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白玉京 > 第2章 两心同

白玉京 第2章 两心同

作者:风满青梧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20 09:06:09 来源:文学城

郴国皇后,梁氏云舒,乃长公主、太子与九皇子生母。

云舒之名,在少时,便冠绝玉京。她幼承庭训,书画双绝,更兼秀骨清像,风姿卓然,正是恍若姮娥仙子般的人物。刚满及笄之年,就引得满座公卿子弟竞折腰,还是先皇亲开御口,将她指给当时还是太子的今上为正妃,才绝了朝中诸公去梁国公府提亲的念头。

待今上登基,她顺理成章地被册封为皇后,正位中宫。

可这位人间真凰,在听闻边关传来爱女与驸马壮烈殉国的死讯之时,又惊又怒之下,未足月便诞下了九皇子萧珩,自那以后,皇后一病不起,缠绵病榻多年,如果不是宫中的珍贵药材如流水般进了凤仪宫,只怕早已崩逝。

凤仪宫,四角的金兽口中缭绕着瑞脑的香氛,却也压不住那股深入骨髓的沉郁辛香。正如此地的女主人,虽然精神尚佳,但她如风中残烛的命数就写在苍白的脸上和枯瘦的指间。

“玦儿,玉珩之事,你已知晓了?”梁皇后的声音带着久病后的喑哑,一字一顿道。

萧玦垂手侍立榻前,一身清冽的沉水香尽扫屋内的沉疴之气,如玉的面庞却不见平日与东宫属官议事时的和煦,神情比殿前的石阶还要疏离。

“母后消息灵通,倒显得东宫之中,尽是些庸庸禄蠹了。”

萧玦轻抚衣袖,玄色常服上用金线绣制的团龙纹,在宫灯的辉映下仿佛要从云间跃出,张开巨口吞噬一切。

“玦儿……”皇后终是压抑不住喘息,言语间带着母亲的哀恳,凄声道,“你明知,珩儿对你只有钦慕,绝无僭越之心。那至宝,珩儿方一得到,没有半分犹豫就送到了东宫。”

萧玦没有接话,只是握住母亲垂落在榻下的手,将那冰凉的手掌又送回锦被之下。

良久后,他沉沉道:“献宝的道人曾说,楚州八宝,感天而生,件件有其妙用。‘王母玉环’可使外邦臣服,‘玄黄玉符’辟除人间兵祸,‘谷璧’使天下五谷丰登,‘玉鸡’证圣人以孝治国……最后一件玉珩,代表着什么,陛下在此时将它赐给珩儿,有些不言而喻了。”

“今日赐下国之重器,明日便能食邑万户,后日是否要封王爵领州牧出宫开府建牙?”

萧玦的声音终也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艰涩,“珩儿才八岁,陛下就迫不及待了么?孤这个太子,就这般让君父如芒在背么。”

“孤在襁褓之中即选为东宫,就算是死,也要死在太子位上!”萧玦起身向宫门外走去,玄色的袍服划过冰冷的地面,声音沉重如铁:“但请母后放心,喋血手足,实非我愿。毕竟,珩儿也算我亲手养大的孩子。”

暮色四合,檐角下的宫灯次第点亮,将萧玦的身影拉得孤冷而细长。一个明朗轻快的声音却在他身后响起,拉回了他的思绪。

“太子哥哥?你今日进宫来看望母后了?”

萧珩身着一身朱红色的锦袍,从回廊的另一头跑到萧玦近前,像一团鲜亮的火焰般扑到了他的怀中。

萧玦习惯性地轻拍萧珩的肩背,面上浮出一丝浅笑道:“珩儿是刚从承天殿回来么?”

萧珩毫不设防,语带亲昵道:“父皇要考校我近日所学的功课。但是,我这几日都在委托周家的三公子替我寻些精巧的小玩意,哪有时间温书啊。明日父皇如果又提起这事,哥哥你可要替我遮掩啊!”

话音刚落,只见萧珩扭捏着从怀中掏出一个缠着五色丝绦的拨浪鼓,献宝般地晃了晃,两侧的玉球轻轻击打鼓面,发出“咚咚”的轻响。

“哥哥带我回东宫吧,这面小鼓小皇侄一定喜欢。”

萧玦的视线掠过那枚拨浪鼓,最终落在萧珩隐隐带着期盼的脸上。他凝视着那张酷似自己少年时的面容,带着自己永远不会表现出的飞扬跳脱,眼中是毫无保留的信任与亲近,不禁有些想发笑。

“呵……”一声极轻的、意味不明的低笑从萧玦唇角溢出,带着难以言喻的疲惫和若有若无的嘲弄,不知是在嘲弄萧珩的天真,还是嘲弄诡谲的命运。

“也罢,既然你说那孩子与你有缘,那便随孤去东宫看看他吧。”

皇城内,萧珩亦步亦趋地跟在萧玦身后,昏黄的灯影下,两道细长的影子一高一矮,一前一后,亲密无间地投在一处。不多时,东宫巍峨的轮廓便已近在眼前。

太子殿下夤夜回宫,还带来了许久未曾过府的小殿下萧珩,这消息不啻于一道惊雷投向东宫众人心中。毕竟,萧珩长到五岁时,皇帝陛下便接他回宫放在身旁亲自教养,那些曾经在萧珩出生时照看过他的东宫旧人大多也已被遣送还乡,如今的玉京城中又隐隐流传兄弟两人不睦的传闻。

谁能想到幼弱失恃的小殿下萧珩长成如今的模样,多亏了那时兄长萧玦的爱护有加。东宫肃穆的碧瓦朱檐间,也曾染上过一抹属于婴孩的、脆弱而鲜活的气息。

萧玦挥退了一众匆匆赶来奉侍的宫人,只挽着萧珩的手向书房走去。

见四下无人,萧珩悄声道:“哥哥,我小时候住过的幼麟阁,你赐给别人了么?”

幼麟阁,这又是东宫内的一处禁忌了。

太子殿下一贯节俭修德,朝野皆知。

元光二年,皇九子萧珩出生,梁皇后病重不能亲自抚育。为了看顾好他的胞弟,太子奏请皇帝陛下,在府内重起了一座二层高楼,画栋雕梁,丹楹刻桷,梁枋斗拱多饰以忍冬纹,门扉上彩绘有持莲、抱笙等童子的图样,落成那日,太子又亲题“幼麟阁”三字制成匾额挂在檐下。

曾有御史参奏太子此举所费不赀而丝毫无利,可圣人望见那无处不祈求幼子长生的楼阁,只道:“朕惟闻兄弟相爱,何忍罪之?”

萧玦脚步一顿,怔愣片刻,温声道:“怎会呢。”

萧珩果然掩饰不住内心的欢愉,言笑晏晏,脆声道:“已是深夜,不便打扰周奉仪,让宫人把小皇侄抱到幼麟阁吧。”

萧玦高声唤来德全,嘱咐了几句,又引着萧珩向内院走去。待绕过了几座高大的屋宇,终于到了那阁前。

朱漆剥落的阁门被缓缓推开,积尘混着木香扑面而来,月光透过高窗,在覆着白绢的家具上投下冷霜般的清辉。缠绕在梁枋间的忍冬纹依旧葳蕤,彩绘童子唇边的笛笙却早已褪色,只留下几处模糊的影子。

萧珩一一看过这些陈旧的摆设,待看到角落里的那架摇篮时,他的眼睛倏然亮了。他轻车熟路地跑向那里,指间拂过围栏上的玉石、描金,又晃了晃华盖上的流苏、金铃,可惜铃音已哑,不复幼时记忆中的清脆了。

萧珩蓦地回首冲萧玦粲然一笑道:“哥哥你看!这架摇篮给小侄儿用正好!”

萧玦伫立在帘幕后,玄衣几乎要融进阴影中,那笑容太明亮,刺得他眼底生疼。恍惚间,他仿佛看到还是幼童的萧珩蜷缩在摇篮里,发着高热的小手紧紧攥着他的食指,啜泣着喊道“哥哥,好疼”。彼时,他笨拙地学着宫人的样子,用小药勺一勺一勺地喂他喝下药汁,口中还哼着不成调的宫闱旧曲。

过往的记忆不忍卒想,好在德全的通禀声打破了满室的冷寂。

德全抱着襁褓疾步走了过来,小皇孙腕上的金铃叮当脆响,乌溜溜的眼珠好奇地看着阁内的两人。

萧珩立刻迎了上去,掏出还带着体温的五彩丝绦拨浪鼓,逗弄着襁褓中的孩童。玉球敲击兽皮鼓面,咚咚声在空阁中发出奇异的回响。

“乖侄儿,看九叔给你寻到的好玩意儿!”萧珩捏着婴儿软嫩的小手去碰鼓柄,让他用手指虚虚握住,脸上是满溢的宠溺与欢喜。

那双黑葡萄似的眼睛弯成了月牙,连一向寡言的德全都不禁喜道:“小殿下和小皇孙如此和睦,当是小皇孙之福。”

萧珩又得意地回头,想去寻不远处的兄长,可当他看清萧玦脸上的神情时,笑容微微一滞。

萧玦的目光沉沉地落在摇篮的方向,但那目光仿佛穿过了这座楼宇,垂落在了更遥远、更幽暗的所在。他俊美的侧脸在月光下晕出如玉的光辉,却像覆着一层薄冰,没有任何暖意。而自己赠给小皇侄的那枚玉珩,不知何时,竟被兄长攥在了手中!

一股莫名的寒意悄然爬上萧珩的心头,可他不懂,那到底意味着什么。

萧玦终于将目光投在萧珩身上,眼神复杂难辨,带着审视,也带着某种下定了决心的沉重。他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珩儿,你很喜欢这孩子?”

萧珩不明所以,下意识点头道:“当然!他可是我的亲侄儿啊,我要陪着他一起长大!”

兄长的目光愈加冰冷,全然不复以往温柔的模样,萧珩愈加惶急道:“待他长大,我们叔侄二人就做哥哥麾下的文臣武将,建伊吕之业,弘不世之功!”

萧珩脸上的血色在萧玦的嗤笑声中褪得干干净净,他就算再愚钝,也看懂了兄长此刻眼中翻涌的猜忌与憎恨,只听萧玦语声喑哑道:“同胞兄弟尚不能两心如一,何况叔侄?”

“孤总以为……”似有刀锋在萧玦喉间滚动,“以为养一只幼麟,能得他真心反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