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he民国]戏辞 > 第9章 清露

[he民国]戏辞 第9章 清露

作者:肽聚糖tjt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7 02:53:59 来源:文学城

赵启拢了拢大衣领子,坐电梯进了华盛顶层经理的办公室:“有消息么?”

经理很是恭敬:“少爷,西洋那边早就乱了套了,还是联系不到,只能等着了。”

“行吧,有消息了马上通知我,辛苦了!”赵启拍了拍经理的肩膀,也不多留,下了楼又去了冯记酒家。

洋人那动荡不断,小姑姑肯定得想尽办法把她送回来,她走的时候才六岁,也不知道回来颂城还记不记得道儿,只能广撒网了。

“呦,爷,今儿个还要鸭子?”冯记的店小二可是记住这位大晚上买鸭子千金换消息的爷了。

“今天不吃鸭子,我问的人,有消息么?”

“还没呢,这段时间外来的人都是流民,南来的北往的都有,您要找的那从西洋回来的姑娘可未必会到我们这种小店啊。”

赵启叹了口气,这事也急不得,只能靠着运气慢慢等了。

“行,您先忙,我改天再来。”

“要不您留个地址电话什么的,也方便我们通知您。”店小二说。

这地方有钱就能买到消息,来买消息的人也能被当成消息卖出去,无论是赵家还是军统都不合适。“不了,我五天后再来。

“哎对了,这附近有卖糖葫芦的么?”

赵启买了支糖葫芦,又揣了包山楂糖丸子回了飞云醉。

上午场的戏已经散了,赵启刚上了三楼就听见秦昭被乔知赶了出来。

“你不吃上药怎么好啊?明天让他们看笑话么!”秦昭向屋里喊到。

“哎呀不吃!”

秦昭无奈,刚转过头就看见了赵启向他走来。

“咋了这是……”赵启问。

“药苦,他不吃。”秦昭愁着挠挠脑袋。

赵启抬了抬手里的纸包:“我买了山楂糖丸子。”

“你来你来。”秦昭赶紧把手里的药包塞给他,正想火速溜之大吉,走之前又添了一句,“刚刚周家派人来说船已经到苏湖了,明早周泠就会带人去找胡仁讨说法。”

“好,麻烦了。”赵启点头道谢。

他把药包和吃的都倒腾到左手上,空出右手来敲了敲门。

屋里闷闷地传来了一声:“哎呀我说了不吃!”

“是我,我出去给你买吃的了。”赵启隔着门对里面喊到。

过了半晌,乔知犹豫地给赵启开了门。

赵启神神秘秘地反手从背后摸了半天,猛得掏出来一串红红的大山楂:“看!糖葫芦!”

乔知愣了一下,眼睛盯着那晶莹的糖稀眨了眨,伸出手去接过了那串糖葫芦。

“我还买了山楂糖丸子,解苦的。”

他还记得今早见乔知吞个药粉苦得五官皱在一起的模样,他舍不得他如此遭罪。

“你当我小孩呢!”乔知气得咬掉了一颗山楂,嚼得糖稀咯嘣咯嘣地响。

“那你就把药吃了。”赵启把攥在手心里的纸药包递给他。

乔知硬着头皮接过了药包,慢吞吞地吃完了糖葫芦,又给自己凉好了温水,拆开纸包,看了看那白花花的药面子,猛得吞了下口水,问道:“山楂丸子呢?给我……”

赵启坐在旁边拆开了包装:“你吃完药我接着给你。”

乔知一手拿药一手拿水,深吸一口气,迅速地把药和水吞了,又补了一碗水:“糖……”

他刚张开嘴,赵启捏着个糖丸子就塞进了他唇齿间。酸甜的味道在舌尖蔓延开,渐渐占据了药物的苦涩,他又伸手去抓了几颗塞到了嘴里。

“甜吗!”赵启兴奋地问道。这山楂糖丸子是将煮熟的山楂捣碎了团成丸子又裹了层白砂糖做的,能放些时候,他打算多给乔知备点。

“还行吧……”乔知含糊地答。

“你打算什么时候走?”

乔知灌下一杯水,冲了冲嘴里的甜味。算算时候,那船也该到地方了,他总不能整天待在这里净做些不正经的事。

“这就赶我走啊……乔无文,你这也太狠了,你自己瞅瞅。”说着赵启就扯开自己的领子,把脖子伸过去,让乔知去看早晨他自己挠出来的红印子。“也没谁这么会伺候人了吧?三爷考虑一下,把我买了,以后给您端茶倒水呗。”

乔知也不知道这人脑子怎么突然又灵光了,嘴还挺能叭叭,只觉得是他忙里忙外照顾自己了一上午,自己这番话说得着实是委屈了他:“行……你愿住就住吧……但是赵家少爷我可买不起……”

殊不知,这本就是赵启最没出息,在心里念叨了千万遍的的愿望。

下午四五点钟,今年的第一场雨来了,淅淅沥沥地下了一夜,到第二天早晨还没停。这天是清明,这雨倒挺符意境,悄无声息地冲刷出新绿,送走过往的尘埃。

清明,晏城乔氏是要祭祖的。随乔岸迁入颂城的全部乔家人都要到衍江岸边眺望北方的故乡,向老祖宗们谢罪,请求宽恕和保佑。

乔知身上的病痛还未完全消去,但他这天起得很早,身着玄色长袍,将头发半束起,右手拇指上还戴着一块白玉扳指。

“这雨下得太久,土地都要泡软了,马车估计过不去西郊林子,拉车的也不愿意接。”秦昭说。

“给周泠打电话借车,我们开车过去。”乔知透过窗子去看外边乌蒙蒙的天空,那雨砸到玻璃窗上让他的视线瞬间模糊。雨拍的不是窗子,是他锁住了的乔家的那扇门,带着各种狂笑嘶吼揶揄,一拨又一拨地往乔知耳朵眼里钻,让他直犯恶心。

“少爷,周家当家的说,她手下的三辆小洋车,一辆前几天撞废了,另一辆陷在泥里现在还没拖出来,还一辆她自己今天也要用。爱莫能助。”

赵启下了楼梯,见这两人都穿了一身黑,不禁止步问道:“你俩这是?”

“祭祖。”

乔知扭头看了看赵启,迟疑一会儿后问道:“你,有车么?”

半个时辰后,赵启从赵家提了车,载着乔知和秦昭平稳地穿过了全是泥巴的西郊林子。今早有不少车在这里出了事故,路两边有许多报废的车辆和撑着伞等待支援的老爷夫人们。

“技术不错。”乔知语气平淡地夸道。

“在西洋那几年都是开越野满山头凹地撞,这驾驶环境算是不错的了。”赵启说。

他又试着问道:“飞云醉应该不缺买辆车的钱吧?”

乔知解释道:“颂城里的车一共就这么些,一上了牌子就太容易被确认追踪了。”

赵启点了点头。

秦昭问:“子兴,你当初为什么要转去军学院啊?那得多苦啊。”

赵启入神想了片刻:“国破城荒,流离失所,在这乱世之中,到处都是求不到一砖一米的人,我去学来那些花架子又有什么用呢?单靠赵家那几间小铺子,靠颂城这座小城市,何时才能盼到真正的安宁啊。”

他从后视镜中对上了乔知的目光,两人心里各装着自己沉甸甸的东西。

乔知先低了眼,翻开了手中的账本。

“哎,这不是你前几天算的那本账么?”

乔知没理他。赵启想,这应该是烧给乔家祖宗的吧,算是汇报这一年来的工作,可真厚。

车向西北驶出了颂城,周围视野渐渐开阔,风和雨也大了起来。衍江在这片土地上生息了千万年,在下游形成了一段地上河,两岸筑起了千里长堤,拼命将滚滚江水围起来送入海中。

两岸的人对这条江的感情很是复杂,衍江提供了生活生产用水,沟通东西商贸,也阻隔了毛子向南侵略。但同时衍江雨季多发爆洪,一旦冲破堤坝,就是毁天灭地式的灾难。

赵启将车停在了长堤外的路边,刚一熄火,后座上的乔知睁开了眼睛。他整了整衣服说道:“你在车上等着。

“阿昭。”

副驾驶上的秦昭推开车门,迎着风打开一把纯黑的伞,走到后车门接出了乔知。

“等等!”

赵启冒着雨跑了出来,塞给乔知一个纸包:“你病还没好,早晨也没吃饭。”

乔知捏了捏,是两颗山楂丸子。他那有些苍白的嘴唇稍微动了一下,终究是什么也没说,只将那纸包紧紧攥在手中,向大堤上另一堆黑压压的伞走去了。

人好像不自觉间就硬要和自己在乎的人和事扯上点关系,甚至是没事找事,不过是害怕“我在乎的与我无关”罢了。

赵启扭头,看着乔知的背影:“什么时候,我也能站在他旁边撑起一把大伞,这些风啊雨的,都沾不到他身上。”

堤上风很大,今年还带了雨,焚香自然不可能顺利,还没烧到一半就灭了,但底下没人敢说这是不祥之兆。

乔知站在最前头,眯着眼望着前头一片灰。香烟是灰的,衍江水是灰的,天空也是灰的。祭祖仪式年年简化,他身后的这帮人啊,有几个是真的来缅怀先祖的,不过都是觊觎他手里的账本罢了。

这账本里记录着乔家立业至今人口和资产的变动情况,事无巨细,皆由族长亲笔记录。当年乔岸去世乔知年幼,留在北岸的乔崇成了族长,可账本随乔岸南下,终究是回不到乔崇手中,到了乔知这里,已经记到倒数第二页了。

他那有名无权的二叔啊,就今年这个天气,还不知道有没有机会来抢账本了。

乔知看着天上的厚云冷笑一声,他转身向各位亲人送去亲切问候的眼神:“诸位叔伯当年随我父南下背井离乡,我二叔留守晏城忍辱负重,南城北岸,皆是我乔家的好儿郎!无文年少位卑,十之有二传授家册,每每心忧惭愧,在这衍江岸旁远望家乡。无文自知难比先父功业,然各位叔伯寄予大任,为隔了这滚滚江水的归乡情,为这些未拜祭过祖祠的孩子们,为我乔氏之复兴,我乔无文舍了此身亦无怨!”

风由北向南吹去,挟着乔知的声音落入赵启的耳朵里。赵启总觉得,那不是乔知。

乔知的声音永远都是毫不在意,有时又嘲讽扎人的,你看他坐那喝茶,站那赏花,都是逍遥仙。病着了又是个黏人撒娇的小奶猫。可眼前这位,肃穆端庄,中气十足,一呼百应。

一个人处在不同的交往环境中真的能有如此大的区别么?

赵启见了这么多个乔知,竟有些迷茫,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他?赵启一时分辨不出。但他知道,今天这位是刀架在脖子上推上去的,底下净是扒皮拆骨饮血的蛀虫,乔知哪会为了这帮人当大善人!

远处的集会还未结束,乔知一边翻着那账本一边和周围人交谈,赵启没听清说的什么。只见乔知顿了一下,合了账本,盯着眼前那人不动了。那人擦着冷汗,不敢再多说。

“五叔,是谁,同意乔延回晏城了。”

周围人见乔知待发火,纷纷低了头不敢说话。

被称为五叔的人是乔知的一个表叔,当初是他的老父亲坚持跟着乔岸南下,后来老人死了,他就只能附着乔知混吃混喝。幸好有个儿子乔延还能干些事情,乔知甚至将南岸仅存的产业全交与乔延打理。

五叔眼珠转了几转,答到:“这孩子没出息,对那位定了娃娃亲的实在是念得紧,瞒着我和他母亲就回了晏城。等他回来了,无文呐,一定让阿延向你赔罪。”

乔延还要长乔知几岁,可在掌权者面前,别说他,就是他老子也得低眉顺眼的。

“哼,回来,他还回得来么?”

乔知的脸色很不好,仿佛对这件事非常生气。可偏有个不怕死的,笑得满脸的褶子都挤到了一起,想在这节骨眼上把乔延手里的东西抢过来:“无文呐,你看你表弟也到了年纪为咱家做些事情了,阿延没回来之前,要不就让他试试?”

乔知没理他,他转头走回到秦昭旁边,贴到秦昭的耳边吩咐了几句,便草草地要离开:“各位叔伯,无文有些紧急私事要处理,接下来的具体事宜我会让阿昭详细告知。告辞。”

说完,也不管那些老头子什么反应,便冒着雨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乔知挟着半卷烟云细雨缓缓地向赵启走来,赵启有些发愣,怎得他自己提前回来了?便连忙拿了伞跑出几步去接他过来。

走近一看,乔知的头发被雨打湿,像水蛇一般在额头双颊处蜿蜒,本就气色不好的脸在玄色长衫的衬托下更加苍白。

“没事吧?”赵启问道。

还不及他去搀扶乔知,乔知已经猛得抓住了他的胳膊,乔知的手一直在颤,他粗喘了几口气说道:“走,回车上。”

赵启上手一摸,他又发烧了,赶紧扶着乔知回了车上。

“非得这么在乎形象做什么?你都病成这样了,多穿点衣服不行?”赵启气个半死。

“车……开出去两里,藏好……等阿昭……”

乔知烧得都有些迷迷糊糊的,硬是撑到现在才开始双颊发红,语无伦次。

赵启听他的,开着车缓慢地驶了一段路,还不停地从后视镜里看乔知,生怕来个刹车坑洼的就磕到他。

看着距离差不多了,赵启把车停到了一片林子里,下车从后备箱里拽出了一张毯子,一壶热水,一方毛巾,一个瓷杯,甚至还有茶叶。他打开后车门给乔知裹上毯子,冲了茶,又拿着毛巾给他擦去身上的雨水。

乔知领子处早已湿透了,湿漉漉的贴在脖子上,头发上的水也顺着往胸口后背上淋。赵启给他解了扣子,见那水珠顺着玉颈子划到锁骨也没心思多想,赶紧拿毛巾蘸去,又去擦乔知的头发。

“你怎么……带这么多东西……”乔知半眯着眼,瞧着忙前忙后的赵启。

“有备无患。谁知道还真患了……”赵启低着头继续搓着乔知的头发,乔知倒是没工夫跟他计较这样擦头发损伤发质了。

赵启拿过白瓷杯,又从兜里掏出了药包拆开:“张嘴。”

乔知抬头看看他,不忘记赶紧把攥在手里的两颗糖丸子拿出来准备好。

“今早出门急,我随便抓了把茶叶就来了,不比你那茉莉,别嫌弃,好歹有点茶叶味儿。”

乔知双手捧着杯子一小口一小口地喝着热茶。

一杯热茶下肚,乔知抓紧了毯子又陷入了昏睡,却总是睡不安稳,双眉紧蹙,鼻尖一个劲冒冷汗。赵启也赶紧坐到了后排,让乔知枕在他的腿上,双臂紧紧地环着乔知。

感受到热源,乔知也不自觉地往赵启身边靠,终于安分了。

“不是……细雪……”乔知小声梦呓到。

“什么?”赵启弯腰贴近了乔知,听清了他的话。

“就是松枝压细雪,不是细雪压松枝。”

赵启直起腰来,听见外面雨滴打得叶子啪啦作响,好像明白了写在冬品坛子上的这句诗。

躺在地上无忧无虑的人看着的是细雪压在松枝之上,可细雪保佑了松枝,细雪又得到了什么呢?

松枝是乔家人,细雪是他乔无文呐。

“咱不做细雪,咱做一滴清露,好不好?”

赵启趴在乔知耳边轻轻说道。

三爷,有这么温柔贤淑会照顾人的赵启,赶紧娶回家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清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