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白玉京 > 第3章 向河梁

白玉京 第3章 向河梁

作者:风满青梧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20 09:06:09 来源:文学城

承天殿内,灯火通明,为皇帝掌管玺绶和起草诏令的两位内侍监分别侍立在君王两侧,萧珩的封王诏书已拟订数日,只要再加盖玺印,他就会成为郴国国史上最年轻的藩王,年仅八岁封国便多达二十州,封号为“楚”,遥领江淮大都督兼楚州牧,不之官不就藩,非有大错,不得黜免;世袭罔替,荫庇子孙。

因昭怀长公主和长平侯之死,皇帝不得不一步一步疏远了皇后,疏远了太子,可这最不肖似自己的幼子,最是天真赤诚的小九,天命之年愈加衰老愈加渴望天伦的皇帝实在舍不得放弃。虽然他的身体早已力不从心,但好在为时不晚。

太子虽是国之贰君,羽翼渐丰,数行监国之责,权知军国大事,朝野上下颇有贤名。可皇帝也渐渐明晰,在太子仁恕温谨的外表之下,也许有着阴郁酷烈的本质,就像曾经的他一样。

萧玦猛地挥袖,将玉珩狠狠掷入萧珩怀中,玄色的衣袍在月光下划出决绝的弧度:“赵德全,还不送你的小殿下回宫?”

德全脸色惨白,赶忙跪地叩首,额头在冷硬的青砖上洇出血痕,苦苦哀求道:“太子殿下息怒!老奴斗胆,可小殿下三岁那年突发高热,病得糊涂了也只认哥哥,全靠您彻夜守在榻前才得以康健……您怎么舍得在幼麟阁断了这兄弟情分?”

萧玦置若罔闻,只讥讽道:“现在还不动身,是准备明日在东宫恭迎楚王殿下受封么?”

“楚囚之楚,倒也恰如其分。”

玉珩砸在萧珩胸口,冰冷的棱角硌得生疼,他踉跄着抱紧那方白玉,像抱住最后一块浮木。

哥哥冰冷的话语言犹在耳,可他已经分辨不清了。

玉珩?楚王?

玉珩,不就是出自宫中的一块雕刻精湛的美玉么?楚王,父皇何时说过要给他封王?

元光七年之后,萧珩很少能见到自己的哥哥了。他的哥哥,是太子,是未来的天子,他的世界浩瀚如星河,装得下万里江山,亿万黎庶,却唯独分不出空隙,给一个只想痴缠他的幼弟。萧珩只能学着别家的勋贵子弟,用喧闹和恣意来填补没有兄长陪伴的空虚时光。

待听闻东宫中有一位奉仪给太子哥哥诞育了皇孙,他毫不犹豫,便将父皇赐给他的玉珩送至东宫贺喜。

可事到如今,他终于明白,玉珩不是修补裂隙的良方,反而是一味剧毒,让哥哥恨透了他。

既是毒药,那留之何用!

“哐当”一声脆响,白玉被萧珩重重砸在了一旁的铜熏炉上,断裂声炸响时,飞溅的碎片在他的掌心划开几道血痕。

碎玉弹跳着滚到萧玦靴边,裂痕中渗出鲜红的血丝。萧玦目眦欲裂,厉声道:“萧珩!你疯了么!”

萧珩摸索着拾起一块形似玉玦的残片,那恰是凤首的部分,仰起头,泪流满面道:“这样,哥哥就不恨我了吧?”

萧玦的呵斥戛然而止,自己都做了些什么——用骨肉至亲去换那煊赫权柄?

他失去了长姐,失去了至交,几与母亲天人永隔,又看透了状若慈爱的父亲……在那个雷雨交加的夜晚,他第一次向漫天神佛跪地祈求,祈求哪一位佛陀开眼,能保佑母亲与弟弟平安。当宫人将包裹着弟弟的襁褓送至他怀中时,他亲吻着弟弟的额头,许下的心愿明明是:永不分离。

萧玦瘫坐在案前,竟生不出一丝力气去拦转身离去的萧珩。

“德全”,萧玦指了指门外,示意在一旁低头哽咽的德全追上萧珩,“跟上珩儿,告诉杨青云,让他……见机行事吧。”

萧珩在昏暗的宫道上拔足狂奔,朱衣凌乱,汗湿重衫,狼狈不已。可他只想再跑快一些,好像身后随时会有不知名的魑魅追赶上来,将他一口吞噬。

父皇赐给他玉珩那日所说的话语,近臣欲言又止的神色,内侍过分恭敬的举止,都在他的脑海中不断闪现,挥之不去。

“这玉珩质地温润,浑然天成,恰好与我儿同名,就赐给小九如何?”

“可是……”

“昔者君子比德于玉,今九殿下佩此玉珩,当以玉之九德勉之。”

“说的好啊,尽忠!”

“小九,朕望你以后能抱持仁爱之心,折而不挠,瑕适皆见……”

都是欺骗他的谎言!

禁中的宫门在望,萧珩脚下却一个趔趄,跌坐在地。

“——小殿下,等等老奴!”

德全在萧珩身后惊呼一声,旋即扑跪在他身旁,额头结痂的伤口因奔跑再度崩裂,血汗混着尘泥滚落眼中。他却从怀中掏出一方锦帕,轻轻擦拭萧珩脸上纵横的泪痕。

萧珩夺下手帕胡乱擦了几下扔回德全怀中,闷声道:“他既与我恩断情绝,还遣你来做什么?”

德全又用那锦帕束裹住萧珩掌心的伤口,将他扶起,往宫内走去,低语如风:“虽身为太子,可他也有许多不得已的苦衷啊。”

“小殿下便听老奴一言,只说玉珩是您和小皇孙玩闹时,失手撞碎在熏炉上的,切莫提及太子只言片语……”

“承天殿内,自会有人为您周全。”

凌霄门外的监门卫照常值守,四更已过,远处悠悠传来敲击刀斗的声音。他正了正腰间的仪刀,正准备与下一班宿卫轮值,却见一道黑影向宫门奔来。

阑入宫门者,按罪当诛!

卫卒吓了一跳,当即高声喝道:“宫闱禁地,何人夜奔?”

黑影走到近前,他才发现来人是一位面白无须,慈眉善目的中官。

中官朝他微微一躬身,从袖中摸出一物,卫卒定睛一看,竟是由皇帝御赐可通行禁中的铜龙符。除了陛下身边的两位内侍监能蒙此圣恩,就只剩东宫的太子殿下。

随即从他身后又走出一人,这人形容狼狈,如果白日里在皇宫行走,被御史们看到,定会被参上一本“御前失仪”,可这孩童赫然是陛下最为宠爱的九皇子萧珩!

掌守宫门,止不当入者而失阑入之,被朝廷发觉,也是死罪。

卫卒愣在原地,冷汗涔涔,不知该如何是好。

德全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卫士值守辛苦,明日起,您便有更好的去处了,您知道该怎么做吧。”

更深夜阑,承天殿丹墀下,内侍监杨青云手执麈尾而立。他抬头望天,刚才还尚存的几缕星辉此刻已被黑云尽数吞没,一股肃杀之意裹挟着土腥与铁锈味的凉气席卷而来,令他陡然心悸。

萧珩一步一步向承天殿走去,往日里温情的画面也被一层一层剥去。每靠近这座庞然大物一寸,心口的寒意就增上一分。

原来他只是一枚用来制衡储君的棋子。当他走出幼麟阁的那刻,被皇帝投注了过多的偏爱时,他就不再是萧玦的幼弟,只是太子的政敌。

可父皇终究高看了他,被豢养于金笼的鸟雀哪有与兄长对峙的勇气呢。

待走到杨青云面前,萧珩在他惊诧的眼神中轰然跪地,带着恰到好处的惶急与自责,颤声道:“儿臣有负圣恩,损毁至宝,万死难辞其咎!恳请父皇责罚!”

殿内灯火重燃,另一位内侍监李尽忠排闼而出,传陛下口谕——敕令杨青云进殿议事,九皇子萧珩,膝行入殿。

殿门在萧珩身后沉重合拢,萧珩依旨膝行,冰冷的金砖硌得膝盖生疼,他的喘息声在死寂的殿宇中被无限放大,终于,他的视线里出现了那抹绣着云龙纹的明黄袍角。

“儿臣……叩见父皇。”萧珩俯伏在地,碎裂的玉珩残片被他紧紧攥在手心,尖锐的棱角刺入皮肉,带来一丝清醒的痛楚。

御座之上,皇帝萧靖的声音听不出喜怒,只有一种穿透骨髓的疲惫与审视:“抬起头来。”

萧珩依言抬头。烛光下,帝王的面容比平日所见更为苍老松弛,眼袋深重,但那双眼睛却依旧锐利,仿佛要看穿他精心维持的表象。

“玉珩……碎了?”皇帝的声音很轻,却像重锤砸在了萧珩的心上。

萧珩此刻很想不管不顾地冒犯天颜,可是念及德全,念及东宫,他只能强压下翻涌的情绪,将德全教给他的那套说辞和盘托出,“儿臣……儿臣与小皇侄在幼麟阁玩耍,一时忘形,失手将那玉珩撞在了熏炉之上……儿臣罪该万死!求父皇重重责罚!”

皇帝的目光从他脸上移开,看向一直沉默的杨青云,“青云,你说该如何处置?”

杨青云躬身上前,沉稳无波道:“回陛下,九殿下不慎损毁御赐之物,确为失职,理当责罚。”

“然,臣观九殿下此举,只是无心之失。其痛悔之情,溢于言表。若因一时疏忽便施以重责,恐非教化之道,亦有损天家仁厚之名。”

皇帝的眼神在杨青云的脸上停留了片刻,杨青云垂下的眼睑微微颤动,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但他的身形依旧纹丝不动。

“呵……”皇帝意味不明地哼了一声,视线又转向另一侧的李尽忠,“尽忠,你说呢?”

“臣也以为,九殿下所言不似作伪。殿下一贯性情跳脱,不拘小节,少经磨砺,方才铸成此错。与其拘泥于一时责罚,不如借此契机,随军北上,多加历练,想必能令殿下早日懂事明理,为陛下分忧啊。”

“既然两位卿家都为你求情,”皇帝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御座,声音恢复了帝王的威严与不容置疑,“玉珩之事,确属意外,朕……不再追究。”

此言一出,杨青云紧绷的肩膀微不可察地松弛了一分。

皇帝的目光如实质般钉在萧珩身上,“正是秋高马肥之季,胡人猖獗,南下犯境。你身为皇子,整日斗鸡走狗,嬉戏无度,成何体统!”

“朕命你——天亮之后,即刻启程,以皇子之身持符节前往我大郴西北军镇,代朕巡视北军。你要亲眼看看我大郴的将士是如何浴血奋战,大郴的江山是如何一寸寸得来,待你真正懂得何为‘仁爱’、何为‘责任’时,再回玉京。”

萧珩茫然地抬着头,眼神空洞。离开玉京?去那烽火连天的北境?

李尽忠适时上前一步,“陛下圣明烛照!九殿下天资聪颖,此番前去,必能彰显天家与将士共御外侮之决心,实乃天家之福,社稷之幸!”

杨青云愣在一旁,不知为何事态竟从问罪萧珩转向到要他北上巡师!东宫传来的讯息虽有回护之意,可是让萧珩结交边将,这会是太子殿下愿意见到的局面么?

“杨青云,你来拟旨。”

“门下:朕膺昊天之眷命,夙夜兢业,惟念社稷安泰,黎庶康宁。然,北鄙胡尘骤起,豺狼啸聚。沙州告急,山河板荡。

皇九子珩,毓秀天潢,禀性聪慧。今特敕令,即日持玄甲符节,代朕巡师西北军镇。一则慰勉三军忠勇;二则体察士卒劬劳……

九皇子身系天家,安危至重。特命期门卫左郎将周显护持北上,务须谨慎周全。车驾抵凉州日,一切扈从卫戍,交由柱国将军哥舒凛节制。

布告天下,咸使知之。”

自此,尘埃落定。

渭水桥上,萧珩迟迟不肯让车队起行。

这场酝酿了许久的秋雨越下越大,随行的期门卫士虽然肩披蓑衣,头戴斗笠,可还是被大雨淋得透湿,连□□的骏马也频频发出嘶鸣,不安地左右踱步。

左郎将周显拍马来到萧珩的安车旁,他敲了敲车壁,正准备催促这位骄纵任性的小皇子尽早赶路,却见萧珩从小窗中探出头来,失魂落魄地问道:“周将军,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周显不解道:“快要到辰时了。”

“辰时……常参已散……他不愿再见我了么……”

雨势愈发滂沱,仿佛天河倒倾,渭水也不复往日的澄澈平缓,激起数尺高的浊浪。天地间,仿佛只剩下这场永无止境的暴雨,和被困在桥心、进退维谷的一行车驾。

突然,一道人影出现在萧珩的视线中。

那人穿着雨氅,举着柄油纸伞,深一脚浅一脚地往渭桥边走来。

“德全!”

萧珩不及穿上油衣,便想跳下安车,周显赶忙拦住了他。

“德全,是哥哥让你来见我么?”

德全摇摇头,举起怀中用油纸包裹好的东西,“北境苦寒,这是老奴仓促备下的一些御冬之物,小殿下还是带上吧。”

“好……你把这封信,代我交给哥哥吧……”

车马憧憧,驶向北境。

终是紫台已远,关山无极。屈棠棣于边陇,望君王之何期?世间黯然**者,唯别而已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