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娜,回到基辅与老朋友们见面的时光总是让人很难忘。在迪纳摩的球场,球队为我举行了告别仪式,我拥抱了我的恩师洛巴洛夫斯基。
他专业又严谨,像是我的另一位父亲,在足球事业上的。他叮嘱我在米兰也要保持高强度的训练。我当然会的,我是如此热爱这份职业。同时也渴望带领我的国家队打入世界杯。
现场来的球迷大部分见证了我的成长,主持人很煽情,气氛有些伤感。
我的情绪是矛盾的,故土难离又充满期待。我一直觉得基辅是我的起点,并非终点。少年时期,我参观了圣西罗,像是命中注定,我对于米兰有一种近乎于朝圣者的向往和期盼。
我渴望穿上红黑色球衣,为它而战,那是被灌输在儿时的潜移默化中的梦想。让我安然度过了容易被迷惑的青年时期,永远坚定梦想。我和米兰互相追逐着。
现在,这份期盼多了你。我很想你,渴望与你疯狂的相爱。”——舍甫琴科。
“队友们都在嘲笑我,嘲笑我像是初出茅庐的小子。我几乎一整晚都拿着手机,不管是去餐厅还是基辅的迪斯科舞厅。所有人都认出了我们,人们很热情。我们没有在舞厅待太久,如果你想知道的话。
他们拖我去卡拉OK,在队友的家里。我待了几乎一晚上,心不在焉,却没有等到你的信息。
我隔着1600公里的距离疯狂的想念你,狠心的姑娘。 ”——舍甫琴科
“我在妈妈家吃了晚饭,美味的卷心菜猪肉卷,是妈妈最擅长的菜式之一。很奇怪,小时候我并不喜欢这道菜。长大后,尤其是经常离开家四处参加比赛,便会越发怀念儿时记忆里的口味。
温馨的家庭氛围,会让我安静放松下来。
我没有住在妈妈家里,回了在市中心的房子。那是完全的私人的空间,当我赚钱以后,我置办了这套房子,添置了男孩们会喜欢的东西。我谈论的不是什么奇怪的,我喜欢的唱片、游戏之类的。
墙上有一幅抽象派的肖像画,我对画作、流派、技法之类的没什么研究,也许你会欣赏。那是在巴黎花了1000美元买下,它让我想起你,在我们还未重逢的时候。
卧室的阳台上可以俯瞰整个城市,教堂的穹顶和远处蜿蜒的第聂伯河。我想在阳台上吻你。”——舍甫琴科
覃娜的手机信息里塞满了无数条安德烈的信息,充斥着她繁忙的学习生活。他一如既往的话痨,每一条她都看过。
她很少回复信息,一如她无法回应他的感情一样。
她的家庭、以及工作规划都是在国内,不会是米兰。拒绝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她的情感摇摆不定,她的行为拧巴。
覃娜只能选择鸵鸟心态,偶尔回应一两条信息,期待时间和空间能冲淡两人之间的强烈的情愫。
而那几乎是徒劳的,整个城市似乎都在谈论舍甫琴科。随着舍甫琴科加盟时间的临近,米兰开始造势。每天睁开眼,报纸、电视都在大篇幅报道米兰百年庆典最重要的引援之一。
覃娜在运河附近随意逛着,这里通常会有一些有意思的小店,也有一些她专业相关的面料店铺。可以亲手体验在杂乱的店铺里寻找宝藏的快乐。偶尔会遇到一些个性健谈的店主,一块普通的提花缎面被店主吹捧到能与美第奇家族传承扯上关系。
覃娜含笑听着,并不发表意见。
来自科莫湖地区的丝绸还不错,光泽细腻。但在覃娜看来比不上她家乡特产,丝绸的发源地来自中国,那里的丝绸不论是光泽还是质地都远胜于欧洲。
只可惜现代服装设计的话语权掌握在西方,西方的面料行业伴随着工业革命,机械化开启得更早。论创意和潮流表现力,还是意大利的丝绸面料更大胆而华丽。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覃家的企业早已经从传统的纺织行业转型为矿产业,但覃家最古老的招牌却是覃氏纺织厂。百年老厂早已经过了辉煌时期,散发着落幕的伤感气息。
她不是一个合格的商人,也不具备敏锐的商业头脑,只是在潜意识想做点什么,为那些古老的红砖建筑渡过的童年时光。
可惜,似乎也不怎么成功。
这是覃娜一直以来的习惯,灵感枯竭的时候,她会置身于各种材质面料的包围之中,触碰那些绝美的蕾丝布料或是论个卖的珠子、装饰配件。她喜欢漂亮的东西,那会让她内心趋于平静。
她几乎花了一整天时间流连在各色面料店里,却并没有买到什么。今天一整天,她的手机很安静,安静的让人不习惯。
从面料市场出来了,回程的路上路过一间足球酒吧。刚刚开门营业,墙上挂着超大的电视,陆陆续续有客人开始进入。
墙上挂着的老照片、海报甚至屋顶悬挂着的巨大的米兰队旗,入目都是红黑元素,这是一间米兰球迷酒吧。
覃娜随着球迷群体走了进去,找了个空桌,离电视不那么远,给自己点了一杯啤酒。屏幕上的主角,是她熟悉的人。
电视上在反复播放安德烈舍甫琴科加盟米兰的第一天的盛况。整个意大利的体育报纸都在报道这一新闻。
安德烈舍甫琴科乘坐俱乐部老板贝卢斯科尼的私人飞机登陆米兰城。这是一次正式的亮相,提前通知了媒体。从机场到总部大楼,一路上挤满了等待的球迷。
成千上万的球迷们像是欢迎英雄一般,簇拥着这位上赛季欧冠金靴奖得主。人们大声呼喊着安德烈舍甫琴科的名字,亲切的拍着他健壮的身躯,摸着他头,以示鼓励。
副主席加利亚尼带着俱乐部管理层主持了仪式,舍甫琴科在现场媒体和电视前球迷的见证下展示并换上红黑球衣。
镜头给了一个大特写,舍甫琴科年轻英俊的脸对着镜头微笑,一如既往的甜蜜、青涩,安静沉稳。
“哇哦!”酒吧现场的女球迷几乎是一致的爆发出惊呼声。
男球迷关注的则是竞技层面的东西,来自东欧的小子,长得腼腆,但那身体条件,看起来就很能打的样子!
资深的老球迷,挥舞着拳头,吼道,“我们他妈的今年一定要拿到意大利杯!”
酒吧里的球迷都跟着响应,一边喝啤酒,一边大声呼喊起来。
电视台正循环播放舍甫琴科在过往比赛中的高光时刻。
9798赛季,舍甫琴科在欧冠小组赛双杀巴萨。两回合0:7,舍甫琴科的封神之战。
9899赛季,舍甫琴科带领基辅迪纳摩3:1淘汰皇马挺进半决赛。以及半决赛对阵拜仁,舍甫琴科有两球入账。
基辅迪纳摩止步于欧冠半决赛,但舍甫琴科以10粒进球摘得了欧冠金靴。
米兰正处于重建之中,虽然赢得了上赛季的意甲冠军,但是意大利杯在八分之一决赛就被淘汰了,而且没有欧冠资格。这像话吗?!
“还有该死的欧冠!”有人振臂一呼。所有球迷都从座位上起来,蹦蹦跳跳,扭动着身体,气氛很嗨。
这是覃娜第一次看到在比赛中的安德烈,热情、奔放、进球不断,冲击与爆破力十足,耀眼炫目的让人移不开视线。
这也是她第一次接触球迷团体。酒吧里的人来自各个阶层,有衣冠楚楚的精英人士;也有身材火辣的漂亮姑娘;还有蓝领工人,或是学生情侣。所有人都为了同一个目的来到这里,米兰。
酒吧里的气氛也被炒热了,所有人的声音都响了起来,音量几乎冲破屋顶.
“Milan Milan solo con te
Milan Milan sempre per te
Conquistate voi una stella in più”
覃娜把米兰的围巾随手搭在沙发上,那是在酒吧里,球迷见她一副异国面孔,以为是游客误入酒吧,送给她的。
她在厨房准备给自己做点什么吃的,电话响了,她很快速的冲了出来,膝盖还撞到门框。
是外婆打来的电话,说不清是失落还是什么别的情绪,覃娜很快提起精神。
“娜娜,怎么这么久才接电话呀?”
“阿婆,我好想你!刚刚在做饭,没听到电话。”
“啊哟,难得听到你在家里吃饭,真乖。最近怎么样?”
“教授安排了新的项目,有点忙。”
“再忙也要好好吃饭,要坚持锻炼身体,暑假要回国吗?”
“应该不回来了,要计划毕业设计。”覃娜电话打到一半,想起厨房煎锅里的三文鱼排,该翻面了,底部已经有点焦褐色了。她干脆先把火关掉。
“你哥下个月要来巴黎,我让他给你带风干肉和鸭舌。”在家长眼里,欧洲大概是一个村那么大。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才挂断了电话。覃娜的心情好了一些,开始哼着歌,烹制自己的晚餐,米兰米兰的旋律朗朗上口。
门铃响起的时候,覃娜的动作慢了一拍。她知道在门外的人是谁,她现在的心情是复杂的,本能的愉悦,和察觉到这愉悦的缘由。消失一整天的安德烈,对她情绪的影响力。
拉开房门,舍甫琴科站在门外对她甜蜜的笑着。这是热吻过后,两人第一次真实的清醒的见面。
舍甫琴科一把抱住她,用力的,在她耳边喃喃自语,“娜娜,我好想你!”
覃娜被炙热的怀抱所拥抱住,感觉身体都发软,过了好一会儿双手落到他腰上。
她的这一举动,让一切变得暧昧起来。舍甫琴科推着她进门,把她抵到墙上。他想吻她,他也是这么做的。
覃娜别开头,“安德烈,我们得谈谈。”
她的嘴唇离他那样近,形状完美,很适合接吻,说出来的却都是让他伤心的话。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章 回到米兰