些人经过。

脚步声渐近。来的似乎人数不多,但步伐沉稳,透着一种不同于普通宫人的气度。

“……今年这冬猎,规模怕是要减一减了,北边雪灾,国库吃紧,陛下日前还在为赈灾款项发愁……”一个略显沉稳的男声响起。

“哦?皇兄勤政爱民,实乃天下之福。只是苦了那些盼着冬猎露脸的年轻子弟了。”

另一个声音接话道。这个声音温和醇厚,带着一种漫不经心的、仿佛只是随口接话的慵懒腔调。

秦彬的心猛地一跳。这个声音……他有些耳熟。

是……

他不敢抬头,只能用眼角余光极其谨慎地、飞快地瞥了一眼。

只见一行三四个人正缓步走来。

为首一人身着亲王常服,颜色是沉稳的绛紫,外罩玄色貂毛大氅,身形略显清瘦,面容温润,眉眼间带着几分似乎天生的疏朗笑意,手中悠闲地把玩着一枚玉扳指。

竟是瑞王周沐辰。陛下唯一的胞弟,素以风雅闲散、不问朝政著称的闲王。

秦彬立刻将头垂得更低,呼吸都放轻了。瑞王为何会出现在这如此偏僻的宫苑?虽说是闲王,但皇宫之内,一举一动皆有其意,绝非偶然。

瑞王似乎并未注意到墙根下那个如同背景板般的罪奴扫洒人,依旧与身旁的随从闲谈着,目光随意地扫过永巷两侧斑驳的宫墙。

然而,就在他们即将走过秦彬面前时,瑞王的脚步几不可察地微微顿了一下。

他的目光似乎无意中掠过了那抹低垂着头的赭色身影,以及他手中那把破旧的扫帚。

瑞王并未转头,也没有任何明显的停顿,只是仿佛忽然心生感慨般,对着身边的空气(或者说,对着随从),用一种不高不低、恰好能让附近的人听清的音量,悠然叹道:

“唉,世事无常,白云苍狗。可惜了啊……明珠蒙尘,玉韫椟中。”

他的语气带着一种文人式的、常见的伤春悲秋和物哀之情,仿佛只是在感叹某种普遍的人生境遇,甚至可能是在评论某件古玩或某幅画作。

说完,他便继续迈步前行,仿佛刚才那句话真的只是随口一说。他身边的随从也并未有任何异常反应,只是附和着笑了笑。

一行人很快便从秦彬面前走过,脚步声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永巷的另一端。

直到再也听不见任何声音,秦彬才极其缓慢地、僵硬地抬起头。

永巷里空无一人,只剩下呼啸而过的寒风,卷起几片枯叶。

他站在原地,一动不动,握着扫帚的手指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

“明珠蒙尘,玉韫椟中……”

这八个字,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在他死寂的心湖中,激起了一圈又一圈剧烈震荡的涟漪。

这绝不是无缘无故的感慨。

瑞王……他看到了自己?他认出了自己?这句话,是说给他听的?

是什么意思?是惋惜?是暗示?还是……某种更深沉的、他无法理解的试探或陷阱?

秦彬的心脏在胸腔里剧烈地跳动着,一股久违的、混合着惊疑、紧张、以及一丝极其微弱的、连他自己都不敢深想的悸动,席卷了他的全身。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重新开始机械地挥动扫帚,但心思早已飞到了九霄云外。

瑞王周沐辰,这位看似远离权力中心、只知风花雪月的闲散王爷……他今日出现在此,真的只是巧合吗?那句意味深长的感叹,究竟是无心之语,还是有意为之?

如果是后者……那他想要的,又是什么?

秦彬低下头,看着自己粗糙的手心和破旧的扫帚,再回想瑞王那身华贵的貂裘和温润如玉的姿态。

云泥之别。

他深吸了一口冰冷的空气,将所有的惊涛骇浪死死压回心底最深处,面上恢复了一贯的死寂和麻木。

只是,那双低垂的眼眸深处,有什么东西,似乎悄悄地、不易察觉地……裂开了一道细微的缝隙。

乾西五所的院落,像一枚被遗忘在时光深处的旧印章,盖在紫禁城西北角的晦暗处。

时近黄昏,天色是一种浑浊的靛蓝,掺杂着即将被夜色吞没的灰白,光线颓唐地漫过斑驳的宫墙,将秦彬的身影拉得细长,投在冰冷粗糙的青石板上。

他刚放下扫帚,背后的旧伤便如苏醒的毒蛇,开始啃噬般的博动。

那是一种深入骨髓的酸胀痛楚,与连日低热带来的虚浮眩晕交织在一起,蚕食着他仅存的气力。他正欲转身回屋,就着那点能照见人影的冷粥吞咽一日最后的艰辛,却听见院门方向传来一声极轻、极怯的叩击。

不是小栗子惯常那不耐烦的推搡,也非小柱子那憨直沉重的脚步。这声音如羽毛落地,带着一种犹豫的、生怕惊动什么的惶恐。

秦彬动作凝滞,侧耳倾听。万籁俱寂中,那微弱的叩击又响了一次,比先前更轻,几乎要被呼啸而过的寒风淹没。

他缓步移至门后,并未立刻开门,喉结滚动,发出干涩低哑的声音:“何人?”

门外静了一瞬,一个细弱、发颤,却依稀耳熟的女声怯生生响起,裹挟着冰冷的空气缝隙钻入:“是……是我……云舒……”

云舒?那个在掖庭寒夜里,曾用一碗微不足道的姜汤,试图温暖他冻僵魂魄的小宫女?

秦彬的心弦被极轻微地拨动了一下。他沉吟片刻,指尖触及冰冷门闩,缓缓拉开。

门开一隙。门外果然是云舒。她裹着一件洗得发白的青色旧夹袄,身形单薄得像秋日最后的芦花,仿佛一阵稍大的风就能吹折。

脸颊鼻尖冻得通红,一双总是盛着怯懦与善意的眸子,此刻却盈满了几乎要溢出的焦虑。

她飞快地左右睃巡,像受惊的雀儿确认没有鹞鹰盘旋,才侧身挤进院内,反手迅速将门掩上,动作轻捷得近乎鬼祟。

“秦……秦公子……”她喘着气,声音压得极低,呵出的白雾瞬间消散在凛冽的空气里。

她望向秦彬,目光触及他愈发清癯苍白的面容和眼底难以掩饰的疲惫与病气,那焦虑立刻化为了实质的心疼,让她眼圈微微泛了红。

她不及多言,慌忙从怀中掏出一个用干净棉布仔细包裹的小包,不由分说塞进秦彬手中。

那布包还带着少女怀中一点珍贵的温热,隔着粗布,能摸出里面是几块松软的白面饽饽,还有一小包用油纸妥帖包好的物事,散发出清苦的草药气息,远比官中配发的劣质伤药纯粹。

“公子,您……您快收好……”她语速急迫,带着哭腔,“我偷空来的……不能久待……听说您出来了,到了这儿……还病着……我……”她言语零落,词不达意,唯有一片赤诚的担忧鲜明如火。

秦彬握着那犹带体温的布包,指尖感受到的不仅是食物的柔软和药物的棱角,更是一份沉甸甸的、在这冰窟般的深宫里几乎堪称奢侈的善意。

他冰封的心湖难以避免地裂开细纹,沁入一丝暖意。但他更深知这善意的危险。

“多谢。”他声音沙哑,如砾石摩擦,“但此地险恶,你不该来。若被人察觉……”

“我知道,我知道,”云舒连连点头,又惊恐地瞥了一眼院门,声音压得更低,几乎成了气音,“公子,您定要万分小心……保重身子……宫里……宫里近来风声紧得很……”

她因恐惧而微微发抖,唇色苍白:“都在私下传……说陛下……陛下的性子愈发……难以揣测……前头……前头好似又有大人因为……因为旧事说了几句,被狠狠申斥了……”

“陆指挥使那边的人也……也盯得似铜铃……您在这儿,虽比那地方略强些,可……可终究是刀尖上走着……我……我害怕……”

她的话语破碎,逻辑不清,但那份浓得化不开的忧惧却准确无误地传递出来。

她是在用自己有限的认知和勇气,拼命向他示警:帝王的“宽容”可能只是暴风雨前虚假的平静,陆承恩的阴影从未远离,他这看似微末的生机,实则悬于一线。

秦静默地听着,面上静水无波,仿佛一尊感受不到冷暖的石像,唯有垂在身侧、隐于袖中的手指几不可察地蜷缩了一下。

云舒带来的零星信息,虽杂乱,却与他内心的隐忧暗自契合,勾勒出危机四伏的图景。

“我知道了。”他出声打断她,语气沉静,却有一种奇异的能安抚人心的力量,“你的情谊,我领受。但日后,绝不可再如此冒险。一旦事发,你我皆死无葬身之地。”

他的目光清冽,看着她,有关切,更有不容置疑的决绝。

那目光像一道无形的墙,将她阻隔在更深的危险之外。

云舒在他的注视下,慌乱的心绪似乎稍稍平定。她用力点头,泪水终于滚落:“嗯……我记下了……公子,您……您千万珍重……”

言罢,她不敢再滞留,深深望了秦彬一眼,似要将他此刻尚且安在的模样刻入心底,旋即猛地转身,拉开门缝,如一抹淡青色的烟霭,倏忽融入暮色沉沉的宫道,消失不见。

院门轻轻合拢,将内外隔成两个世界。

秦彬独立于骤然死寂的庭院中,手中那点微弱的温暖与周遭刺骨的寒冷激烈对抗。寒风卷起枯枝上的雪屑,发出呜咽般的声响。

云舒的警告,像浸透冰水的细鞭,抽散了他心中因瑞王那句曖昧话语而泛起的一丝虚幻涟漪。

周澹然,陆承恩……天威难测,罗网森严。

他低头,看着手中那包承载着少女孤勇与善意的物件,再抬头,望见四方高墙切割出的、那片灰暗压抑的天空。

活下去的路,仿佛比这深宫的永巷更加幽长,更加崎岖,看不到尽头。

静思斋内,地龙烧得极暖,与外间的天寒地冻恍若两个世界。

蟠龙鎏金熏笼里,名贵的龙涎香悠缓地吐纳着云纹般的烟雾,那气息雍容华贵,却亦沉闷滞重,与紫檀木案上堆积如山的奏折、墨砚中凝而未动的玄色,共同营造出一种无声的、令人窒息的威压。

周澹然一身玄色常服,倚靠在铺着明黄软垫的宽大御座里,指尖一支朱笔,正于一份关于北疆粮草调度的奏章上批阅。

烛火跳跃,在他轮廓分明的侧脸上投下明暗交织的影,使得那双低垂的、深邃的凤眸更显难以捉摸。

近日朝务冗繁,雪灾、边患、再加上朝堂上些微不绝的暗流涌动,虽未形于色,却仍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凛冽萦绕于他眉宇之间。

侍立一旁的秉笔太监赵保,屏息凝神,如同融入背景的摆设,只在恰当的时机,上前半步,无声无息地续上温度恰到好处的君山银针。

殿外传来几乎微不可闻的脚步声,轻得像雪花落在琉璃瓦上。

一名身着普通内侍灰衣、相貌平凡得毫无特点的太监,如幽灵般悄无声息地滑入殿内,垂首躬身,立于丹墀之下灯光最晦暗的角落,仿佛生来就属于那片阴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